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36543000000031

第31章 第31招 检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不管什么时候,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家长要及时学习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其他孩子不同的个性差异。其实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究竟有哪些问题,看看下面的内容。

知识与生活的分离

教育家赞科夫说:“他们(孩子们)年龄虽小,可是他们多么渴望对近旁的、自己周围的、还有远处的事物多知道一些啊!而我们却迫使他们几乎天天跟词和数字打交道。这种片面性和令人厌倦的单调性,自然会打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非常关心自己女儿的成长。一次,有人在她家做客,这位母亲很认真地对这位客人讲,这孩子该学些知识了。那年她的女儿不足5周岁。她把女儿叫到身边,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练习本,给孩子留了3页作业:第一页让孩子写满数字“0”,第二页写满数字“1”,第三页写满数字“2”。通过和这位家长深入交谈发现,她对学习、对知识看得很抽象,认为只有书本上的东西才是知识,学习知识。也就是要学习教科书上的东西,记住书本上的东西。在许多家长中,不少人持这种认识。他们在孩子上学之前,找来一些教材、课本,不厌其烦地教孩子学呀学,向孩子不断灌输,把知识与周围的环境割裂开来。孩子上学后,他们更是让孩子把全部精力用在书本上,而不注重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事实上,知识并非是凭空想像出来的东西,汉语词典解释道:“知识是对事物的认识的经验总结。有时包括有关的技能。”知识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知识的成分。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包含着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社会交流中运用着语言文字等社会科学知识,在自然环境中有自然科学知识。让孩子学习知识,绝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现成的东西,可以时时刻刻抓住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导孩子去理解、琢磨,使孩子形成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观念。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对生活的一些现象会抱有疑问,对疑问又有一定的猜测和设想,父母或老师解答了他们的疑问,会使他们对进一步探索、学习持有更大的兴趣,并会鼓励他们去深人探索、学习。比如,一个孩子发现夜空中的月亮,大小和形状每天都不一样,就问父母:“是不是明年这个时候的月亮和今天的一个样?”父母向他解释了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道理,使他了解了农历每个月的这天都和今天的月亮一样的道理。实际上,孩子通过这件事学到了一些自然知识,如果只让孩子学习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不一定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直接联系,就会使孩子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使学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联系起来,不能指导生活实践,对知识只能是死记硬背,这会使孩子们变得愚笨。教育家斯卡特金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最有效的伤害脑子和智力的办法之一,就是形式主义的死记知识。愚笨的人正是用这种办法产生出来的,他们不会理智地把自己学到的一般知识同现实联系起来,因而,往往陷人窘境。”他还说:“由此造成死读书,与其说是一种怪论,不如说是摧残脑子和理性更确切、更实在。”

加强孩子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观念,不仅能够培养和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说的更远一点也是开发孩子能力,造就适应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

不易察觉的“灌输”教育

“谈起教育,现代的父母基本上都反对那种填鸭式的灌输。一想起灌输,便会与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痛苦状联系起来。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已经意识到灌输的危害性,并开始采取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这当然是一种教育的进步。可是,有一种灌输会乔装打扮,它戴上一陕乐”的面具,披上“游戏”的外衣,让人轻易不能察觉其灌输的本质。来看一位母亲的叙述:前些天,一个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孩子不足2岁,看到色彩鲜艳的套塔很有兴趣,便坐在地板上玩起来。孩子妈妈坐在旁边准备指导她,并告诉她:先套大的,再套小的。孩子小,刚套上两个圈,当然是没有按照大小次序,妈妈及时阻止:“这样不对,要先套大的”,语气当然也是温和的,并把套错的圈拿下来。然后拿起最大的那个圈给孩子:“你看,这个蓝色的最大,我们先套这个。”孩子接着套下去,只要孩子套得不对,孩子妈妈就会立刻指出错误,并帮助孩子纠正,而孩子套对的时候,妈妈当然也丝毫不吝惜表扬和夸奖。这样,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套好了。当孩子妈妈鼓掌并夸奖她能干的时候,孩子笑了,但我却觉得她的眼神里好像少了点什么。

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似乎没有怎么不快乐,但是不是仍然是一种灌输呢?

让我们来一步步揭开灌输的面纱吧。

孩子学会了吗?孩子在妈妈的教导下也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套塔,但孩子可能不过是记住了套塔的顺序(孩子的记忆力的确是惊人的),而并不是真的有了大小的感觉甚至概念。

孩子快乐吗?游戏中。妈妈好像没有强迫孩子,孩子也笑了,看起来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来自游戏本身的快乐还是赢得掌声后的快乐呢?实际上,成人通过心理暗示和不恰当的鼓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采用的办法是:套错了就会被纠正,而按大人的方法则能获得夸奖。

孩子感兴趣吗?妈妈只是从大人的效率观出发,想尽快把大小的概念和知识传输给孩子,但却没有给孩子自己摸索和犯错误的机会。孩子的兴趣在这种状况下能持久吗?果然,孩子玩了两分钟,就有点厌倦了。

妈妈的这种方法与灌输在本质上又有何不同呢?

看到孩子已经兴致索然,我就说,“来,阿姨陪你玩一会儿。”我先给她按照正确的顺序套了一遍,而其问我会有意地先拿错一个,“唉呀,套不下去了,我们换一个试试。”示范过后,我让孩子自己套。当孩子拿错的时候,我并不阻止她,只是说,“好的,试试看……嗯,不错,套上了,好像有点小。”无论她是否愿意换,我都让她继续下去。等全部套完,我就说,“不错,这是一种套法。这里还有两个没套上,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套,怎么样?”此时,孩子的兴趣又上来了,自己开始摆弄起来,试试这个再试试那个。见她开始专注和投入了,我就不再说话了,同时用眼神示意孩子的妈妈不要纠正她。而当孩子总是试错的时候,为了避免她出现烦躁情绪,我也会拿起正确的那一个:“试试这个,怎么样?”对于一个快2岁的孩子,这个游戏其实不难,虽然以前没玩过,但孩子摆弄一会儿很快就找到了规律。当孩子成功地套好后,她兴奋地看着我们,那种眼神看起来真的很有光彩。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告诉给孩子答案,实质上就是强制性的灌输,即使是在快乐和游戏中把答案告诉孩子。

对孩子一味表扬、鼓励

现在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认识了“舞”、“藕”等生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吗?要知道,他们的父母在这个年纪,有的甚至还没有学习“人”、“口”、“手”。其实过早地教孩子一些复杂的知识未必是一件好事。

1.应试教育逼着孩子学“杂技”

尽管我们不遗余力地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却依然需要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如今,人们渴望获得优质教育,这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形成强烈反差,一些“潜规则”也应运而生。比如考证热、“全民”学奥数。在“小升初”的选择中,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就近上学”,又不能通过考试入学,因此让孩子大举攻读各类证书。一些小学毕业生居然参加公共英语三级考试。这是大专英语水平,一个小学生如何才能达到?本应是尖子生学习的奥数,如今却几乎成了“公共课”。这无异于让大多数孩子学习“杂技”。

与此同时,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也在悄然改变。一些幼儿园教学的生字包括“藕”、“舞”、“凳”、“酱”等结构非常复杂的汉字。过度的提前教育反而令孩子产生‘无力感’,继而厌学。

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培养,对其人格的塑造。

2.学会克制做“弹性儿童”

健康人格的行为倾向包括:自信,友善,具有抗挫折能力,有责任感,懂得自我管理。委屈、冤枉、挫折和打击在人生中必然存在,无人幸免。人格没有“弹性”,就处于危险当中。

澳大利亚一名心理学专家做了一个实验:几名同龄(五岁以下)的中国儿童和澳大利亚儿童,每人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个多,一个少,还有一个铃铛。如果想马上吃到巧克力,只需摇铃就可以得到少的那一盘。如果想得到多的那盘巧克力,就需要等待15分钟。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中国儿童摇铃,端走了少的那盘巧克力大嚼起来。而66%的澳大利亚儿童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更多的巧克力。

这个实验考查的是孩子的耐力和自制力。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在巧克力面前克制自己的孩子将会更加独立,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学不会等待,学不会节制?家长、老师都应该反思,平时的生活习惯中,是否对孩子的欲望“过度满足”。

3.“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

有个孩子被老师批评后有些记仇,就从背后向老师衣服上甩钢笔水,当时就被发现。老师责问他:“为什么往我身上甩墨水?”孩子说:“我只甩了一滴,其他三滴不足我做的。”老师很生气,骂孩子是“人渣”。这个孩子回家后,上吊自杀了。他在遗书中写道:“我要用生命捍卫我的尊严,我只甩了一滴墨水!”

老师的“口不择言”肯定不对,甚至应该受到处分。但是,如今的孩子承受能力太脆弱,不能不承认,许多家长、老师因为担心自己的无意行为导致“粗暴教育”的后果,正在一味地对孩子使用鼓励和表扬,“不敢”批评。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家长和老师的指点是孩子成长的路标。如果孩子人格中出现不良方面,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就会信马由缰地失控发展。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加上“抗挫折”一课,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教育。

给该子贴上“坏”的标签

“猪受宠时也想爬树。”这是流行在中国的一句俗语。尽管这个比喻用在谈论孩子的问题上显得不太高雅,但却能说明问题。人也是一样,受到表扬就心情舒畅,比平时更能发挥才能。若反过来说,没有表扬、报酬就很难鼓起人们的干劲儿。所以,表扬的语言能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特别对孩子,表扬的效果就更大。这是因为孩子积极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可信赖的人的表扬。不用说,这个可信赖的人就是指自己的父母。一旦想得到表扬的愿望没有实现,孩子那种失魂落魄的情绪,也是大人始料不及的。

一位母亲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某天下午,她正准备外出办事,上小学的儿子从学校回来,高兴地拿着试卷给她看,说:“我今天考试得了100分。”当时,她怕时间来不及,耽误重要工作,就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说了一句“不错嘛”,匆匆离开了家门。自那次以后,孩子开始疏远她,态度冷漠,对学习也不十分用功。她觉得很奇怪,左思右想,终于回忆起那天看试卷的情景。

母亲很懊悔地说:“那天,我满脑子想的是工作,对孩子只说了‘不错嘛’,有些敷衍了事。”那时候孩子的心情是一心想与母亲共享获得100分的喜悦。可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最终失去了对母亲的信赖和对学习的热情。

轻视孩子经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对他的心理将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当然,对此加以讽刺就更糟糕。

再来看一个例子,王明喜欢唱歌,歌唱得不怎么好,可他喜欢唱。电视里一些成人歌。他都能不明不白地唱上几句。有一次,他的父亲下班回来,听到王明兴奋地唱着《挖泥鳅》,父亲讽刺地说:“王明,我怎么越听越像鹅叫呀!”王明的歌声立即停止了。

王明想的是:我唱歌真的不行呀!

王明又想:我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

王明还想:尽管我唱得不好,可爸爸为什么要说我像鹅叫呢?

王明最后想到的是:爸爸一定不喜欢我了!

后来王明的话越来越少了,性格很孤僻,他常常一个人呆在房里。有时他帮着妈妈干些家务,可是,可怜的王明却听到母亲这样说:“真新鲜,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今天刮的是什么风呀”等等。也许,母亲这样决不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和热情不高兴,而是因为孩子的努力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感到十分惊奇,不好意思将喜悦心情坦率地表达出来,而说出了如此带讽刺意味的话语。

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我们希望家长绝对不要使用讽刺性的语言,即便是开玩笑。我们姑且不谈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发奋向上了,至少孩子表现积极的时候,家长应采取肯定的态度,说些鼓励的话。反之,将极大地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拿着算术的考试卷子回家给母亲看,母亲看到孩子算错的题都很简单,就责备他说:“这样简单的题目也会算错,太不应该了。”但是,有的母亲却故意说些带污辱性的话,以激励自己的孩子,比如:“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一年级学生呀!”不仅母亲会这样说孩子,在大人的社会里,上级对部下有时也会说,“你当处长干了几年了?”“进公司后的十年里,你做了些什么呀?”这些说法对成人来说,也许能激发人们发奋图强,产生好的效果。但对孩子幼稚的失误,如用“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个婴儿”等言词来加以讽刺是不能起好作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欲望,“想成为大人”,“想快快长大”。换言之,孩子在大人、高班生面前,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感到个儿小、力气弱、知识少……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这种欲望,说他智商像一年级学生、像婴儿。指责他比实际年龄更幼稚,只能增加他的自愧不如感觉,使他无法从幼稚之中摆脱出来。

现在再来分折一下说三年级学生智商“像一年级学生”这样的例子,这同说“你退步了”是一样的,只会使孩子感到悲观失望。这也就意味着给孩子贴上了坏的标签。如前所述,被贴上了“你是坏蛋”、“不是个好孩子”等标签的孩子,尽管家长主观上并不这样想,而孩子往往真的变成标签所示的那样。假如家长首先给自己孩子贴标签,那么只能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干劲儿,受到很大的打击,以至于无立足之地。

羞辱责骂替代教育

如果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录音,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否定之词。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长一边批评一边骂“你真笨!”“为什么你学习就不动脑筋?”“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孩子不懂事,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孩子犯了错误,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捡破烂去吧!”“为什么人家会,你不会?到学校于什么去了,吃饱了混到天黑呀?”“这孩子怎么这样,死了得了!”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些,总有一天他会相信你说的话。不要批评孩子本人,要批评他的行为。切记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才是积极的。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严厉,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属物,任意摆布,随意呵斥,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一份来自3000个家庭的调查报告表明:以“训斥”为主要教育手段的家长达32.2%。长期这样就会使孩子疏远父母,对家长不敢讲真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性格变得孤僻,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只有威严而没有威信,只有可畏,而无可亲可敬。家长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切莫以势压服。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生活经验少,思维不完全,犯错误是难免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犯了错,一些家长以为用训斥、打骂、恐吓等方法见效快。其实,这样并不能使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事情,错在什么地方,只能增加孩子对家长的反感和怨恨情绪。以“训斥”为主的家庭里,孩子对父母持否定态度,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和“家长总是斥责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烦恼。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有错误、有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及时批评。这种不姑息、不袒护、不放任的负责态度是对的,也体现了对孩子真正的爱。但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效果就不见得十分理想。因为一味地批评,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当他们得到家长肯定的时候,都会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情绪上产生快感,在思想上得到激励。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做好事或继续进步的愿望。如果总是受批评,遭到数落,总是产生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消沉,逐步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育。特别是那些有毛病和缺点的孩子,平时很少听到肯定、表扬和赞扬,而听到的批评和数落则太多了,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自己也就觉得自己没用,不可救药。总是批评、数落,把他们的精神支柱都搞垮了,思想就麻木不仁了,谈不上改变现状。所以,家长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去引导孩子,决不是简单来场暴风骤雨就了事的。这样的批评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父母的重要责任。

不要羞辱孩子,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不愿意受到家长的训斥和羞辱,他们会感到这是一种耻辱。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的朋友。即使该批评,也应私下善意地给他指出,当众揭短只能引起反感。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当孩子的行为明显有错误,甚至十分严重时,作为父母可能会生气,也许感到受了伤害,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找孩子谈谈,真诚地交谈,迅速使他们走出误区。

孩子一旦被戴上“差”的帽子,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破罐子破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很难翻身。要懂得心理学中暗示的学问,常常用非良性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很多孩子的心理障碍,都是起因于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比如“你就是不如人家漂亮!”“你学习就是没有人家好。”“你就不会像……”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卑心理、敌视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进行不适当的比较会使孩子逐渐远离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一点点的问题,反复说、反复指责。结果一点点的倾向性的东西变成了永久的人生遗憾。父母责骂容易导致孩子品性障碍。专家研究表明: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是导致孩子出现品性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或体罚,同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孩子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生行为问题。另一方面,4~5岁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责骂会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严厉对待孩子,还有可能把亲子关系变成了猫与鼠的关系,这是极为不正常的。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压制,变得性格颓丧忧郁,处处感到自卑,缺乏独立活动的气魄。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除了具有“爸爸”“妈妈”的威信之外,还应获得兼做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