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36472600000017

第17章 巴菲特的聚焦投资术内容(8)

如果你想投资国外的企业,最好多了解一些当地的会计准则、社会环境等,而且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毕竟当地的各方面环境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

不断寻找特许经营权企业

【巴菲特如是说】

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和行业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确实有行业成长或需求;二是找不到其他类似的替代品;三是不受价格上的管制。

——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认为特许经营权企业大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这些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小,一般不会因为管理不善而倒闭。而且这些企业具有很多优势:有很大的消费市场,顾客找不到类似的替代品,不受价格上的管制。

那么如何衡量某个企业是不是具有经营特许权呢?巴菲特认为,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能够积极地为产品和服务制定价格,也就是说,当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后,市场份额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从而能够赚取更高的资本报酬率;即使企业没有优秀的管理层,只是会降低一些市场份额,却不会造成对企业的致命伤害。

巴菲特这么说过,“对一家企业的特许经营权的真正检验方法是:如果你给我10亿美元,再配备全美国最出色的50位企业经理,我绝对可以建立一家杰出的企业。但是,如果你是让我去击败《华盛顿邮报》,我会把10亿美元还给你。10亿美元当然非常诱人,但是我无法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所以我只好把钱还给你。然而,如果你让我用相同的金额去削弱奥马哈银行的赢利或市场份额,我想我可以做到。也许我不能完全让你满意,但我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在以上这些情况下,检验这些企业的竞争实力的方法就是:让企业的竞争对手使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以牺牲自身赢利为代价去攻击企业,看看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打击,是否能够把企业打到。”

巴菲特喜欢投资媒体行业,原因就是因为媒体行业具有上述特许经营权的三大特征,不但能够制定具有侵略性的价格,并且容忍宽松的管理。华盛顿邮报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特许经营权企业。在美国一共有1700多家报纸,其中有1600家报纸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媒体行业的优势所在。很多报社以为,他们每年所获取的丰厚利润是报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质量的结果,其实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就如同一个城市只有一家报纸一样,就是报纸质量不是非常好,但因为这个城市里有这么多阅读报纸的人,这家报纸同样也会创造出足够丰厚的利润来。

投资成功的前提是找到优秀的股票。如何筛选出这种股票绝非易事。如果你没有一套独特的选股法则,不如像巴菲特一样多寻找一些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吧!

寻找机会要具备国际视野

【巴菲特如是说】

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尔总计持有214亿美元的外汇部分,投资组合遍布12种外币。去年我就曾说过,这种类型的投资对我们来说也是第一次。2002年以前,伯克希尔和我本人从来就没有买卖过外汇。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目前我们的贸易政策将为往后几年的汇率不断施加压力。

——2004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菲特一直觉得自己生在美国是好运气,美国政治稳定,具有良好的股市环境,所以他才能取得成功。但最近一些年巴菲特开始将目光从美国扩大到整个世界。他也开始投资外汇和外国股票。

为什么巴菲特开始重视国际市场了呢?最初引起“爱国”的巴菲特生平第一次投资外汇的是2000年的国会报告。这份厚达318页的贸易赤字评估报告指出,美国一年的贸易赤字达到2630亿美元,而2004年美国一年的贸易赤字已经高达6180亿美元。美元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贬值,汇率的变动已经无法有效解决美国贸易赤字。巴菲特非常着急,他觉得美国目前的贸易政策将会拖垮美元。美元价值目前已大幅下滑,而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若政策不改,外汇市场脱序的情况将不断发生,并在政治与金融上产生连锁效应。

2003年巴菲特还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主要就是探讨如何解决美元贬值问题。作为一个美国人,巴菲特非常为国家着急,可是他知道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大局。作为伯克希尔公司的掌门人,他必须对股东负责,对手中握有的几百亿现金负责。为了对冲美元贬值,巴菲特决定减少伯克希尔公司的美元现金持有量,将400多亿美元现金减少到100亿美元,将多余的现金投资到海外企业,通过外汇投资来获取比美元投资更高的获益。

伯克希尔公司公布的2009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提到,截至2009年6月30日,伯克希尔公司所持有的海外政府债券总规模为111亿美元,这一数字较今年第一季度末的96亿美元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国外市场在巴菲特的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巴菲特已经越来越重视国际这个大舞台。

尽管如此,目前巴菲特在国外的投资依然只占总投资的很小一部分。巴菲特认为,无论国外投资还是国内投资,首先要重视的就是投资风险。在选择投资企业时,一定要挑选投资风险比较小的项目。如果实在找不到风险小的投资项目,那还不如选择国库券。虽然这些投资的报酬率很低,但是相对而言风险也低得多。巴菲特曾经这么形容,他对投资风险的态度,就是他只吃保质期刚刚超过1天的奶酪,而绝不会吃超过保质期2天的。

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投资国外市场还受到诸多限制。但我们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国外的项目。说不定某天就有机会可以投资了。显然,国外投资风险比较大,但与此同时这种投资的回报可能也比较大。

走出国门赴欧洲收购企业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在欧洲本应名声卓著,但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

——2008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

巴菲特过去的投资重点一直放在美国国内,在其他国家的投资非常少。自从2002年开始,巴菲特逐渐意识到美国政府将沿用现有政策,从而使美元继续走软。为了尽量避免伯克希尔公司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巴菲特开始考虑扩大伯克希尔在非美元业务领域的投资比例。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且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经济形势开始恶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巴菲特认为,每当股市暴跌时,投资者更容易发现过去曾经错过的投资良机。这种规律不仅仅表现在某一个国家,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所以,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巴菲特觉得这是一个投资海外市场的好机会。

巴菲特认为,与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相比,欧洲是一块更肥沃的土壤。他说:“人们总是想在鱼多的池塘里钓鱼,我认为欧洲就是一个不错的鱼塘。”不过巴菲特也指出,一家公司的税前利润必须超过7500万美元,才有可能被他列入收购备选名单。巴菲特说:“欧洲有很多的企业符合我的收购标准,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想出售自己的企业。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的税前利润能达到7500万美元。”于是2008年5月巴菲特从法兰克福启程,开始他在欧洲的首个重要商业之旅,在欧洲大陆的家族企业之中寻找收购机会。巴菲特最看好在德国的并购前景。德国有3/4的公司为家族企业,其中大多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诞生的,如今,许多家族企业到了向下一代人移交管理权的时候了。巴菲特说:“我希望这些家族企业能意识到有一家公司叫伯克希尔公司,他们可以在我们这里找到其他公司所不具备的某些特质。”

其实早在2006年,巴菲特以40亿美元收购伊斯卡集团80%的股权。这是伯克希尔集团进行的第一大宗海外并购,这笔交易也将其创始人斯蒂夫·韦特海默推上以色列首富的位置。伊斯卡是全球金属工具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拥有从新金属合金研发到工具设计等3000多项专利。其生产的金属工具,广泛应用于飞机引擎、汽车零部件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这个美妙的结合缘起于2005年10月,伊斯卡总裁埃坦主动写信给巴菲特:“我们考虑到跨代传承和大家族企业的所有权问题以及公司的未来,结论是伯克希尔公司是我们理想的家园,我们相信,在变成你的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后,伊斯卡会继续兴旺发达。”当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听说过伊斯卡公司,但是巴菲特觉得这家公司的质量和写这封信的人的素质跃然纸上。于是巴菲特立即就联络了埃坦,当他们见面详谈后,巴菲特就下定了投资的决心。目前伊斯卡公司发展良好,巴菲特和伊斯卡公司达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