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36432100000009

第9章 天文岂易述(2)

金文的“冬”字,造字的逻辑性很强,整个字形像太阳被锁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表示冬天是寒冷的。“冬”的本义是寒冷,后来用作季名节名,以阴历10月至12月为“冬”。“冬”又用作象声字,衍生义则比较少。

冬季是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冬眠,有的称作休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长空闪电——“申”字趣释

“闪电”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夏天,每当天空乌云密布时,时常会出现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在我国古代,古人认为雷电是雷公、电母制造出来的。西方人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结果,谁做坏事,上帝就用雷电来惩罚他。因此人们对雷电总怀有恐惧心理。古人对闪电的观察是极为细致的,这从“申”字的字形可以看出。

甲骨文、金文的“申”字,像天空闪电所发出的曲折光线,“申”为象形字,

“申”的本义就为“闪电”,是“电”的本字。由于闪电多在雨天出现,故后来的电字即在“申”上增加“雨”。而申字则借作他用。

“申”字可用作干支名,为地支的第九位。“申”字还可以用来计时,“申时”即指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此外,申字还有说明、引述之义。例如“申报”指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申请”指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

“申”字还可用作姓氏,相传商朝孤竹国君子朝有两个儿子,一曰叔齐,一曰伯夷。他们两人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孝人物,最后由于拒绝周朝的粮食而活活饿死。伯夷的后代后来被周武王封为申侯。于是申侯的后人就以申作姓氏。

关于“申”字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名叫徐申干的徐州知府,自讳其名。一次,州属某邑有位县官向他回报公务,陈述道:“有件事一申再申,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回音。”

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谁知那县官是个务实而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禀报:“为民请命,应该申,必须申,非申不可!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我便要申报到中央户部,申报到尚书台,申报到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死才罢休。”说完,拱手而别。徐申虽然怒火攻心,也只是长吁短叹,却无法定他的罪名。

“借光”的由来——“光”字趣释

什么是光?光是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假如没有光,宇宙将成为一片黑暗死寂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可以说,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关于“光”字,《说文解字》云:“光,明也。”甲骨文的“光”字,上半部像火焰上腾之形,下半部则像一个人跪跽之形,整个字形像人头顶上有一团火的样子。“光”字的本义即为光芒、光亮。例如《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有的学者认为:古时取火不易,失火却极容易,为了让火既不熄灭,又不蔓延,古人便需要专人看守火苗或者保护火种。“光”字的造型,就反映了人与火的这种关系,“光”字中人与火的结合关系,不是指人的头部被火烧着了,而是以火在人下表示火种常在,光明永存。

“光”字由光芒、光亮之意引申为“色泽、光彩”之意,例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由“色泽、光彩”之意又引申到“荣耀”、“好处”之意,例如光荣、沾光等。此外,“光”还有“时光”、“景物”等义,例如光景,指时光景物,又指境况、状况、情景。“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朗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关于“光”,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叫甘茂的大臣,因遭奸臣诬陷,不得已逃往齐国。当甘茂逃出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正好遇到著名的纵横家苏代。苏代问甘茂要到哪里去,甘茂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借光”的故事。据说,有一个村子里住着许多人家,每天晚上,各家的姑娘们都会聚在一起,把各自带着点灯的油倒进一盏大灯里,一起在灯下做针线活。而其中有一个穷姑娘,出不起灯油。其他姑娘就讨厌她,准备把她赶走。穷人家的姑娘却对大家说:“我确实不能拿灯油来,但是,如果我每天早点赶到这里,大家回家时又晚点走,这样就可以帮助大家打扫一下屋子,安置一下桌凳,尽心尽力为大家做点事情,为你们提供方便,你们为什么还吝惜这照在四周墙上的一点余光呢?如果借点光给我,我同你们一起做针线活,是绝对不会妨碍到你们的。”姑娘们觉得她说的话很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苏代听了甘茂的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他们俩一起去了齐国,苏代在齐王面前极力推荐甘茂,于是齐王拜他为上卿。现在,我们听到的“借光”一词,就是从这个故事里来的,“借光”一词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和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

何为宇宙——“宇”、“宙”二字趣释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初级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进行推测。西周时期,古人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何为宇宙?我们从“宇”、“宙”二字的字源来简单分析一下。

关于“宇”字,《说文解字》云:“宇,屋边也。从宀,于声。”金文中“宀”即为房子的形状,是“宇”字的形旁,“宇”字本义为房檐,后引申泛指“房屋”,如“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后来“宇”字词义扩大,又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天下”,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宇”字还有“风度、仪表”等义。

关于“宙”字,《说文解字》云:“宙,舟舆所极覆也。从宀,由声。”“宙”字为形声字,本义为“栋梁”。后来词义扩大,引申指“凡舟车所到的地方”,例如“精游宇宙”;又引申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

何为宇宙?“宇宙”一词,最早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他用“宇”来指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间,用“宙”来指古往今来的时间,即“四方上下谓之字,古往今来谓之宙”,“宇”、“宙”二字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万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远是近;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认识到的,还是未认识到的。

从科学上讲,“宇宙”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即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且宇宙空间到处充满着杂音电波。迅猛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来,宇宙空间不断膨胀,辐射温度不断降低,后来相继出现的宇宙中的所有星系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既无空间也无时间的“虚无”之中以惊人的速度瞬间诞生的。并且,宇宙总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到消亡、再诞生、再消亡。

烟雨蒙蒙——“雨”字趣释

下雨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当天空中的云遇到冷空气,就凝聚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大,落向地面,这就是下雨。“雨”与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靠天吃饭的人们从原始的农耕时代开始就有祈天降雨的习俗了。

甲骨文的“雨”字,像从天空中降落水滴的形状,其上一横代表天空中降雨的云层,其下之点或短竖表示从云层上落下的雨滴。其后的金文和小篆均承袭了这种造型。总之,古文的“雨”字将下雨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足见古人对下雨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很细致。“雨”的本义指雨水,又作动词,指降雨,引申为从天空中散落之义,如雨雪、雨粟等。汉字中凡从雨的字大都与云、雨等天气现象有关,如雷、雾、霜、雪等,这些大都是雨水的另外一种形态。

在“雨”字的运用中,除单纯的本义外,还有极为丰富的比喻义。例如“雨过天晴”意思是大雨过后,天又转晴。比喻情况由坏变好,黑暗之后见光明。“雨后春笋”意思是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生长出来,用来比喻新事物蓬勃出现。“雨露之恩”用雨和露比喻施人以恩惠。“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夫妻难再复合。“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

风是凤起舞——“风”字趣释

清代著名画家李方膺有一次和朋友谈起绘画,有人说:“世上什么东西都好画,就是有一种东西画不了,这就是‘风’!”众人纷纷表示同意,因为风无影无踪,确实难画,但李方膺却不以为然,他坚定地说:“风也能画。”

李方膺当场挥笔作画,一会儿,他果然把“风”画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风竹图》。看了李方膺的《风竹图》,有人评价说:“李方膺不仅把风画出来了,而且把风声也画出来了。”

李方膺能画风,那么古人是怎样创造“风”字的呢?

甲骨文的“风”字是一只大鸟的形状,这其实是古时的“凤”字。上古时期,还没有“风”字,在商周卜辞里面,都是借“凤”字作为“风”字使用的。如“大风”就是“大凤”,“小凤”就是“小风”,“不凤”就是今天不刮风。

风动则虫生,后来,古人抓住昆虫的这种现象,以“虫”表意,以“凡”表音,创造了“风”字这个形声字,以后便以此字为基础,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用的简体“风”字。

风是空气的流动。但古人对风的理解,远远不止这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理解成一种氛围,一种气象,一种环境。风的引申义有风气,风范,风度,风俗、风光,等等。

历史上关于“风”字的故事有这样一则: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时,在富春山上的钩台上造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后,范仲淹为之写了《严先生祠堂记》一文。记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好后,将此文送给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后赞不绝口,随后对范仲淹说:“如果诗中改动一个字,那就更完美了。”范仲淹连忙请教。李泰伯说:“诗中写云山江水的话,意境很大,后面用一‘德’字来承接,便觉得有些局小,而且太呆板。把‘德’字改成‘风’字,你看如何?”范仲淹听了,连声说好,马上就把“德”字改成了“风”字,并且尊称李泰伯为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