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36682100000076

第76章 关键时你帮人一把,人就助你一臂之力

你在关键时刻帮人一把,别人也会在重要时刻助你一臂之力!要想让别人将来帮助你,你就必须先付出精力去关心别人、感动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回报的资本。因此,高明的人便懂得:雪中送炭最能温暖人心,换句话就是:救人之所急!

范仲淹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宋代英杰,除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支配着他一生的行动外,他还乐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范仲淹在睢阳做学官的时候,经常以自己的薪俸资助穷苦的读书人。曾有个孙秀才,特意来请求他接见,范仲淹很关心他,见过以后送给他十个铜钱。

第二年,这位孙秀才又来了,范仲淹又赠给他十个铜钱。范仲淹问他:“你这样辛苦地来回跑路,究竟为什么?”孙秀才悲伤地回答:“因为我没有办法养活老母亲,只好这样奔波,来求得一些帮助。倘若我每天能有一百铜钱的收入,就足够维持生活了。”

范仲淹说:“我看你不是一个专门向人乞讨混日子的人。这样辛苦奔波能得到多少资助?我替你在官学补一个名额,每年有三千的薪俸可供衣食之需。但有了这个安排以后,你能安心在学业上下功夫吗?”

孙秀才特别高兴,一再拜谢,一再表示要在学业上下功夫。于是,范仲淹安排他研习《春秋》。孙秀才果然十分刻苦,日夜抓紧学习,而且行为谨慎,严于约束自己,范仲淹很喜欢这个人。过了一年,范仲淹的职务调动,孙秀才也结束学业回去了。

10年以后,人们都说在泰山之下有位教授《春秋》的学者孙明复先生,学问和修养都很好,受到人们的赞誉。朝廷把这位先生请到太学来,原来就是当年贫穷的孙秀才。范仲淹颇有感触地说:“贫穷,对于人来说,真是个大的困难。如果衣食没保证,到处奔波,寻求帮助,一直到老,即使是孙明复那样的人才,也就被埋没了。”

主动支援一时经济拮据的朋友,使其免除后顾之忧,尽力帮助朋友安心学习,使其早日金榜题名等等,凡是在关键时刻,你伸出热情之手,予以大力支持,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救人之所急”,这应该算得上是人们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波及中国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厂家因此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在这个关系许多企业命运的时刻,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可以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20万磅配额以原价转让给需求量较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因而,李嘉诚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李嘉城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无尽的生意和财富。我们且不论李嘉城是否有更高层次的思想意识。我们就以商论商,李嘉诚此举,无疑是经商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