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始终与成功无缘,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带着各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这些习惯就像一堵玻璃墙,把他们与成功无情地隔开,让他们只能看到成功近在眼前,却总是无法到达。你只有仔细地检查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坏习惯,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才能开启成功之门。
1.跳槽不要太随便
——克服见异思迁的工作习惯
招聘会上,一名男子在应聘某知名企业时,表现得十分自信。他拥有硕士学位,高级职称,11年工作经验。人事经理对这样的高级人才非常感兴趣,他温和地询问应聘者都做过什么工作。该男子志得意满地开始了他的一连串介绍:1994年,我在广州××公司担任经理助理,1995年1月,我在上海××集团担任业务经理;1995年11月,我在北京××厂担任……随着他的介绍,人事经理的眉头越皱越紧。该男子毫无查觉,又总结性地说道:“我先后在13家单位担任过不同的职务,所以对于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我都是比较熟悉的,而且——”“先生,”人事经理打断了他的话,“虽然你的工作经验丰富,但先后跳槽13家公司,这太让人吃惊了。我们需要的是对公司绝对忠诚的员工,恐怕您不太适合在我们公司工作。而且说句实在话,您这样频繁跳槽,让我对您的能力也不得不表示怀疑。”
这位先生虽然拥有很不错的条件,但却因为频繁跳槽的习惯而遭到了拒绝。随便跳槽确实不是什么好习惯,从企业方面讲,会对你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更糟糕的是,这种习惯会使你无法专注于自己的选择,到头来一事无成。
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耐力,因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都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而一个频繁跳槽的人,就如同蜻蜓点水一样,永远只能停留在工作的表面上,何谈成就人生的机会?
邵刚从地质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家甲级设计
院,单位的技术力量雄厚,效益也不错。他在这里干了7年,顺利评上了工程师,还参加并主持了许多工程项目,成为本单位小有名气的年轻专家,而且当时单位里各专业的技术负责人都是些50多岁的人。只要邵刚再耐心等两年,评个副总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年轻气盛的他看不惯这种论资排辈的制度,心想“树挪死,人挪活”,不顾单位领导的再三挽留,辞去了工作,去了一家外企当企划。邵刚特别喜欢白领的工作氛围,加上部门主管喜欢他的写作风格,很快他就进入了工作角色。主管还不时地鼓励他,只要邵刚继续这样干下去,提职加薪会很快的,最多5年的光景他就会成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两年后,就在邵刚要提职时,主管神不知鬼不觉地跳槽了。而新来的主管比邵刚还要年轻,并且不欣赏他写的材料,经常要邵刚改好几遍他才满意。邵刚觉得主管为人苛刻,干下去没意思,于是他再次走人。
邵刚这次到了一家合资企业从事广告策划,刚开始这家企业效益不错,但不久就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业务量直线下降。邵刚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没有立即抽身而去,而是坚定地与公司同舟共济,共渡难关,3年后他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可公司一直没有走出困境,不久就倒闭了,提职成了泡影是小事,真要命的是邵刚还得另找生路。
后来,邵刚又跳了几家单位做
业务,业务本来就难做,再加上不少公司本来就是短期行为,邵刚始终没有找到可以立足之地,一直苦苦挣扎着。有一天,邵刚顺路来到了第一个工作单位,那里变化很大,老一代早已全都退休了,各级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大都是和他同年毕业的人,他们一般的也是院属二级单位的副总,最不济的那一个也是主任工程师。而邵刚却到了36岁还无处生根,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邵刚就像一个没有耐心的挖井人,选定一个地方,挖了几下,发现没有井水流出就立刻转向它处重新开始,在新的地方挖几下也没有水,于是他又换了个地方重新开始,就这样一连换了好几个地方,最终他也没挖出一口能出水的井。生活中,像邵刚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没有个人发展的长远规划,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一辈子为跳槽而跳槽,在职场上奔波劳碌,到头来一无所获。
事实上,任何一个公司的
内涵和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人在三五个月就能学得到的,无论是搞专业还是学管理,只有去掉浮躁,踏实进取,潜心修炼,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快的进步,并且让自己在学习和进步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与收获,用努力工作,杰出的业务成绩赢得同事的尊重和老板的赏识,取得应有的报酬,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习惯视点”
如果你习惯于频繁跳槽,总将精力分散在下一个“更好”的工作上,那你就会永远两手空空。所以,千万要改正这种不良习惯,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后,就要踏实工作,凭着不断的积累与开拓,你一定能登上事业的顶峰。
2.耍“小聪明”只会耽误了自己
——改正投机取巧的工作习惯
张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一次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张阳身体似乎有些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张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张阳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从此,大家再看张阳时,顿觉他很虚伪,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说来也巧,在参加会议的众多职员中,有一个刚好是总经理的小舅子。结果不用说了,张阳以后再也没被重用过。
张阳因为耍“小聪明”而被老板“冷冻”了起来,他为他的“聪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张阳式的人,他们养成了在工作中投机取巧的习惯,认为只要老板在身边的时候表现出色就可以了,老板不在,又何必拼命呢?像这种“聪明人”只能一时得利,他们的“聪明”迟早会害了他们自己。
马昆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朋友们十分看好。可是让朋友们吃惊的是,都毕业几年了,马昆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孙亮,此时已经成为一家日化用品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总监。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
离开学校后,马昆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就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将他“冷冻”起来。无奈之下,马昆只好卷铺盖走人。
之后,马昆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马昆不能“忍受”的。
马昆后来又在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的公司工作过。这几年,马昆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了,可马昆却还是在职场游荡。
孙亮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日化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勤奋工作,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他对行业渠道的熟悉程度使上司很是赏识,对公司产品更是了然于胸。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当该公司华北地区市场总监的位子空缺后,公司总部就让他顶了上去。
他们的经历真像某位大学生所说的:“毕业以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可是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平,怨天尤人。其实他们有没有认真地检讨过自己呢?总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期望很多,付出很少,内心里不屑于去做他们心中的“一般的小事”,认为他们被大材小用。认为是小事,就开始耍起小聪明,投机取巧,得以蒙混过关。但是他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他能蒙得过一次、二次,能总是混过去吗?一旦让老板察觉,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而坏印象却在一瞬之间。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犹如一张白纸,整张白纸的白不如上面一个墨点的黑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即使老板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老板以后就可能不再信任你,因为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所以总有人觉得与成功无缘,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老板不识人才,只把一些零碎小事交给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老板不把机会给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把机会拒之门外。在老板的心中,他以往的投机取巧已经被打上不踏实、不可靠、不能委以重任的印记。在一个公司中,如果再也没有机会从事重要业务,何以谈将来?何以谈前途?
投机取巧的习惯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可能永远被你的“小聪明”蒙骗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成就你的事业。
“习惯视点”
如果你不幸养成了投机取巧的习惯,那么即使你学识再高、本领再大,也绝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如果你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你就可以把自己带到明天的最佳位置。
3.别为马虎误前途
——告别马虎轻率的工作习惯
某报社曾有个年轻的通讯员,在报道某企业当年的成就时,因为一时的马虎把“千”字错写成了“万”字,结果新闻在报纸上登出后,当地的税务部门立刻找到这家企业的老板,严厉批评他们说:“你们公司隐瞒实际收入,企图偷税漏税,现在必须补交税款!”
老板听了之后感到十分奇怪,因为公司确实是按实际收入交税的,没有任何隐瞒收入的违法行为,于是就与税务部门争辩,税务部门人员说:“你们还拒不承认,更应该加重处罚,你们说没有隐瞒收入,但是报纸上已把你们的收入登出来了,与你们上报的出入太大,你们还不承认?”老板没办法,只得找来报纸,并协助税务部门重新核查账务,结果才发现是那个通讯员的马虎所致!
通讯员的马虎粗心,给这家公司惹来了麻烦,幸好没有造成损失,解释清楚就可以了。然而很多时候由马虎粗心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补救的。所以,如果你有马虎的习惯,就要尽快纠正过来,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会让你吃大亏。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乌鲁木齐市粮食局的一家下属挂面厂曾花巨资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作为附带合同,随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而塑料包装袋的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当样品设计好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几个月后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抵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有点不对劲,仔细一看,当时全傻了眼,原来每个塑料袋的袋面图案上的“乌。”
字全都多了一点,变成了“鸟”字,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原来是挂面厂的设计人员一时马虎,把设计样本打印错了,而进出口公司的人员检查时也一时大意没有发现。也就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相关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试想,如果设计人员细心一点,谨慎一点,进出口公司的审查人员再认真一点,多检查一次,又怎么会让这18万元付之东流呢?
马虎所带来的危害还有更严重的:不经意抛在地上未灭的烟蒂,可以让整幢楼化为灰烬;调度员看错两分钟,使两辆满载乘客的列车高速相撞,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医生的一时粗心,把手术钳留在病人体内,结果让病人备受痛苦,医生前途无“亮”……
有这样一句谚语: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当然,许多小事也确实易于被人疏忽,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努力。
只有当我们在意识中对它们有充分的警戒心,就能够注意并克服掉马虎粗心的恶习。时刻对马虎轻率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并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素质,而“习惯常常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有的员工可能会说:
“我生性就是粗枝大叶,大大咧咧,马虎粗心是天性所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很难做到细心谨慎,怎么办呀?”其实完全不必担心,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伟人,他们一开始也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的,有了缺陷不可怕,只要改掉就行,而且他们也都是这样做的,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所以有时候不要认为你自己不能改掉这种恶习,如果你总是这样想,它就成了你坚持错误的借口。如果你不想也不去改掉这个恶习,你就当然无法成功,因为马虎轻率是成功的致命杀手,它不但会让你失去未来的成功,甚至毁掉你已经取得的成就,而这个过程,马虎轻率只要瞬间的过程,而你以前的成就却是辛辛苦苦奋斗了多少年的结果!因为马虎粗心,你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尽管从客观来说你工作确实很努力,很敬业,但是你的工作成果却总是不能让人满意,总是与目标之间有一点点差距,而这个差距只要你再付出一点点精力和努力就能达到,而你却没有做到。长此以往,你的上司就会对你失望,对你不信任不放心,甚至怀有戒备之心。想想你在公司还有发展的前途吗?还有出头之日吗?更严重的是,你能否保住这个工作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不管粗心是天性所致也好,是后天养成的恶习也罢,只要你是追求成功,拥有远大理想的人,只要你下定决心,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个坏毛病。
“习惯视点”
历史上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说,职场上有一失误成千古恨的教训。马虎不但会让你不能继续获得成功,甚至还会毁掉你已经取得的成就,所以你一定要摘掉“马大哈”的帽子,这样你的前途才会一片光明。
4.成败都在细节
——培养谨慎细心的工作习惯
A小姐和B小姐都是某知名企业的公关员,因为最近老总有计划要裁员,A小姐和B小姐都在工作上较起了劲。一段时间后,公司决定为一个即将启动的项目举办个剪彩仪式,一切工作就都交给A小姐和B小姐负责,这也是对她们俩的一次变相的考验。剪彩仪式上,两人的表现都很精彩,不过最后老总还是在一个小细节上判定了两人的胜负。那天的仪式,原定由五位市里的领导剪彩。当五位领导被请上台后,老总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领导也来了,于是又把这位领导也请上台一同剪彩。A小姐急得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可要出洋相了!关键时刻,B小姐却从手袋里又拿出一把剪刀递上去。六位领导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皆大欢喜。
三天后,人事部下了一个通知:A小姐走人,B小姐升任公关经理。
A小姐和B小姐的成败,就系在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你把它处理好了,可能就会得到一份意外的惊喜。所以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细心谨慎的习惯,为未来的事业打基础。
很早以前读过一篇文章,一家大公司招聘总经理秘书,应聘者中佳丽如云,不乏经验丰富的人,但最后选中的那个女孩的外表却不是应聘者中最出色的。原来放在考场门口地上的那把扫帚是主考官给应聘人出的第一道题,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跨过扫帚,只有她弯下腰把扫帚扶起来靠墙放好。因此,她被录用了。
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来展现的,所以关注细节的人,就比较容易获得他人的良好印象,当然也就可以更顺利地走向成功。
1990年,沙桐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了。作为播音系的学生,沙桐很幸运地被分到中央电视台实习,他真希望自己能留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然而这谈何容易。到中央电视台实习的并不只他一个人。
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央电视台相距20多公里,每天早晨,沙桐5点多起床,6点多第一批离开学校。在赶着往城里上班的人群中,他是其中一个。顶着星星最晚回去的,也是沙桐。
不久后,沙桐开始播体育新闻。
4月份的一天,录了像,沙桐晚上8点多才回到学院。忽然,沙桐想起一个字:镐。那个时候韩国下棋的小伙子李昌镐还不是很有名。“镐”有两个读音,一是“gǎo”一是“hào”。沙桐想,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就问师兄,这个字怎么读?师兄很果断地说:“李昌镐gǎo李昌镐gǎo!”实习生就跟着来了,沙桐就念:“李昌镐gǎo……”
回到学院,沙桐琢磨这事儿。买饭的时候,跟同学研究,同学说,应该念“hào”!沙桐说,我觉得也应该念“hào”!回到宿舍查字典,做地名的时候应该念“hào”,没有注明做人名的时候应该念什么。他还是拿不准,又给一个老师打电话,老师给了他一个明确的回答:“念‘hào’。”
坏了,念“gǎo”了,这怎么办?播音嘛,白字、别字、错字,一定要杜绝!上学的时候,都把一些播音员念白字、错字的经历当笑话讲呀。
沙桐想,念错字让人当笑话讲也就罢了,正实习呢,出这么大一个错,这还得了!
饭也不吃了,就顶着大风往回赶。赶到电视台,已经是晚上9点50分了。“蹬蹬蹬”跑到三层的播音室,把录像带取出来,找到播出员,把“gǎo”改成了“hào”,还不放心,一直看着播完,才放心地走了。
在电梯间,碰见了台长杨伟光。
电梯间里就两个人。沙桐知道这是杨伟光台长:“杨台长,您好。”
“啊,小伙子,这么晚才走?”
沙桐回答:有一个字念错了,我回来改一下。
杨台长说:“你住哪儿啊?”
“住广院。”
“啊,蛮辛苦的嘛。”
“没办法,念错了字,就要回来改。”
“好好好,小伙子工作蛮认真。”
到了大门口,杨台长上了专车,沙桐挤上了公共汽车。
最后,在中央电视台实习的五个男生中,只留下了沙桐一个人。
卡耐基曾说过:“不要害怕把精力投入到似乎很不显眼的工作上。每次你完成这样一件小工作,它都会使你变得更强大。如果你把这些小工作做好了,大的工作往往自己就迎刃而解了。”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你把它做漂亮了,也许就是决定你命运的一个契机。
事无巨细都应竭尽全力,尽善尽美,如果一个人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一生一定可以过得充实,工作也一定会做得更出色!
“习惯视点”
人生由细节构成,事业由细节构筑,细节中往往包含着决定成败的因子,一个人如果能养成注重细节、谨慎细心的工作习惯,那他也就握住了成功的脉搏。
5.向推脱借口开刀
——克服推卸责任的工作习惯
丁彬是某外贸公司的采购员,一次他和泰国货商签完了订货单后,泰商又向他展示了一款草编凉帽,样式优美别致,夏季一定会受到女士的青睐。丁彬非常想订下来,但他却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他没有一次性在账户里存入足够的钱。他的主管是个非常严厉的人,该怎么向上司要钱呢?他找到主管简单地说明了情况,并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出乎意料的是,主管没有责备他一句,还很干脆地给他提供了一笔资金。后来草帽果然卖得很火,丁彬因此受到表扬。丁彬找到主管,他想知道,为什么主管愿意帮助他。主管严肃地说:“因为当时,你只是很干脆地说‘我错了’,没有推卸责任,没有找借口,因此我相信你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面对自己的失误,丁彬没有推脱借口,而是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结果他得到了主管的信任。承认错误就代表你会努力改过;而推脱借口,则表示你还要继续粉饰你的错误。借口推脱的习惯,会把你推到失败的边缘。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失误,如果你能够大声地说:“我对这件事负责!”然后再想办法补救,别人就会对你信心大增;相反,如果你只是一味地逃避责任,用诸多理由来为自己卸责,渐渐的,你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借口——失败——借口,逃避——懦弱——再失败,悲哀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事例中,看看推脱借口的习惯给人带来的影响:
3个月试用期的第一个月,陆亨所在的销售
部门就出了一起生产责任事故:因为错过了发货的最佳时机而给公司带来了2万元的经济损失。
损失虽然不大,但按照公司的规定,是要追究责任的。
在处理这件事的会议上,陆亨客观地分析了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主动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对以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积极的态度赢得了公司领导层的信任。所以他顺利结束了自己的试用期,也为自己在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任同做事干练果断,有一股子冲劲。到这家中德合资公司上了半个月的班后,经理让他也参加与一个大客户签单,意图很明显:给他历练的机会。
签单前,对方征询任同这方对项目还有何建议。其他人都摇头,只有任同站起来发表意见,指出对方在协议书上的多处纰漏,其实这些小漏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他的语气很尖锐,让对方代表几乎都坐不住了,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任同出言不慎,致使谈判失败,经理非常生气。
事后,任同找到经理为自己百般找借口,说自己指出协议书的纰漏是为公司着想,并没有犯错;自己语气尖锐是因为对方有意欺骗公司,自己对对方的行为非常气愤……经理更加生气,当即宣布任同结束试用,提前走人。
初入职场的新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不能正确认识。如果你是因为业务不熟悉而犯错,除了承认之外,向部门领导和“老同志。”
多多请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因你而失去了客户,这时你更要诚恳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犯了错误还拼命找借口,那样人家就该怀疑你的原则了。
面对失败,你惟一应该做的就是接受失败,再接再励。如果你有推脱借口的习惯,就要把它们一刀砍掉,因为一个人只有坦率地承认和检讨错误,他才不会重蹈覆辙,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英国人哈罗德·埃文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来说,一个人是否会在失败中沉沦,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失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失败,因而失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以失败为阶梯。换言之,成功包含着失败。关于失败,我想说惟一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有价值的。
正因为如此,我才敢于对自己的失败负责。
这么说,并不是指我必须受到责备,也不是指我会承认自己有罪。不,失败从来就不是什么罪行。
而我敢于对自己的失败负责,只是表示承认这种失败是由于我个人的原因而造成的。这也是一种责任心。如果我千方百计地为某次失败寻找各种各样的解释,如果我绞尽脑汁地试图证明某次失败是正当的,或者,如果我觉得失败是有害的,我就会失去这种责任心。一旦失去了这种责任心,我就无法取信于人,甚至无法取信于自己了。而一旦能容纳自己的失败,我就会变得比失败更强大。
任何一个人在追求人生胜局时,必然面临挫折,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是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真正的失败是犯了错,却到处找借口为自己辩解,而不去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推脱借口的恶习,就没有勇气面对那些工作中的失败和挫折,而这些失败和挫折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们的坏习惯而产生的。他总是会继续找借口替自己开脱,企图原谅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继续粉饰自己的过错,原谅自己,以外界环境的不利来宽慰自己的失败,挽回自己脆弱的面子和可怜的自尊,他也就堵死了检讨错误的道路,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习惯视点”
一个人如果总是习惯于为失败寻找推脱的借口,命运就一定会伺机报复他。所以,工作中我们绝不轻易原谅自己的每一次差错,不为失败和过错找借口,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样我们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获得领导的赏识。
6.眼高手低只能一事无成
——抛弃好高骛远的工作习惯
李楠毕业于某大学外语系,她一心想进入大型的外资企业,最后却不得不到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小公司“栖身”。心高气傲的李楠根本没把这家小公司放在眼里,她想利用试用期“骑马找马”。
在李楠看来,这里的一切都不顺眼——不修边幅的老板,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土里土气的同事……自己梦想中的工作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怎么回事?”“什么破公司?”“整理文档?这样的小事怎么让我这个外语系的高材生做呢?”
“这么简单的文件必须得我翻译吗?”“就一篇小报告而已,为什么自己不写要我帮忙呢?”“噢,我受不了了!”
就这样,李楠天天抱怨老板和同事,双眉不展、牢骚不停,而实际的工作却常常是能拖则拖,能躲就躲,因为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根本就不在她的思考范围之内,她梦想中的工作应该是一言定千金的那种。呵,梦想为什么那么远呢。
试用期很快过去,老板认真地对她说:我们认为,你确实是个人才,但你似乎并不喜欢在我们这种小公司里工作,因此,对于手边的工作敷衍了事。
既然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挽留你。对不起,请另谋高就吧!
被辞退的李楠这才清醒过来,当初自己应聘到这家公司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而且,就眼前的就业形势,再找一份像这样的工作也很困难啊。
初次工作就以“翻船”而告终,这让李楠万分失望与后悔,可一切都已晚矣!
李楠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一心做着外企高级白领的美梦,结果梦想没成真,反倒弄砸了饭碗。成功不但要有理想,还要能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一个人如果眼高手低,不从实际出发,只懂得沉浸在宏伟的梦想里,那就叫做好高骛远。一个习惯于好高骛远的人,是不会有未来可言的。
有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能言善辩、才华横溢。在某公司的招聘专场上,他给公司老总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当时他应聘的职位是销售总监,见多识广的老总也被他的雄心壮志吓了一跳: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居然敢应聘这么高的职位,是真有过人之才还是太狂妄?在接下来的45分钟里,年轻人舌灿莲花地讲述了自己对工作的构想,听得老总直点头。最后老总录取了他,让他先到销售部担任助理的工作,先从基层锻炼一下,再慢慢提升,其实这也是对他的一个试炼。可惜年轻人却未能体会老总的良苦用心,他觉得让自己当助理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决策型的人才被白白浪费了。因此,对于分给他的“小事”他根本就不曾用心去做,实用的知识、技能也不看在眼里,就这样浪费了5个月后,老总给了他一次表现的机会:全权组织一个促销活动。他觉得这只是小菜一碟,马上就开始组织。没想到看花容易绣花难,他不知道怎样培训促销员,不知道怎样和商场沟通,不知道怎样布置会场,不知道……一个星期后,看着他交上来的惨淡的“成绩单”,老总叹了口气:“我以为找到了良将韩信,没想到他其实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年轻人很快就被公司辞退了。
有些人总是有很高的梦想,但他们却无法脚踏实地地实现梦想。他们不屑于眼前的这些小事,旁人在他们眼中,也大多是一群庸庸碌碌之辈,谈不上有什么共同语言。但在最初交往时,人们往往会被他们表面的雄心壮志所迷惑,老板也会认为他们是难得的栋梁之材。而事实上,他们眼高手低,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宏伟的梦想中,长此以往,他们不能也不会做出什么成就,曾经的雄心壮志难免会变成同事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除非他们幡然悔悟、奋起直追,否则,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慢慢沉沦,或者跳到其他的公司去继续发牢骚,即使这样,同样的悲剧也难免再次上演。
好高骛远的工作习惯,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让你变得浮躁,让你变成一个空想家,为了不让好高骛远的习惯毁了你,你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工作。
如果我们想在公司里出人头地,就应该将自己的梦想与公司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我们要从现在的任务做起,一步步认真而又执著地做下去;我们要认真地去拜访客户、调查市场,而且,无论做什么,都要自始至终在脑海中保持着梦想的远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上,同时也与我们的梦想保持密切联系,使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在向心中的目标前进。当我们集中精力处理当前事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成长。实现未来梦想的第一步,就是把当前的工作尽力做好,然后再满怀信心地去做下一个。
这样一来,不但你的心中会时时充满对工作的热爱,你也一定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逐渐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当你的能力逐渐超过现在职位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充满自信地向更高的职位前进了。一个成功的人总是满怀感激地生活、工作,同时在内心明确地保持着自己的理想。与其天天做白日梦或者失意地愤而退出,不如集中精力并且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让你的梦想变成现实。到那时,周围的人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你将会充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习惯视点”
如果你不想一事无成,那就赶快克服好高骛远的习惯,要知道无数的小事将铸成大事,一天一天的成就会砌成你梦想的大厦,只要你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毫不松懈地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你的梦想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7.还有比薪水更重要的
——扔掉太计较利益的工作习惯
有一位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航空货运公司里做报关、跟单等工作。
他利用业余时间“攻”下了极为难通过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几年下来,他就对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非常熟悉,并且在海关与几家大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工作上一帆风顺。但渐渐的,那些琐碎的具体工作已经无法让他产生更大的满足感,而且自从有了那个金字证书之后,公司那微薄的薪水早已让他产生了“叛逃之心”。
并且有同事告诉他,在他们这个行业中,像他这样拥有报关员资格和良好业内关系的“熟手”,绝对应该是业内的抢手人才。于是他就匆匆地通过一家猎头公司,跳到了另外一家高薪聘用他的企业,但在那里的工作却很不顺利。后来有人告诉他:他原来的那家航空公司在他离任辞去之时,正在对他进行考察,准备给他加薪水提职。此时的他只能追悔莫及……
一个人如果只盯着金钱,那么他很容易就会掉进金钱的陷阱里。我们都要小心控制自己疾迷于金钱的欲望,每个人都要提醒自己,钱只是供你维持合理生活水准的工具而已,金钱绝不是人生的惟一。
这个人只看到一时的利益,却忽略了人生的长远发展,他拿到了高薪,却失去了美好的前途。生活中,一些人把金钱看得过重,习惯于把薪水高低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除了薪水之外,他们丝毫不在意对工作是否有兴趣,工作是否与自己适合。结果他们在一个个高薪的诱惑下跳来跳去,无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从现在开始,你必须明白薪水不是你的惟一,未来比薪水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故事:茹长得并不漂亮,是一家建筑公司计算机打字员。她工作的地方与老板的办公室之间隔着一块大玻璃,但她也很少向那边多看一眼,总是低头忙于打不完的材料,因为她明白,工作的认真刻苦、不斤斤计较是她惟一可以和别人一争长短的资本。就算在下班后,她也总是抽时间多看点书,充实自己的知识。一年后,公司的资金出现危机,无奈之下,只好减薪。人们纷纷跳槽,逃离公司,老板坐在办公室里深深感觉到人情冷漠。然而茹却没有离去的迹象,每天早上依然早早地来到公司,仍然打字、接电话,为老板整理文件。
一天,茹走进老板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老板:“您认为您的公司已经垮了吗?”老板很惊讶地说:“没有……”她说:“既然没有,您就不应该这样消沉,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好,可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虽然您的3000万元砸在了工程上,成了一笔死钱,可是公司没有死呀!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公寓项目吗?这个项目就可以成为公司重整旗鼓的开始。”老板沉思良久。
隔了几天,茹被派出搞那个项目,两个月后,那片位置不算好的公寓全部先期售出,她拿到4000万元的支票。2年后,她成了公司的副总,帮着老板做成了好几个大项目,又忙里偷闲,炒了大半年股票,为公司净赚了800万。
后来企业改为股份制公司,老板当了董事长,茹则成了新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
当你汲汲于眼前利益时,你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如果茹当时也为了薪水低而离开公司的话,那她还会有后来的成就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工作中表现出例行公事的样子,认为一份报酬一份付出,因为他们认为:公司又不是我的,我干吗那么劳神费力呢?
他们有的人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出售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公司发给自己薪水,解决生存问题,实行等价交换,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甚至有的人认为目前的工资太过微薄,竟故意躲避工作,或者是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心底里希望以此来报复他们的老板。可是他们可曾静下心来想过:因为过分计较薪水的高低,把自身与薪水等价交换,他们已经把比工资更重要的东西都放弃了。
由于对薪水的不满,他们固然可以不断地跳槽或是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但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因为对短期利益的过分关注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技能、获得经验、发展专长的机会,将本属于自己的成功机会拱手让人,把自己的希望和前途断送掉,终其一身只能做一个平庸的人。
“习惯视点”
愚蠢的人赚今天的钱,而聪明的人赚明天的钱,如果你有计较眼前利益的习惯,那就要赶快克服,否则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人生犹如一盘棋,要赢得这盘棋,就必须走一步看三步,看得越远得胜的把握就越大。
8.顺境、逆境都要积极主动
——挑战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
一个小姐拿着一份招聘报,向她的新朋友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她的第一任老板是个严厉的中年人,那时她刚毕业,对公司的业务一点也不熟悉,老板却塞给她一大堆工作,拼命地找她碴,看她不顺眼,千方百计想在试用期满之前让她走人。第二任老板是“海龟”(海归),作风开明,有亲和力,她在那里工作很顺利,可慢慢地不知为什么,这个老板也开始变得爱找碴,最后竟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炒了她鱿鱼!第三任老板……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目睹她近几年频频被裁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原因在于她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第一份工作时,她没有经验,工作做得漏洞百出,但真正让老板生气的不是她的失误,而是她的工作态度:交代一样做一样,从不主动去学习,能躲过去的就不做,遇到困难就放弃……做第二份工作时,老板最初很看好她,因为交给她的任务完成得都不错。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盲目满足,工作对她来说成了“混”饭吃的工具,她根本就不想再付出努力,老板一气之下“开”了她。以后的经历也大致如此,她就这样带着消极的工作习惯,一份一份地换工作,看来她很难取得什么成就了。
这个女孩认为自己倒霉,但却没有找到令她“倒霉”的真正原因,没有老板会喜欢工作消极被动的员工,她真正该做的是克服坏习惯,立志进取。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就会变得不思进取,目光狭窄,最后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
所以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劲头。
有两个师范院校毕业的朋友,一个被分配到某所山村小学当老师,另一个却幸运地分到了城市小学任教。被分配到山村小学的A,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山村里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单调,吃的用的差,同事水平低,他的雄心壮志被磨得一点都不剩。他开始把课余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上课之前懒得备课,整天琢磨着怎么能调进城。一次教育局局长突然来听课,没有任何准备的他,被开除了。他难过地想:“如果当初我分在城里,那我一定会努力的,说不定现在已经是教学骨干了!”被分到城里的B也下岗了。因为自从到了城里后,他与领导同事相处得不错,工作轻松、工资优渥,他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挺不错。他不再钻研教学方法,不再认真备课,很多孩子都把他叫做“催眠大师”。一段时间后,学校引进竞争机制,B被淘汰了。他想:如果当初我被分到农村,那就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进城,而现在我却变成了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看出这两人的问题了吗?是他们自己把消极被动的种子种在了心中,环境如何并不能成为他们消极被动的借口。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的习惯,那么处于顺境便盲目满足、放弃努力,遇到成功便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处于逆境便轻易退缩、灰头土脸,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怨天尤人。这就是消极的种子最容易破土发芽的环境,简直是“风调雨顺”!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具体环境,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人就很容易不思进取、目光狭窄,慢慢地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了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人生信条与职业规划,最终将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而最可怕的是生活态度的消极。工作上的消极、失败与无望,必然会对人的其他方面产生非常可怕的负面影响。想想看,一个人,消极地面对世界,满眼的灰色,为周围的朋友同事所不屑,该是多么的可悲!
一个环境,怎样是好?怎样是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环境对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而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顺境或逆境都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
“习惯视点”
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会使你慢慢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职业规划,最终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分析和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平常心面对顺利与挫折,兢兢业业地处理手中的工作,就不会养成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
9.别让工作压得你无法喘息
——改变凌乱无序的工作习惯
纽约市中央火车站的咨询处大概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地方之一了。每天,那里总是人潮拥挤,匆匆忙忙的旅客都争抢着询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都希望能够立即获得答案。对于问询处的服务人员来说,工作的紧张与压力可想而知。疲于应对是他们的共同感受。可3号柜台后面的那位服务员却是个例外,他看起来并不紧张,这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这位服务人员戴着眼镜,样子文弱,却要面对大量秩序混乱和缺乏耐心的旅客,让人很难想像在如此巨大的压力面前他还能镇定自若。
在他面前的旅客是一个衣着鲜艳的妇女,头上戴着一条头巾,已被汗水湿透,她的脸上充满了焦虑与不安。询问处的先生倾斜着半身,以便能倾听她的声音。“是的,你要问什么?”他把头抬高,集中精神,透过厚镜片看着这位妇人:“你要去哪里?”
这时,有位穿着入时,一手提着皮箱,头上戴着昂贵帽子的男子,试图插话进来。但是,这位服务人员却旁若无人,只是继续和这位妇人说话:“你要去哪里?”“三藩市。”
“三藩市是吗?”他根本没有看行车时刻表,就说:“那班车是在10分钟之内,在第11号月台出车。你不用跑,时间还多得很。”“你说是11号月台吗?”“是的,太太。”“11号?”“是的,11号。”
女人转身离开,这位先生立刻将注意力移到下一位客人——戴帽子的那位先生身上。但是,没过多久,那位太太又回头来问一次月台号码。“你刚才说的是11号月台?”这一次,这位服务人员已经集中精神在下一位旅客的身上,不再管这位头上扎丝巾的太太了。
有人询问那位服务人员:“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做到并保持冷静的呢?”
那个人这样回答:“我根本没有和大众打交道,我只是单纯地在接待一位旅客。忙完了一位,才换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每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这位服务人员完全掌握了高效率的工作方法:一次只解决一件事。许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凌乱无序的工作习惯。他们总试图让自己具有高效率,而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
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不要因为受到干扰或者疲倦而放下正在做的工作,转身去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情,因为如果此项工作还没有结束,就又开始另一项工作的话,你的办公桌上就又要开始混乱了,随后,你的大脑也要开始混乱了。你一定要力求把你手头的工作做完以后再开始另外的工作,即使这项工作暂时遇到了阻碍,你也要尽力去做。
一项工作做完后,务必要把与这项工作相关的资料收拾整齐,并分门别类的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你应该核对一下剩下的工作,接着去进行第二项工作。
秩序应是工作的第一定律。但实际果真如此吗?不见得。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面总是堆满纸张,好几个星期都不曾理会它。一位纽奥良的报纸发行人的工作方式杂乱无章,他的秘书有一天为他清理桌面的时候,终于发现了那台失踪两年的打字机。
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地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这足以导致慌乱、紧张和忧烦。更为严重的是,时常担心“万事待办,却无暇及”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威廉·沙勒提起他的一位病人,就是因为凌乱无序的工作习惯而差点精神崩溃,不过当他改变了这一不良习惯后,他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位病人是波士顿一家大公司的客户经理,第一次去见沙勒医师的时候,整个人充满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而闷闷不乐。他工作繁忙,并且知道自己状态不佳,却又不能停下来,他需要帮助。
“当这位病人向我陈述病况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沙勒医师说道,“是医院打来的。我丝毫没有拖延,马上做了决定。只要能够的话,我一向速战速决,马上解决问题。挂上电话不久,电话铃又响了。又是紧急事件,颇费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释。接着,有位同事进来询问我关于一位重病患者的种种事项。等我把一切忙完,我向这位病人道歉,让他久候了。但这位病人精神愉悦,脸上流露出特殊的表情。”
“别道歉,医师,”这位病人说道,“在这十分钟里,我似乎已经明白了自己哪些地方不对了。我要回去改变我的工作习惯……但是,在我临走之前,我可不可以看看你的抽屉?”
沙勒医师拉开桌子的抽屉,除了一些文具之外,并没有其他东西。
“告诉我,你的待处理事项都放在什么地方?”病人问。
“都处理了。”沙勒回答。
“那么,待复信件呢?”
“都回复了。”沙勒告诉他,“不积压信件是我的原则。我一收到信,便交代秘书处理。”
几个星期后,这位客户经理邀请沙勒医师到他的办公室参观。他改变了——当然桌子也变了。他打开抽屉,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
“几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这位经理说道,“到处堆满了没有处理完毕的东西。跟你谈过之后,我回来清除掉了一货车的报告和旧文件。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东西一来便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事件让我紧张烦恼。最奇怪的是,我已不药自愈,再不觉得身体有什么毛病啦!”
我们可以说,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恶习:你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资料,结果需要的东西找不着,不需要的东西一大堆,很多时间就白白浪费在查找丢失或一时找不着的东西上了。更糟的是,凌乱的东西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当你做着一件事时,眼睛不经意地扫过另一份文件,你马上又会想起,那份文件也在等着处理,于是你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
如果你的办公桌上经常是文件、物品堆积如山,你就有必要花一点时间来整理一下了,在这个时候花上少半天时间是很值得的。把你办公桌上所有与正在做的工作无关的东西清理出来,把立即需要办理的找出来,放在办公桌的中央,其他的进行分类,分别放入档案袋中或是抽屉里,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提醒你,你现在应该做的是最要紧的工作。因为你一次只能做一项工作,所以你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这件工作上,不能让其他的工作影响你。
“习惯视点”
凌乱无序的工作习惯,会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然后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成绩。所以我们必须顺序合理地组织工作,这样就可以轻松地结束每一天的工作,迎来明天新的开始。
10.磨刀不误砍柴工
——放弃只顾埋头干活的工作习惯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林场找到一份伐树的工作,由于薪资优厚,工作环境也相当好,伐木工很珍惜,也决心要认真努力地工作。
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划定一个伐木范围,让他去砍伐。非常努力的伐木工人,这天砍了18棵树,老板也相当满意,他对伐木工人说:“非常好,你要继续保持这个水准!”
伐木工听见老板如此夸赞,非常开心,第二天他工作得更加卖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他却只砍了15棵树。
第三天,他为了弥补昨天的缺额,更加努力砍伐,可是这天却砍得更少,只砍了10棵树。
伐木工人感到非常惭愧,他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老板,真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力气好像越来越小了。”
老板温和地看着他,接着问:“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头的?”
伐木工望着老板,诧异地回答说:“磨斧头?我每天都忙着砍树,根本没有时间磨斧头啊!”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来磨磨斧头,是为了能更快地砍伐树木,伐木工人不懂这个道理,只顾埋头干活,结果自己累得筋疲力竭,工作却越做越差劲。工作懒散是遭人唾弃的,于是很多人就养成了“勤奋”工作的习惯,但是他们的勤奋过了头,反倒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一个过路的人大起胆子去问一个卖鬼的外乡人:“你的鬼,一只卖多少钱?”
外乡人说:“一只要100两银子!”
“你的鬼有什么好处?要这么贵!”
外乡人说:“我这鬼很稀有的。它是只灵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全都会做。又是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上100个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100两银子,还可以成为富翁呀!”
过路的人感到疑惑:这只鬼如果有你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你不自己使用呢?
外乡人说:“不瞒您说,这鬼万般好,惟一的缺点是,只要一开始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止。因为鬼不像人,是不需要睡觉休息的。所以您要从早到晚把所有的事吩咐好,不可以让它有空闲,只要一有空闲,它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工作。我自己家里的活儿有限,不敢使用这只鬼,才想把它卖给更需要的人!”
过路人心想自己的田地广大,家里有忙不完的事,就说:“这哪里是缺点,实在是最大的优点呀!”
于是花100两银子把鬼买回家,成了鬼的主人。
主人叫鬼种田,没想到一大片地,两天就种完了。
主人叫鬼盖房子,没想到3天房子就盖好了。
主人叫鬼做木工装潢,没想到半天房子就装潢好了。
整地、搬运、挑担、舂磨、炊煮、纺织……不论做什么,鬼都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了。
短短一年,鬼主人就成了大富翁。
但是,主人和鬼变得一样忙碌,鬼是做个不停,主人是想个不停。他劳心费神地苦思下一个指令,每当他想到一个困难的工作,例如在一个桃核里刻10艘小舟,或在象牙球里刻8个象牙球,他都会欢喜不已,以为鬼要很久才会做好。
没想到,不论多么困难的事,鬼总是很快就做好了。
有一天,主人实在撑不住,累倒了,忘记吩咐鬼要做什么事。
鬼把主人的房子拆了,将地整平。把牛羊牲畜都杀了,一只一只种在田里。将财宝衣服全部舂碎,磨成粉末。再把主人的老婆杀了,丢到锅里炊煮……
正当鬼忙得不可开交时,主人从睡梦中惊醒,才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原来,永远不停止地工作,真是最大的缺点呀!
别以为不停地工作是一种成功的前兆,是一种人生的优点,是勤奋的外在表现。
其实,工作与休息是相得益彰的,而且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时间思考。
有一位张先生,是一家成衣厂的老板。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对他来说忙碌工作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下属们都在背后说他是工作狂。这位张先生,从早到晚埋头工作,批改文件、处理订单……他相信天道酬勤,自己的辛劳一定会得到厚报。但最近他的心情很不好,因为不知为什么销售额大幅度下滑,在与他的老客户,也是老朋友谈生意时,他说起了自己的烦恼。老朋友迟疑了一下,从口袋里拿出一场服装秀的门票给他,张先生很不高兴地接过票:“你在搞什么?这种时候我忙都忙不过来了,哪有闲功夫去看模特在台上走来走去呀?”
老朋友摇了摇头,你就是这点不好,满脑子就只想着工作,你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看看你,每天忙得头昏脑胀,只知道批文件、抓生产,你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它让你保持头脑清醒,让你有时间去思考一下发展的问题。说实话,你的服装已经落伍了,这就是忙碌工作的结果。老朋友,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忙,留些时间,万事都要思考周到才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这番一针见血的话点醒了张先生,他去观看了那场服装表演,他试着分出一些时间来休息,来思考,当工厂的销售额节节上升时,他才发现自己以前其实一直在做着“事倍功半”的傻事。
懒散的习惯虽然要不得,但太“勤快”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习惯。记得李宗盛曾在一首歌中这样唱:“忙,忙,忙,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其实只顾低头忙碌的人,就像一个被抽打而转动着的陀螺,他们陷入了不清楚自己该干些什么的状态里,忙得没有一点意义。
不花时间思考、只顾埋头工作,这样的习惯只会让事倍功半的情况不断发生。多花一点时间准备,多花一点时间增强实力,你才能事半功倍,把工作做得更好。
“习惯视点”
忙碌的工作不是最好的生活,如果你是工作狂,那么最好马上改正。不要充当工作机器,不要一股脑地往前冲,留点时间休息一下,或停下脚步重新评估、审视,这样你才不会冲过了头,一头栽进失败的陷阱里。
11.精力要集中在自己的本行上
——战胜不务正业的工作习惯
金英是位室内设计师,29岁开始创业,她的工作室就设在家里。她说:“我从没有想到自己会干这一行,我曾梦想做个艺术家,但画画却不能当饭吃。”由于她对建筑的兴趣与对家具摆设的独到眼光和巧妙运用空间的能力,使得她相当受欢迎。但开始并不顺利,开业的头3年,她的顾客主要都是朋友,多半是30出头的年轻夫妻,刚开始有点积蓄,买下公寓请她设计,而她所提出的装潢风格与预算也都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然而她发现,和这些顾客合作虽然很愉快,但却不能让她赚什么大钱,她需要年纪大一点、钱多一点的顾客才行。
渐渐的,一传十、十传百,她的客户越来越多,在这行做了十多年后,她渐渐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逐步显露出来,其中她最感兴趣的,是装潢所用的织品,“只要用对了,整个房间就会变得很有味道,也会很雅致。”她觉得这种兴趣并不脱离本行,研究一下也无妨。
不过,由于太过沉迷于织品设计,她反而忽略了室内设计的工作。如果金英在大公司工作,可能早就有人提醒她专注自己的本分了,然而她自己却认为这件事只是她工作范围的延伸罢了。为了要深入了解这些织品的制造,她甚至亲自到一些大的纺织厂去实地参观考察。
两三年后,她接下一家小厂给她的设计工作,主要设计的是秋季织品。虽然她仍在从事原来的室内设计工作,但她已经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室内设计上了。
但纺织品设计并不像她所想像的那么简单,她还得知道流行的趋势、大众的口味、市场的需要,以及合理的价格等等。虽然技工能制造出完全符合她设计的成品,但却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喜爱。销售经理反复地告诉她:“没有人能把这种垃圾卖出去!”
她和纺织厂老板,也因销售问题大吵了起来。
更糟的是,她室内设计的工作也出了问题,几个客户找她的时候找不到,而她对这份工作的漠不关心,也使他们气愤填膺,而原来她找的承包商又居然携款而逃,令她大受打击,还得自掏腰包,赔偿顾客的损失。
她的口碑越来越糟,一段时间后,再也没有人请她做设计,她的工作室关闭了。
金英如果始终专注于自己的老本行——室内设计的话,那么她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但由于不务正业,她的事业被她亲手毁掉了。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因不务正业而导致事业失败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不务正业的习惯已经成了危害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位老师给她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只狗追着老鼠进了森林,危急时刻,老鼠穿进了树洞里,树洞只有一个出口,狗就守在洞口。突然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兔子,兔子被狗吓得蹿上了树,树上正好有一窝松鼠,松鼠又被兔子吓得乱窜,结果一不小心掉下了树,把狗砸晕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就说:“你们有什么要问我的吗?”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兔子不会爬树,有的说松鼠那么轻,怎么能把狗砸晕呢……平静下来之后,老师笑了,说:“同学们,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问我呢?那只老鼠哪儿去了?别忘了狗一开始就是为了追老鼠才进的森林呀!”
孩子们在面对诱惑时,便忘记了初衷,不仅是孩子,很多大人也会犯类似的错误:他们在工作之初还能把握自己的目标,但当诱惑出现时,他们就开始分心了。这种习惯使得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做好手头的工作,不是耽误了时间,就是错过了机会,结果很难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不能紧紧盯着自己追求的目标工作,也就无法专心致志地做手头的事,结果便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不能同时想着另一件事,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事上。要清除头脑中那些分散注意力、产生压力的想法,排除分散注意力的一些人和事情的干扰使你的思维完全集中到当前的工作状态。”
姜山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却总是无法成功。他大学时学的是经济管理,毕业后在出版社做了几年事后,他又跑出去自己创业,办了个咨询服务公司,为客户做财务产品、销售、存货等项目的咨询服务。他工作勤奋,总能提供给客户有价值的建议,更难得的是,他还会主动地去发掘问题,让客户未雨绸缪。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咨询公司名气渐渐响亮了起来,他的同学都说,姜山将会成为他们中的第一个大老板,姜山自己也颇为得意。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姜山的公司就解散了!原来姜山刚刚有了些闲钱,就迷上了影视制作,他以80万投资一部电视剧,当时朋友们都劝他:“咨询服务刚起步,又做得很不错,应该把精力都集中在这上面,没事投资什么电视剧啊!这不是不务正业吗?”但姜山却什么也听不进去,最后电视剧拍得乱七八糟,钱却全赔进去了,而他的咨询公司也因员工集体辞职,失去信誉而解散了。
姜山在开始的时候,还雄心勃勃地要在咨询业闯出一片天地,但他碰到更刺激的影视制作后,就偏离了自己的目标。不务正业的结果就是鸡飞蛋打,一无所有。
不务正业的习惯,使一些人总是被闲事所纠缠,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做该做的事,很多人就是因为难以摆脱这个习惯,而一生碌碌无为。所以,我们必须警惕不务正业的习惯,它会拉开你与成功的距离。
“习惯视点”
不务正业的习惯会使你被外界的干扰所困惑,而难以自拔,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到头来空留遗憾。所以,我们如果找到了目标,就要尽力排除干扰,像一个修道士一样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直到达到目标为止,千万不要让不良习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