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60岁登上健康之路(修订本)
36447200000011

第11章 治病不如防病(2)

吃饭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习惯,要留二三分底,千万不要吃得太饱。我国古代中医对于养育小孩,就有“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一说。什么叫做七八分饱,就是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想吃饭,还能再吃。即还有食欲,肚子不撑。这控制起来比较难,关键要明白其中道理,思想通了,还要有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这个习惯就好了。

(二)为了防止饮食过量,减少吃饭次数。

有些人常常害怕过量饮食,或为了减轻体重,将吃饭的次数减少至两顿,或者更少。其实,这对人的身体并没有好处。学生如果只吃两顿饭,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中老年人如果减少就餐次数,容易得糖尿病、脂肪肝、胆结石、高血脂病、冠心病等。

最好一天吃四顿饭,如果条件许可,尽量少吃多餐。老年人离退休下来后,或时间比较充裕,条件很好,可以改成一天四五顿。越是少量多餐,血糖波动越少,血液甘油三酯波动就越少,胃负担减轻,有助于减肥。一天吃五顿饭,不是越吃越多,而是总量控制,少量多餐。譬如说早上。口一顿,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像点亡广祥,晚饭吃得晚一些,也有人用夜宵代替了,这样总量并不多。

(三)?油、鸡蛋对身体有害,不能吃。

饮食中以黄油、鸡蛋、肉类为主的欧美人,现在在极力推荐减少黄油,增加通心粉,使用鸡肉代替牛肉和猪肉的饮食。但这并不是说黄油、鸡蛋对健康有害。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多数人黄油、鸡蛋的摄入不够多。

(四)使用保健器材代替吃药。

许多病人往往不愿意吃药,而是愿意用降压帽子、降压手表、降压腰带等控制自己的高血压。但事实上,国际上已经证明了,对高血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认真服药,这是那些降压帽、降压鞋、降压表等所不能代替的。

(五)不感到难受可以不服药。

高血压的症状如头疼、头晕的程度与血压高的程度是不平衡的,也是不平行的。可以头痛欲裂,很厉害,但血压不高;也可以是血压220毫米汞柱,眼看就要脑出血发生了,但不难受。因此,不难受不吃药,这是不对的。要根据血压的高低,来决定是否服用降压药。

(六)自己治疗高血压。

有些病人喜欢根据广告、根据周围的高血压病人的服药来决定自己吃什么药。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得了高血压病必须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病人的高血压属于哪一型,哪一期,有的合并糖尿病,有的合并冠心病及高血脂。是否需加用其他药物,应由医生来判断,而不能自己按药品的说明书和广告来服药。高血压的治疗是很个体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自行买药治疗自己的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并发症一一冠心病

不良生活方式是祸根

肥胖,压力,医学知识匮乏,不能自我保健和预防,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年年上升。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就全世界而言,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美国每年有12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死于冠心病。芬兰冠心病的发病率居死亡总人口首位。

在我国,据1967年12省市统计资料,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约为30人次/10万人,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1993年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3人次/10万人。目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更趋年轻化。

为什么冠心病发病率会出现章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人的肉、鱼、蛋类食品增加,膳食中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食量增多,甚至经常大吃大喝,暴饮暴食,吸烟、饮酒多; (2)肥胖,运动量减少,双休日坐在家里看电视,搓麻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活动;(3)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增快,竞争激烈,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容易处于紧张和劳累状态,而自己又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 (4)医疗条件的改善,科技发展诊断水平的提高,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率增高; (5)对卫生科普知识普及还不够广泛,人们医学知识的缺乏,不能很好地自我保健和预防。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血脂、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应激。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但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完全确定。大量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最后导致疾病的发生。归纳起来,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1.年龄因素。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男性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但近年的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不断提前,我们现在已将30岁以上的男性列为危险人群。

2.性别。冠心病以男性多见,女性由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以减少动脉粥状硬化的发生,在绝经前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女性一旦绝经,失去雌性激素的保护,冠心病的发病率就和男性一样高了。

3.血脂。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甚至是载脂蛋白、0脂蛋白,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改变,均在不同程度、不同作用环节引起动脉粥状硬化的发生。

4.血压。血压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3~4倍。

5.吸烟。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是十分明确的。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而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6.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生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导致全身动脉硬化,且程度相对非糖尿病患者要重。

7.肥胖。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

8.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引起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无家族遗传的5倍,因此,家族因素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9.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焦虑和恐惧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生活悠闲的人。

丈夫得了冠心病,妻子应该怎么办

妻子不仅是“妻管严”,更是一服良药。不要老绷着脸,阴沉沉的不见“晴天”。

我们常常在门诊遇到男性患者就诊由妻子陪伴,妻子不断地向医生讲述她丈夫如何地不听劝告,不按时服药……而丈夫则显出了强忍和无奈,最后受不了了,说了一句: “行了,别唠叨了。”

丈夫得了病,妻子着急是理所当然的,她的唠叨充满了爱。但妻子要知道自己不仅是“妻管严”,更是一服良药。不要老绷着脸,阴沉沉的不见“晴天”。夫妻之间不仅是生活的知音,更是烦恼的消散剂,因此,妻子不要在丈夫面前唠叨他的病和不愉快的事,更不要在丈夫下班一进门就马上问他吃药了没有,有什么不舒服,并向他倾诉自己碰到的不顺心的事,应该进门后先多说一些轻松的话,适当的时候劝他不要太劳累,进行适量运动,了解医学常识,仔细观察病情,及时督促丈夫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夫妻共同进行户外活动,调整好心态,享受幸福的生活。

患病期间夫妻的性生活也得节制。

性生活是一个周身的兴奋过程,可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心肌耗氧明显增加,这对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极为不利。有学者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性交时平均心率可达107~120次/分,约20%的患者有心律失常和(或)sT段明显偏移,心肌缺血改变。实际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的事件并不少见。

因此,对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节制性生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绝对不能有夫妻生活,不是避免亲热行为,而是注意在性生活过程中,如发现心慌、憋气、胸闷、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生活。也有入主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性交前1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一片,以预防心绞痛的发作。有学者提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肌梗死发生后1~2个月或出院前进行运动耐量试验,能够完成次级量运动试验,或能上二层楼者,其心功能才适于进行性生活。

自幼开始抗衰老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在北京市15~39岁年龄组尸检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者竟占74%,其中,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超过50%者达24%。

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已年轻化,这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许多人40岁动脉硬化,不到50岁就患冠心病,60岁就脑卒中、糖尿病、肿瘤,提前患病、提前衰老、提前死亡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生命之树本应是秋天落的叶,怎么春夏就落叶萧萧,一派暮色呢?现实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人以提前的病理死亡代替了自然的凋亡呢?甚至小学生患了高血压,中学生开始动脉硬化,我们的世界怎么了?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在北京市15~39岁年龄组尸检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者竟占74%,其中,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超过50%者达24%。在我们这样一个刚由温饱进入小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尚未充分发展,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却以发病率日渐增高、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的迅猛之势向我们迎面扑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健康教育不够,普及健康知识不够。有位老干部讲得好:我们应该有知识,不仅活得明白,死都死得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

过劳死和冠心病

社会的竞争、进步都需要付出辛劳与汗水的代价,但不要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据媒体报道,2005年开始之际,在短短的4天内,清华大学两名青年教师相继去世,一位36岁,一位46岁。二人的去世在清华大学校园引起极大关注,人们将祸首直指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过劳死。

过劳死这个词最先是由日本传人的,也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在日本出现长时间劳累过度而发生猝死的事件而派生的名词。出现过劳死的人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比如长期劳累、过度透支,体力和精力得不到恢复,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粥状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过劳死的前5位直接原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劳死与猝死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强,先兆不明显。

社会的竞争、进步都需要付出辛劳与汗水的代价,但不要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对付过劳死最好的方法就是调节好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有张有弛,减少身体的应激水平,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以愉悦的方式来对待工作和生活。注意合理调整饮食,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另外,定期体检,积极预防原发病也是十分重要的。

试试快乐一周减压法

郊游、游泳、与亲人交谈、同孩子做游戏、散步等,都能够做到放松自己。

放松自己是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应激反应常见的方法。郊游、游泳、与亲人交谈、同孩子做游戏、散步,都能够做到放松自己。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国外流行的快乐一周减压法。

周一:闻一闻提神的东西。早晨闻一下薄荷或者茉莉的香味,可以让人精神百倍。

周二:将外部世界带进家里。家里放一些鲜花,将群山或其他美景照片挂在墙上,听听鸟鸣和流水声的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可以让你不再紧张。

周三:出门。到公园、花园或者小河边走走。看、听、闻或者触摸大自然,能让你感到与大地亲近,心里充满宁静。

周四:与家人一起逛公园。与家人在一起可以感觉到亲情,有助于战胜悲伤和孤独感。

周五: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向为你开门或者任何为你服务的人说声谢谢,这不仅仅是礼貌,还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行为。

周六:安排休假。没有比休假更能让人放松和恢复青春活力的了。但记住,别让自己太劳累。

周日:看看喜剧电视。有研究表明,当人看喜剧的时候,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会减少98%,而改善后的情绪可以持续12~24小时。

不要小看心绞痛

所谓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产生一时?心肌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掌握心绞痛症状

有些心绞痛表现为上腹不适或疼痛,而被误认为是胃病;有时疼痛表现在下颌部或牙齿而被误认为是牙病;有时症状表现在咽喉部不适或者发热,误认为是上呼吸道疾病。

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绞痛。症状的严重性随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部位及血管数多少而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心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范围不局限,边界不清晰,如手掌大小,且每次发作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有时疼痛还会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内臂,或扩散至颈部。疼痛多表现为压迫、紧缩或闷胀疼痛。每次疼痛可轻可重,但?质基本一致。一般开始时症状较轻,随后即变得难以忍受,严重者伴着大汗淋漓,喘不上气,甚至有窒息濒死感。在心绞痛结束后,症状通常会慢慢缓解。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15分钟。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多为1~5分钟;不稳定型心绞痛持续时间可以较长,若发作程度较重,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不缓解,就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