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猴妈妈的启示——孩子需要关爱
经典案例
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什么问题?”父亲回答。
“爸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道。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儿子哀求着。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能赚20美元。”
“喔!”儿子低着头这样回答,接着说:“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其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这位父亲坐下来还对儿子的问题生气。
他怎么敢只为了钱而问这种问题?约一小时后,父亲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儿子太凶了。或许他应该用那10美元买小孩真正想要的,他不经常要钱用。
父亲走到儿子的房门并打开门,“你睡了吗,孩子?”他问着。
“爸爸,还没睡,我还醒着。”儿子回答着。
“我想过了,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着,“我将今天的闷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元。”
儿子笑着坐了起来,“爸爸,谢谢你!”儿子叫着。接着儿子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了的钞票。
父亲一看,很奇怪。儿子慢慢地算着钱,接着看着他的爸爸。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向我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儿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小时的时间吗?请你明天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心理课堂
就像故事中的父亲一样,现在的父母们总是很忙,在事业和孩子之间选择了事业,于是把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家中。“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乖,宝贝,妈妈上班回来,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这些对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常常在我们的家庭中上演呢?可怜的孩子,最终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电视机——这个有画面、有声音的电子保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个独特的婴猴实验。在这一实验中,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人造母亲用金属丝编成,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不安奶瓶。
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到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的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要吃奶的时候才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大部分时间都爬到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婴猴就几乎不接触金属丝母亲了。如果在婴猴下地玩耍的时候,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就会看到婴猴吓得马上逃到布妈妈身上,但是不久它就开始观察这个恐怖刺激,然后下地试探接触,最后玩弄起这个玩具来。但是,对于在只有一个金属丝母亲的笼子里生长的婴猴重复这样的实验,则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研究者看到婴猴极端恐惧地躲在一边,一直不敢去碰那个自动玩具。
该实验表明,婴猴对母猴的依恋主要不是食物,而是柔软、温暖的接触。推而广之,小孩子依恋母亲也不能完全用“有奶便是娘”来解释,这里同样有一个小孩子需要柔软而温暖的皮肤接触的问题,小孩子只有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才能健康地成长。
心理视点
哈洛有关布猴妈妈的研究无疑给那些忙碌的父母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就如同本能,无须学习。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做好父母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要求父母要有责任心、有能力、有耐心,最重要的一点,要有爱心,这才是孩子生命元素的NO.1。
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整天在公司没日没夜地工作,目的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这样就能送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更多的资料,准备更先进的电脑。父母们含辛茹苦,似乎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做得有多么称职。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他们,不在意他们,感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给了孩子什么?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就像小猴子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金钱的“机械父母”,他需要关心他、爱护他、理解他的父母。所以,为人父母者,请你们不要再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也许仅仅是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呵护,就能影响并改变孩子的命运。
谎言也能成“真”——对孩子的期望要积极
经典案例
儿子上幼儿园了,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会后,老师找到她,私下里跟她说:“我们怀疑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思忖该怎样对孩子说。吃晚饭时,儿子问她:“妈妈,幼儿园的老师表扬我了吗?”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竟然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考试,你儿子排第48名。我们怀疑他有学习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正在做作业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明亮了。她甚至发现,儿子似乎在顷刻间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早。
孩子上初中了,又一次家长会上,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时,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校门口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你的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心理课堂
这个故事印证了期望效应的巨大作用。所谓期望效应是指积极正确的期望暗示,会给个人的工作、学习带来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效果。换句话说,别人传递的期望信息,会使你的状态随之发生变化,积极的期望会使你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消极的期望会使你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用形象的话来形容,期望效应便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应该不断向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期望成真的奇迹。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暗示作用实现的。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的结果会使一个人发生改变,甚至是很巨大的改变。
心理学家在对少年犯罪的研究中发现,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良期望的影响。这些少年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心理一直在影响和引导着孩子们,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相反,消极的不良期望对人行为的影响也不容置疑。所以,人们无论是在对他人,还是对自己的期望中,都应多一些积极因素,少一些消极因素,这样,事情才更容易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心理视点
在教育中,教师的积极期望对有效教学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期望效应呢?
1.相信学生会学得更好
“相信学生会学得更好”的信念,应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观。例如:对一个第一次考试得50分,第二次考试得55分的学生,教师要看到该生有“5分的进步”,挖掘他的潜能,而不是看到他的“不及格”。不要说“你为什么又没有及格,你真是个笨蛋”,这样会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可以说“这次有了进步,一定要继续加油!”之类激励的话,这可使学生把“亲其师”的情感体验化为一种勤奋学习的动力。积极的外部信息能使学习者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激发出蕴藏于自身的巨大学习力量。以鼓励学生的话语为主,可以使学生的潜质得以充分发挥。
2.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期望效应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如果学生认为高期望的目标高不可攀,便会望而却步,或者是期待的目标太低,就会缺乏激励性,难以发挥学生的潜力。那么,教师对学生应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才具有最大的激励作用呢?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期望目标也应建立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即教师建立的期望目标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激励学生“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只有合理的期望,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推动其行为。此外,教师的期望还需具备动态的发展,即在对学生设置期望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不断变化。
在教育中,期望效应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充分发展的平台,给学生更多的欣赏与喝彩,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件“睡袍”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给孩子贴上合适的标签
经典案例
汪阳是一个调皮捣蛋、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后进生。一天,他与班上品行、学习均较好的优秀生李涛发生了争吵。被老师发现后,按照以前的“经验”,汪阳认为自己必先挨批,必先受老师呵斥,老师必“袒护”李涛,但是老师却一反常规,采取“冷处理”,经过询问,搞清原委,分清是非,公正处理。结果汪阳大为感动,一反常态,主动向老师道歉认错;老师则因势利导,告诉汪阳:“其实你有很多优点,比如见义勇为、热爱劳动、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像上次由你发起的篮球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些老师都是看在眼里的,老师正在考虑让你来当咱们班的纪律班长呢!你回去想一想,看采用什么方法能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更好,拟一个方案给我,好吗?”汪阳为了像个班长的样,一改原来的恶习,不仅遵守纪律、关心同学,把班级管理得很好,而且课堂上也变得很活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会的问题主动提问,结果成绩很快提高了。
心理课堂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协调: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后来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感觉写到一篇文章里——《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就是说,人们在拥有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