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巴菲特自己坚持从小的爱好,才会成就今天的事业。巴菲特后来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与父母分歧很大,父亲甚至希望他毕业后成为一名神职人员。可是,他只喜欢投资,喜欢金钱。而且,他一直在为自己的选择做最大的努力,直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自己的人生。当时巴菲特告诉父亲,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学校,那还不如不上。他甚至当时不想上大学,就直接进入投资市场。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投资本钱。但是,他的弃学想法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家人认为他必须继续上学。因为巴菲特无论是成为神职人员,还是从事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还是研究商业内容,在学校中增长知识都是非常必须的。所以他接受了家人的建议。不过,他一边上学还一边进行一些投资活动,一直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只有你喜欢一件事情,才可能创造性地把它做好。其中的主动性、超思维的开拓性就会无知觉地发挥出来。而对于不是自己的所爱,你难以做到更深入地探求和思考,也就得不到理想的收获。将爱好与事业有机地结合,你就能够超常地跨越到人生新的高度,开创出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巴菲特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犯错误一定要清楚这个错误有多大
【巴菲特如是说】
在1993年我用4.3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买下了一家制鞋企业,当时我认定了该股票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短短几年内就消失了。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是,我用伯克希尔的股票,极大的将这个错误扩大了,这次花去的就不只是4亿美元,而是30.5亿美元。事实上,我是在用一个优秀公司的1.6%的份额,来换取一个毫无价值的烂公司。
德克斯特公司是我在投资过程中最糟糕的一次买卖,但是在未来,我还是会犯很多的错误,我可以跟你打赌,鲍比·拜耳的一首歌词里解释了在企业并购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我从不和丑女人上床,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身边躺着好几个。”
——2007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综观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你会发现巴菲特的话中蕴涵的真理:从失败中学习到的东西远比在成功中学到的多,成功的背后总是重重失败的历练。这个真理在投资领域同样正确。
有人曾以美国成功投资家为研究对象,发现那些成功的投资家普遍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从不抱完美主义。第二,对于投资失败从不放在心上,只专注于未来的挑战。
由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机会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失败是投资人必经的过程,而且也是成功投资的一部分,大多数成功投资家都是经历数次失败方才累积出成功的心得。如果有人对你说:“我自投资以来还不曾赔过钱。”那么这只有两种可能:他是在骗你,或者他根本从没有投资过。成功投资的入门条件便是要经得起亏损的考验,一个未曾失败过的人成不了大器;一个未受过损失、未经历洗礼的人也别想赚大钱。如果你要求自己每次投资都不能损失,或每次损失就悔不当初而自责,久而久之,你会发觉最佳的策略就是极度保守、不冒任何风险,这样一来,投资理财无法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索罗斯的成功使人们奉他为神灵,他也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上帝,他把自己管理的基金会被称为“索罗斯帝国”。然而,索罗斯也有失败的时候,在港币会战、俄罗斯金融危机中,索罗斯损失惨重。祸不单行,自从索罗斯败走俄罗斯后,又连连失手,其旗下的对冲基金亏损20.15%,1998年上半年损失两成。1998年初,仅此一役,索罗斯就亏掉了约20亿美元,整年度其旗下基金整体损失达20.15%,约30亿美元,元气大伤。
因此,即便金融大鳄索罗斯也并非永远都是正确的,但有些人往往只看到他创造的无尽财富,便盲目崇拜,认为索罗斯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从不出错。事实上,索罗斯认为这种想法非常可笑。他说:“坦白地说,我和其他投资者一样会犯很多错误,但因为我的业绩,人们会认为我屡战屡胜。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导。我觉得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够先别人一步认清自己的错误。”的确,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既然人非圣贤,又孰能无过?只要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采取措施予以修正,同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只有从错误中才能获取投资经验。其实所有的人都只有一种学习方法:犯很多很多的错误,然后从错误中获取经验。综观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当然也不乏一些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情况发生,但是,他之所以能将自己的财富积累的越来越多,并非是由于他神机妙算或比别人判断得准确,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事实上,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发现错误,而是出现错误后没有从中吸取经验。这样一来,一旦出现了严重的后果,我们便会说:“早知道……”可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等到事态恶化了,再好的补救方法都无济于事了。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做其他事情,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并及时获取经验以指导日后的行动,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关于如何在第一时间来发现这些错误,这套方法就是通过理论和身体本能的结合来寻找错误。
第一,问问自己想正确投资或者说是必须正确的时候,会产生哪些感想。若自认为正确却出现不断的亏损,是否会产生“市场有问题”的想法?
第二,暂时将交易情况抛到脑后,闭上你的眼睛,问自己:“现在我的身体内部感觉如何?”一般有两种答案:一为“内部”有挤压感,二为“内心舒坦”。
第三,如果对自己最初的分析判断信心十足,自认为市场“前途光明”,因而拼命为亏损去补仓,交易最终如愿以偿,你是否还会坚信自己的分析判断?
第四,回想交易最糟糕的时候,问自己当时想要正确时的身体感受,然后在内心感觉一下,身体是否有不同的感受?当我们怀着“正确”的态度去交易,我们的执著会产生某种情绪化的东西。回想那种状态,直到你感受到这种情绪。
如果你能准确地捕捉到自己的身体对这些感受的反应,并对它们进行描述,那么你在面对市场中的错误时定能坦然自若。
不要过于在意投资品价格的波动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从自己在纸牌游戏中的经历认识到,当天大的运气真的落到你头上的时候,你必须下重手赌一把。”“只要你能顶住价格的波动,拥有3只股票就足够了。我知道心理上我完全能顶住价格的波动。我从小就是由善于顶住潮流的人抚养长大的,所以我是实施这套方法的理想人选。”
——摘自《巴菲特投资语录》
从巴菲特上面这段文字的描述中,就能看出他是不关注股价波动的,在20世纪60年代,他用复合利率表,作出各种假设,判断自己在普通股票变动方面有什么优势。在经历了几种情况以后,来决定自己在投资组合中应当持有多少股票,和判断自己希望股价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投资品价格(如基金价格)的波动并不能影响公司的前景,你需要关注的是公司的业绩,而非一时的价格波动情况。作为一个杰出的投资者,要想追求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回报,就必须做到这一点。就像在一场汽车拉力赛中,你必须忍受颠簸,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到达终点。
以股票为例,那些对市场过于敏感的投资者是不明智的,他们每每看到投资品的价格下跌,便如临大敌地想卖出他们手上的投资品。这样的投资者正如巴菲特所说:“这就好比你花了10万美元买下了一幢房子,而后你又告诉经纪人开价8万美元把它卖掉了,这真是愚蠢至极。”
股价时刻都会发生波动,有时波动很剧烈。而股价波动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投资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不光看短期股价的波动如何,从长期来看,你所持公司的经济效益会补偿任何短期的价格波动。
但作为一般投资者,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忽略价格波动,这对普遍投资者也着实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这种能力。我们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言行及思维方式,一步步学习在面对市场的诡秘变幻时处变不惊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绝不是短期内就能获得的,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投资者因为破产而自杀的新闻。许多伟大的投资者一直在奉劝那些看到股票价格下跌便会心脏病发作的人,赶快远离市场,不要再玩这种游戏了,因为生命远远比金钱重要得多。“投资者必须要有安全意识,有来自于知识的自信,不草率从事,也不顽固不化。如果你缺乏自信,在股价的底部时你就会被恐惧赶出局。”
集中投资者如果能忍受股价波动的曲折和颠簸,从长远来看,公司的基础经济状况将给予的补偿比短期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多。
也许你认为你天生能战胜逆境。但是,即使你不是如此幸运地出生于其中,你也可以获得他们的一些特点:你需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新的习惯和思考方式并不是一夜间形成的,但是不断告诫自己对市场的反复无常不必惊慌或草率行动却是可行的。综观股市操作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而不是用于跟踪股价。
投资要经过理性的分析
【巴菲特如是说】
充满了贪婪、恐惧或者愚蠢的念头”,并非像有效市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许多行为认知偏差,从而导致价格偏离价值。
——摘自《巴菲特投资语录》
巴菲特这段话不仅揭示了股票市场中的非理性,而且还说明了市场中的非理性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心理是左右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一旦涉及金钱,人们更容易作出情绪化且不符合逻辑思维方式的决策,非理性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情绪化表现。而投资又必须是理性的,如果投资者不能理解这一点,就不要做投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投资并非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纯粹的智力游戏,而是由于一方面投资结果对投资人的未来利益有很大影响,决定正确与错误的投资盈亏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又太不确定,而且几乎全不在投资人掌握之中,因此,投资人的决策类似于赌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影响,完全不像学校学习考试、科学研究那样,只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推理出一个正确的结果。我们常常觉得,买一只股票甚至比选择一个爱人或朋友更困难。
从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一改前几年的颓势,在大量资金流入的支持下,股指节节攀高,上证指数在2006年一年内大涨超过130%,一跃成为全球涨幅最大的股市。进入2007年后,在2006年以来形成的赚钱效应鼓舞下,新年开始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炒股大军中,2007年年初A股市场的场内个人和机构存量资金已达7000亿元左右,是2006年初的3倍多。其中,2006年12月A股市场就出现资金“冲刺进场”的现象,单向流入超过千亿元。
股市自2006年以来持续上涨后,已把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吸进了投机大军的行列里。从2007年开始后不到半个月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相继推出调控措施来看,管理层已开始担忧股市等资产市场出现泡沫化,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了征收印花税、加息等调控措施,以解决人民币流动性泛滥问题,避免股票等资产出现泡沫化风险。但在牛市行情中,人们的投资相对不理性,每个投资者都认为自己能赢,而实际上许多投资者最终都是输家。
事实上,在当今“股市热”的大环境下,广大投资者有必要对其中的投资风险有充分的了解,从而避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综上所述,投资者要避免非理性的投资要学会两点:
1.学会定量分析
要在股市非理性波动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需要的方法是学会定量分析,从而准确判断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如果投资人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尽管不会因此就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却能够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随波逐流。如果投资人根据定量分析发现股市过冷,就可以理性地决策选择合适的股票低价抄底买入。
2.培养合适的性格
许多投资人重视的是增强自己的才智,努力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到后来却发现,与体育比赛中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性格决定命运。学习投资中需要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养成合适的性格并不容易,却更为关键。投资者要有能力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作出决定,就要能够抵抗得了人性的弱点。
投资者要战胜市场,就必须保证自己不要作出非理性的错误行为,然后才有可能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非理性错误来获利。
抓住生活赐予你的每一个机会
【巴菲特如是说】
1989年,我是樱桃可乐的爱好者,并且每天都购买五瓶,那年我宣布用10亿美元的价格买进可口可乐的股票,曾经我认为这项举动是把钱花在嘴巴上的最佳的证明。在1988年的8月18日当我被推举为所罗门公司的临时主席的时候,不同的是,这次我把嘴巴摆在我们的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