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眨眼就过去了,初八早上,在某单位工作的小陈上班后,就觉得烦躁不安。看看同事,也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小王大声嚷着:“我老觉得还在过年,心想收都收不回来。”小陈附和道:“我也是,头昏脑涨、心不在焉的,这种状态怎么工作啊?”小李嬉笑着对主任说:“就是,这一上班就感觉有点憋闷,老提不起精神。要不,主任开开恩,今天我们就不必像平时那样严肃吧?”
心理课堂
这样的场景,在长假结束后,出现在了很多单位。其实,这就是“假期综合征”。
假期综合征是指长假期间因饮食不节、娱乐过度、起居失序而导致的一种身心疾病,表现为孤独、焦虑、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睡眠颠倒等。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假期综合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长假期间,一些人往往恣意放纵,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其中包括喝酒过多坏了肠胃、搓麻将时间过久导致“短暂性行走神经消失”、看电视过频患上“视屏终端征”、饮食过杂拉肚子,等等。这些导致了不少人上班以后,变得精神萎靡,存在体虚、疲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坐卧不宁、失眠、健忘、手足无措、易激动等“第三状态”,此时若不加以重视,不及时采取措施,疾病会骤然降临。
心理视点
如何尽快消除“假期综合征”的负面影响,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应对工作呢?首先,是要抓紧时间收心,尽量减少应酬,把自己调整到工作状态上。其次,是补充睡眠,把生物钟调整过来。最后,是合理饮食,避免摄入******和吸烟,避免酒精,多吃新鲜绿叶蔬菜、水果,多喝绿茶。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助你摆脱“假期综合征”:
1.睡前泡脚
睡眠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手段。许多人认为自己平时睡得不够,于是在假期蒙头大睡,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晚上提前一两个小时入睡,早晨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可散散步、做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尽快恢复体力。
为保证睡眠质量,可以在睡前洗个澡,或用热水泡脚。洗澡的水温在40℃左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洗15~20分钟即可。泡脚的水温可略高一些,以感觉到微烫为宜,泡脚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睡眠时可以将脚稍垫高些,以利于下肢血液循环,促进疲劳的消除。
2.调理肠胃、恢复体力
一些人长假中访亲会友,饮食多以荤腥为主,每日鸡鸭鱼肉不断,肠胃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假期过后最好能吃几天素食,每次只吃七分饱,同时保持稳定、规律的作息时间。最好能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点清淡的东西,如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面条汤、咸菜等,有助于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的休息调整。
3.适当运动,放松身体
假期当中有人玩得太疯导致疲惫不堪,而另一些人歇得太久以致精神懈怠,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比如散步、做操、跳绳、打太极拳等,都可以给身体一个缓冲,有效地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由于锻炼后容易入睡,使大脑能够得到完全休息,对整个身体也是最好的放松办法。
从完全放松的休假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必然存在一个转换的过程,调整应该做到循序渐进。节后上班头几天,工作不宜太紧张,以免因节奏的突然变化而导致神经衰弱。可以通过聆听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以便尽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厌倦了自己的工作的CFO——越过职场“休克”期
经典案例
身为一家公司的CFO,李雪已有十余载职业经历,可以说对工作已驾轻就熟。周围的人也都很羡慕她,能在40岁之前就做到如此显要的职位,在别人眼里,她是当然的成功人士。然而,面对大家艳羡的目光,李雪本人却颇不以为然,并且,对于目前的工作,她心里感到相当厌倦,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腻了!这种情形益发加重,牢牢地环绕着她,令她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甚至有几次,李雪都想索性递上一纸辞呈,结束这种痛苦万分的职业生涯。
她确实是已厌倦了自己的工作。想想看,虽说她曾换过几家公司,可一直都从事财会工作,从普通职位做到CFO。她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再熟悉不过,工作对她来说缺乏新意,没有挑战。特别是来这家大公司工作后,她来时基本框架别人已搭好,她没有自己建立框架的成就感,也未曾尝试到经历磨合期的快感。她有应对挑战的能力,但每天的工作都是那么平铺直叙,既没意外也没惊喜。况且,公司目前一切运转良好,而自己又太熟悉这些工作流程,领域内所有的东西都能驾驭,简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了。
心里的感觉自然也体现在身体上,多日以来,李雪深受失眠的困扰,而且食欲不振,吃什么东西都吐出来,甚至有一次,她晕倒在咖啡间里。到医院检查,却又一切正常。没办法,李雪便留在家中调养,结果精神竟意外地好了起来,身体也没有什么异样,那段时间感觉颇为神清气爽。可是,一回到工作岗位,便又故态复萌……
心理课堂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历来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你开始感到厌倦松懈,甚至偶尔有不想工作的冲动;一直目标明确、踌躇满志的你开始感到前景模糊、焦虑烦闷;曾经颇具创意的你有了才思枯竭的危机;一直自信自己的能力,但几度跳槽之后却倍感失落……
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应该怎么办?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你遭遇了“职场休克”。
心理视点
那么该怎样越过这种“职业休克期”呢?方法有二:
1.找新。不妨利用度假之际换个环境,调整一下心态;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考虑换一个工作环境,给自己挑战,寻找新的激励点。
2.保鲜。现在很多领域有很多新内容,企业也不断出现新的岗位,以往的规定不见得很规范成熟,有的也跟不上新的形势和企业的发展。所以,有很多东西值得不断学习。
若不想成为“职场休克鱼”,就要争取保持自己“杯子”里的水的新鲜度,把“杯子”里一些陈旧的、过时的部分倒出来,不断加入新鲜的水。这样,就不会有厌倦感,也可能尽量避免“休克”了。
越“跳”越力不从心——警惕“应激反应综合征”
经典案例
赵龙连续跳了三次槽,最终如愿以偿,进了这家著名的外企。在进公司前,赵龙信誓旦旦,一定做满两年,但刚过一个星期,他就发现目前的公司也不过如此,他又犯了心神不宁的老毛病,工作敷衍了事,和同事也无法打成一片。
渐渐地,赵龙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先前对自己的那种自信一点一点地被蚕食。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失眠、做噩梦,记忆力也开始下降,心情变得烦躁不安。一些下属常犯的小错误,以前他根本不会在意,但现在却变得无法容忍,有一种发泄的冲动。对工作越来越感到厌倦,有时甚至什么事也不想做,一些重要客户的电话,他也懒得去接。
心理课堂
心理学家认为,盲目跳槽使人越来越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总是以灰色的眼光看待外界的一切事物,凡事总易从悲观、消极的角度去思考。赵龙的症状是目前正蔓延在白领阶层中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观。一般说来,失眠、极易疲劳、心惊肉跳、烦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都是“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先兆。
“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病症,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日益引起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国内外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后认为,“应激反应综合征”多见于企业管理人员中,其中又以心理素质较差和不善于自我心理调节的人更易罹患。
时下,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频繁跳槽,一般说来,跳槽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跳槽者,另一种是非理性跳槽者。前者一般具有明确的个人定位,并且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后者则往往不是因为目前工作不好,而是出于“习惯”——想换个工作环境。后一类人往往越跳越郁闷,甚至因此生活在焦虑、抑郁之中,最终患上了“应激反应综合征”。
如果,“应激反应综合征”长期得不到治疗,超出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将会造成身心的伤害,严重的可出现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溃疡病、心肌梗死等病症,也可出现悲观、绝望、焦虑等心理方面的问题。
心理视点
我们该如何应对“应激反应综合征”呢?就像在地震前必有预兆一样,在染上心理疾患之前,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先兆症状。由于个人的处境、情况不一样,先兆症状也各不相同。例如,睡眠情况发生改变,不仅是睡眠时间减少了,而且睡眠质量也差了;话题总是围绕着工作情况,言谈中充满着忧虑的语气;对于别人的规劝,虽能听从,但不一会儿又故态复萌,整日唠唠叨叨,使听话的人由同情转变为厌烦;自感“恐怕我胜任不了此工作”,产生了跳槽的想法,这一切均是焦虑性(或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先兆症状。
对于那些心理障碍刚出现“萌芽”者,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第一,“跳槽”要慎重。想“跳槽”未尝不可,但在“跳槽”前先得对自身情况做认真评估。不仅要从自己的能力上去评估,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光看到经济效益,更应考虑到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困难。
第二,学会倾诉。内心不悦,压抑在心中,既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加重病情。此时,可找些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不悦。有时候,肚中的“苦水”倒出来之后,心里就会感到畅快得多,这就是“一吐为快”,心理治疗中称之为“宣泄法”。
第三,自找乐趣。人烦恼时,不要整日沉湎于其中,要学会自寻乐趣,例如和友人聚会、跳舞、逛街、听音乐、看电影……
第四,心理咨询。一旦发生心理困惑,而自己又无法走出阴影时,就得去接受心理咨询,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解开“心结”。但是医生无法明确给予跳槽或不跳槽的建议,只能通过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自己做决定,同时,年轻人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承认自己能力的局限性,千万不要盲目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