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每日忠告
36686500000008

第8章 做情海里那一朵依恋的白云

有情是一种荣耀,无论是你得到的,还是施予的。可惜“情”字当头,却不能人人都是一帆风顺,大道阳关。些许迷惑,些许无奈,些许挣扎,就如同早春的梅雨,远观则朦胧美好,近玩则感叹忧伤。这其中的距离分寸,究竟怎样才算完美?

友情是血,亲情是心,爱情是魂。既然懂得了必须要拥有,就更要明白珍惜的可贵。否则,人是会支离破碎的。

所以,你要让他们明白,你的爱是如此浓厚,不管需要怎样的付出。

请不要和工作一起回家

家,是私人的城堡,而你则是至高无上的教皇。不管命运之神戴着怎样的面具和你相遇,你都要忠诚地守护这一方唯美的土地,让它宁静而甜蜜着。

不把工作带进家,意味着你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这样可以使家庭生活和谐快乐,也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反过来会更加有力地推动事业发展。一项调查表明,在当今社会,25%~40%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太大,有56%的人其配偶因此跟着倒霉。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东西,除非采取措施,否则它不仅会损害健康,还可能会破坏婚姻生活。配偶某些工作状况的变化,如在工作中的职责变化——升迁、降级、责任增大——一般会在心理上给另一方造成深刻影响,加重另一方的压力。而且就大多数时候来说,另一方的处境更不容易,因为她(他)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如果协调不好,夫妻之间终会有对抗的一天,你的另一半也许会更埋怨你没有把家放在首位。

现今社会节奏快,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活梦想,都把时间花在进修或工作上,所以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就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成员更要积极争取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你必须认清一点“有没有钱并不能衡量你是不是成功的人,你要量力而为,不能因为别人有大洋房住你也要住。因为洋房里的温暖,不是由里面的那些砖块拼成的,而是由家庭成员去共同营造的。”

生活中的确有苦恼,我们可以向家人诉说,但却不能把苦恼全部转移到家人的身上。要知道,家是你温暖可靠的后方,我们应该用心呵护它。当你工作了一天,打开家门的时候,就应该把工作中的烦恼拒之门外,带一份好心情回家。

不把工作带进家,意味着你可以在家庭的温暖中使自己得到充分的放松,以更昂扬的姿态投入明天的奋斗。人生幸福的大部分内容是家的温暖,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如天上的那轮明月圆满而无憾。

年轻时我们并不看重家,那时我们个个怀有凌云壮志,如老师、亲属所期望的那样,当科学家、作家,如果那时有人觉得下班后和妻子手牵着手去买菜是人生的乐趣,我们必会笑他平庸甚至庸俗。

当岁月的风霜使我们的脸庞布满沧桑,当世事的艰难使我们的眼神不再清澈,当人生的坎坷使我们的内心千疮百孔,当我们闯荡世界疲惫归来却依旧是空空的行囊,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事业辉煌仅靠聪明努力远远不够,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命运的垂青。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事业成功,甚至能做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都不是很多,绝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谋生做着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们能拥有的仅仅是身边的这个家和家中那个永远在等待你的人。不管俊的丑的,不管得意或失意,不管君子还是小人,生活给我们最大的平等和恩赐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家,而我们能得到的人生幸福,实际上绝大部分来自我们的家。

家是能让我们得到放松的场所,是让我们休憩的港湾,能免除我们孤独的是家;在喧哗的尘世,能给我们片刻安宁的是家;在纷扰的争斗中,能为我们疗伤的还是家。

是的,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的人生就有了80%的幸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工作的烦恼就可以忍受,因为我们的忍气吞声和辛苦劳累都有了价值——要赚钱养家使我们所爱的人丰衣足食;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凄风苦雨我们都不再害怕,因为只要奔回家,只要打开家门,就有了温暖和宁静……所以,请珍重这份幸福。

最美的距离

男人和女人之间最美的距离是什么?就像大师的一幅仕女画,嫩得娇艳欲滴的叶子后樱桃小口红一点。不远不近,不浓不淡,衬托得让人见之忘俗,心旷神怡,真是妙到了极致。

谈到异性友谊,这本来是个很雅致的话题,可是总是有些人觉得它很“龌龊”,其实是你的心比较不够水准罢了。有人说异性之间根本没有所谓的友谊,不是有句俗话说:为朋友两肋插刀,但似乎限于或仅限于同性之间,但也有人说异性友谊确实存在,它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做情人只得一时,做朋友却能一生。

现在的你我往往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比传统男女多了许多的压力,能有几个不错的异性知己,确是一份强有力的支持,是一份藏而不露的得意。它可以使都市中的女子更能尽情地绽放玫瑰般的艳丽和自信。更可以使位高权重的品位男子潇洒地展示高山流水般坚强的丰姿。所谓“蓝颜知己”和“红颜知己”可以是从小相识的死党至友,认识的时间很长,彼此了解且充满信赖;也可以是陌路相逢的心灵之友,不必语言的交流,只需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彼此了解和沟通……很奇妙,很美妙,但这些都是上天恩赐予你的缘分。

对懂得生活的女人来说,最好或至多有三个“异性知己”。第一位当然是自己的爱人;第二位是心甘情愿为你分担苦恼,却别无所求的男性朋友;第三位则是懂得欣赏和尊重你的内在和外在的优质男人。

拥有知己固然是一件舒心又惬意的事情,但异性友谊的难以把握之处就在于其分寸和尺度:太近难免流于暧昧,容易走火,偏向于爱情;太远,又难堪称知己。尺度和分寸把握的关键在于,双方都要确保自己的情感不抛锚。

男女之间友谊的发展,除了超越生命的宝贵之外,还有异性间的吸引,“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灭的真理。男人和女人相互吸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更容易寻求理解和共鸣。同性之间自然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共鸣,但来自异性的理解在层面、内容上有所不同,优势互补,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

正是由于男女之间的性别不同产生的差异,因而才能产生不同于同性之间的友谊。倘若异性之间能够轻易解读彼此的心灵,默契十足,相互理解和支持,成为彼此的红颜或蓝颜知己,并最终能够把握这种友谊的尺度,则是最为纯洁神圣的异性间的友谊。

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的擎天柱,现在又多加了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的所谓的第四类情感。对男人来说,第四类情感是红颜知己的感慨与温柔,对女人来说,则意味着蓝颜知己所奉献出来的坚毅与勇敢,并且,最可靠的免费依靠。

不可否认,爱情和友情完全是两条轨道上的情感之旅,但男女之情就真的只有爱情或是点头之交吗?其实,友情的基础中“喜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便是同性朋友,也大多是因为大家谈得来才成为至交的,没有喜欢又何来的好感呢?喜欢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它和“爱情”之“爱”混为一谈。同性之间的喜欢可以发展为好朋友,异性之间谈得来又为什么不能成为好朋友呢?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其实,红颜有知己,蓝颜亦有知己。男女之间的爱情甘露自然浓醇甘洌,但异性之间的友情也同样清甜醇美,甚至更加弥足珍贵。因为爱情只得一时,友情却可一世。

爱,要勇敢说出来

爱情,是多么稀有而珍贵啊!可是如果你缺少胆量而说不出口,那又有谁会知道!就像在你身边满怀爱意和深情的竖琴,你不走过去轻轻拨动琴弦,它又怎能对你倾诉脉脉的娇羞?

无论对谁来说,爱的表达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大话西游》里那段经典表达,相信世上还会有无数的男子在为得到姑娘的芳心而一筹莫展。可是,表达又是不能够随波逐流的,你失误了,那么幸福是不会呆在原地,等你说第二个我爱你。那么,怎样才能使你发出的爱的信息一下抓住对方而不至扫兴而归呢?

1.示爱要把握时机

爱的表达应基于感情的发展程度,表达早了可能会因为不成熟而遭到回绝,断送前程;表达晚了可能坐失良机,使爱神从身边溜掉。什么样的时机最合适?如果你从同事、朋友中看中一个人,想说出“我爱你”,一是要看看你的爱是否确实到了真诚、热切的程度;二是充分考虑一下对方是否能以爱回报你,不知道或信心不足,可以先做些了解。如果属于经人介绍而相识的,说出“我爱你”往往在交往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时机应该选在双方心情良好、情蜜意浓的时候。这样,你一言即出,就会得到对方的响应。

2.选择优雅的表达方式

表达爱情,千万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厉言,直来直去。表达爱情之时,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毕竟都会带些羞涩;向对方求爱,还要给对方留下考虑的余地。因此,含蓄的表达,对于求爱者和被求爱者都是合适的。像皮埃尔·居里向玛丽亚的求爱,就是非常含蓄的。还有如电影《归心似箭》中,玉贞爱上了在她家养伤的抗联战士魏得胜,一天魏得胜抢着帮玉贞挑水,玉贞深情地说:“好,让你挑……给俺挑一辈子。”含蓄地表达爱慕之情,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它给爱情的传达增添了柔情和蜜意。但应注意的是,不能把含蓄当成含糊、含混,这样的“含蓄”表达不清,表意不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只会图增烦恼而已。

3.勇敢并坚定着……

要想抓住对方,使之喜欢你,你自己的态度首先要坚决,使对方相信你的爱是坚定的、成熟的。自古以来,情场上就有一个动人的词:海誓山盟。海誓山盟就是男女相恋时表达对爱情的忠诚,往往以大海高山相比,以示坚定不移。

4.别出心裁才能别开生面

传情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以言传情,以物传情,以信传情,通过中间人传情等等,用哪种,要根据对方的性格、气质,根据环境、时机而定。总的原则是,你选用的方法,应有利于使对方接受,抓住对方。如有时就在一起工作,但因为对方不喜欢交际,不善言谈,那你就可以先给他(她)写封情书以示心意。

无论你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可以肯定的是,你已经成功一半了,最起码你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勇敢地准备承担起爱情的一切。把爱说出口,你获得了幸福的同时,还会获得信心,获得生命的重新开始,获得即将走向最成功的自我。

爱是付出

爱是清晨花瓣上的露珠,纯净而珍贵。它为了表示对太阳的热烈爱情,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伸展美丽的身体,哪怕下一秒钟,太阳灼热的目光会将自己带走,也在所不惜。爱不就是这样吗?它是伟大而感人的付出,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爱情需要精心地呵护和营造,一味地享受爱情的甜蜜,而不懂得给予和回报,爱的火焰便会熄灭。

一位悲伤的少女求见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先生,你曾写出了人世间那么多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现在,我有件关于我的爱情的事请教您,希望您能帮助我。”

“喔,可怜的孩子,请说吧。”莎士比亚说。

少女停顿了一下,忧伤的声调令人心碎:

“我爱他,可是,我马上就要失去他了。”少女几欲流泪。

“孩子,请慢慢从头说吧,怎么回事?”莎翁慈祥地说。

“我与他深深相爱着。他以他的热情,日复一日地用鲜花表达着他对我的爱。每天早上,他都会送我一束迷人的鲜花,每天晚上,他都要为我唱一首动听的情歌。”

“这不是很好么?”莎士比亚说。

“可是,最近一个月来,他有时几天才送一束花,有时,根本就不为我唱歌了,放下花束就匆匆离去了。”

“唔?问题出在哪儿呢?你对他的爱有回应么?”

“我从心里深深爱着他,但是,我从来没有表露过我对他的爱,我只能以冰冷掩饰内心的热情。现在他对我的热情也在慢慢逝去,我真怕,真怕有一天我会失去他。先生,请指教我,我该怎么办?”

莎士比亚听完少女的诉说,从屋里取出一盏油灯,添了一点儿油,点燃了它。

“这是什么?”少女问。

“油灯。”

“要它做什么?”

“别说话,让我们看着它燃烧吧。”莎士比亚示意少女安静。

灯芯嘶嘶地燃烧着,冒出的火苗欢快而明亮,它的光亮几乎映亮了整个屋子。

然而灯油越来越少,灯芯的火焰也越来越小,光线变弱了。

“呀!该添油了!”少女道。

可是莎士比亚示意少女不要动,任凭灯芯把灯油烧干,最后,连灯芯也烧焦了,火焰终于熄灭了,只留下一缕青烟在屋中飘绕。

少女看着一缕青烟迷惑不解。

“爱情也像这油灯,当灯芯烧焦之后,火焰自然就会熄灭了。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该怎么去做。”莎士比亚说。

少女明白了:“我要去向他表白,我爱他,不能失去他。我要为我的爱情之灯加油去了。”

少女谢过莎士比亚,匆匆走了。她终于知道,爱情的付出总要是两个人的事情。仅让对方投入热情,再精致再海量的油灯也会有耗尽能量的一天。

罗兰说,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的。

这才是爱情,付出所有,心甘情愿。

爱情就像是心海里的一只小船,在到达爱之彼岸的号召下激情澎湃,迭荡起伏着。爱是无私的,全心全意地付出,同时爱是相互的,当你享受爱人呵护和照顾的同时,也要给对方相应的回报,不断地给你们的爱情注入惊喜和感激,这样你们的爱情才会浓烈而久长。

爱情修为

“妻子在家里当着老公的面往脸上糊‘保鲜膜’,而情人则在他到来之前就已经贴完了。”

这是一位爱情达人对妻子和情人在贴面膜问题上的很具哲理性的描述。其实聪明的你我都听得出弦外之音,这不仅仅是一种对美丽的态度,在大多时候,妻子总是把“保鲜”前的衰老给丈夫看到,然后才去挽救,或者根本就不想挽救。觉得怎么着都是煮熟了的鸭子,飞是飞不了了,又不是待嫁夫郎的闺女需要鼓捣的妖妖冶冶的。就这样妻子极速变成了洗衣做饭的黄脸婆。可是有些女人就不一样。她们也不是都很年轻,但她们却全部聪明。她们尽享着男人的迷恋,她们永远给那个爱着的他奉上自己最美的一面,给他爱情中最光鲜的面孔。你说,哪种爱,保鲜得更久呢?

在为人妻之前,女孩们总会有许多浪漫的憧憬。她们幻想着: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是完美的二人世界,是人生遮风避雨的港湾。但洗尽铅华,归于平淡以后却会发现,当两个人终于从爱情走向婚姻,相互间的吸引与激情却迅速消逝。她为他的脏袜子乱丢而感到愤怒,他则为早上起来看到她几乎没有眉毛而感到恐怖。二人的美丽躯壳被打破后,剩下的总是不满。于是,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罪魁祸首并不是婚姻本身,因为即使你一直在恋爱,太长时间的马拉松式相爱也会耗尽彼此的激情,甚至最终使爱情烟消云散。

女孩子们总是喜欢浪漫的,她们婚前所幻想的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可以朝夕相守的甜蜜,却很快就会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冲得平淡,当日历像树叶渐渐由绿变黄而飘落,那些曾经的幻想也如黄叶般飘落了。

因为幻想总是浪漫,现实却大多无情。婚姻的现实与真实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也消磨了想象的空间,于是浪漫消失,平淡袭来。除了报以一声叹息,我们是否应该反观自身,回顾岁月,试着找回曾经的“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亦如是”的那份激情呢?所以你要懂得,爱情与婚姻,原本就是两码事。如果企图二者可以兼得,不付出一些辛苦和努力,怎么也不能得到这份修为。

1.爱情也是一项事业

爱情弥足珍贵,婚姻得来不易,你既然肯为你所忠爱的工作倾其所有,何不把爱情看做一种事业,用心经营呢?

《纽约时报》曾有这样一段比拟夫妻关系的文字:先生是头,太太是身,作为身体的太太,理当听命于头的指挥;而作为头的先生,当然也要疼惜自己的身体。

婚姻中的男女,相爱是缘,相守是分;千金易得,缘分难求;彼此关爱和疼惜,与子携手,共携白老,不是最美妙不过的事吗?

2.妻子亦是情人

很多女人,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会舍弃自我地全心投入而逐渐忘了夫妻两人依然是分开的个体。其实婚姻生活中,我们仍需要一点若隐若现的神秘感,以维系自己应有的诱惑与吸引,为疲乏、麻木的感官,带来些许刺激和兴奋。

女人特有的美丽、羞怯、娇憨、柔情和俏皮,其实不应在婚后统统抛诸脑后。因为这些女性特质与母亲、妻子的身份并无冲突。

所以,婚姻中的男女不必一味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变得无趣又冷漠,反醒一下自己,是否也不自觉地发生了许多转变。重拾恋爱时的娇俏动人或温存体贴吧!做彼此永远的恋人,以这样的身份牵紧彼此的手,又有何难呢?

3.爱情料理

(1)适度的嫉妒就是爱的最好证据

一个不懂嫉妒的恋人,只能说明你对他的无动于衷和满不在乎。因为真正的爱情是自私的,情人的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适时而恰到好处的嫉妒,足可证明你对他的爱与重视,满足男人的虚荣心,让他尽情享受被女人醋劲宠爱的滋味,而你大可不必为此而难为情。

但嫉妒也要适度,过火则会变成猜疑。嫉妒,会让他有被爱的感觉,猜疑则会使他感到被束缚、不被信任。因此,你可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不准偷看别的女人或对别的女人好,但千万别疑神疑鬼,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以为对方要变心。过度的猜疑,只会沉淀成感情的阴影,最后,扼杀掉彼此的爱。

(2)争执有时是爱情的粘稠剂

爱人发生争执或口角,在所难免,吵个建设性的架,不但能发泄情绪,更可增进了解,及时处理二者间所存在的问题。

发怒吵架,要对事对时,而且收放自如,见好即收。吵起来就没完没了,或翻天覆地猛砸东西,或旁征博引猛翻旧账,这样的“大嘴女”是所有男人的噩梦。

千万记住,女人要泼辣,而又不能太辣,只有辣得风情万种才能迷住男人。

(3)宠爱自己

很多女人会在婚后把眼光的焦点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往往忽略了自己。其实这种思想还是受了古代的“相夫教子”思想的影响。婚后的女人也实在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把自己收拾得清爽亮丽,自己舒心,老公和孩子看了也会赏心悦目,而更以你为骄傲和自豪了。

看吧,爱还必须修为,修为还是很重要的!

猜破的婚姻

《红楼梦》中有一场说,宝玉、黛玉原本是一个心,可是因为各有一段故事,各有一种想法,反倒成了两个心了。可见,猜忌确实是情侣、夫妻间的感情杀手。为了幸福,你不得不防。

从恋爱到婚姻,是一个重大转折。结为佳偶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单身生活结束了,朝夕相处的无聊生活已经开始。

夫妻无端猜疑的现象不乏其例。比如,有的男子看到妻子下班后与另一位男人一起在马路上走就顿生疑团;有时你看到丈夫与本单位的女同事座位紧挨着看电影就紧张起来,怀疑丈夫有了外遇;甚至配偶在单位受到表扬,被评为先进,自己也闷闷不乐,心怀疑虑等等。

夫妻间的猜疑是极为有害的,它是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蛀虫。有了猜疑,就会增加夫妻间的心理隔阂,使本来十分亲密的关系逐渐疏远,使夫妻感情出现裂痕,严重的还会导致离婚及其他不良后果。

如何消除夫妻间的猜疑呢?

首先,加强双方的相互了解,以求得彼此的高度信任。猜疑是与不了解形影相随的,因此,要使夫妻达到高度信任,必须加强彼此的信息沟通,以达到相互了解。“长相知”才能“不相疑”,要达到相知,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恋爱时间适当长一些。对对方的思想品德、个性习惯、社交范围都做到深入了解,为婚后的互相信任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婚后的进一步了解。婚前恋爱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恋爱过程中由于男女双方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加之恋人间都不自觉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相互只能达到大的方面相知,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限。婚后朝夕相处,彼此暴露出本来面目,有利于夫妻相互的深层了解,一方面可以达到相互适应,同时还可以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达到充分的互信,避免猜疑现象发生。“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夫妻之间更需加强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杜绝猜疑的发生。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结为终生伴侣后,共同订了一份爱情公约,“互不盘问,绝不隐瞒”。夫妻只有相互信任,心心相印,才能战胜人生的各种艰难险阻,永葆爱情的青春。

其次,一旦有了猜疑,既要冷静,也不可埋藏于心里。人在猜疑的时候,容易为封闭性的思路所支配,这时冷静克制非常必要,要多设想几个对立面,只要有一个对立面突破了封闭性思路的循环圈,你的理智就有可能及时得到召唤。“当局者迷”,有时即使主观上很想理智思考,客观上却很难做到。这时要紧的是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时告诉爱人,只要你诚恳相告,爱人就会从你的一片诚意中看到你对他(她)的信赖。及时交换意见有许多好处:若是误会,当可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交流,各自的想法为对方所了解,也有好处;若真的证实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夫妻间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希望使事情解决在始发之际。反之,有了猜疑一个人闷在心里,自己越想越气,而爱人却感到莫名其妙,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扩大甚至激化,最终导致悲剧的产生。

猜疑是夫妻关系的大敌,是夫妻感情破裂的一大隐患,夫妻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互尊互信,建立和谐美满的新型关系。猜疑的出现也说明夫妻在心理上出现了距离,要及时调适双方关系。夫妻间的互相信任很有必要,没有信任,爱情就缺乏良好的心境基础,那种把配偶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干涉对方的社交活动和限制对方行动自由者,既是自私的表现,也是十分愚蠢之举。它只会造成夫妻关系紧张,严重的引起夫妻感情破裂。在互相信任和开诚布公中,增强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增加夫妻生活的心理透明度,才是让生活平静安逸的制胜法宝。而且,永远是件不会过时的利器。

让爱情保持个性

让爱人变成你模式中的那个人是不聪明的做法。即使最后改造成功,你的热情也会随着努力的结果而一同熄灭,爱情此时就变得不知应何去何从。关键是,你忘了当初为什么对她(他)深深着迷,然后等待分手的灾难悄然光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狂妄、自大,因为你的盲目嚣张而导致了爱情的支离破碎。所以,要尊重当初个性萌发,生机勃勃的爱情。

“我一生或许会犯许多的错误,”英国著名政治家狄斯瑞利说,“但我永远不打算为爱情结婚。”

事实上,他在35岁以前真的没有结婚。

后来,他向一位有钱的寡妇求婚,一位比他大15岁的寡妇,尽管也才50岁,但头发却已苍白。是爱情吗?当然她知道他不爱她,她知道他为她的金钱娶她!所以她只要求一件事:她请他等一年,给她一段时间研究他的品格。

到限期的那天,他们结了婚。

听起来很平凡、很商业化,是不是?而且狄斯瑞利的婚姻,是被玷污的爱情中,最耐人寻味的成功例子。

狄斯瑞利所选择的有钱寡妇既不年轻,也没有美貌,也不聪明——甚至表现得比平常人还要糊涂。她的说话充满了令人发笑的错误。例如,她“永不知道希腊人和罗马人哪一个在先。”她对服装的品位是古怪的;她对屋舍装饰的品位是奇异的,但她是一个天才,一个真正的天才。她的天才表现在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处置男人的艺术。

她没有用她的智力与狄斯瑞利对抗,因为她知道这样做无济于事。

当他整个下午与机智的公爵夫人们勾心斗角地谈得筋疲力尽以后回家时,恩玛莉的轻松闲谈使他松弛,家庭使他日增愉快,成为他获得心神安宁温存的地方。

那些与他的年长夫人在家度过的时间,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间。她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信、他的顾问。每天晚上他从众议院匆匆回来,告诉她白天的新闻。而最重要的无论他从事什么,恩玛莉简直不相信他会失败。

30年时间,恩玛莉为狄斯瑞利而活,而且只为他一个人。甚至他看重她的财产,只是因为财产能使他的生活更安逸。反过来说,她是他的女英雄,在她死后他才成为伯爵。但即使他还是一介平民时,他就成功劝说维多利亚女王擢升恩玛莉为贵族。所以,在1868年,她被升为毕根非尔特女爵。

无论她在公众场所显出如何无知,或者是幼稚,他从不批评她;他从未说过一句责备的话;而且,如果有人讥笑她,他马上站起来忠诚地为她辩护,帮她解围。

恩玛莉不是完美的,但30年时间,她从未厌倦谈论她的丈夫,她总是不断称赞他。

而狄斯端利这边呢?

“我们已经结婚30年了,”狄斯瑞利说,“她从来没有使我厌倦过。”

“谢谢他的恩爱,”恩玛莉习以为常地告诉他与她的朋友们,“我的一生简直是一幕长长的喜剧。”

在他俩之间,有一句笑话。“你知道的,”狄斯瑞利会说,“无论怎样,我不过为了你的钱才同你结婚。”恩玛莉笑着回答说,“是的,但如果你再重新选择一次,你就要为爱情而与我结婚了,是不是?”

而他承认那是对的。

不,恩玛莉不是完美的,但狄斯瑞利能够聪明地使她保持她本来的面目。

像詹姆斯所说的:“与人交往,第一件应学的事,就是不干涉他们自己快乐的特殊方式,如果那些方式不与我们的过分冲突的话。”

这太重要了,值得再说一遍:“与人交往,第一件应学的事,就是不干涉他们自己快乐的特殊方法……”也许,这也是使你爱情和婚姻成功的绝妙法则。照那样去做,你会收获满筐的幸福。

所以,如果你要使你的家庭生活快乐。一个绝妙的点子就是,不要改造你的爱人,这会让你们生活在活力之中,永不消沉,永不消失。

不合拍的婚姻

爱情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是优然典雅的古典音乐,是愉快活泼的轻音乐,是轻轻幽默的诙谐曲。但是当爱情变身为婚姻,所有名贵的乐器就会退场而让位给锅碗瓢盆。既然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偶尔合不上拍混乱了节奏,是再正常不过了,何必大动干戈搞得如此紧张?

有人做过调查,提到婚姻里的个性冲突的问题。被调查者个个都是血泪满腔地控诉着,比例之高,情节之严重让人瞠目结舌。

这岂非怪事?当初两情相悦,自认个性相合,才会非君莫嫁,非卿不娶。为什么结婚几年后才来抱怨对方与自己的种种不合?

是爱情使人盲目?还是结了婚的人变得更加古怪挑剔了?使他(她)在别人眼中还不错的配偶,却遭到许多独到的批评?

个性不合的故事,有千种万状,形形色色,其复杂、其特异,常令局外人惊讶,这随手拈来的两个范例,就是局内人深受其苦,而旁观者很难了解的“不合”僵局。

所以,我们不免要问,既然个性不合,当初为何会结婚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婚姻中为何有那么多不合?就是因为彼此结婚了!若和一位个性不合的人只做朋友,很多个性的难缠处根本没有机会碰触到,自然不会激起“战斗的火花”;个性不合的同事或上司,再不合,也有职位权限的约束,必须维持表面的合作及安全的距离,所以也会相安无事。

但是,在非常封闭、亲密的婚姻关系里,距离很近,短兵相接,个性不合的潜在因子完全得以自由彰显,那可就难缠了。

由于利害与共,做朋友时不见得构成麻烦的不合之处,都会凸显成大问题;由于关系密切,别人可以一笑置之的差异,婚姻中人却可能因长年累月地忍受而感到痛苦万分。

在婚姻里,“最好的和最坏的都是你”是常见的问题。

如果和同事吵架了有后遗症,和朋友吵架对方会掉头而去,大不了你也可以与他断交。

只有配偶和小孩,无论你们怎么争吵,只要还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他(她)都不能一走了之;无论你们的冲突一而再,再而三地升级,只要还没有到“非暴力不合作”的时候,双方就还会忍耐下去。

“看我能勉强你到什么程度而你不会走掉?”这又是婚姻里的另外一种游戏。所以,“不合”成了大问题。

既已结了婚,不能像换个公司或与人拆伙那样潇洒地向“不合”说再见,只能在发现“不合”的事实后想办法与之共同生活。

而且,要小心维护,不要让与“不合”勉强共处的怨气及无奈侵略了爱情的地盘,使婚姻中的“不合”现象扩大,而感情的相合逐渐消失。

妙的是婚前的“相合”,也可能正是婚后的“不合”。

恨丈夫乱买东西的老婆,婚前可能正是因为对丈夫的慷慨,印象深刻而心许;讨厌老婆直话直说的丈夫,当初就是因为欣赏这个女人谈恋爱的坦诚大方啊!

既能载舟,便能覆舟。婚前的“相合”,可能就是婚后的“不合”,只是我们在选择对象的条件而心动时,常常见树不见林,没有远见而已。因此,想要释怀,要么放弃这棵大树,武装好自己的头脑到森林中再捡棵回来;要么对症下药,平平静静地拿时间去磨平。婚姻不合,本来就是件正常的事。

婚姻的智慧

爱情成功地缔造了婚姻,可如果两个人的心都不够好,那么幸福的生活就会对你非常吝啬了。

一位教授走进教室,把随手携带的一叠图表挂在黑板上。然后,他掀开挂图,上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字:

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点:

1.找个好人。

2.自己做一个好人。

“就这么简单,至于其他的秘诀,我认为如果不是江湖偏方,也至少是些老生常谈。”教授说。

这时,台下嗡嗡作响,因为下面有许多学生是已婚人士。不一会儿,有一位中年女子站了起来,说:“如果这两条没有做到呢?”

教授翻开挂图的第二张,说:“那就变成4条了。”

1.容忍,帮助,帮助不好仍然容忍。

2.使容忍变成一种习惯。

3.在习惯中养成傻瓜的品性。

4.做傻瓜,并永远做下去。

教授还未把这4条念完,台下就喧哗起来,有的说不行,有的说这根本做不到。等大家静下来,教授说:“如果这4条做不到,你还想有一个稳固的婚姻,那你就得做到以下16条。”

接着,教授翻开第三张挂图。

1.不同时发脾气。

2.除非有紧急事件,否则不要大声吼叫。

3.争执时,让对方赢。

4.当天的争执当天化解。

5.争吵后回娘家或外出的时间不要超过8个小时。

6.批评时,你的话要出于爱。

7.随时准备认错道歉。

8.谣言传来时,把它当成玩笑。

9.每月给他或她一晚自由的时间。

10.不要带着气上床。

11.他或她回家时,你一定要在家。

12.对方不让你打扰时,坚持不去打扰。

13.电话铃响的时候,让对方去接。

14.口袋里有多少钱,要随时报账。

15.坚持消灭没钱的日子。

16.给你父母的钱一定要比给对方父母的钱少。

教授念完,有些人笑了,有些人则叹起气来。教授停了一会儿,说:“如果大家对这16条感到失望的话,那你只有做好下面的256条了。总之,两个人相处的理论是一个几何级数理论,它总是在前面那个数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方。”

接着,教授翻开挂图的第四页。这一页已不再是用毛笔书写,而是用钢笔,256条,密密麻麻。教授说:“婚姻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危险了。”这时,台下响起了更强烈的喧哗声。

不过在教授宣布下课的时候,有的人坐在那儿没有动,他们流下了泪。

相爱的心,犹如两颗相遇的流星,撞击出光和热,光和热中你我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处又如两颗恒星,明明亮亮,双双悬在生活的夜空,而婚姻就是那让你们相依相偎的广阔天空,只有无私的爱和高于一切的美德能挽留,并随着爱意的加深越来越牢固,越来越美好。

爱恋亲情

如果你只是沉醉于爱情的欢喜与忧愁中,那无异于是在漫无目的地搜寻散落森林的玻璃球。而经过野兽的恫吓,暴雨的袭击或是欣赏过花丛的芳香后,都还是要回到林中的小屋。因为,它是惟一让你觉得安全的地方,连里面的空气都是温暖的。这个小屋就叫做亲情。

亲情,这个充满温馨、甜蜜的字眼,让人欢喜,备感亲切。它是我们人生之初最直接体味到的,更是人生的风雨中惟一的庇难所。

没错,亲情是滋养万物的雨露和阳光。当我们刚刚开始人生之旅的时候,是父母用亲情和深爱哺育我们长大;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亲情的温暖情怀给我们安慰和新的自信。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温暖才时时环绕着我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我们的心灵才有了寄托和归宿。

亲情之爱是一种“真情实感”,人人皆有。保持和提升亲情,是保持家庭和睦与稳定的关键。“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原因就在这里,即实现亲情之爱。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的,幼儿园和学校都不能代替父母的爱护和教育。这一点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没有例外。孔子说“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有人可以请保姆、家庭教师,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能割断的。

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禀性,我们更应重视不只是动物式的母爱。人与动物之间有一种连续性,但人之所以为人之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这里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功利打算。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出于真情实感,具有超历史的永久价值。如同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并不需要特别的灌输与教育,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只要加以保护、培养就能够“扩充”。这就是儒家家庭伦理的基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家庭的温情、和谐和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自己,享受温馨的天伦之乐,而且能为现代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

冰心说过:“爱在左,友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就一定会使你的生命充满阳光,是你在经历风雨时的精神支持。

亲情,与生俱有,源于血缘,但又不囿于血缘。岁月的洗礼,会体现亲情的浓淡;物欲的考验,会证明亲情的真假。

最真挚的亲情不因远离而疏远,不因久别而淡漠,离久越远,亲情弥足珍贵。

家庭教育之你我

优秀的父母第一要务,不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多么优越的生活环境,而是要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建立起高尚的品德体系,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和社会对他们尊敬的人。

通用电子公司最年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身材矮小,还有点口吃,但他对自己却有着无比的自信。

当韦尔奇上高中那年,参加了一场冰上曲棍球赛。那年是杰克·韦尔奇在塞勒姆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所带领的球队在连赢了三场比赛后,接下来却一路惨败,而且五场下来全都只差对手1分。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他们重新振作,因为他们不能再输了。

但是,从2:2开始,两队比分差距逐渐拉大,最后他们还是输了,这已是连续第七场失利,杰克·韦尔奇满脸沮丧,愤怒地将球棍摔向场地对面,随即独自回到休息室。

当大家都回到了休息室后,不一会儿,门突然被打开,杰克·韦尔奇的母亲大步走了进来。

接着,她竟一把揪住韦尔奇的衣领,骂道:“你这个窝囊废!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这个道理,你就别再参加比赛了!”

母亲丝毫不顾他的颜面,当场羞辱他,让他在朋友们面前出丑,实在令韦尔奇相当难堪。

但是,这段记忆与话语却从此深植韦尔奇的心中,韦尔奇自我反省,明白那是母亲的爱与失望,促使她不得不闯进休息室来训他一顿。

杰克·韦尔奇回忆,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的母亲。

母亲的忍耐力与进取心,外加热情而慷慨的个性,让他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与沟通。

韦尔奇说:“母亲对人相当热情,如果亲戚朋友们看中了橱柜里的玻璃水杯,母亲会毫不犹豫地送给对方。但是,如果有人辜负了她的信任,那么她说什么都要讨回公道。我想,我是继承了母亲的这些性格特点。”

对于他的口吃,母亲总是这么对他解释:“孩子,因为你够聪明,或许别人的嘴快,但他们绝对比不上你的聪明脑袋!”

事实上,韦尔奇从来都不为自己的口吃而忧虑,因为,他充分相信母亲的话“那是因为,我的大脑比我的嘴转得快”。

“这么多年来,我都数不清,母亲在我身上,究竟倾注了多少关爱。”杰克·韦尔奇深情地说。

杰克·韦尔奇因为有母亲给予最恰当的教育,而拥有了乐观且积极的人生观,例如,当她看见儿子失败时的情绪失控,会立即教育他“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成功”,并给予他正确的生命态度,告诉他:“失败是一切成功的必经过程。”这是多么明智的一种教育方式啊!我们身边有很多家长,如果孩子失败了,就跳出来指责打骂,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是多么的优秀,而你却如何无能。毫不留情面,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因为,那除了让孩子养成更加无礼的性格、自卑的人生外别无它处。

我们都知道,从出生开始,父母亲的言行就已开始影响下一代了,不管求学时间有多长,不论社会影响有多大,一切都不会大于父母亲的影响力。

父母亲对孩子们的教育责任始终都是最大的,因此,孩子们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最关键的影响来自于生育他们的父母亲。

逾越代沟

在一些家长看来,代沟像似有万丈深渊的峭壁,根本难以逾越,但在另一些家庭中它根本就没有踪迹。其实,消除代沟不是件困难的事,只要你愿意,就会与孩子结成“忘年交”。

代沟就是一个沟,也是一个存在于两代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而产生的互不理解的现象。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大人和孩子虽在同一屋檐下,却“相见不相识”,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你要知道,小孩的本性就是活泼好动,模仿性强、喜欢说话、喜欢表现,以这些吸引大家的注意。似乎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都希望小孩很“乖”,希望他们不哭不吵,不叫不闹。似乎这样才算得上有教养,有大家风范。于是争先恐后地硬要把活泼的下一代教成少年老成、沉默寡言的样子。不然父母就觉得不放心,仿佛小孩没调教好。今天,到处都是“竞争”、“积极表现”的生存空间,小孩若能在社会中表现,非得要有足够的表达能力不可,而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最重要的环境与时机就是家庭中幼儿的成长时期,做父母的千万疏忽不得。当儿童咿呀学语时我们就应鼓励他说话,更不要忘了,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时,当客人来访,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的表达能力与权利、表达机会与表达技巧。这就是最好的沟通法则,比一味传教要灵活得多。

有人问,在孩子犯错时,我们要不要让他也有申诉的机会?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哪怕他犯了“滔天大罪”,而且是证据确凿,他也无从推诿的情况下,必须在处罚之前,让他有机会申诉自己的理由与意见:此时就算是他的理由太离谱我们也不用太生气。你必须要记住,小孩有申诉的权利,但是大人有裁决的权利。当孩子犯错,大人在处罚之前,不要忘了让孩子表达,此时处罚的效果较好,而父母的心意也较能让孩子了解与接受。

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观点与意见应当一致。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他们茫然,不知听哪方为好。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打击不是责骂而是使他无所适从。当父母对他各有不同的要求与意见时,孩子便会产生混淆、茫然。长此下去,则会使孩子畏缩、愤怒。当父母对他有共同的态度时,他才能弄清是非的标准,进而知道何去何从,怎样取舍。这种父母亲的一致性也可以涵盖父母亲是否相爱。我们发现,有关对子女沟通的技巧不管如何精巧干练,若是父母两人不能相爱,子女还是不能健康地成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父母之间的相爱对子女的一致性。

父母每天应该与子女有亲密的沟通,时间或许不必很多,但沟通的内容不只限于行为规范、成绩的考核,或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应该是谈心情、谈感受、谈观点、谈人生、谈未来,无所不谈,方显得亲密无间。什么时候开始与子女有较深入的沟通呢?答案是从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沟通就应开始。花时间与小孩玩,虽然玩得没有什么深度,习惯性地与孩子聊天,虽然谈得没什么内容,这却是解决代沟最好的方法。否则,当孩子长大时才会突然发现,做父母的根本不了解他,不认识他,难怪有那么多的冲突和战争。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管教孩子是一种必须的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技术”。你既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又得装成魔鬼来惩罚他们恼人的行为,确实困难。因此,掌握好“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是事实上,有谁说自己从小没有挨过打呢?多年来总有人善意地劝告为人父母者,在管教孩子时不可施以体罚,以免出现不良后果。但是,对付那些怎么也不听话的孩子,大家却不约而同地果断地使用“武力”。

有的小孩子确实“欠揍”。一个人的儿子11岁的时候,正好经历这样一个阶段。那时,他迟钝、懒惰又不听话。每次他不听话,说明他当时正需要管教。最后,他的行为超过了界限,这个人就把他拽到身前,用皮带抽了他十几下。不过妙就妙在他掌握好分寸,既要让儿子感到不好受,同时又不能重到给他留下伤痕。之后,他紧紧地拥抱了儿子一下,告诉他爱他。这时,他们俩都流泪了。

那天剩下的时间里,儿子活泼、可爱并且听话。孩子们本能地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而且他们也明白,一旦行为不端,就得承担后果。倍受世人尊崇的基督教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当孩子故意不听话或者故意反抗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较量,这时父母一定要赢!这是体现父母权威的关键时刻。然而,类似孩子洒了牛奶或者把什么东西掉在地上这样的偶然事件,父母绝对不应该惩罚孩子。但是,在孩子故意重复错误的时候,就要对他们进行管教,包括轻微的体罚。否则,他们以后可能会故意犯更严重的错误。

必须注意一点,管教是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惩罚则是为自己的愤怒和失态找借口。管教是应该的,但惩罚有百害而无一利。

某报纸专栏作家威廉·马托克斯说:大量的证据显示,在遵守圣经真理的前提下,体罚的效果要好一些。1996年公布了一项耗时10年的调查报告,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的戴安娜·鲍姆林德发现,与那些专横或放任的管教方式相比,正面鼓励与严格管教(包括轻微体罚)相辅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一些。无独有偶,1995年瑞典政府的一项研究发现,国家以立法形式禁止体罚孩子后,虐待儿童和少年的暴力事件反而大幅上升。

“美国社会学评论》最新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普林斯顿大学的布拉德·威尔考克斯发现,拥有传统信仰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既严格又非常温和,家长与孩子有着和谐的互动关系。这些家长的教子方法是既有体罚也有拥抱。”

马托克斯接着讲:“必须指出,做父母的不可动辄使用体罚,也就是说,不可每次孩子犯错误时都动用体罚。”

他还说:“略带讽刺的是,被调查人群中,表示赞同轻微体罚的人,恰恰小时候受过这种管教,而且效果颇佳,”因此,适度体罚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做孩子的舵手

对孩子百依百顺的父母绝对不是合格的。要知道,你的孩子的人生需要一位老练的舵手,而你是最佳人选。

金克拉的大女儿十几岁的时候,一天下午放学,她兴奋地蹦下校车,一阵风似地冲进家门。她的朋友们在车里等着她。她奔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想和朋友们去××地方,行吗?”

答道:“不行,宝贝儿。”

她有些呆住了,说:“为什么不行?”

“因为我知道那些小孩不适合你,他们要去的地方也不是有教养的孩子该去的。”

她用十几岁孩子典型的方式辩解道:“可别人都那样做的!”

“宝贝儿!你知道这和你能不能这样做没什么关系。”

“那么,为什么我不能去?”

金克拉再一次回答:“去的地方不合适,与你同去的人也不合适。”

她还是继续坚持着,金克拉耐心地对她说:“宝贝儿,听我说。车里等着你的那些孩子,今天是你的朋友,明天或下个星期也许就不再跟你说话了。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做任何事情,不管是什么,都不能阻止我和妈妈对你的爱。”

金克拉也解释说,他非常爱她,绝不允许她的名声或生命受到危害。她站在那里,双唇微抖着……过了一会,她跳起来,搂住金克拉的脖子,紧紧地拥抱了一下,“谢谢爸爸!其实我也不想去。”

金克拉不知道她是怎么跟朋友说的,但重要的是,她能够把责任推在他身上,而在孩子们面前保住了面子。

也许以前的你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家里的孩子拿着电话大声说:“我得问问爸爸、妈妈。”然后他们将电话高举在空中,使劲地示意你们对他们的要求说“不行”。由于不想身处窘况而希望你们说“不行”,也不知有多少次他们不想去干别人要求的事情。但你们知道,孩子们需要有人帮着说“不”。

在给孩子,特别是给十几岁的孩子发指令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容易甚至愉快地接受你们说“不行”,然后设法去做你们指示她不要去做的事情。一旦被抓住这种有意违抗的证据,他总表现出极为听话的样子。一旦为这种违拗付出代价,他就不再明知故犯了。

如果另外一些听到“不”便怒形于色,跺脚走出客厅,嘴里嘟哝个不停,使劲关上卧室的门,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然后的两天里可能不理睬家里的任何人,显示自己的不悦的话,你们也用不着过于激动,因为他这些举动从不会伤害你们。相反,任他去做。你们因为怕他出事而不让他做的事,那才是对你们最大的伤害。

所以,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当今孩子们需要的是父母亲,而不是同伴。他们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做出成熟的决断。虽然他们会有所争辩,但孩子们本能地知道,他们还不够成熟,对一些重要事情还无法做出良好的决断。可是,他们在家里不需要同伴,他们需要父母亲给予充盈的爱。并且“不行”对于孩子而言是上策时,坚决对其说“不”。因为,只要出于爱的动机,即便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最终你的决定也会被接受。学着做孩子人生的舵手,你的家庭生活会很快乐,而且畅通无阻。

与父母谈心

我们可以为自己奋勇撕杀而得到崇高的奖赏——地位,金钱、荣誉所感到的骄傲,但同时,请不要忘了,我们是父母的儿女。

在你开始独立生活之前,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那时你无论几岁,都是不懂事的小孩,他们是大人。这段历史很可能挥之不去。当你有个重大的建议或决定,准备说:“我在这几年有了一些新的经历,我现在想同你们谈一谈我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你们就能更好地了解我了。”这时,他们可能会先是震惊,后又感到悲伤,但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把子女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你的父母肯定会有兴趣了解你的生活,也会因为你给予他们了解你真实的自我而感动的。但与此同时,你就已经长大了。

一旦你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真实,你就会轻轻松松,走出那个我们习惯于倒退的永远是孩子的角色。相反,你的父母会看到你的另一面,一个已经长大的你,这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

通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倾心交谈,虽然,双方并不能了解对方的一切思想、行为,但亲情的纽带会更牢固,更紧密。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一到老肯定唠唠叨叨。恐怕这是每个子女都头痛的问题。老人的唠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子女做的事不放心,总是唠叨没完,在父母的心理上,往往不自觉地把子女当作儿时的孩子,对子女所做的事总是不放心,这其实是长辈的爱心的表现。碰上这种情况,子女应该想一想,父母唠叨的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如果他的罗嗦是对的,就改正,他也就不再唠叨了,要理解这唠叨之中的爱,体会这种慈爱。如果不对,子女也应该容忍,和和气气地跟他讲一下道理,如果不见效,暂时离开也就没事了。这时加强沟通也可使父母了解你做事的原则、方法,让他们对你有信心,这样他们自然也就放心了,唠叨也就少了。另一方面是有些老人喜欢唠唠叨叨谈自己过去的事,这就是老人的怀旧感,正如梁启超所说的,老年人多回忆过去。碰上这种情况,做子女的最好是耐心听,在老人回忆年轻辉煌时就赞美几句,在老人提及伤感时就多劝慰老人鼓励他们多享受现实生活。

有时候老年父母有些和时代不合怕,子女讨厌他,远离他,他当然感到自卑,感到生活没有乐趣,甚至感到活在世上没有意思。有的老人还有固执的性格,总是固执己见。因为他在社会经历较长,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积累了许多积极的成功的经验,消极的失败的教训,形成了他的一套生活模式,而且总认为他的观点和方法是对的,为了替子女考虑,他也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工作生活。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耐心听老人说完,尽量采纳其中合理部分,不要公开与他顶撞,那样会严重刺伤老人的自尊心。对他不合理的地方耐心向他作些正面说理,态度应诚恳,使老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不再坚持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做法和看法。有时为了教育孙辈或是处理家政,子女和老人可能产生隔阂,做子女的要尊重老人,需要与老人沟通以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要讲究方法,已婚子女不要同时在场,子女态度要诚恳。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矛盾的焦点,寻找解决的办法。记着,无论你是否坐拥金山,名丰誉满,只要在父母面前,你就是他们的儿女。因此,没事儿多和他们聊聊天,你会发现,原来有些人生的智慧真是用时间换来的。

经营好你的人际圈

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举一动都与之密不可分。既然是身处其中,那么想过得潇洒自如些又当如何呢?拥有了广泛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信息网,这样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成功的机遇和桥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能够成功地赢得竞选,就是因为他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在他竞选过程中,他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及日后当罗德学者时的旧识等。他们为了克林顿能够成功,四处奔走,全力地支持他。所以,克林顿在任总统后,还不无感慨地说:朋友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根据《行销致富》一书作者坦利的说法,“成功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成功者广结人际网络的能力,这或许便是他们成功的主因。”百万富翁们不仅晓得有谁被蕴藏在他们厚厚的名片簿里,更愿意把这些资源与其他百万富翁分享。

想要有在成功之路上得力的人际关系,你不仅须用基本常识去“感受”,更要有极大的行动去“执行”。“人际网络前进后的意义,其实比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都还深远。”这是魏斯能为他即将出版的书《不上,则下》访问了280位企业总裁后所发表的感想。他说:“那些企业总裁们,非常致力于发展互需关系的基础。虽然每个人都有他们如何步步高升到金字塔顶端的精彩故事,但大多数人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身旁的人的提拔。”

根据美国作家柯达的说法:“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可就大了。”

要想成功,就必须经营好一个人际圈子,要知道仅凭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自己的事业的。只要有人愿意帮你,不断地给你提供各种资源,你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但是,人际关系的圈子是需要你来培养的,只有用真诚和爱心才能巩固起你的人际关系。也只有团结他人,你手中的力量才会更强大。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再大的力量也是由点滴个人力量聚集而成……

黄昏时候,洪水最终撕开了江堤。一个个小院子成了一片汪洋泽国。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在堤上凝望着水中的家园。

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

一个黑点正顺着波浪漂过来,一沉一浮,像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上了黑点,但见他只停了一下,掉头回游,转瞬上了岸。

“一个蚁球。”那人说。“蚁球?”人们不解。

说话间蚁球正漂过来,越来越近,看清了:一个小足球大的蚁球!黑黑乎乎的蚂蚁密匝匝地紧紧抱在一起。风起波涌,蚁球漂流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浪头打开,像铁器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

人们看得惊心动魄。

蚁球靠岸了。蚁球一层层散开,像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了。岸边水中仍留下了不小的一团蚁球,那是英勇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来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然紧紧抱在一起。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如果你有能力经营好你的人际圈子,那么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辉煌的成就!

应酬的学问

生活中难免有大大小小的应酬,你完全拒绝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要想感情融洽,应酬是条不错的纽带。

生活中的应酬,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为人处事,同事之间有许多事需要应酬:张三结婚,李四生日,王五得了贵子,马六新升了职务,这些事要躲当然也能躲开,但别人会说你不懂得人情世故。善于社交的人,常常很热衷于这类事,帮人凑份子、送礼请客,皆大欢喜。为什么?因为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应酬,看作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达到联络感情的目的。

一位同事生日,有人提议大家去庆贺,你也乐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后发现,这么多的人,偏偏来为他贺岁,他们为什么不在你生日的时候也来热闹一番?这就是问题所在,这说明你的应酬还不到位,你的人际关系还有欠佳的地方。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你不防积极主动一些,多多提高自己掌握应酬的技巧。

比如你新领到一笔奖金,又适逢生日,你可以采取积极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门的同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请大家吃顿晚饭,敬请光临,记住了,别带礼物。”在这种情形下,不管同事们过去和你的关系如何,这一次都会乐意去捧场的,你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重视应酬,一定要入乡随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职者有宴请同事的习惯,你一定不要破例,你不请,就会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如果人家都没有请过,而你却独开先例,同事们还会以为你喜欢招摇。所以,要按约定俗成来办。

重视应酬,还有一个别人邀请,你去与不去的问题。人家发出了邀请,不答应是不妥的,可是答应以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对于深交的同事,有求必应,关系密切,无论何种场面,都能应酬自如。浅交之人,去也只是应酬,礼尚往来,最好反过来再请别人,从而把关系推向深入。能去的尽量去,不能去的就千万不能勉强。比如同事间的送旧迎新,由于工作的调动,要分离了,可以去送行;来新人了可以去欢迎。欢送老同事,数年来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情缘,去一下合情合理;欢迎新同事就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来日方长,还愁没有聚会的机会吗?

重视应酬,不能不送礼,同事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建立感情,加深关系的物质纽带。

同事在某一件事上帮了你的忙,你事后觉得盛情难却,选了一份礼品登门致谢,既还了人情,又加深了感情。同事间的婚嫁喜庆,根据平日的交情,送去一份贺礼,既添了喜庆的气氛,又加深了自己的人缘。像这种情况,送礼时要留意轻重之分,一般情况心意到了就行了,千万不要买过于贵重的礼品。

同事间送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今天你送给我,我明天再送给你,所以,不论怎样的礼品,应来者不拒,一概收下。他来送礼,你执意不收,岂不叫人没有面子?倘若你估计到送礼者“别有用心”,推辞有困难,不能硬把礼品“推”出去,可将礼品暂时收下,然后找一个适当的借口,再回送相同价值的礼品。实在不能收受的礼物,除婉言拒收外,还要有诚恳的道谢。而收受那些非常礼之中的大礼,在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和令你无法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你定要撕破脸面不收,也比你日后落个受贿嫌疑强。

朋友多了路好走

读怎样的书,也就是在交怎样的朋友;交怎样的朋友,也就是在读怎样的书。朋友的类型越多,说明你读的书的种类也就越多,涉及到的生活领域也就越多,积累的人生经验也就越丰富,你的生活过得也就越幸福。

潇洒的日子无过于8个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如果你自命是块圣洁的水晶,永远应该站在尘世间的那些凡人之上的话,那么你“绝世而独立”的身影恐怕只要稍做晃动就会从万丈高楼跌下,输掉整个人生。

古话说得好:“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能得一知己,死而无憾。”鲁迅先生也发出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都是说明知己朋友难觅。知己朋友难觅,是不是因此就要少交朋友了呢?或者一味强调交友的审慎,就认为这个也不可靠,那个也信不过呢?当然不是。人既然生活在大千世界之中,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交友是必然的,不但要有生死与共、患难不移的朋友,也要善于和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交朋友。

毛泽东胸怀博大,善于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青少年时期,靠一张《二十八划生征友启事》,他和蔡和森、陈潭秋等人组织了新民学会,结交了一大批有志之友。投身革命后,有朱德、周恩来等一批亲密战友在他身边。同时,毛泽东还与李淑一、章士钊、柳亚子等许多平民百姓、民主党派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通过朋友,他掌握了社会各阶层各党派的情况,为发展统一战线、制定党的方针政策,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对于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都是有益的。

唐代画家吴道子出身贫寒,后被唐明皇召入宫中做供奉,与将军裴曼、长史张旭结交为友。在洛阳,裴曼请吴道子到天宫寺作画,并厚赠与金帛,吴道子婉言谢绝,只求观赏裴曼的剑术。于是裴曼拔剑起舞,吴道子“观其壮气”奋力挥毫,写出了绝妙的草书。这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泛结交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朋友,就能相得益彰。

虽然广泛交友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又要审慎选择。鲁迅先生曾经说的:“我还有不少几十年的老朋友,要点就在彼此略小节而取其大。”略小节,取其大,就是不斤斤计较小节,而要从大处着眼。看人首先看大节大志向,大情趣,不是盯住对方的缺点错误和小毛病不放,而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人。如果不能略其小,取其大,就不能与人为善,也就不能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而可能一叶障目,不识泰山,最终失去朋友,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他博闻强记、智力过人,在甲骨文研究上卓有成绩。后被罗振玉赏识,结为朋友,后又成了儿女亲家。王家贫穷,罗振玉常在经济上接济王国维,但他只是为了将王国维当成赚钱的机器。罗大量收进甲骨文,让王国维来考释,但发表文章的署名却都用罗振玉的名字,使他赚了大量的钱。而王国维最终由于经济上有勒逼,壮年投湖自尽。这都是他交友不当害了他。

郭沫若曾指出:王国维之所以戛然止步,甚至遭到牺牲,主要是朋友害了他。而鲁迅之所以始终前进,一直在时代的前头,也未始不是得到了朋友的帮助。鲁迅之所以能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也得益于他身边的那些良师益友。

在志同道合和高尚情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的,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去温暖的颜色。与品质高尚的人交朋友,结下的真挚友谊是提高你自身素质和生活品位的催化剂。因此,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不嫌多,有水平的朋友不嫌少。

友爱之光

用真诚的心,炽热的情造出友情的佳酿,透明如我们的清纯,甘甜似我们的热情,干杯的时候落进彼此最真的祝福,清甜芬芳的滋味足以让我回味一生。

有一首名叫《友情》的歌,歌词的开始:“友情,人人都需要友情,不能孤独走向人生旅途。”是的,在人生的路上,有你有我,有朋友的偕伴,才不会孤单寂寞。成功时,有朋友的掌声鼓励;失败时,有朋友的热情安慰,这就是友情的可贵。

莎拉坐在客厅里,紧握着拳头气愤地说:“我永远也改不了,我一错再错!”

莎拉所指的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听从她的朋友奥黛莉劝她做这做那。这一回,她听了奥黛莉的意见,把她的厨房糊上一层最新式的红白条墙纸。“我们一块去商店选中了这种墙纸,因为奥黛莉喜欢这一种,说这墙纸能使整个房间活跃起来。我听了她的话。而现在,是我在这个蜡烛条式的牢房里做饭,我讨厌它!我怎么也不习惯。”她感到,这一折腾既花费了钱,又一时无法改变。

莎拉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对选墙纸一事愤怒,而且气愤自己又受了奥黛莉意志的摆布。

同样也是奥黛莉,说莎拉的女儿太胖了,劝她叫女儿节食。她还说她的房子太小,使她为此又花了一笔钱。

莎拉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意见。过去她的意见总要事先受奥黛莉的审查或者某个类似奥黛莉的人物的审查。后来她有了进步,尽管奥黛莉说那双鞋的“跟太高,价也太贵”,她还是买了那双高跟鞋。莎拉回忆说:“我差点又让她说服了。但我还是买了,因为我喜欢,您可以想象当时奥黛莉的脸色有多难看!”最有趣的是,最后奥黛莉自己也买了一双同样的鞋,因为鞋样式很时髦。

莎拉现在所做的调整只是与另一个女人的关系的界限。她仍然把奥黛莉当作好朋友。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类似的朋友,在特殊情况下,有的人愿意受朋友的控制,是因为他缺乏主见,产生了对朋友的依赖,而过分的依赖会让朋友产生反感。

塔娜是位年轻妇女,她愿意让一位朋友摆布她的生活。与莎拉不同的是,塔娜却是主动要求受控制。当她的垃圾处理装置出毛病后,她给好朋友玛莎打电话,问她怎么办。订阅的杂志期满后,她也去问玛莎是否再继续订。有时她不知晚饭该吃什么时,也给玛莎挂电话问她的意见。玛莎一直像个称职的母亲一样,直到有一天出了乱子。那天,玛莎的一个儿子摔了一跤,衣袖给划了个口子,需要缝针。塔娜又打电话问问题了,由于非常疲倦,玛莎严厉地说道:“天哪!看在上帝的份上,塔娜,您就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就这一次!”说完就挂了电话。

塔娜对玛莎的拒绝感到迷惑不解,她说:“我还以为玛莎是我的朋友呢,连这样的小问题都不肯帮忙,太让人伤心了。”

过分的依赖会损害你和朋友的关系,而且是双方的,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指导和保护你的义务,他们能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他只不过是朋友而已。你自己不能做决定,缺乏主见,就会使你受到朋友正确或错误的意见的影响。为此,你应该立刻决定,摆脱对朋友的依赖。

不要失掉朋友

朋友,是我们在成功时刻欢喜的分享者,是我们在失意时刻忧愁的分担者,是我们在无聊时刻烦躁的对抗者。朋友,在生活中应该有着绝对崇高的地位。一个人失去了朋友,成功就会弃他而去。

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童年贫穷而不幸。14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瞅空子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存的活力,而且对待朋友十分真诚。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

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同甘苦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疏远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失望地走了。从此,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一生。

朋友也许会吃你

我们要知道,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那些曾经患难与共的朋友,因为只有他们,才是你心中最值得珍藏的财富,而且会陪着你,直到地老天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句话可谓道尽所有世态炎凉。虽然利益可以让你过上富贵荣华的日子,可是有一种东西是金钱所不能左右的,那就是感情。如果朋友之间让利益的腥味儿盯上,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危机四伏。

“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可惜当今正在为一个“利”字浸泡。

1990年8月,冯医生在桂林进修,碰到一个叫修竹的女人心脏病发作。救死扶伤为冯医生的信条,他马上组织抢救,这以后,两人自然结成朋友。修竹戴金丝眼镜,看起来温柔可人,常说要报救命之恩。1990年8月,说自己所在的深圳公司给她分了4个股份,每股2500元,三个月后可获利2万,并表示让两股以示谢恩。此等朋友、此等友情,冯医生不由不信,立即将5000元交给她。

1991年春节后,修竹又对冯医生说:“上次股红没分,是公司用股红做一笔大生意,三个月每股回报3万。因为是老朋友,亲戚我都没给,再让两股给你,每股3000元。”话热语情热乎乎的,冯医生又把父亲多年积攒的6000元交给修竹,修竹说他这个朋友“爽”,不久,又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儿子志新。

志新对冯医生说:“你是我妈的朋友,我就算你的干儿子,我一定要在经济上帮你。”

又说:“我和北京一个朋友在内蒙古办了个养殖厂,做皮毛出口生意,年纯利几十万元,冲你是妈妈的朋友,把一个3万元的股份给你吧,半年赚10万元。”

冯医生友情难却,况且利大,扯债拉债借了3万元交给志新。

他天天盼分红还债盈利,不料,1991年7月的一天,得到的消息是双方的生意都亏了,冯医生一听,顿时一头栽倒,晕了过去。

莫非修竹是骗子?不像,因为她的儿子志新又来了,晃一晃50元一扎的现金,拿出一张4万元的欠条,说要去买一只价值连城的玉璧,买了回来能卖150万元,还他冯医生后还有多的。

人家举债设法还钱嘛,冯医生再次为朋友之情感动,拱手又让出4万元。

哪知志新这一走音信全无,冯医生的钱也一去不回头了。

冯医生这以后病倒床上,好在病后向公安局报了案。

公安局说这叫“杀熟”,一种当前极其普遍的宰朋友手段。

“杀熟?”冯医生闻所未闻,他不懂朋友之道何以变得这样险恶。

冯医生的教训是惨痛的,但不算巨大。殊不知到处有“杀熟”的惨剧,如1991年6月,江苏国营新洋农场油米场给深圳一位董姓的朋友骗去600吨大米价值63万元;1992年W市210名穷教书匠给一位代理新疆某油田内部债券的朋友涮去100万元。著名的“杀熟”例子恐怕得首推全国最大贿案犯曾利华。她惯用的手法是以朋友的推心置腹和朋友的热情奔走,帮要房地产项目的“朋友打通关节”,当然,“关节费”是要的,一次是44万元人民币和1000美元,一次是60万人民币和2.8万美元,要到后则大大咧咧地揣到私囊里头。

人们记忆犹新的传销活动害得多少亲朋好友倾家荡产,走投无路。因此,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过分相信朋友,尤其在金钱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