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保肝护肝101个小窍门
36694400000006

第6章 预防传染小窍门

挑战乙肝“防”先行注射疫苗防乙肝新生儿以及所有适合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属、亲友、同事,都应该了解自己是否有抗体,没有抗体的应立刻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前需要进行乙肝“两对半”常规化验,经过化验才能够知道自己是否有抗体,如果没有再接种疫苗。已经有抗体的人士,就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

了解相关医学知识,科学预防任何人都应该了解乙肝,只有了解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地预防被感染。乙肝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病症,而且也是一种严重致死性的进展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其他途径传播。虽然一些普通的接触途径,如皮肤的接触、接吻、吃饭等不会传染乙肝,除非皮肤、口腔和消化道有破损,但还是要注意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性生活时需要使用安全套,家里要经常消毒,尽量分餐,患者使用专门的碗筷等。

远离乙肝的3招必杀计医学专家表示,只要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3点,便可让乙肝永远远离你。

远离伤肝药物和食品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使人远离疾病,远离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肝脏正是负责解毒的脏器,任何药物都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一定要增强体质,少生病,少吃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食品多吃也会伤肝,诸如高脂肪的油炸食品。酒尽量少喝或者不喝。

劳逸适度,保证休息在工作和学习中,切忌加班加点,少睡熬夜,因为劳累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力最差,病毒最容易侵入体内。而且过度的娱乐也是有害的,通宵打牌、旅游跋涉或参加剧烈的体育锻炼都会导致人过度劳累,使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如果与乙肝患者亲密接触,就很容易被感染。

注射疫苗,时刻警惕健康人一般每年体检一次,如果肝功能正常最好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疫苗期间也要每年做一次肝功能5项检查。疫苗注射完毕后要检查是否有抗体,如果没有需要加补针。出现抗体后的三四年也要进行定期体检,时刻警惕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生活中消毒有6法乙肝患者家庭生活中的消毒很重要,家属可以选择如下方法定期进行全面消毒。

消毒液消毒可以使用84消毒液,加水20倍,将家里的家具、地面等进行消毒;也可加水40~50倍,将所有的碗筷等餐具进行定期消毒;加水100~200倍,可以清洗蔬菜和水果。有的医院可能售卖肝炎消毒洗涤灵,对于各种类型的肝炎病毒都具有高效消毒的功能,只需1分钟,即可杀灭肝炎病毒,但是消毒后要用清水擦洗。最好能够每天对地面和家具进行消毒,餐具的消毒宜3天左右一次。

蒸汽消毒家用的大一点的大蒸锅、蒸笼,适用于金属、玻璃杯、酒杯、陶瓷器、餐具和茶具的消毒。消毒时间为水沸冒气后20~30分钟。至少3天进行一次蒸汽消毒。

煮沸消毒将患者所有的生活用品,诸如餐具、茶具、耐热的物品和小件布料衣物浸没在水中,加盖煮沸,水开后,煮沸15~20分钟可杀灭肝炎病毒。

漂白粉消毒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居室的地面和墙面,关闭门窗2小时;也可以用漂白粉对患者的呕吐物、分泌物及粪便进行消毒后再冲走;餐具等可放在3%的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

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适用于对室内及患者用品、餐具和手部进行消毒。用0.05%的过氧乙酸液浸泡污染物品2小时就可达到消除乙肝病毒的效果。室内墙和家具的表面用0.5%~0.8%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30毫升/平方米,门窗紧闭1小时。也可以用0.05%~0.2%过氧乙酸液洗手后使用肥皂再用流水冲洗,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杀灭病毒的效果。

7道“栅栏”阻断传染的脚步饭前便后勤洗手患者及其家属要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最好使用能够杀菌灭毒的洗手液,清洗要仔细。不要经常用手揉眼睛等。

患者最好分餐吃患者吃剩的食物最好倒掉,不要将患者吃剩的食物给健康人吃。患者最好与健康人分开,即使用专门的碗筷,也不要给客人夹菜。尽量不要到亲戚朋友家中串门,更不要使用别人家的碗筷。

让患者不要亲吻孩子患者不要亲吻孩子或手拿食物喂孩子,以防唇部有裂伤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尤其不要乱吐痰,最好将痰吐到马桶里立即冲掉。而翻阅过的书籍、报刊等不需要的物品,最好能烧毁或置于烈日下暴晒消毒。

患者日常用品要分开乙肝患者的生活用品,如碗筷、杯子、脸盆、毛巾、牙刷、香皂、剃须刀等都要与家人分开使用。浴盆最好也要分开用,如不能分用,要做到用一次消一次毒。

患者的衣裤和床单要常消毒患者换下的衣裤和床单,最好用水煮沸16分钟以上或在0.5%的84消毒液中浸泡20分钟后再洗涤,患者的衣物切忌与其他人的衣物混洗,以免将病毒传播给别人。

及时清理患者排泄物乙肝患者的排泄物如尿、便最好排在马桶内,马桶每天消毒一次。如果排在盆内,将污物倒掉后,应立即对盆消毒,而且这个盆不要用作他用。

注意“性”安全乙肝患者因为久病,体力不如常人,所以需要节制性生活,一周不要超过一次,这样做也减少了伴侣感染的概率。另外,一定要使用安全套,在口腔有伤口的情况下不要接吻。因为,通过唾液或精液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对方。

出游后,拒绝带乙肝回家医学专家提醒旅游爱好者,旅游归来后要注意观察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外出旅游如果不注意卫生,就会增加肝炎的感染机会。出游期间,如果能够做到以下4点,就可有效地预防乙肝感染。

(1)一定要有乙肝抗体后才能外出旅游。而且旅游前半个月至1个月,最好进行疫苗接种,以保证旅游时体内有充足的免疫力。

(2)外出旅游要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街边摊点进食,尤其是流行病盛行的季节更要提高警惕。如果是到南方沿海景区旅游时,不要生食水生贝类,如哈喇、泥蚶、毛蚶、牡蛎、小蟹等食品,这些食品常常采自海边,携带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蒸熟煮透后才可安全食用。

(3)在外旅游最好携带灭菌的洗手液,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茶杯、毛巾等用品单独使用。不吃半熟的菜,要吃凉拌菜时最好吃一些生蒜。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注意劳逸结合,以保持身体的健康,不要过于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

医学专家提醒旅游爱好者,旅游归来后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衣物、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及身体。比如立即用消毒液加水后清洗手和脸,最好在洗澡水中加入几滴消毒液。衣物要使用20%的消毒液浸泡25分钟左右。小心网吧里的乙肝病毒调查结果显示,在网吧里的电脑键盘和鼠标上,有害细菌比公共厕所的细菌高出400倍,而且发现其中存留的乙肝病毒竟然占到了35%,这种情况不容忽视。网吧里的电脑键盘和鼠标上,经常发现其缝隙中藏匿着饼干渣、咖啡粉、头发丝、头皮屑、血痂等。对其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键盘和鼠标表面的细菌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乙肝病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巴斯德氏菌和真菌。一些经常光顾网吧彻夜打游戏的青少年,由于睡眠较少,机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如果手指受伤,正好碰到键盘和鼠标里带有乙肝病毒的血痂,那么就有可能受到感染。所以,网吧应尽量少去。尤其是那些地下网吧,卫生条件极差,最好不要去。家里的键盘和鼠标最好也要经常消毒。另外,操作键盘时不要吃东西,也不要喝饮料。手部肌肤有损伤的时候,不要去网吧上网。网吧上网结束后,应立即回家用灭菌的洗手液反复清洗手部和面部。

钱其实很“脏”多数人见了钱都会爱不释手,还有的人会用手蘸着唾液数钞票。医学研究发现,钱其实很“脏”,它不仅是许多病毒传播的载体,也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钞票带菌非常多据卫生检测表明,每张纸币上带有病原微生物2.6~6.9万个,一枚硬币上的病原微生物也有3~4万个。并且流通机会较多的面值为1元、5元的钞票比50元、100元的钞票平均带菌数高出数倍。钞票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如肝炎病毒、沙门氏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病毒、沙眼衣原体、痢疾杆菌等等,其中在小额的纸币上,20%带有痢疾杆菌,63%带有大肠杆菌。

接触钞票频繁会得肝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排泄物或各种体液(唾液、乳汁、汗、尿液和精液等)污染其他物品。在社会上,纸币交换频繁,使用者中难免有乙肝患者及携带者。他们体内的乙肝病毒会通过血液、排泄物或各种体液,造成纸币的污染。

卫生防疫部门从医院收来的纸币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为3%。纸币一旦遭受肝炎病毒污染,就能在4℃~37℃的环境下存在80天。

用钱不当有五大现象日常生活中“用钱”不当也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不良的用钱习惯有以下几点:

(1)间接吻钱。相当多的人习惯于用手指蘸唾液点钞,这种间接与钞票“接吻”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恰逢口腔有破损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

(2)“吞菌”。不少人用刚刚拿过钱的手直接取包子、煎饼之类的食品。那么,钞票上的病菌就会跟随食物进入人体,如果手上有看不见的伤口,就会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大多数小吃摊贩也常常是用手接过顾客的钱就直接取食物给顾客,这样也会增加顾客感染病菌的几率。

(3)点钞后不洗手。出纳员点钞,用海绵蘸点,不存在“吻钞”之弊。但点钞后病菌会留在指头上,若不洗手直接用手取食物或持筷进餐,也会增加感染病菌的概率。若点了钞票不洗手就上厕所,则会把病菌引入泌尿道。所以,任何人点了钞票后都应立即用灭菌洗手液洗手,饭前便前也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够远离“乙肝”。

(4)钞票与食物同袋。不少人将找的零钱顺手放在零食袋子中。钱食混合,使食物被污染而容易使人致病。零钱的带病菌数往往多于整钱,因为它们的流通速度快,经过的人手也多,所以将它们与食物放在一起,传染疾病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5)口衔钞票。有的人手里的东西太多,就习惯将找来的钞票衔在嘴里,还有的人打牌时习惯口衔纸币,这种行为会直接导致病从口入,十分危险。

肝炎家庭调理123(1)家中如果有人患了急性肝炎,首先应设法让患者及早去医院隔离治疗。如果需要留家治疗,也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最好让患者独住一个房间,患病初期3个星期内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受到限制,不要串门、不要外出。最好由一个人专门照料患者,照料告一段落后,双手用5%的活化的二氧化氯或5%的碘伏浸泡2分钟,然后再用流水冲洗后擦干。患者隔离期间应单独使用碗筷及其他物品。

(2)患者在家中隔离期间的用具、衣服、被褥要勤换勤消毒,还有就是经过严格消毒(方法见前)再洗。解除隔离之后,不能煮沸及拆洗的患者衣物,可放在密封的橱柜内,喷洒一些雾化的福尔马林熏蒸12小时或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12小时进行消毒。

(3)家具、门把手等患者经常接触的地方,每天可用84消毒液稀释后消毒1小时。家具消毒最好选择使用无腐蚀作用的3D消洗灵消毒剂。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应在患者隔离后观察一段时间,在观察期间要留心有无肝炎早期症状。怀疑有肝炎时,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易感人群(对乙肝缺乏抵抗力者,如孕妇、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则应及时接种肝炎疫苗进行预防。

洗牙警惕染上乙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洗牙,洗牙不仅可以美化牙齿外观,同时还可防治牙龈炎及牙周炎。但是洗牙不当会感染一些病菌,乙肝病毒就会因为洗牙而传播。所以在洗牙时应警惕,不要感染上乙肝。

一般洗牙是用超声洁牙机把沉积在牙齿上的钙化牙龈即牙结石除掉,牙结石一般牢固地附着在牙颈部,在清除时,会不同程度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血,如果洗牙诊所消毒不规范,那么破损的牙龈伤口和血液是乙肝病毒传播的直接途径。所以,到诊所洗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去洗牙,正规的诊所,工作人员具有专业证书。非专业人员缺乏专科知识,操作时更易损伤牙龈组织,而且有可能会疏忽消毒的工作。

(2)仔细查看诊所的消毒措施是否齐全,注射器、手套、口罩等用品是否是一次性的。洗牙之前可观察操作人员是否从独立、密闭的消毒纸袋中拿出机头等器械。如已经过消毒,消毒袋背面的双色圆圈颜色会变深。也可以看口腔用的托盘,是否是从新包装里拆出来的;看牙用的无影灯应该包上锡箔纸,因为医生的手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被污染;洗牙者漱口用的水应该是纯净的消毒水等。从这些细节中,都可以看出诊所的消毒措施是否完善。

(3)正规洗牙诊所一般会在洗牙前,要求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及丙肝抗原测定,阳性患者则需要采取特别措施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只要注意以上几点,在洗牙时就可减少感染肝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