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36458800000023

第23章 编辑视野与编辑驿站(2)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六盘山下的固原成立了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了这所学校,自然齐集了当时在固原的各路英才。不久,几位经历和感受了曲折人生的先生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面对改革开放的年代,抑制不住久已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激情,共同的话题就是创办一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刊物,要干一番事业。在刊物的学术定位上,一次到位,就叫《固原师专学报》,而且请书法大家启功先生题写刊名。当年,他们人虽在距县城数十公里之外的乡下,但视野却紧跟着时代,关注着中国。历史已证实了他们那一代人的学识和胆识。就在1980年的金秋时节,《固原师专学报》创刊号带着那一代学人的心声,伴随着时代的步伐面世,成为当时全国师专层次最早创办的学术刊物之一。

春秋易序,寒暑更迭,22年倏忽而过。作为《固原师专学报》,22年栉风沐雨,茁壮成长,由嫩苗而成为参天大树;100期,预示着她丰硕的果实。作为办刊人,却走过了艰苦创业的历程。《固原师专学报》自1980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22个春秋,经历了两代人的艰辛努力,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22年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区教育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的关怀支持下,在学校党政直接领导下,校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关心、支持和厚爱,使《固原师专学报》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全国师专层次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理论刊物。100,是一个整数,是一个世纪的代码;100期,既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历史的开拓。当“100期”的字样打上本期学报封面时,我们在激动的同时,更多的是回忆、展望和期待。

一、百期历程

首先,是以学报为阵地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包括区域研究成果。固原,地处宁夏南部山区,经济落后,信息相对闭塞。要在这样一个环境和氛围中办刊,实属不易。因此,《固原师专学报》创刊22年间,大家始终在这块学术园地里坚守职业道德,以办刊人独有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勤奋敬业,辛勤耕耘。至今,已编辑出版了100期,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总字数1530余万,涉及30多个学科和门类。这些数字的一部分,就是我校教学和科研成果在学报的充分反映和直接展示。从成果的质量和转化情况看,一部分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是比较高的,得到《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的收录、转载和摘录,先后被复印转载200余篇,文摘60余篇。这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

对外来讲,高校学报是学校的信息和窗口,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学报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办刊人,我们对此有清醒而足够的认识。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对学报在各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学校每年都能按时足额划拨经费,使学报的发展有了坚强的经济后盾。另一方面,在用人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抽调业务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人员不断补充和加强学报编辑队伍。人力和财力,是我们办好刊物的根本保证。正由于此,《固原师专学报》才得以在这个环境中艰辛生存,并逐渐发展成为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刊物。1999年,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举办的评优活动中,《固原师专学报》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这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极大地鞭策和鼓励。2000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固原师专学报》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首任理事长杨焕章教授,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潘国琪教授,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龙协涛教授,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张积玉教授,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卜庆华教授都应邀撰写了倾注着他们鼓励的热情洋溢的题词,这里面也包含着他们对《固原师专学报》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张积玉副理事长还代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亲临固原祝贺和指导工作,我们由衷地感谢。这次庆祝活动,在《固原师专学报》发展史上是一次盛会。

其次,以学报为园地培养新人。学报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窗口,这是人们的共识。同时,我们也深知编辑与学校教学科研的关系,即把学报栏目的开设与教师的科研现状、选题的走向结合起来,每个栏目的责任编辑都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科教师的科研动态。这样,我们就可根据教师各自的具体情况帮助选题,再通过学报这一载体推出教师科研成果,达到了培养学术新人的目的。我们学校规模小,教师相对少,教师的科研情况编辑是非常了解的。100期的回顾,就可以看得见这种做法会推出人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术新人。

第三,《固原师专学报》在整个办刊过程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固原历史悠久,文化多融,有其独特的地方;研究固原历史文化,旨在为固原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我们开辟的固原区域文化研究专栏、生态研究专栏、旅游文化专栏等,都直接为固原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铺路搭桥,作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理论探讨,尤其是为固原的旅游文化开发做出了贡献。面对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固原师专学报》必将进一步发挥其巨大的先导作用。

第四,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作为自成风格的信息载体,学报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学术定位、栏目设置、印刷装帧等都要体现刊物自己的风格。《固原师专学报》创刊以来即注重体现自己的个性内容与外在特点,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这方面的体现更为明显,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刊物内容密切相关的栏目设置。除常规性的栏目之外,开辟的固定栏目地方文史研究栏目、西夏史研究专栏,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中具有领先意义,所刊用的文章也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学报封面装帧,也突出了刊物的外在特点。三是尽可能突出地方文化优势,传递地方文化信息。90年代以来,我们与固原博物馆联手,推出“固原文博”栏目,按照年代顺序,选择最能代表固原历史文化、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文物照片,在每期学报的封二刊出,封三再配以介绍性文字。这样做,既宣传了固原,宣传了固原地方历史文化,也增强了刊物的文化内涵,美化了刊物的封面装帧,打开封面,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几个方面突出了刊物的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实际上形成了刊物自己的独特风格。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参加编辑学研究,逐步实现了刊物编排规范化、标准化,与全国的编辑学研究同步进行。

二、办刊体会

《固原师专学报》创刊22年,出刊100期,在整个历史空间里是很短暂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已经很长了。《固原师专学报》的100期,前后有数任主编倾心尽力。而今,他们或移居南国春城昆明,或移居东海之滨的青岛,或移居湖南湘西古镇,或老而落籍六盘山下的固原,他们都为《固原师专学报》的发展付出了心血。在《固原师专学报》的发展史上,历史已留下了他们的名字。100期的办刊过程,无论从事业或从人生的时空看,我们都有很深的体会。

首先,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得益于学校历任领导的重视,这是学报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学报既是繁荣学术研究的阵地,也是党的思想和宣传理论阵地。学校校长亲自抓学报工作,出任编委会主任,所聘编委基本都是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学校每年从很不宽裕的办学经费中挤出办学报的费用,年初拨发,专款专用。大家都知道办学报是赔本生意,但历任学校领导认准要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这个理,22年一贯,积极支持。对此我们办刊物的人都很理解,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办好刊物,办出水平。

其次,是依靠作者、学者和读者办刊。学报的质量在于具有充足的稿源,否则要谈质量,将是纸上谈兵。《固原师专学报》创始之初,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走的基本是开放办刊的路子。22年100期,我们既有校内作者队伍,也有校外作者队伍,尤其是校外作者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提升刊物质量方面,他们功不可没,作为办刊人,我们是从心底里感激的。比如本期就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史金波先生、聂鸿音先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孙关龙先生,中共中央党校王子今先生的文章;还有南京大学高国藩先生、厦门大学吴在庆先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宋生贵先生等,他们都是学报的热心支持者。现在回过头来看,开放办刊是对的,它有利于学术交流,有利于提升刊物质量。作者和学者是支撑刊物生命的基础,读者也不能小视;在办刊思路方面,学者、读者都不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学报质量。吴在庆先生为《固原师专学报》出刊百期撰写的追忆性的文章就很有代表性,我们是由衷地感谢的。

第三,树立精品意识。精品意识,是近年刊物生存与竞争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已被出版界所高度认同。所谓精品意识,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它不仅要求所刊用的稿件的学术性和高质量,而且要求学报的编辑质量、版式设计、印刷装帧等都要上档次。同时,精品意识的内涵,已超出了其自身。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看,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刊物必须适应对外交流的大趋势;我们的刊物要与世界接轨,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这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学报是一种特殊的刊物,我们要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事业来看待。在如今刊物如林、竞争高度激烈的新世纪,更需要作者、读者来关心和支持。上一个百期即将过去,转瞬间已成为历史;下一个百期,又是一个新的开端,我们在衷心感谢和深深祝福的同时,依旧期待老作者、老读者的支持,更期盼着新作者、新读者们也来耕耘这块黄土地。

《固原师专学报》的100期,将沐浴着马年的和煦春风和明媚阳光,在新春季节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圈,它将成为一种凝固的纪念。这既是一种回顾和总结,也是几茬办刊人的不懈努力和谦谦心愿,更是对下一个100期的温馨期盼。

西海固的出版业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固原地区这个被山峦封闭的地区,产生了文学期刊,刊名冠以《六盘山文艺》。同样是在70年代末,国家在西海固地区建立了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创建伊始,抽调了一批50年代末、60年代初毕业于着名高等院校的学子任教。世纪之风也吹到了这里,这些被压抑了10余年的饱学之士,想到在教学之余,办一份学报,并以此作为科研阵地,来推动教学研究。努力变成了现实,80年代的第一个金秋时节,浸注着一代人心血的《固师专学报》面世。不久,改革的大潮也同样推动着地方政府的改革意识,要加大对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宣传的研究,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又一份全面反映固原改革发展的地委机关报——《固原报》创刊,她带着独有的油墨芳香走出了山城,走向全国。

改革的年代,如花的岁月,伴随着中国改革的大潮和风雨,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如果作为一个长途跋涉者,当他穿过激流险滩,暂且回首观望时,一定会惊喜、兴奋和自信。的确,西海固出版业的20年,如同跋涉者一样,让我们欣喜和振奋。20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但作为处在中国社会历史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这20年却是不同寻常的,它是中国历史的里程碑。对于文化贫困、经济落后的西海固来讲,这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而今,经过近20年发展的西海固出版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呢?

《六盘山》文艺杂志,早已从初创时期的内部不定期发行发展成为公开发行的双月刊,且具有一定的影响,为培养本地区的作者队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办刊的人一茬接一茬,为之奋斗不息,一些年轻作者已进入全国知名作者的圈子。《固原师专学报》已由初创时的不定期内部发行,发展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综合学术理论刊物,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在《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三大信息刊物的转载与文摘量,在全国同类学报中一直名列前茅。《固原报》由创刊时的每周一版改为《固原日报》,并将于1998年9月试办对开大报,1999年元月正式出版对开大报,也是越办越好。今年7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有102家从严治社、在报业发展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地方报社受到表彰,《固原日报》就是其中一家。

而今,《六盘山》《固原师专学报》《固原日报》两刊一报,成为固原出版业发展的龙头,支撑着西海固的文学、学术、新闻三大文化领域。西海固的出版业,是改革大潮的幸运儿,这种兴旺发展的势头,曾鼓舞着一茬又一茬的西海固入,它是西海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窗口,作为窗口,祝愿它更多地吮吸窗外风,再鼓世纪之交的拼搏精神,为西海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驿站与永久怀念

1981年夏天,我毕业了。

临毕业前,学校通知我留校,被分配在刚刚创刊一年的《固原师专学报》编辑部工作。春夏交替,寒暑更序,倏忽间18个年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看,是缘分,无怨无悔。身后的这段岁月,仍从事编辑工作无疑,断定也将是为人作嫁衣裳,依旧尽心竭力。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轮的增加,进入不惑之年的我,经常回想起过去,想起那些曾经朝夕相处,工作上严格要求过我,学业上关心指导过我,尤其是帮我进入编辑角色的老师。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双重身份——既是我求学时的老师,又是我工作后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