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专用水杯
让宝宝使用水杯喝水,可以帮助宝宝告别奶瓶,而且水杯相比奶瓶更能锻炼宝宝手部的肌肉。
当宝宝能够有模有样地握着匙子时,就可以给他准备专属的水杯了。水杯的材料需具备耐摔、环保的性能;水杯的大小需适合宝宝的小手。
刚开始使用水杯时,只在杯中注入少量开水,以免洒了宝宝一身,再根据宝宝的能力发展,逐渐增加水量。
宝宝摔倒后不要这样应对
宝宝刚开始学走路,脚上的力量不足,身体的平衡感也不好,摔倒势必在所难免。宝宝摔倒的时候,爸爸妈妈不需要太担心,普通的摔倒对宝宝来说并不会很疼。有研究表明,宝宝越小,对刺痛感的敏感度越低,也就是说,同样的刺痛,宝宝感受到的程度比成人轻很多。
宝宝摔倒后的反应通常根据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决定,而且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宝宝一时的反应,甚至可能影响宝宝一生面对挫折的态度。
过分亲、哄
宝宝摔倒后,如果爸爸妈妈过分紧张,抱着宝宝又亲又哄,宝宝通常会选择大哭。因为爸爸妈妈如此的态度会加强宝宝的恐慌,让宝宝以为摔倒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以后宝宝可能会变得害怕挫折。
欺骗教育
宝宝摔倒后,如果爸爸妈妈口是心非地说:“一点儿都不疼,宝宝最勇敢了,宝宝不哭,宝宝自己站起来!”宝宝通常就会选择强忍眼泪,瘪瘪嘴,站起来继续练习走路。但是,宝宝以后很可能会变得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摔倒后可以这样应对
宝宝摔倒后,亲不得,“骗”不得,那么爸爸妈妈该怎么做呢?
虽然宝宝的表达能力有限,但是爸爸妈妈仍然应该仔细聆听宝宝的意见。宝宝摔倒后,爸爸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一个拥抱,但不要过于夸张,再耐心地询问宝宝疼不疼,是否愿意继续练习走路。
如果宝宝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按照宝宝的意愿去做,继续练习走路,或者作罢。如果宝宝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根本就听不懂爸爸妈妈在问什么,那么爸爸妈妈可以给个选择题,走路或者不走路。1岁的宝宝通常已经可以对二选一的选择题做出反应了,比如:吃或不吃;玩或不玩;睡或不睡等。
甩开学步车
对于学步车的利弊一直争议比较大,本书的观点是不支持让宝宝使用学步车,认为其既不利安全,也不利健康。
如果爸爸妈妈喜爱让宝宝使用学步车,认为学步车可以让成人更轻松,让宝宝学习走步更快,那么,到这个月份也可以结束了。1岁后,宝宝的能力发展很快,学步车会给宝宝带来诸多限制,妨碍宝宝动作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