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
36450600000004

第4章 测试量表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诊断,使用得比较多的量表主要是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共有90个询问题目,其内容涉及感觉、思维、情绪、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这90个询问题目中隐含着10个因子,它们是:

(1)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题。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其他躯体症状表现。

(2)强迫:包括3、9、10、28、38、45、46、51、55、65共10题。它与临床上所谓强迫表现的症状定义基本相同,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都变空了”、“记忆力不行”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73共9题。它主要指某些人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在人事关系方面明显处不好的人,往往是这一因子的高分对象,与人际交流有关的自我敏感及反向期望也是产生这方面征象的原因。

(4)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题。它反映的是与临床上忧郁症状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症状。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与失望、悲观和忧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该因子中有几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

(5)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86共10题。它包括一些通常的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相联系的症状及体验,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它还包括一个反映“解体”的项目。

(6)敌意:包括11、24、63、67、74、81共6题。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7)恐惧:包括13、25、47、50、70、75、82共7题。它与传统的恐惧状态或广场恐怖症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恐惧的内容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惧的项目。

(8)妄想:包括8、18、43、68、76、83共6题。所谓妄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本因子只是包括了它的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想象、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虚构、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9)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题。用于在门诊中迅速、扼要地了解病人的病情程度,以便作出进一步的治疗或住院等决定,故把一些明显的、纯属精神病性的项目汇集到了本因子中。有4个项目代表了一级症状:幻状的精神病表现,如精神分裂症状等项目。

(10)其他:包括反映睡眠的44、64、66共3题,反映饮食的19、60两题,反映死亡观念的59题和反映自罪观念的89题,总共7项。此因子的59、89两题和第4因子的15题三项综合起来可反映自杀倾向。

在评分规则方面,S C L—90采用5级评分制,现有两种记分法:“1~5”制,其中,1分表示没有该情况;2分表示在频度和强度上较轻;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较重;5 分为严重。而“0~4”制则是0分表示无,1分表示较轻,依次类推。这里的“轻中重”主要靠自评者自己去体会,没有绝对的界限。

SCL—90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最近一星期”。

结果解析:

SCL—90测查结果的解析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既可从整个量表(90个题目)中的阳性症状广度和总因子分数出发来宏观评定被测心理障碍的大体情况,又可从统计原理出发,对被测的某一因子得分偏离常模团体均数的程度加以评价。

SCL—90在国内已有18~29岁正常成人的测验常模。该常模给出了各种因子的平均数(X)和标准差(SD),当达到两个标准差时,即可认为是异常。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咨询过程中,比较粗略、简便、直观的判断方法是看因子分数是否超过3分(1~5评分制),若超过 3 分,即表明该因子的症状已达中等以上的严重程度。在0~4评分制中,若超过2分,即表明该因子的症状达中等以上的严重程度。此时,应对受测大学生采取必要的心理治疗措施。

§§第二篇 环境适应篇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要面临哪些新的变化?

怎样适应大学的生活?

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有了经济压力该怎么办?

怎样调整入学后的不适心理?

从中学时代走过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他们来讲,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学习方式,无论是个人的目标还是社会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在短期内尽快适应环境、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个人的角色,才能给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成功地度过大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