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判断之前,一定要全面调查,细致分析。因为有时候你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受到假象、小人的蒙蔽,只有思考周密才会了解事情的真相。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书、不认亲侄一案。
原来,在东京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子。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当成眼中钉。
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部写在上面,以作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妇染上疫症,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张合同文书,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合同文书交给他。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流。邻居李社长闻声赶出,问刘安住:“那合同文书既被她骗走,你可记得上面写的什么吗?”安住一字不差地背了一遍。李社长说:“从小你与我的女儿订下娃娃亲,我就是你的岳父李社长。”当下他写了状词,带着安住来到开封府告状。包拯接了状词,便传令拘刘天祥夫妇到了公堂,责问刘天祥:“你是一家之主,为何只听老婆的话不认亲侄子?”刘天祥回答:“小人侄儿两岁离家,一别十几年,实不敢贸然相认,凭合同文书为证。而今他和我妻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我一时委决不下。”
包公又问杨氏,杨氏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合同文书。包公假意愤然对安住说:“他们如此无情无义,打得你头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做主,你尽管打他们,且消消你这口怨气!”刘安住流泪道:“岂有侄儿打伯父伯母之理?小人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不是争夺家产,决不能做出为出气而责打长辈的事。”
包公已有几分明白,对刘天祥夫妇说:“本官明白这小子果然是个骗子,情理难容,改日定将严刑审问。”令天祥夫妇先回去,而将刘安住押至狱中。
第二天,包公一面让衙役四处张扬:“刘安住得了破伤风,活不了几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来张员外,于是真相大白。几天后,包公传来一行人到公堂。张员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杨氏胡搅蛮缠死不认亲。于是,包公传令带刘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却来禀报:“刘安住病重死在狱中!”众人听罢大惊,只有杨氏喜形于色。包公看在眼里,吩咐差人即刻验尸。一会儿,差人回报:“刘安住因太阳穴被重物击伤致死,伤口四周尚有青紫痕迹。”
包公说:“这下成了人命案。杨氏,这刘安住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亲侄,论辈分你大他小,纵然是打伤致死,不过是教训子侄而误伤,花些钱赎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亲侄,你难道不知道‘杀人偿命’吗?你身犯律条,死罪当斩!”即命左右将杨氏拿下,送到死囚牢中。
此时,杨氏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认刘安住确是刘家的亲侄。包公问:“既是你家亲侄,有何证据?”杨氏只好交出那张骗得的合同文书。包公看后,差人叫刘安住上堂。刘安住接过合同文书,连称“青天”。杨氏方知中计。包公提笔判决此案:表彰刘安住的孝道和张员外的仁义;杨氏本当重罪,准予罚钱赎罪;刘氏家产,判给刘安住继承。
包公就是这样巧妙破案的。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而善于发现和善于分析是其中最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