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指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孩子来说,想像对他们一生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家长应尽量发掘孩子进行活动的想像能力,对于孩子富有想像力的图画,凭自己想像拼搭的东西、自编的故事等等,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孩子的创作。
年轻妈妈一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特别会想像:有时候他会告诉你,他就是哈利·波特;有时候他可能会告诉你,他想和蓝猫一样去遨游太空呢!也许,你会忍住笑,点头同意他的意见;也许你情绪正不佳,便否定他:“瞎讲什么,异想天开!”
年轻的妈妈们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较夸张的想法,应该注意保护,千万不能横加批评,挫伤孩子想像力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但它离不开想像力的支持。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无从谈起。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给孩子充分想像的空间,也许孩子有时的比喻并不恰当,但妈妈应予以适当的肯定。
有一天晚饭后妈妈带着孩子去散步,忽然孩子兴奋地看着月亮说:“妈妈,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像一只灯泡!”妈妈忍不住大笑,因为从来不曾有人将月亮比成灯泡。孩子顿时愣在那里,他一定感到自己说了什么傻话。此时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为什么年幼的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像?古人比喻月亮像一个明晃晃的铜镜,现在的小孩到哪里去见这样的镜子?如果妈妈今天对孩子说,月亮根本不像灯泡,它像一面镜子,孩子可能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想像月亮是其他东西了。十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孩子又注意到月亮,同样兴奋地告诉妈妈说,今天的月亮像个香蕉。妈妈这次微笑着点点头,说:“很好,今天的月亮弯弯的,非常像香蕉。”也许,妈妈的心里从来不曾认为月亮与香蕉有何相像,但今天经孩子这么一说,哎,还真的有些像呢!
利用神话和儿歌启发想像
德国诗人歌德幼年时,母亲就常常给他讲神话故事。讲到最惊险处就停住了,以后的情节让歌德自己去想像。幼年时的歌德为此做过多种设想。有时他和奶奶一同谈论故事情节,然后再等待着第二天故事情节的“公布”。第二天,母亲在讲故事前,先让歌德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设想的,然后再把故事情节讲出来。这样,歌德的想像力和思维力得到发展,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也非常认同神话和儿歌的作用,她说:“没有风趣的人干什么都只论事实,排斥想像。他们甚至把圣诞老人和仙女从家里撵走。他们的这种干巴巴的生活态度也传染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们认为违反事实的传说和不合情理的儿歌等对孩子有害无益,他们更不懂得传说和儿歌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事实上,即使大人的生活,没有想像也是无趣的,何况孩子们。因此,从家庭里撵走圣诞老人和仙女,就如同撵走朋友和抛弃玩具一样,对孩子来说是残酷无情的。”
在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行为习惯方面,神话和儿歌会起到神奇般的作用。因此,斯特娜夫人非常重视利用它们来教育自己的女儿小维尼。她在书中有如下的记录:“我的家中不排斥仙女,我经常给女儿讲传说和儿歌,使她知道大自然是仙女居住的可爱世界,因此,她从小就爱大自然。同时,她还从传说和儿歌中学到了许多优秀的道德和品质,如正直、亲切、勇敢、克己等。”
由于孩子们来到人世间还没有多久,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善、恶、是、非的存在。给他们讲述传说和儿歌是让他们分清善恶的最好方法。斯特娜夫人还用这种方法矫正女儿的不良行为,巩固和发展她的一些好的方面。
为了发展小维尼的想像力,斯特娜夫人不仅同女儿讲述已有的传说和童话,而且还让她看有趣的画,进而让女儿讲述自编的故事,并鼓励她把故事写成文章。为了发展女儿的想像力,她还和女儿各自交了一个想像的朋友,她写道:“我和小维尼各有一位想像的朋友,一个叫内里,另一个叫鲁西。当我们住在农村远离朋友们时,我们就请出两个想像的朋友,这样我们可以4个人一起玩。所以小维尼任何时候也不会感到无聊、苦恼。令人可笑的是,有一次保姆说:‘太太,你的女儿有些怪,好像是在和幽灵玩。”’
利用绘画启发想像
图像能够激发孩子的想像能力,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图画,并鼓励孩子试着以此为基础画出来。
绘画最易诱发儿童的想像力,也是最为儿童所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孩子虽然画技不高,但却能表达其思维活动过程。对儿童的画,不要只追求画得多么“像”,而应鼓励他“想”得越多越好。
北京市和平里四小就是一个注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学校。有一天,日本教育代表团来校观摩四年级的美术课。美术老师胡明亮画了一只流着眼泪的小鸭子,让同学们以这只鸭子为主题,当场创作一幅图画。30分钟后,全班36名同学创作出37幅画,令日本教育家们大为惊讶,连连称赞:“中国的孩子太富有想像力了!”
孩子们都画了些什么呢?
赵亦鑫画的是《失去自由》:小鸭子被关在铁笼子里,望着一群高飞的大雁在默默地流泪。
陈溪画的是《不准动!》:一个带着假面具的人,正用枪口对准一只流泪的小鸭子。
李佳画的是《水污染》:小鸭子从被污染了的河里叼起一条小鱼,而小鱼只有骨头架子,小鸭子伤心地哭了。
最精彩的是唐小晰的《触景生情》:一只小鸭子呆呆地站在“烤鸭店”门前,看到爸爸妈妈都被挂起来烤熟了,自己成了“孤儿”,不禁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像胡明亮老师这样教孩子,让孩子们充分张开想像的翅膀,那孩子可就解放了。
用游戏启发想像
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孩子的自发游戏,父母应该给予关注。游戏对儿童来讲,就如同成人的工作、学习一样,是发展孩子想像力最好的活动。孩子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凭借想像扮演多种角色,表现多种生活情境,自己动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用积木搭娃娃床,用杯子当锅给娃娃做饭,用圆环做方向盘开汽车,用纸撕成条做面条等;或与小伙伴共同商议分配角色、安排活动。当孩子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游戏的情节也具体化了,孩子的创造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犹太人家庭中最常玩的游戏就是让孩子拣圆豆。方法是把绿豆、黄豆或其他圆形的、体积小的、颜色不同的物体混合放在一个盘子里。再准备四五个不同颜色的小碗。让孩子从盘子里取出豆子或其他物体,并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人不同颜色的小碗里,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通过辨别颜色、形状和大小来激发想像力。
有的父母因不了解孩子们的想像世界,当孩子用木片和纸盒等建造城市、宫殿时,他们为了收拾屋子,往往不向孩子打招呼就破坏了孩子的游戏,这就无情地摧残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样做非常不对。她们的这一举动,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幸福和游戏的欢乐,而且有碍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支持和引导孩子的梦想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梦想,他们幻想自己的将来是多姿多彩的。虽然有的梦想似乎是不切实际的,但却是孩子有想像力的表现。这时,父母千万不要呵斥孩子,更不要讽刺孩子的梦想。正确的做法就是支持和引导孩子的梦想,鼓励他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天晚上,莱特兄弟在大树下玩耍,他们看到天上有一轮圆圆的月亮,觉得又亮又好玩,就商量要把月亮摘下来,放在屋里当灯用。于是,兄弟俩就开始脱掉鞋子,爬上高高的大树,希望站在树上把月亮摘下来。但是,当他们快爬到树顶的时候,一阵风吹动树枝,把弟弟从树上摇落下来。幸运的是,他被一根树权钩住了衣襟,后来是爸爸把弟弟抱了下来。爸爸一边给孩子包扎伤口,一边对他们说:“你们想摘下月亮的想法很好,但月亮并不是长在树梢上,而是挂在天空中。想要摘到月亮,你们就应该造出一种会飞的大鸟,骑上它到空中去摘月亮。”父亲的鼓励在年幼的莱特兄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们果然造出了会飞的“大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让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鼓励孩子多联想
联想,就是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毕加索有一辆废弃的自行车。有一天,毕加索对着这辆破自行车凝视了片刻,在头脑中浮现出了一幅构思巧妙的艺术形象。毕加索把自行车的坐垫和车把拆下来,重新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牛头:坐垫的前部是牛的嘴巴,后部是牛的额头,车把则是两只牛角。
经过毕加索的重新组合,原先破旧的自行车有了新的意象,这个意象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把与某个物体相关的一些事物联想起来,孩子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让孩子通过联想来提高想像力。
生活中善于诱导
买上五六种水果,让孩子自己做水果拼盘,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说不定能得最佳创意奖呢!
找一天让孩子做世界的主人(当然是他自己的小世界),由孩子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爸爸妈妈必须听孩子指挥,看看孩子是否有设计方面的天分。家具换一种摆法,换一种思维,或许能触动小孩子的灵感。
买一块便宜的布料,由孩子自己动手裁剪,看看孩子心中的时装是什么样子的。
少买电动玩具,多买一些能动手的玩具,最好母子能一起动脑设计玩具。给孩子一个可乐瓶和三个小时的时间,看看能变出什么诱人的新型超级玩具。
星期天,妈妈做一次懒人,让孩子安排吃什么菜,喝什么汤(必须是家里从来没有这么搭配过的)。
问问孩子,如果从今以后全是白天或全是黑夜,人类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生活?
许多父母抱怨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其实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教育的机会,生活中充满了各学科知识,完全可以有机会利用孩子开心、感兴趣的时候,一点一点积累,让孩子以后在上课学习时再遇到这些内容就不觉得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