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36543000000055

第55章 第55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哈佛大学有一个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不要以为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绘面、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从小培养孩子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不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他不可能成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善于观察,勤于动腩,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使孩子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善于培养、呵护、珍惜孩子的兴趣。千万不要轻易做令孩子扫兴的事。

我们不能替代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做到:

1.发现、珍惜好奇心

好奇心是萌发创造性的起点和火花,对事物好奇,才会产生思考和探索。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对什么都想了解,都爱问个明白。父母非但要有耐心,而且要尊重个体。例如曾有这么一个孩子,上课时,总是做自己的事情,思想一点也不集中,同学们在听课,他却独自一个人玩别的,甚至对于老师的话都没反应,父母则为他的“笨”、“不听话”而感到忧心忡忡。可是一位老师不这么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个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殊兴趣,和不同一般的好奇心。比如他关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还是打蜡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还是地板的摩擦力大?教师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诱导性的教育,充分肯定他的好奇心,并鼓励表扬孩子爱思考的精神,慢慢地,他不仅更加喜欢思考与探索,还积极配合班级,配合老师。可见,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励,孩子便会继续探索、思考和学习;要是受到压抑,就会丧失自信心和探索的兴趣。

2.经常发问,引导孩子思考

父母非但要学会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要主动、积极地去发问。由于发展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核心,也是孩子成长重要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孩子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让孩子养成平时喜欢思考的习惯,并在孩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如果你陪孩子去参观一个摄影展览,对于展出的作品,你可以发现他的兴趣点,可以一起去讨论,去评价,更可以问他一些问题: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作品好?你的理解是什么?别人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有不同?等等。

如果你陪孩子是参观一个科技展,则他的问题会更多,这是什么材料?这个设施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对于这些,可以鼓励他多问问展台的工作人员,当你碰到孩子提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时,千万不要厌烦或简单化处理,最好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还真难,我们也不太清楚,等我查查书,或问问其他朋友后告诉你。而且要说到做到。当然,现在有互联网,可以和孩子一起查一查感兴趣的问题。”

3.沟通交流,激发思考

平时,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流来激发孩子的思考。但是,要注意的是。讨论问题时,要尽量谈一些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

培养孩子良好思维习惯的原则1.从简单、长常见的事物入手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不能起点太高,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刚开始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逐渐具备创造的观念,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创造的意识,让孩子从常见的事物开始训练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平常中找到异常,在熟悉中找到陌生,使他们不易形成“熟视无睹”的心态,这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夏天,孩子们在小区游乐,有孩子在荡秋千,有孩子在沙坑玩,也有一些孩子陪老人在一些健身设施边上玩。这时候,有一个男孩一溜烟地爬上了一根铁杆,原本这是固定拉绳器械的,他在顶上异常兴奋,大喊:“我最高!我最高!”这英雄式的召唤,一下子将孩子们的兴趣调上来,另外的孩子一哄而上,争着向上爬。这时候,有两类父母:一类呢,赶紧阻止自己的孩子参与危险运动;另一类,积极参与并想让孩子试试身手。如果这时父母组织一下效果就更好了:

比一比:谁爬得最快!

猜一猜:第一名爬得最快的原因是什么?

试一试:爬得慢的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动作要领爬得快一点?

学一学:重力、摩擦力、体力、安全知识。

当孩子对某事发生兴趣,或兴致正高时,使孩子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得到一种满足,他就会产生情绪方面的快感,它不仅能带来快乐,更有利于深层次地启发思维,容易并能积极地展开想像,创造性也好,记忆力也好,即所谓的快乐能带来大脑思考的活跃深度,而这正是父母启发、引导思考的好时候。

2.独立进行创造性思维

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地进行创造思维,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发现新的具有创造意义的解题方法。独立思考是孩子发展创造能力的一个关键点,因为孩子模仿能力较强,依赖感较强,如果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就会逐渐养成依赖的习惯,这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让孩子尽早体验创造的快乐

创造活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艰辛的脑力劳动。家长应尽早让孩子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造的兴趣和动机。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成功地解决,在一次次成功的快乐中,孩子创造的观念便逐渐形成。创造成了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犹如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我们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就成功了。

4.改变教育理念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许多误区,举个例子,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摇摇晃晃摔倒了,当妈妈的为了哄他,让他不要哭,就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乖,不是你的错,都是椅子的错。”这样,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观念: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有时妈妈带小孩逛商店,小孩不小心摔倒了,妈妈马上说:“都是这地板太滑了!”这样教育的小孩,他长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怪别人,从不找自己的问题,不改进自己。有这种思维习惯的小孩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成功与失败就一字之差:“主”动还是“被”动。凡是怪别人的人都是被动的,别人好他就好,别人不好他就不好,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凡是主动的人都会找自己的问题,能够把握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功。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怪别人”这种思维习惯。

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毛病总是改不了,就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所以他改不了。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怪别人的思维习惯,哪个家长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的孩子将来就有希望了。

儿童应具备的良好思维习惯

1.专心

当任何人对一些事物和原因有十足的兴趣时,他会投身其中,即我们所说的“尽情地”或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这种态度在智力发展上非常重要,有效思维的最大敌人莫过于兴趣的分散。

2.好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经常引导和启发孩子发问,刺激孩子的大脑积极思维,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

3.有序

有序思考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去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

4.高效率

高效率要求孩子养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许多孩子学习很“磨”,看书、做作业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同一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5.多角度

希望孩子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强,那就要培养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以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一道题:“树上有五只小鸟,如果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答案并不唯一,可以是一只,也可以是两只,三只,四只,五只或一只也没有等等。像这样的问题有益于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6.创造性

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能够打破常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质疑能力、辨识能力,善于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7.独立思考

当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他答案,而要引导他独立思考,启发他思索,引导孩子查阅工具书或资料寻找答案,告诉他这个问题通过查字典、查百科全书、查辞海、查资料等就可解决,也可以由家长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这样做既可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探究心理,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孩子学习方法,使他终身受益。

8.实践

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大胆地实践。儿童的实践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孩子直接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活动,各种文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各种知识。第二种实践是指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孩子学习他人已有成果的活动,如听课、读书、看电视等等。对孩子来讲,两种实践活动互相补充,缺一不可。通过实践,孩子可以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实践发现“疑问”,促使他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