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时尚生活指南——科技万事通
36675400000115

第115章 再生与移植

◆人造血——氟碳化合物溶液

人造血是一种人造的氟碳化合物溶液。其中包含的成分很复杂,除了氟碳化合物作为主要溶质外,还有甘油、卵酸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碳酸钠、葡萄糖等一系列物质。把它注射到失血的人体里,可以代替一部分血液维持生命活动。现在全世界已普遍临床应用。它没有血型,人人可以输,又可以在制药厂像生产针剂那样进行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保存3年,输氧能力比真血高2倍。

血液在体内循环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携带氧气人体内,输送到各种器官组织细胞里去进行生物氧化反应,这样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否则会因缺氧窒息而死。那么,这种功能主要靠什么呢?是靠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进行的,而氟碳化合物可以代替血红蛋白,所以人造血有时又称为人造的血红蛋白液。

现在的人造血和真血相比,性能上还跟不上。其中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生物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功能是没有的,要用它来代替真的人血还是不行。因为其余的功能,还得靠真血来维持才行。现在各国都在努力,力图研究出类似真血的全功能人造血。一旦研制成功,就能对各种血液病人进行治疗。

◆人造血的研制成功

1978年2月,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全氟萘烷和全氟三丙胺的混合物作原料,再经表面活性乳化,制得一种牛奶状的白色悬浮液。经动物试验后,又在自己身上注入了50毫升,结果没什么不良反应。于是,他向全世界宣布制成了真正的人造血液。随后,1979年我国也制成了这种氟碳人造血。

1979年4月,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将新人造血液用于临床手术中的输血,效果良好。5月,又进行第二次应用,再度获得成功。从此,这种人造血液被医学界正式认可。

◆奇异的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也是20世纪外科的一大突破。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发明了人工肾,50年代出现了做心脏手术时临时取代心脏的人工血泵。另外,帮助心搏的心脏起搏器、人工假肢等都已经得到了应用。美国的外科医生最先成功进行了胃和骨髓的移植。在断肢再植方面,我国医师陈中伟于1963年成功实现了断手再植,使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达到了世界水平。

◆人类首用机械心脏

1952年3月8日,人类首次将机械心脏成功地安装在一名患者身上。美国费城的医生们说,尽管这位41岁的工人皮特迪林稍后死去,但这台装置是成功的。他的死因与使用机械心脏无关。在手术期间,机械心脏被用来矫正阻塞从患者心脏里流血的状况。这个机械心脏使迪林的生命维持了80分钟。

机械心脏的功能就是取代左心室,将大量含氧的血注入全身的血管。在今天的手术中,医生们发现,机械心脏使迪林心脏的血畅通无阻。成功地利用机械心脏,被认为是朝着制造人造心脏迈出的第一步。目前,有许多人正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第一次异体心脏移植

1967年12月4日,南非开普敦的巴纳德医师,首次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异体心脏移植手术,使全世界都为之惊慌与兴奋。20世纪80年代初卡勒又发现了一种叫环孢菌素的抗免疫排斥的药物。它毒性较低,更适用器官移植。

◆最早的人体重要脏器移植

从1951年到1953年,休姆在美国进行了把9个尸体捐赠者的肾脏分别移植到人体上的手术,最长的存活了6个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取得部分成功的人体重要脏器移植手术。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完成了动物心脏的移植,一只狗在换心脏之后,活了13个月。

◆难度最大的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中难度最大的是脑移植。瑞典、美国和日本都成立了脑移植研究小组。他们使用白鼠进行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此病由于中脑灰质神经细胞退化而导致,表现出不能分泌多巴胺而出现颤抖和肌肉强直等病状。科学家们首先破坏白鼠灰质,再将白鼠胎儿的灰质组织移植到和具有帕金森氏病相同症状的白鼠脑内,获得成功。瑞典的一家医院在征得帕金森氏病重症患者的同意后,对其实施了脑组织移植手术,术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减轻。但这还不是大脑器官的移植,脑移植比其他脏器移植的难度大得多。随着脑移植研究的不断发展,人脑移植也是有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