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活学活用心理学
36463000000036

第36章 摆脱不良心理的羁绊(3)

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多种情绪体验。它是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不利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是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嫉妒是恐惧他人优于自己、愤恨他人优于自己,将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恐惧、愤恨,于是借助于贬低甚至诽谤别人的手段,来摆脱恐惧和愤恨对自己的困扰,以求得心理上的快慰。因此,人若有嫉妒之心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悲的。

心理视点

嫉妒害人又害己,因而我们必须要走出嫉妒的泥潭,学会超越自我,克服嫉妒心理。

1.客观评价自己

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2.承认自己的嫉妒感并及时宣泄

有时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巨大落差,或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人们都难免会出现一时的心理失衡和嫉妒。这时,要是实在无法化解,也可以适当宣泄一下。可以找一个较知心的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出气解恨,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发泄以后你可能就会觉得好受许多。当然,这种方式并不能最终解决嫉妒心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调整。

3.肯定别人的成绩并相信自己能超过他

如今社会上竞争无处不在。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企图把别人拉下马,而应采取正当的策略和手段,在“干”字上狠下工夫。

在别人有成绩时给予肯定,并且虚心向对方学习,迎头赶上,以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为荣。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以人之长比己之短,发现不足,迎头赶上。

人性中扭曲的心理死结——远离报复,宽容待人

经典案例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地死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付出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

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

他苦恼不已,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那么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心理课堂

报复是人性中一种扭曲的心理死结。它很像潜藏的癌细胞,当人能控制它时,也许并没有什么危害,可一旦它超过了正常的心理比例,就会给人造成伤害。

人的命运本来都是不错的,结果往往让自己的变态心理改变了生命的轨迹,生活由此变得苦不堪言。生命是一种在定律中舞动的音符,当你偏离自己正常的旋律,就意味着已将自己锁定在悲剧里。

“冤冤相报何时了”,报复别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早晚有一天,这报复会回到自己头上,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必将在自己的心上留下污点和阴影,那是良心和善良的本性提出的警告。如果你的报复不成功,那么害人害己;即便成功了,你所感受到的也将是更多的空洞和悲凉,绝对没有任何快感可言。

心理视点

报复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不仅损害个人身心健康,破坏集体团结,而且当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常常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违纪违法。因此,必须下决心消除。

第一,宽容为先。化干戈为玉帛者是理智坦荡的人,化仇恨为友情者是胸怀博大的人。化解一时的怨恨,最终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相互之间也难免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摩擦。如有的伤了自己的面子,有的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了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有成见,等等。对此,应努力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宽宏大度去影响他人。不然,就会把事态扩大,甚至激化矛盾。

第二,理智当先。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可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从而遏止一部分报复心的形成。正确对待他人给你带来的伤害或不愉快。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当你受到挫折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你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第三,处世要豁达。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心胸狭窄,易受情绪影响,且恶劣心境的作用强烈而漫长。因此,一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能容人、能容事、能容批评、能容误解。多一点宽容,根除报复心理,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发生一些矛盾和纠葛。这些矛盾和纠葛大多数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有许多是无意中引起的。

当一个人的灵魂已被报复心控制,他(她)失去最多的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宽容和慈善。失去宽容和慈善的人面部有一层潜藏的杀机,这层杀机严重削减了这个人的魅力。人有时说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却能感觉出事物的本质。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不是接受样子,而是接受感觉。

只要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互相谦让,互相谅解,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即使有人故意冒犯自己,也要从大局出发,冷静对待和处理。

新博士与正副所长的故事——自负是自掘陷阱,谦逊能带来更多

经典案例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的眼珠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啊!

过一会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自负的博士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溏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心理课堂

自负心理是指那些自我中心强烈,优越感极强,藐视和不主动同他人交际的心理现象。具有自负心理的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往往会好大喜功,取得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将自己的举手投足看得与众不同。时间久了,自负者的生活与人际关系会变得一塌糊涂。

自负的人一般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不求于人时,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自负的人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这种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自负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取得一些成绩时,其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同时,在别人成功时,这种人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任何问题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自负也同样如此,在适当的范围内,自负可以激发人的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但是,自负又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事业成就,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视点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自负心理,学会谦虚呢?

第一,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不愿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第二,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第三,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第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也不能预示将来。

全世界都在孤立我——告别孤独的自我

经典案例

丽娜今年57岁,3年前丈夫出了车祸,当时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他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一个人孤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