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36486300000044

第44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21)

做一个好听众。

谈论朋友感兴趣的话题。

同对方谈论他自己,用一种诚恳的方式进行。

2.尊重朋友的隐私

在与朋友相处时,有时会因为二人关系密切,习惯成自然,对对方的忌讳满不在乎,结果往往使朋友陷入尴尬的境地,有时候甚至会导致二人的友情破裂。

这就警示大家,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暴露好朋友的隐私。既然是隐私也就是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一些小秘密,如果让他人知道就冒犯了朋友的忌讳,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朋友的心再宽,也不一定容得下揭自己隐私的“小人”。

3.朋友间不可过分控制和依赖

过分的依赖会损害你和朋友的关系,而且是双方的。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法定义务来指导和保护你,他们可以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这只不过是朋友的范畴而已。

还有些人盛气凌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指手画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做法无疑为友谊的发展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如果你是被控制者,不要认为有人为你操心,一切是再好不过的了。控制你的朋友不是知心的朋友。一旦你把自己从他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会出现奇迹,你和朋友就会变得平等。

过分依赖别人,只会使自己变得懒惰,懒于行动,懒于思考,最后会使朋友都厌烦你,你也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4.尊重朋友的意见

在生活中常会看到,有些人因为喜欢表示和别人意见不同而得罪了许多朋友。所以,常常有些人总是劝人不可以在意见上与人作对,与人冲突。这种看法,其实是很片面的。无论一个人多么爱面子,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大多数人都更喜欢忠实的朋友。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你对他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没有说一个不字,第一次见面他也许很高兴,但不久之后,他就会觉得你完全是一个圆滑的人。处处都随声附和的应声虫,是没有人看得起你的。

5.与朋友绝交不要恶语伤人

所谓“君子之交绝不出恶声”。即在这个世界上,与人亲密地交往时,需要诚意待人,纵使交恶断绝往来,也不可口出恶言、说对方的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无论持何种理由,即使中断来往,也不会口出恶言,诽谤对方的。

第八节 乡音无改——老乡是你的地缘贵人

老乡是难得的办事资源

经典案例

我国著名的“实业大王”刘鸿生在刚刚开始创办水泥厂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很大的困难。

原来,当他经过一个阶段的紧张筹备后,其他条件都具备了,但缺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需要一个地位高、名气大、资历深的大人物出面支撑局面。这是因为当时的水泥业在中国还是个新兴行业,涉及方方面面的麻烦事很多。虽说刘鸿生已稍有名气,但毕竟还是年轻资浅。为此,他就想到了老乡朱葆三。

于是刘鸿生就去拜访了朱葆三,在略叙了乡情并寒暄了一番后,刘鸿生就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造访的来意。

朱葆三不动声色地问道:“小老乡要办水泥厂,这个念头是怎么想出来的?”

刘鸿生回答道:“这是形势所需。据晚辈近期考察市场行情,我国建筑方式逐日西方化,而水泥则是西式建筑的主要材料,不但道路、桥梁、堤坝等建筑,就是日后的民宅、公馆也需要大量的水泥。由此可见,我国建筑市场对水泥的需求定会日益增加,前景十分看好。”接着,刘鸿生向朱葆三汇报了当年中国的水泥厂家、产量、需求量和发展概况。

刘鸿生还说:“据晚辈考察调查,目前国内自产水泥的仅5个厂家,其中2个还是日资的。就年产量而言,华资三厂为100万袋,日资两厂约30万袋,合计也只有130万袋左右,而目前国内年用量已经超过230万袋,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晚辈与诸君好友萌发办水泥厂的念头,实为市场所需。”

这时,朱葆三不动声色地问道:“如今欧洲战场战争结束已两年有余。若国外水泥再次大量卷土重来,不知小老弟将如何应对?”

其实,刘鸿生对此也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说:“洋商的水泥均在万里之外,且多凭水运。一是路途遥远,费用甚高,即使成本再低,运到中国也加高数倍。二是水泥笨重,又忌潮湿,远渡重洋,难免受潮降质。而国内自产,得地利之便,成本低质量优,即使与洋商抗争,亦能稳操胜券。为此,晚辈以为国外水泥即使大量卷土重来,也不可怕。”

朱葆三听后不觉点头道:“所言极是。水泥新业,潜力巨大,上海更无厂家,实乃一大缺口。只是……”老谋深算的朱葆三又提出新的问题:“只是中国人通此技术者为数寥寥。若无技术保证,质量就有问题。若是质量上不去,怎能与洋商抗争?”

刘鸿生深知朱葆三的厉害。幸好他早有准备,这才不慌不忙地道出一个水泥专家来。这个专家名叫马礼泰,德国人,现在时任湘北华记水泥厂工程师,与刘鸿生交情甚厚。只要刘氏一办厂,他即应聘前来,并可帮助刘氏企业派人去德国考察见习,并为其购买设备和培训人才。与此同时,资金方面经过几年筹集,刘氏已征得80万元以上,不过还有20~40万元缺口,问题不大。朱老能出多少算多少,不作强求。

最后,刘鸿生说:“现今已经万事俱备了,只要凭朱老一言定乾坤了,这水泥厂您说是办还是不办?”

朱葆三捻须笑道:“既然你筹谋的那么有方,胜券在握,我答应出面就是了。”

刘鸿生这次与朱葆三会面是很重要的。由于有朱葆三的出面主持,兴办水泥厂的一切手续,包括登记、注册,等等,都办得十分顺利。同时,由朱葆三出面让清末状元、南通大实业家张骞入股,补足了预备资金的不足。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刘鸿生兴办水泥厂的消息震动了英商设在上海的怡和洋行。因该洋行近年来一直在上海几乎是独家销售设在香港水泥厂的“青州”牌水泥,获利甚厚。而现在刘鸿生也要办厂了,这必然会涉及对方的利益。怡和洋行对刘鸿生的水泥厂进行软硬兼施,但是都没有收到什么效果,最后看在朱葆三这块金字招牌的分上,英商也只好就此了事。

该厂于1923年正式投产,生产“象”牌水泥,与当时的天津启新洋灰厂生产的“马”牌水泥、日本小野田厂生产的“龙”牌水泥三足鼎立。当时上海的“亚洲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和外滩的中国银行大厦等建筑都采用了“象”牌水泥,使“象”牌声名大振,产品遍销上海和江南地区。“五卅”惨案后,国内抵制日货,“龙”牌退出市场,使上海水泥厂得到空前发展。以后,江苏龙潭创立中国水泥公司,生产“泰山”牌水泥,加入竞争。为加强同业合作,经多方联系,上海水泥厂、启新洋灰厂、中国水泥厂实行联营,联营后产量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85%,其中“象”牌水泥始终独占鳌头。

水泥厂的创建和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刘鸿生振兴实业的远大抱负,他相继创办了码头、仓储、毛纺织、搪瓷、煤矿以及银行、保险、房地产等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实业家,后又捐资创办定海公学(即今舟山中学)和女子中学,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权威分析

每个人都有老乡,共同的人文背景、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使老乡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此,出门在外,老乡之间的感情是最深的。这也就使乡情成为老乡之间无形的办事资源。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人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爱屋及乌,自然也爱那里的人。于是,如果都是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人,则同乡之间更是必然会互相照应的。这就有了那句俗话:“十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老乡”这两个字,就像万试万灵的金钥匙,不知不觉中就为你的生活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依靠老乡,让你在困难时顺利渡过难关,甚至平步青云,实现事业的辉煌。

现代社会,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遇的人越来越多,“老乡”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就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性。所以,出门在外,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家乡人是非常必要的。

联系现实

王玲的个性一直都十分要强,喜欢凭实力去赢得成功。因此,她都坚决回避在工作方面和老乡同学等人接触,一是怕麻烦,二是觉得总有些走后门的嫌疑。

但是,一次应聘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王玲的看法。那是来北京的第十天,她已经在人才市场游荡了整整一个星期,却没有一家公司聘用她。

终于,她有机会参加了一家合资公司的面试。面试的人里,名牌大学毕业的很多,当时王玲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机械地等着和对方例行公事地聊上几句。

这时,王玲突然从那个招聘主管“蹩脚”的普通话中,听出了家乡话的尾音。猛然间,她灵机一动,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于是,王玲迅速调整了说话的语速,有意地“泄露”出了几句家乡话。

招聘主管听了,神情大悦。用家乡话交流一番后两人得知,他们果然是老乡,而且家还相距不远。当时,招聘主管就把这个岗位留给了王玲这个小老乡。

此后,王玲在这家公司做得很出色。因为业务能力强,她不到一年就被提为主任经理,级别还在那个招聘主管之上。现在王玲的收入大大高于他,她仍感激这位老乡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也正是从那时起,王玲不再抗拒老乡关系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有时,王玲甚至也会主动给同乡的下属或客户一些特别的支持和优惠——因为,老乡与老乡之间有意无意地扶持和照顾,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体现呢?

行动点拨

老乡对老乡的帮助是带着浓厚乡情的,实实在在的,一般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1.依靠老乡能让你顺利工作

据统计,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中,有40%以上的人士都是通过同乡关系,相互介绍而获得工作机会的。不少大型企业更是有按地域招聘的惯例。因此,对于初来乍到的异乡人而言,老乡关系就是你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关键。

2.有老乡照应有助你快速晋升

在一项心理测试中,有65%以上的主管都表示,在能力相等的情况下,他们会优先考虑同乡的升职。因此,如果有数个老乡在同一家公司供职,相处的关系都会比其他同事更好,而且通常会形成互相提携的关系。

3.有老乡就有重大商机

中国人的地域观念浓厚,在商业投资上,向来对老乡更具亲切感。富商李嘉诚就曾多次鼎力支持汕头企业和内地企业。

4.老乡可以在生活上、工作上互相帮助

生活在异地的人举目无亲,心理上常会缺乏安全感。由于地理关系,彼此语言、习惯、风俗相近,与老乡生活工作在一起,彼此互帮互助,互相关心,将会使生活、工作更愉快。

老乡是助你拓展人脉的好帮手

经典案例

云南浙江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卢兴华联合在滇创业的9位浙商,共同斥资1亿元组建了云南浙商投资集团,这样,单个商人的势单力孤、小打小闹、做不了大项目的弱势就被联合起来的抱团精神所替代。刚成立的云南浙商投资集团就在当地开发了“中国橡塑工业城”项目。

在山东,身为浙江商会副会长的叶乐明,联合了10多位在山东创业的温州老乡,共同在烟台投资建设“北方温州城”。

曾国藩用兵只喜欢用湖南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老乡拉帮结派,成群结队的。正是同乡之间互为犄角,互为支援,才成就了晋商和徽商历史上的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几乎所有商业繁盛之地,其最惹眼、最气派的建筑不是徽商会馆,就是晋商会馆。会馆者,老乡交游约会之馆也。

权威分析

如今,一个人要外出创业,比如一个湖南人要到深圳创业,或者一个福建人要到纽约创业,老乡众多仍然是有利条件之一。这是近年来各地老乡会风起云涌的原因。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关系网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在外地的某一区域,能与众多老乡取得联系的最佳方式当然是“老乡会”。在老乡会中站稳了脚跟,跟其他老乡关系处得不错,那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关系网络。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络的作用是多么巨大,不容你有半点忽视。

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老乡,那涉及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圈子”内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

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可见,老乡会对个人、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你拓展人脉资源,在关键时候帮你打通关节排除障碍。因此,出门在外的人,一定要充分重视老乡会的重要性,并利用好老乡关系。

联系现实

何兴参加过一次很有意思的聚会,这是一次文化界在京一个省的老乡聚会。参加聚会的人可以分为文化界艺术家、政府官员、军界官员和企业家及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