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写的是我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与魏·蜀·吴三国争霸历史,即由公元二世纪末至三世纪末之间的近百年历史。对此近百年间故事,国人极感兴趣,晋时既已有陈寿《三国志》与习凿齿《汉晋春秋》问世,其后也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经由唐时的闲谈话题与宋时的三分说书,于元时形成了三国故事的最早写定本《全相三国志平话》。但在相隔仅一衣带水且自古往来频繁、三国时还曾遣使魏国的东瀛日本,三国故事却长期未受关注,纵有对陈寿《三国志》词句的借鉴,也是极其个别的。直至元末明初、亦即日本南北朝时代(1332~1392),才有《太平记》虽然简单但有始有终地以孔明为主人公叙述了三国的分合历史。
《太平记》是日本中世(约13~15世纪)战争题材小说(日语称:军记物语)之集大成,篇幅最为浩大,长达四十卷。其有关情况如下:
(一)作者与成书年代
作者不详。据日本南北朝时博学家、官至左大臣的公定日记《洞院公定日次记》1374年5月3日载,近江国人“小岛法师……是近日风行天下《太平记》作者也,虽卑贱之器,有名匠闻”,但据考小岛法师不是原作者,而是增补本编者与弹唱者。又据武士·歌人今川了俊撰于1403年的《难太平记》称,后醍醐天皇(1318~1339年在位)时的国师惠镇(珍)上人与当时著名儒学者玄惠(慧)法印二人参与了作品的创作:初由惠镇上人在法胜寺众人协助下撰成,因谬误太多而被禁外传;后经玄惠法印修改、增补后,成了与今日所见相近的形态。如此日本历史上有名可查的作者就至少有三人。而《太平记评判秘传理尽钞》中所列作者名单有玄慧、来贤、护正院、善智坊法印、南岸坊僧正贤信、新田义贞、儿岛高德、寿荣、教円、行意、证意、莲秀、义用、义可、天界坊能邻等,多达十余人,但除新田义贞与儿岛高德为武士外,余皆僧侣。同时,正如《难太平记》的写作动机是为显扬今川家族的军功一样,作品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情感与愿望也对今日所见《太平记》的形成产生有巨大的影响。凡此等等都说明:这不是一部个人的作品,而是一部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日本人乃至日本民族思想·情感的集体作品,一如我国《演义》般。
因而作品非一次成书,而乃于数十年的较长时期内经多次修改、增补而成。据《难太平记》称,惠镇上人原作有三十余卷,撰成后曾于1340年前后送呈足利直义(1306~1352.足利尊氏弟,室町幕府副统帅)审读,而足利直义曾令玄惠法印为他朗读。但“今本《太平记》分别于卷二十七与卷三十记述了玄惠与直义之死,以故惠镇原作必迥异于今本”(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4·太平记一》p11),内容或为后醍醐天皇去世(岩波大系本卷二十一)或新田氏基本停止反足利氏军事行动(岩波大系本卷二十四)之前的镰仓末期~南北朝初期历史。又如上所述,惠镇原作撰成于1340年前后,经玄惠修改、增补后始得外传,但玄惠死于1350年3月2日,因此玄惠改本应成于1350年之前;“若以一条兼良校本为祖本的《太平记》跋文所说为可信”,则玄惠只是岩波大系本“卷十八之前作者”(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而惠镇原作当更少于此。由于玄惠之后作品“在1367年就任管领的细川赖之强有力领导下完成了”(长谷川端编《军记文学研究丛书8·太平记的成立》p56)首次大规模修订,初步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四十卷本形态;同时据考作品的最古抄本永和本抄成于1375年,现存虽只有相当于岩波大系本卷三十三的一小部分,但经比较与岩波大系本相应部分几无差异;又因作品所记年代最晚的历史事件——桃井直常与足利义将之战发生于1371年,因此今日所见四十卷本应最初形成并迅速流传于1371~1375年间。此后虽然又有多次修改、增补,但都只是小范围的,并不影响全书。
(二)书名与内容
作品名“太平记”,而所记为“南北朝五十年的动乱历史”(长谷川端《太平记研究》p3),含义因此令人费解。江户时人汤浅常山认为“记述南北朝分裂之战乱历史却冠名‘太平记’,诚可笑也”,近代学者荻野由之也以为“记乱世历史而名之曰‘太平记’,是为祝福太平还是为讽刺乱世,令人费解”(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4·太平记一》p7)。但据成于江户初期的《太平记评判秘传理尽钞》载,作品原名“安危来由记”,后改“国家治乱记”,又改“国家太平记”、“天下太平记”,最后定名“太平记”,前两名说明了作品内容是“战乱历史”,后两名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复归太平的企盼与祝福,如此书名或是民众不堪动乱、渴望太平心声的反映。
按所记述历史的发展进程,作品可如下分作三部:
(一)镰仓幕府灭亡(卷一~十一):作品由后醍醐天皇为恢复天皇亲政、再现延喜·天历之治而密谋倒幕开始,先后记述了正中之变、元弘之变、楠木正成神秘登场、各地武士起兵勤王、新田义贞举兵、足利尊氏倒戈、众叛亲离中镰仓幕府瓦解与北条家族灭亡等。
(二)建武中兴与南北朝分裂(卷十二~二十一):建武中兴后,后醍醐天皇封赏不公,厚贵族而薄武士,引发了众武士不满。足利尊氏乘统兵镇压北条余党叛乱之机反叛朝廷,新田义贞奉旨讨伐,双方激战互有胜负。尊氏败走九州后卷土重来,大败官军于兵库,楠木正成战死凑川。后醍醐天皇潜往吉野另立朝廷,南北朝分裂。
(三)足利政权内讧(卷二十二~四十):南朝势力日衰,北朝内乱纷起。足利直义与尊氏执事高师直对立,引发了观应之乱,师直兄弟被斩杀,足利直义被毒死。南朝反攻,占了京都;北朝失利,败走近江。众武士朝秦暮楚,京都城数易其手。尊氏背痈发作,不治身亡;义诠袭任将军,大败南军,却不料后院起火,烽烟又起……1367年12月,义诠英年早逝,而义满年方十岁,眼见得足利政权后继无人,天下大乱迟迟难平,幸有西日本细川赖之治国有方,受拥戴出为幕府执事,辅佐幼主足利义满,“于是天下太平,可喜可贺”。
(三)结构与主题
但作品不是史书,明显带有虚构,譬如作品末尾将义诠生前的人事安排(于1367年6月召细川赖之进京任管领;11月26日交政权与义满,命赖之辅之;12月7日没)改作其死后与其意志无关的他人行为,又将桃井直常与足利义将之战由1371年改为1367年,前置于卷三十九,同时略去1368年的义满就任大将军事,从而造成了足利氏被细川氏取而代之的假象。作品对故事结局的这一虚构以及其于叙事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哀美情趣的追求说明了作品原为两部构思:
(一)后醍醐之死(卷一~二十一);
(二)足利氏之亡(卷二十二~四十)。
由所属阶级看,后醍醐是贵族代表,足利氏是武士代表,因而两部所记述的分别是贵族与武士的灭亡,所表现的共同是“落日的悲美”这一与平安文学相通的文学情趣。因此两部又可再细分作四部:
(一)北条氏之亡(卷一~十一)、(二)后醍醐之死(卷十二~二十一);
(三)师直兄弟之死(卷二十二~三十)、(四)足利氏之亡(卷三十一~四十)。
由人物关系看,北条氏是臣,后醍醐是君;师直兄弟是从,足利氏是主,但相对后醍醐又是臣。如此两大部对应齐整,主题相同,都表现了君臣(主从)的灭亡,独立于卷首的序文因此只分析了君臣所以灭亡的原因,卷六的“正成拜读未来记于天王寺”与卷二十七的“云景未来记”因而也分别预告了灭亡的结局,再三确认了灭亡的主题,从而将作品与平安文学、与此前的日本传统文学紧密相联。
(四)影响与借鉴
或即因此,作品一经问世便广泛流传,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秋长夜物语》、《义经记》、《明德记》等物语作品,抑或《中书王物语》、《李娃物语》、《南总里见八犬传》等中·近世小说、《假名手本忠臣藏》、《太平记菊水之卷》等净瑠璃作品,都明显接受有作品的影响,以致书名“太平记”成了一普通名词,被广泛使用于记述治乱历史的作品中,如《碁盘太平记》《庆安太平记》等。
作品对后人的影响巨大,对前人的借鉴也十分明显。它对《源氏物语》《伊势物语》等平安作品既多有借鉴,对《平家物语》更处处模仿,甚至被贬为“平家物语翻版”。但作品自有其创新与特点,绝非只是“翻版”而已。譬如与《平家物语》相较,平家浪漫而作品现实,平家感叹而作品批判,而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就赋予了作品以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此外,作品还大量借鉴了《史记》与《白氏文集》等中国典籍,并将项羽由《平家物语》中的多情败将还原成了“力拔山”的无敌勇士,而这一“还原”就表现了作品借鉴中国典籍时的“忠实原典”态度。但作品在借鉴中国典籍时的最重要“创新”,或许应是它对三国故事的发现。引述于作品卷二十的三国故事,是迨今为止可见于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三国故事。为便了解与比较,现将之翻译如下,以飨同志者。翻译所据底本为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5·太平记二》(p314~317)。所以选岩波大系本为底本,是因作品版本颇多,三国故事虽于各本中都有,但多少有些差异,而岩波大系本是各本中相对比较详尽者缘故。但为尽可能真实反映作品对三国故事的借鉴情况,又据相对比较简略的小学馆新全集本(长谷川端校注译《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55·太平记②》p548~552)进行了比对,并以()将被略两处标示于译文中,以供参考。
昔时异国有吴孙权与蜀刘备、魏曹操三人三分中国四百州而各据其一,彼此都要灭他两国而独霸天下。三人中曹操尤善谋算,能运筹帷幄之中,御敌国土之外;孙权行事张弛有致,又能广施恩惠,爱抚民众,因也聚集了一伙窃国掠郡之徒,时以武力犯人州郡;刘备原系帝胄,降为人臣时日未久,又重义轻利,天下忠臣、孝子因而争相慕名而来,与刘备共同习文讲武,保家卫国。如此三人各以智、仁、勇三德三分天下而据其一,魏、蜀、吴三国因得鼎足而立,彼此不能吞并。时有贤人名诸葛孔明者,避世隐居于蜀国南阳,(时或独钓于河畔,躬耕于田亩,时或抱膝而长吟,作歌以自娱,歌曰:
步出齐东门,往到荡阴里。里中有三坟,垒垒皆相似。
借问谁家冢,田疆古治子。气能排南山,智方绝地理。
一朝见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将齐晏子。
蜀国谋臣闻歌而知其贤,因上奏天子,请召来朝中任以高官,委以重任,共同治理国家。)刘备闻奏大喜,即备下重金厚礼前往召请。不料孔明竟不奉诏,只乐涧饮岩栖,终老一生。刘备三往草庵拜谒,殷殷说曰:“朕以不肖之身求天下泰平,非为安一己之身,遂一己之欲,而只为挽道义于涂炭,救百姓于沟壑。公若能展良佐之才,辅朕实现胸中愿望,则胜残去杀,何须百年?夫枕石漱泉乐于幽栖者,只为一身;而治国利民以致大化者,方为万人也。愿公三思,出山相助。”孔明感其意诚,又见他所言句句在理,不能推托,遂出而为蜀国丞相。刘备对他十分敬重,常语人曰:“朕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因封以公侯之位,号曰武侯。天下人闻说,皆畏孔明有卧龙之势。于是刘备扬德天下,渐为众望之所归。
曹操闻报大惊,担心刘备势力坐大不能对付,即遣大将司马懿统兵七十万击蜀。刘备接报,遣孔明率兵三十万拒敌于蜀、魏边界五丈原。两军隔河对峙五十余日,而魏将仲达坚守不战,由是魏军渐渐马疲粮尽,炊灶日减,众将士纷纷请战,但仲达只是不准。一日仲达捕得蜀国樵夫几个,询之以孔明军情,樵夫答曰:“蜀帅孔明体恤士卒,优礼相向,从不随意喝斥。纵杯酒瓢食亦与众军士共分享。士卒未炊则大将不食,三军淋雨则大将帷幄不张。后三军之乐而乐,先万人之忧而忧。夜则亲自巡营查哨而废寝,昼则温和接待将士而忘食,从未见有须臾怠慢。由是所部三十万人个个奋勇,人人争先,生死与共,万众一心,击鼓则进,鸣金则退,从未见有违抗将令者。我等所知就是这些。其他事非我等所能知晓。”仲达听完不由叹道:“我军虽有七十万之众,然万众万心,各怀异志;彼军虽仅三十万之寡,然万众一心有如一人。是以我等每战必败,不能取胜。唯有待孔明患病时乘虚击之,方可获胜。而如今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孔明如此日夜操劳,暑气入侵,又焉能不病。”于是不顾众人讥笑,只管后移营寨,再也不战,如此无所作为地又过了数月。(众将士见仲达如此惧怕孔明,又听他如是解说,皆抚掌嘲曰:“纵为良医,又焉能远隔四十里之遥而暗中察知敌将脉象?此不过是畏惧孔明卧龙之势,借此欺瞒我等罢了。诚可笑也。”)忽一夜,两军阵间有客星流坠,色赤,煌煌似火。仲达见了大喜,曰:“此主七日之内失天下一豪杰,必是孔明无疑。不日魏必吞蜀。”果然,翌日孔明即卧病不起,七日后死于军中。蜀军副将恐魏兵得势,乘虚来攻,因匿丧不发,传令众将仍打孔明旗号,大举进攻魏营。仲达原无克蜀自信,未及交锋便回马加鞭,纵马奔走五十里方为险阻。后世人因此谚曰:“死孔明走生仲达”。
战后蜀兵闻孔明既死,纷纷投降仲达,于是蜀国先灭不久吴国也亡,曹操因一统天下而有之。
(注:原文未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