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到鱼就不放手,面对利润寸土不让,尤其是在短线操作中。他们不想控制,也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贪欲。每当股票上涨时,不肯果断抛出手中股票,锁定收益,心中总在怂恿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坚持就是胜利,不放弃一切可以赢利的机会。而每当股票下跌的时候,总是盼望股票跌了再跌。这类股民虽然有别于盲目跟风之人,但是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无法把握自己。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反而使得本来已经到手的获利事实一下子落空。他们只想在高风险中有高收益,而很少想到高收益中有高风险。
每一个短线炒手关注的焦点都是利润。然而赚钱才是交易和投资背后的推动力量。尽管获利是而且应该是主要目的,一旦进行交易之后,就必须忘掉利润。如果一个短线炒手一刻不停地关注自己手中的股票是涨还是跌,这很有可能使你以前所辛苦获得的利润被完全毁灭掉。因为它会加深你的恐惧,而且提高了每一刻的不确定性,使人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正确的技术上来。而正确的技术最终决定我们能获利多少。你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的短线操作生涯中,你多少次因为害怕损失一点小利而使你在一只股票快要上涨前将它抛掉了?多少次在损失的麻痹中使得你在应该卖时而没有卖掉。
事实就是,你太专注于你现在的得失了,而没有去考虑在面对”涨”与”跌”时,你应该做的事。这种计较当前利益的人往往会作出不明智、缺乏根据的下意识的和快速的反应。你的行动应该受到一个周密思考的交易计划的指导,而不是由你账户每一分钟的变化所决定。好的技术来自好的判断,好的判断自然产生利润。
正如在战斗胜利前就开始清点战利品的战士一样,他们不能也不想知道战利品会随着战斗胜利自动出现,而且远比他现在拥有的丰厚得多。过于专注战利品的人会使人的注意力从战斗本身转移,从战斗中转移了注意力的人不仅可能丢了战利品,弄不好还要掉脑袋呢。疯狂的短线活动等于经常把时间浪费在我们不认识,且人格水准不高的人身上,这几乎等同于一个有钱人竟然会为了金钱而结婚,这样的行为未必显得有点疯狂。
超越“概念”崇拜
【巴菲特如是说】
糖果店是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对于大多数老板来说也并不是那么有趣的事情。据我所知,这几年除了喜斯赚了大钱外,其他糖果店经营的是相当的惨淡。
——1987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在当时看来,人们对糖果店存在着一个概念崇拜,但是巴菲特也明确地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糖果店都在赚钱。所以投资者一定要超越这种概念上的崇拜。通过题材炒作来设置陷阱是庄家惯用的又一大伎俩。在许多股民的心目中,有题材股票就涨,而涨了的股票则必定有题材。即使庄家坐庄,也必定要借用一个什么题材来激活人气,拉抬股价。在中国股市里题材炒股更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庄家炒,股民炒,券商炒,基金炒,上市公司也在悄悄地配合庄家炒。
许多投资者认为没有题材炒作就没有上涨的动力,没有高涨的人气,也就没有暴富的机会。于是,庄家便根据股民们的“需要”不断“制造”所谓的题材,股评家们则也是不遗余力地挖掘题材,以致中国股市里的题材堪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有的题材是从现成的“题材库”里拿的,这类题材是长盛不衰、百炒不厌的,诸如业绩题材、重组题材、科技题材等;有的题材则是庄家或者股评家们自己创造的,他们凭自己的喜好与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进行大胆地想象,诸如“回归”题材、领袖家乡题材、回购题材、扭亏为盈题材、国有股减持题材、增发新股题材、股改题材、奥运题材等。
庄家炒作股票,最常用的炒作题材是“处理资产”(包括“转投资”)。但这种处理资产的方法,往往数十年后却始终“原封不动”,只有形式上的、口头上的处理,而实际并未处理。当庄家炒作时,便是“利多”,上市公司十有八九闷声不响,等到庄家炒得差不多,钞票已“落袋为安”的时候,再由公司当局发表“严正声明”,“绝无处理资产或迁厂计划”,比如某家公司在某处有一片地皮,处理了十几年,而地皮的所有权还是原封不动。奇怪的是,这种炒作题材,永远灵光,屡试不爽。比如说,甘家电机厂在某地的厂房一直在使用中,却年年传出该处土地所值如何如何,如果迁厂又如何如何,只要投资者稍一思考,便可识破庄家玩的花招。试想一下,一处正在使用中的厂房,如果需要迁建,谈何容易!总得先找好土地吧?土地到哪里去找,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去找,不必考虑原材料供应、产品运销、迁厂费用以及重建与停工损失?所以,只要稍加思考,那些炒作题材往往会不攻自破。
1995年中期市场上流行新股概念,凡是上市的新股不论青红皂白都要炒作一番,结果在这一段挂牌的新股,其市盈率普遍偏高,同类股票新股比老股要高1~2倍,而时过境迁之后,这些新股便无人问津,一些盲目跟风的股民便在高位惨遭套牢。2000年时兴科技题材和网络题材,不管什么股票,只要挂个科技的招牌或者贴个网络的标签,便受到市场的一顿狂炒,但好景不长,推上天的股价现在大都跌回原位,有的甚至跌进深渊。亿安科技最高炒到126元,后来跌得一个零头都没有了。不可否认,有些股票确实具有实质性的内容,能提升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增强其成长性,从而能给投资的股民较好的回报。比如有些股票入世后明显受益,其入世题材便货真价实;有些股票进入高科技领域,其科技题材也名不虚传;有些股票经过重组后确实脱胎换骨,其重组题材当然引人注目。在炒作不过分的前提下,介入这类有题材的股票,股民们自然会获得较好的收益。如实行股改后的上市公司,其资本结构与经营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其股价也相应上涨。据统计,在已完成股改的企业中,90%以上股价较股改前有较明显上涨。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由于奥运会确实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庞大商机,具有奥运概念的股票也在2007年的牛市里表现突出。
由此看来,作为投资者应当具有独立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对于有实质性内容的题材,我们可以适度适量地介入,而对于那些牵强附会的题材、那些无中生有的题材、那些庄家用作借口的题材,则坚决不要介入,做到了这一点,便很容易跳过题材炒作设置的陷阱。
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实质性内容的题材,如果乱炒滥炒,透支或者远远超过了其发展潜力,炒作者同样会一无所获,甚至反受其“套”。而更值得股民警惕的是,大多数所谓的题材或者概念,都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相当多一部分是舆论为即将被炒或正在炒作的股票制造的借口。它们要么是空穴来风,要么是刻意散布的谣言,如果股民们信以为真,则等于伸长脖子往圈套里钻。
揭开虚假的财务报表的面纱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面对的问题还是不断增加的资金规模的问题,4年前我就曾经告诉过大家,在未来十年,伯克希尔要想每年都增加15%的报酬,我们需要大约39亿美元的获利。资金规模会影响到最后的投资报酬率。
——1988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指出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资金上面的问题,资金规模会影响到投资回报率,但是好多公司并不像伯克希尔一样能够如此透明的告诉给投资者资金方面上的问题。很多公司都是蒙上了一层财务上的面纱。在选股过程中,广大中小投资者往往都是根据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判断,再做出投资抉择,因为他们只能从公开的信息上获取有关上市公司相对准确的资料,如中报、年报、其他公告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部分上市公司为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往往会在这些公开信息中造假。
比如,一些上市公司明明亏损,刻意不让其出现亏损;为了维持与满足配股的最低条件,明明小盈,可以编制中盈至大盈的会计资料;刚刚配过股,当年不可能再获准配股,为了保持“发展后劲”,明明大盈,则编制成中盈甚至小盈的会计资料。
台湾七十年代的国泰塑胶公司就是一例。
国泰塑胶公司的负债比例偏高、流动比率偏低、财务结构极端恶化的现象早在财务报表中有所表现,因为与其同业的南亚、华夏公司都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大厂,两个公司当时每季度的营业利润均不到10%,而国塑却在10%以上。以管理好而闻名的南亚公司居然比不上国塑,这难道不奇怪吗?所以,业绩的玄机早表现在财务报表中,关键是投资者没有眼光去识破,只要稍做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因此,如何研读那些财务报表,怎样才能揭开虚假的财务报表的面纱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中小投资者学会从一些财务指标中发现公司存在的重大问题。大体说来,为了避开上市公司的财务陷阱,我们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辨别利润的真假
虽然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很难辨别利润的真假,但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净利润主要来源于非主营利润;或公司的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改变,某年的净利润却突然大幅增长;或公司的利润率高得离谱等。随着我国《证券法》的实施及监管措施不断完善,这一困扰投资者的问题有望逐渐得到解决。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已经发生重大资产置换,注册主营尚未改变时,新产业方向的业务利润有时也被纳入非经常性损益中,这种情况就不能简单地判断,要结合近期的重要公告来判断。
2.检验现金流量的净额
现金流量净额即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它是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和每股收益的现金保障。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越高,说明企业资本前赢利能力越强。在通常情况下,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应相当于每股收益,从而使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支付当期现金股利。
除此之外,应关注的报告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公司现存生产经营资产及变化,进行中和未来进行的主要项目与主业的关系,税收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总之,投资者对待问题公司的股票必须持慎之又慎的态度,最好是敬而远之。回避问题股应是运用基本分析方法选股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3.查看应收账款
如果应收账款绝对值和增幅巨大,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则说明公司在账款回收上可能出现了较大问题。
庞大的应收款会像无底洞一样不断侵蚀市场投资资金,因此必须注意应收款的来源,预先发现应收款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危机。
尤其要注意的是,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应收款一般比较分散,可以通过正常的业务关系回笼,但是,有些应收款是被控股的大股东“借”去的,在这种情况下,以现金偿还的可能性极小,形成呆坏账或者无法回收的可能性就较大。
4.检查存货
存货巨额增加,存货周转率下降,很可能是公司产品销售发生问题,货品积压。这时最好再进一步分析是原材料增加还是产成品大幅增加。
5.考察其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数额巨大,或者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占用上市公司的巨额资金,或者上市公司的销售大部分来源于母公司,利润可能存在虚假。但是对待关联交易需认真分析,也许一切交易都是正常合法的。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巴菲特如是说】
如果股票市场的信息总是有效的,我只能沿街乞讨。
——摘自《巴菲特投资语录》
巴菲特认为,信息是投资人的命脉,不论你的分析技术有多高明,你必须有及时、客观、有用的信息,才能在投资市场上获得成功。假设每位投资人有平等的取得信息的渠道,但每个人获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某些投资者拥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信息。
毫无疑问,在中国股市中,呈现在普通投资人面前的大部分市场信息都是二手信息,相应的对股价的反应往往是不真实的,而且大多数投资者又按照自己的意愿主观地去诠释那些本身已经严重失真的买卖信息,从而使投资人在解读市场信息上错上加错。在对信息做了错误解读和错误判断的基础之上做出的投资决策,怎能不会出现失误呢?
通常情况下,错误的信息会干扰股价的正常运行,这些信息都对股价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或真或假的信息面前,投资者如何应对呢?
1.最重要的是判断信息的真实情况,假信息造成的股价下跌是最佳的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