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与孩子搞好关系
成长小故事
爱心课堂
教育小妙招
斯托夫人语录
如果妈妈让自己的孩子听话一点,那么,妈妈就应该把日常对孩子的教育重心转移到培养彼此的关系上来。如果妈妈总是唠叨孩子的错误,就说明妈妈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孩子也总是感觉自己做不好每一件事。
想要与孩子搞好关系,妈妈首先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童心未泯的人,才能抛开自己所谓“大人”“妈妈”的身份,全面地接纳孩子。当你接纳了孩子的同时,孩子才有可能会接纳你。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密码”。
对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有效沟通的过程。妈妈陪伴孩子,直到找到与孩子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密码”,真正的教育才算由此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有着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妈妈对孩子的希望无外乎就是“听话”,但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同一件事讲了多次,或者是错误的行为一再发生,这些都会让妈妈在沟通中失去耐心。这种耐心的缺失,是因为妈妈往往会觉得孩子的某些行为举动毫无意义可言。基于这样的假设、也就不能够真正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只能是单方面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已。因此,沟通的前提是妈妈一定要转换角度,能够从孩子的立场来想问题,观察和思考问题。当你对孩子的理解越来越多时,也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无意义了,这时才能跟他进行很好的沟通。
谅解是沟通的前提
孩子总是爱惹妈妈生气,但冷静下来一想,顶嘴之类,也并非没有道理可言。如果孩子执意不睡觉,或是因为贪玩,或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这都只是他宣泄自身情绪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妈妈此时反驳他,就可能会引发僵持战。因此,妈妈最好用谅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比如“我知道你还想玩娃娃,但现在是时候该去睡觉了。”
改变责备用语方式
命令或者斥责,有的时候并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这种说话的方式,很容易会导致孩子的反感,甚至是出现逆反心理,形成孩子日后的反叛性格。所以,比如在更正孩子爱叫别人外号的情况时,就不妨这样对孩子说:“这样叫人家是不对的。”同样的道理,因为用语方式的改变,而让孩子更加乐于遵循才是教育的良策。
处理状况保持冷静
孩子看电视时间长,要孩子关上休息一会儿,而他却屡劝不听,妈妈可能最后就会恼羞成怒,对着孩子大呼小叫。这只会让妈妈更加愤怒。让孩子更加抗拒执行你的命令。因此,妈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地向孩子宣泄愤怒和沮丧,冷静地处理问题。尤其是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妈妈就更不能发火。相反,妈妈此时最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冷静处理问题的榜样。告诉他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并且给他一个可供选择的更好的建议。专家提示妈妈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多跟孩子接触,从孩子的语言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内在的需求等。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够与孩子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