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活学活用心理学
36463000000017

第17章 揭开教育的神秘面纱(3)

同时,如果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父母绝对不要吝啬,也许只需要你说句话而已,但对孩子来说,那将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好行为、好习惯进行奖赏,进行强化,对错误的行为、坏习惯进行惩罚,让它消失是强化/消失定律的核心,因此,只有赏罚分明,强化/消失定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表扬越多越好吗——奖励要讲究策略

经典案例

一位青年女教师正在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懂得赞美在教学中的作用,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她都会毫不吝啬地说:“啊,真聪明!”“非常了不起!”“棒极了!”

下课后,老师们来到会议室开始评课。听课老师普遍认为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对她通过表扬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行为更是大为赞赏。

这时,一位专家不紧不慢地说:“我发现这位老师在表扬学生的语言策略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吗?”所有在场的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专家说:“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试验。他以106名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者,要他们用5天的时间练习难度相等的加法,每天练15分钟。他把这些被试者分为4个组,每天做完加法作业后分别对各个组的同学施以表扬、训斥、忽视等不同的刺激,结果发现受表扬组的成绩最好。可见,赞扬确实是沟通的‘法宝’,只要给予鼓励,就能加强他们的良好行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别忘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奖励也是一样,虽然奖励在总体上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讲究策略,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对人造成心理伤害。”

心理课堂

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给孩子的奖励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延续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于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当做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发现: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在更多的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即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有个孩子对画画感兴趣,自己在家很自觉很认真地画画,画得很投机、很开心。这时父母走进来,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说:“孩子你好好画,爸爸奖励你10元钱。”结果,这孩子变成只为钱而画画,没有钱就不想再画画了。学校里,学生认真学习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发奖品,结果会发现没有奖品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大打折扣。

心理视点

由此可见,奖励如果不讲究策略,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美国的一个学校采用发“代币券”的形式褒奖学生的做法就很可取。如果老师要褒奖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就会给这个学生发一张价值若干元的代币券。这张代币券可以在学校的小卖部换取同样价值的小商品。如果学生不马上兑换代币券,或将自己的良好行为保持一段时间,抑或又有新的良好行为,他就可以到老师那里换取一张面值更大的代币券。如果学生仍不兑换,并持续保持良好行为,老师的褒奖方法则仍根据以上原则类推。

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了持久强化。这是因为该校的做法契合了心理学中“期望与效价”理论,即人做某事的积极性等于成功概率和价值判断的乘积。也就是说,奖励的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期望,这样才会收到比当下良好行为更好的效果。

西方还有一个有趣的“老祖母的原则”,即延迟奖励。意为:先乖乖吃完晚餐,然后才可以吃甜点。这个原则实际是想说:一旦驱使你去做某件事的诱因消失之后,即使有再好的意向也难以实现,因为,谁都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太早得到的葡萄一定不够甜。

作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内感报酬和外加报酬的关系,即要处理好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关系,避免产生德西效应,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一味地惩罚不能解决问题——宽容比惩罚更有效

经典案例

张老师发现,最近小杰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的。昨天自习课上,他又在那儿摇头晃脑、东张西望、咬铅笔,这已经是他这星期第三次这样了。前两次张老师都狠狠地批评了他,张老师问他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了,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张老师又询问了家长,家长也感到一片茫然。张老师原本以为,狠狠地批评几次就好了,没想到小杰还是老样子,心不在焉的。

放学后,小杰的作业还没写完,张老师强压怒气没有对小杰发火,他对小杰说:“你还没写完,老师就在这儿陪你,等你写完。”张老师搬了张椅子,坐在小杰身边,和颜悦色地指出他写的作业的不足,并范写给他看,让他照着写。小杰见老师坐在身边,不敢再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业。他完成后,张老师心平气和地与他做了心灵的交流。

今天写作业前,张老师提醒了小杰昨天说过的话,小杰肯定地点点头。没想到今天小杰的作业完成得很好,按时且质量较好。

心理课堂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犯了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惩罚,批评和处罚并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使他犯第二次、第三次,有时候用温和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比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父母要尊重、关心、激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宽容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一味地要求或者命令孩子,有时效果反而不好;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孩子,就能很容易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只要他有悔改的想法,做家长的都要给他重新开始的机会,不肯原谅已经悔改的孩子,只会让他越走越远。

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心理视点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卢梭的“自然惩罚法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让风日夜吹向他,也不怕他因此而伤风,伤风比漫不经心好。

自然惩罚法则的含义是: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自然惩罚法则”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感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

“自然惩罚法则”的另一种方法是:给机会让他去试试,如孩子一定要穿那好看但太单薄的衣裙,或适合宴会穿的硬底皮鞋时,就让她穿,结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不能在操场上跑,追不上同学”,总之是让孩子自作自受。

“破罐子破摔”的背后——莫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淖

经典案例

自从进入这所市重点高中以后,王浩就开始讨厌学习。其实,王浩在初中和小学时学习很好,经常在班上名列前茅,可自从进入市重点高中以后,王浩发现,班上的同学个个都很强,开学不久的一次考试将王浩推进了深渊。那次考试,他竟然有两门不及格,就连他最拿手的数学也只考了70分,这无疑是给了他当头一棒。那次考试之后,他曾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但期中考试之后,他彻底绝望了,因为他又有两科不及格,总成绩也不高。班主任为此还专门找他谈了话,将他批评了一顿,班主任认为是他没有用功学习。其实,他已经很努力了,只是不知为什么成绩总上不去。之后,他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不写作业,上课也不好好听讲……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他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

心理课堂

其实,王浩此时体验到的就是“习得性无助感”,学业上频频失利使他产生了消极的认识,他曾经的“辉煌”都被现在的失利吞噬了。他否定了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现象相当普遍。但是,“习得性无助”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经常性的指责等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在生活中,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你看看楼上的明明,这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拿了二等奖,你什么时候才能拿这样的好成绩给我看看啊?”“你怎么考试总徘徊在10名左右呢,什么时候你能给老妈争口气,考进前10名呢?”或许你的本意是想激发孩子的斗志,但是,这种盲目的攀比却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可能有时候和孩子聊天时,孩子会说:“爸爸,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比不上人家呢?”其实,这就是你攀比教育的结果,它告诉孩子,即使你再努力也比不上楼上的明明!这时,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已经形成了。

心理视点

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尽快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阴影呢?

1.对孩子的评价内容要积极

积极的评价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因此提高;负面的评价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可能因此而破罐子破摔。

2.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

受过批评的孩子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因为害怕再犯错,所以对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产生畏缩、退避心理。一次两次挫折可能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反复体验这类情境就会导致孩子习得这种对生活的无助感。其实这些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有无数的“过失”,为何我们还要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呢?为何不找出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鼓励、给予表扬呢?正如一句名言说得好:“用一吨重的批评去攻击他,不如用一两的表扬去肯定他。”

3.夸奖鼓励要及时

对孩子鼓励多,孩子的进步就快。鼓励是自信的酵母,夸奖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信心的基础,没有自信就没有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夸奖、鼓励要及时。夸奖不仅仅表明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才会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对于“习得性无助”者克服困难、鼓起勇气、振奋精神、减少自卑、奋起直追尤为重要。

“习得性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父母或者老师一定要采用各种办法,尽量避免孩子的“习得性无助”,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