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36543000000043

第43章 第43招 教育孩子掌握学习规律

指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不在于帮助孩子解一道题、写一篇文章,而存于引导孩子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一旦掌握了学习规律并且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学习的成功和未来的成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让孩子告别学习无规律的坏习帻

2000年高考时,山东省蓬莱市某所中学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位平时学习十分勤奋、被老师和同学誉为“拼命三郎”的苏志恒同学以3分之差名落孙山,而另一位平时表现不那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的刘亚飞同学,却以超出录取分数线80多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是为什么?“拼命三郎”为何榜上无名,而“贪玩小子”却跨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难道是命运在捉弄人?不是,这两位同学的任课老师一致指出,苏志恒同学虽然刻苦用功,但不注重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死”学;而刘亚飞在学习各门功课时,很注意采用适合自身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平时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虽然没有苏志恒的“拼命”样子,但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苏志恒之前,所以一举考入清华便是很自然的了。

已于2000年考入北大光华学院的某省的一位高考文科状元深有体会地说:“勤奋不等于死读书,而是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方法。”这位同学很勤奋,但他更重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爱玩,但更会学,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他都集巾注意力,专心致志,不受干扰,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所以他成功了。

一天,小学生李积奇找到父亲,“爸爸,这道题怎么做?”

父亲一看,是道工程题:“有一条马路,甲队15天修完,乙队12天修完,现在甲队修了5天后由乙队修,问两队总共多少天修完?”

父亲按题意一步步写出了算式,每写一步,就说一句,积奇听后“嗯”了一声。等父亲写完算式,积奇高高兴兴地往本子上一抄,作业就完成了。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积奇几天前问父亲的同类习题他又不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父亲才明白:对于一道题,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孩子并没有经过一个思维的过程,他接受的只是现成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印象不深,记不住,也不巩固。所以,应该设法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于是,父亲改变了辅导方式。比如算术题,积奇的父亲采用反问法,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光“嗯”一声不行,还要讲出道理来。问题则逐渐向结果靠近,直至最后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了解法,并且能够自己列出算式。李积奇的父亲这么做,看起来为一道题好像费了不少时间,实际上很经济。它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使孩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院“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热情、勤奋、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而且更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该项研究成果指出:学习水平与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20个因素中,学习方法居第三位!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即后者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前者。此项研究成果还表明:超常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之所以优于其他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好成就源自好方法,爸爸妈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孩子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能有动力,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孩子学出好成绩的前提条件。美国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因此,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不断追求的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才会去努力学习。所以说,教育孩子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爸爸妈妈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首要任务。

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求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大多数孩子在制定了学习目标后,却不知道如何去具体实现。因此,爸爸妈妈帮助或指导孩子制定具体的实现目标的计划和行动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制定计划也是培养孩子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制定自己的计划过程巾,孩子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全面考虑目标实现过程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才能使自己的全盘统筹和宏观、微观调控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帮助孩子确立目标和制定计划都必须是合乎实际的,脱离孩子的具体情况要求他去追求完美或者追求一个根本不可能的目标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那些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和孩子自己愿意照着做的计划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

除上述两个方面外,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具体包括如何用心听课,及时复习,以及记忆、思考、阅读、演算等方法。

正确地掌握学习规律并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孩子通往学习成功的“金桥”。每个爸爸妈妈都应在具体方法上有效地帮助孩子,而不要只是一味简单地督促孩子“勤奋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不高大多因学习方法不当。父母要矫正孩子学习效率不高的缺点,应从学习方法上给孩子多加指导,只给孩子压力是不行的。

胡雪是六年级学生,她学习的刻苦用功劲儿,全班没有谁能和她相比,大家给她取了个“学习机器”的外号。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自不必说,据和她同班的女生说,她几乎不会放过任何看书的时间,包括吃饭、走路、上厕所等,也在用功看书。班主任每每训斥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同学时,总会拿她当训导的武器:“你要是有胡雪同学十分之一的学习劲头,我保证你能考上北京大学。”谁只要看一眼她鼻梁上的那副像酒瓶底儿一样的眼镜,立即就会明白“书虫”是个什么样子了。然而,她的学习成绩却很一般。

胡雪的症结就在于学习效率不高,虽然工夫下得很多,但结果却是事倍功半。这样的问题在许多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面对这样的孩子,许多家长非常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孩子已经很用功了,再抱怨孩子于心不忍,而孩子自己肯定比谁都更着急。通常说来,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学习最用功的学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呢?

1.不要让孩子一刻不停地扑在学习上

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效果好,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我们常看到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理,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孩子们几乎没有时间玩。这无疑是“强摁着牛头让牛喝水”。有很多孩子天资聪颖,家长觉得光在学校学习还不够,又给他们报了英语、作文、电子琴、钢琴、绘画,甚至围棋等学习班,结果让孩子患了多动症,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所以,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不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学习。

2.让孩子在玩耍、娱乐中学习

大多数家长一看到孩子在玩,就很不高兴。他们不但要孩子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更希望孩子能自觉地多学习更多的东西。殊不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孩子的语言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在游戏中能够得到迅速提高。许多孩子虽然认字和算术能力不错,但由于缺乏充分的游戏训练,他们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都比较少,从而缩小了他们的智力活动范围,他们的灵活性和自理能力都不会强。这些缺点在他们上学后就体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家长不要一厢情愿地向孩子“灌”知识,把孩子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孩子的学习效率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3.适当寻求他人的帮助

大多数取得成功的人都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帮助。家长如果自己辅导不了孩子,在必要时可请专门的家教,为孩子指点迷津。当然,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或者家教的帮助不应超出孩子需求的范围,否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4.教孩子学会发挥潜意识的作用

人类所获取的9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潜意识来实现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潜意识决定了人类的生活。因此,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会他发挥潜意识的作用特别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挖掘、激活潜意识的方法有这样几种:用视觉形式传递信息和要点;创造安全和谐的身体和心理环境;运动和身体接触;深呼吸,进入放松状态。

5.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

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更能牢记在心,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下的信息,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为临时抱佛脚得来的知识,只是一种感性的知识,会暂时留在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呈现一种先快后慢直至最终遗失的规律,而只有经过理性思考所得来的知识才有可能保持得更长久。

不要钻牛角尖

每件事情都有很多层面,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观察。一件起初认为不好的事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也许能看到它好的一面。有人说下雨不好,因为雨水会打湿衣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雨水能滋润农作物,能给农民带来好收成,怎么能说下雨不好呢?

有一位老太太整日愁眉苦脸,逢人便抱怨自己命苦。一天她遇见一位智者。智者关切地问道:“老人家,你有什么事情呀?能不能对我说一说?或许我能帮你解决问题的。”老太太就把自己的郁闷讲了出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布的,二女儿是卖伞的。晴天的时候,伞是无人问津的,她替大女儿发愁;阴天的时候,布又没有人来买了,她又替二女儿担忧。所以她是晴天愁,阴天闷,没有一天能高兴的。智者听后,沉默了一会,说:“老人家,其实你每天都高兴才是。晴天的时候,二女儿的布是畅销的,阴天的时候,大女儿的伞是抢手的。你说这是不是两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呀!”老太太一听,恍然大悟。从此她每天生活得很愉快,享受着每一个晴天和阴天。

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时候,如果一味地沉浸其中,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使以后的事情也变得很糟。这时候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转念一想”就是一剂良药,它的效果非常神奇,它让所有聪明的人去换种方式看待生活,不钻牛角尖,豁达宽容,这样自然也就心明眼亮了。

有这样一位父亲,是位“反常规”高手,什么问题在他的脑子里一过滤都翻了个了,他很以此而自豪。但最近他的烦恼却来了,并且是个天大的烦恼,他的儿子完全继承了这位父亲的衣钵,在学习上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对“1+l=?”这样的问题,儿子也有不寻常的答案。当然,对这个问题确实有不同的答案,但那都是特定条件下的答案,不能与常规答案混为一谈。对这样的问题钻牛角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正常的思维,老是在那里钻牛角尖,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写满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正常的东西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这不是教孩子创新,而是把孩子领到了一条死胡同里,是害了孩子。

往深处思考问题是好事,正是许多人一直这样做事,才使我们的生活发展到了今天。如果牛顿不去思考苹果熟了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这一问题,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如果爱因斯坦不喜欢深入思考,他也不会发现相对论。如果没有一代代伟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索,恐怕人类现在还以为地球是方的,太阳绕着大地转呢。但是他们不是钻牛角尖,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思考是遵循逻辑的,是在既定事实的基础上的深究,钻牛角尖则违反了逻辑。

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求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钻牛角尖的怪才,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1.钻牛角尖容易使人心胸狭隘

在现实中有许多的案例可以证明这一说法。某某因为高考失利离家出走了,某某因为受老师批评自杀了,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实在可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些人多是爱钻牛角尖的孩子,一旦遭受精神上的苦闷、折磨或打击时,往往就痛不欲生,就选择出逃或死亡来解脱。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其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一位达到婚嫁年龄的女孩子,总是觉得因为自己的鼻梁太低。所以才没有人追求她,因此非常忧虑。有一天,她的朋友开玩笑地对她说:“你的鼻梁这么低。大概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你就作一辈子的老姑娘吧。”那位女孩子听了这话,平时的焦虑猛然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回去后便自杀身亡了。

这位女孩子之所以会自杀,就是因为她在一条斜路上越走越远,钻牛角尖使她的心胸日益狭隘,终于选择了不归路。我们要教育孩子做健康阳光的一代人。就得摈弃这种恶习。

2.不能让上进心变质

有的时候,孩子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不信我今晚做不出这道题”,“我就不信我考试老是超不过他”,“我一定能考班级第一的,我不允许自己第二”……这是孩子对自己的一种期望,本不是什么坏事,但过了头就属于钻牛角尖了,容易让他们陷入失败的境地。3.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遇到学习上、生活上的难题时,可以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来思考、解决。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换另一种方法说不定是件很容易的事,先不要自寻烦恼,天无绝人之路,方法一定能找到的。

4.小心“创新”

现在的家长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千万别把一切逆反的思维都当成是灵感,一旦孩子形成反常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纠正的。

5.开阔孩子的心胸

孩子种种的钻牛角尖现象,其根源在于他们的心胸不够开阔。拥有开阔的胸襟不但对学习是件好事,对于为人处世更是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