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藏有露,明暗互衬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祝酒时:“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20年。”这句“欲说还休”的话语暗藏了隔绝的原因,既未伤害客人的面子,又表达了我们的态度,有藏有露,耐人寻味。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在伦敦皇家学会的年宴会上,发表了题为《科学》的讲话,为了避开同世俗观点的直接碰撞,他把“科学”比喻成海龙,并把明喻变成暗喻:“这种动物如果你不去理它,它非常温和”,而且还会对艺术这位小姐“表示最温柔的尊敬”,“并看她快乐地成家,然后每年生下一大群我们四处都可看到的可爱的孩子。”紧接着他把演讲引入正题,毫不含糊地亮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明一暗,深刻表明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赢得听众的笑声和欢呼声。用这种双向思维形式,既可启迪听众深思,又可呈现出“柳暗花明”的魅力。
(4)重“弹”轻“点”,详略得体
双向思维虽是从相对或相反的方面认识和反映事物,但并非主次不分、轻重并举。为了让听众接受并理解演讲主旨,应当如弹奏《十面埋伏》那样,重“弹”轻“点”,轻重为之,主次为之。切不可平均用力,像开中药铺似的甲乙丙丁罗列。
《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的演讲。他冷静而理智地详谈了事件的时间、背景、性质和海陆军遭受的损害,揭露了日本政府的巨大阴谋。之后,他用6个排比句一口气略谈了6个事件:“昨夜,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亚西亚的进攻。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一详一略,把日本帝国的扩张野心和罪恶行径揭露得淋漓尽致,内容博而不冗,听众情绪被激发到顶点。演讲后半个小时就通过了对日宣战决议。
(5)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演讲是口头表达,听众理解它全凭听觉,要使演讲人耳入脑,有吸引力、感染力,就不能忽视语句的变化。邵守义在《演讲学》中指出:“一个欲想成功的演讲者,应该调动起一切不同的句型,巧妙搭配,就像一个高超的琴师一样,弹动不同的键钮,奏出一曲优美动听的乐章。”而语句的长短搭配、整散结合就是形成这美妙乐章的不同音符。
整句,是指整齐的对偶句和排比句等,这种句式结构相同、整齐匀称,讲起来富有节奏感;散句,指不受字数、韵律的束缚,表意上不拘一格,可自由运用的句式。演讲中光用整句会显得干巴、做作;光有散句就会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只有整散结合才能使演讲语言产生斑斓多姿的错落美、音乐美。
请读下面一段话:
“回避现实是毫无用处的。先生们会高喊:和平!和平!和平!但和平安在?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进我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琐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别人会如何行事;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宁死!”
这是美国政治家、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发表的《不自由,毋宁死》中的最后一段。由于演讲者注意将整散句巧妙搭配,读来的势如破竹之势,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如战鼓和冲锋号齐鸣,使整个演讲达到高潮。
(6)台上台下,交流呼应
要获得演讲成功,还取决于主观与客观两个因素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必须借助双向思维才能完成。演讲者同听众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孤掌难鸣”,演讲者如果只顾自己、一厢情愿地在台上唱独角戏,听众就会不买帐。为此,演讲者除了设法用语言、表情、手势等方式同台下听众交流呼应外,有时还要设身处地地现身说法。
当然,用这种思维方法要注意演讲者与听众在职业、年龄、思想状况方面的不同,差别太大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双向思维在演讲中可涉及多方面,上述以外还有声音的抑扬、布局的分合、语速的缓急等方面。总的来说是要讲究辩证艺术,使演讲呈现出对比美、波澜美、错落美,增加演讲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
演讲中思路的激发
谁都知道,演讲时只按讲稿照本宣科,一定会失去听众,因为他只“讲”(实为读)而不“演”,无法调动听者的情绪从而达到共鸣。演,主要指情绪调动下的表情、神态、动作及至音频声韵,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在不受讲稿拘囿下的灵活思维和清晰思路。面对听众,如何在现场激活思路呢?
(1)扣一词而发挥
好的演讲,能抓住听众心弦的演讲,主要靠中心的明确、内容的实在和环环相扣,至于形式方面,都得服从于此。
19世纪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马尔斯,终生为意大利的统一而斗争,他的著名演讲《把你们的热血献给国家吧》和《爱是灵魂通往上帝的阶梯》,都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都紧扣一个“爱”字展开联想,大加发挥。尤其是后一篇,本来是谈热爱你的国家,你的双亲安息在这块土地上,在这里,你用狂热的心以所热爱的语言说出第一个“爱”字,但即从“同志间传播真理及爱”到爱你的家人爱那些与你相亲相爱的人谈起,由小到大,推己及人,最终逼向主题,由“爱”字联想种种爱的对象,思维辐射开去,顺理而成章。
(2)引一言而发挥
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成功之果的。事业如此,演讲亦不例外。引名言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其实依据自己讲的中心,引名言而发挥,也可于“疑于路”时“柳暗花明”。记得我接管一“农村班”(城市中学从农村招拔尖生)时,第一次主题班会“相信自己”的开头语,我即引用台湾著名歌星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一传诵一时的名言:“赵传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要替各位说——‘我很土,但我很充实’,‘充实’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一纲而各目张,此次班会,鼓舞了士气,打消了他们在城市生面前的卑怯。
引言的方向性十分明确,既围绕中心又展开一层,展开是为了回归(中心)。如有一篇《留得亲情在人间》的演讲两次引用名言,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将若干个事例统摄起来。第一次引用徐志摩的话:“幸福就是不离开母亲抚育的孩子,不论你远走他乡,还是飘泊天涯;不论你是一条宁折不弯的硬汉,还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强女,父母永远敞开双臂欢迎你。”以下列举转战世界各地的体操名将陈翠婷扑向妈妈怀抱的情景,就引言而联想事例,以事例而印证引言,相得益彰,说理明白。再引用成吉思汗的名言,“世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母亲”,再举朱自清、托尔斯泰、肖邦、岳飞、孔子、孟子等中外名人都熟悉的父母之爱并力图报答的事例,相辅相承,为言列事。
(3)设一问而发挥
演讲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思维的“短路”现象,这时,可通过“设一问”的方式从中挑一个话头——当然以不偏离中心为准。如19世纪著名的人权领袖道格拉斯,他在《我们需要灼热的烙铁》的演讲中就用了这个法子:
还要说什么呢?
那么有待辩论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美国的奴隶们,你们的7月4日究竟意味着什么?
前两句设问,故意另挑一话头,说明:无须在口头上争辩什么了,道理是明明白白的——“奴隶制于人类是不适当的!”重要的是“废除”!两个设问,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浓烈的火药味。第三个设问,就国庆日这天黑奴也不能尽兴狂欢的严酷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设一问,顿一顿,可以舒缓演讲的节奏,调整紧张状态下的演讲,并得以观察听众的反应,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
(4)设一喻而发挥
“宗教是民众的鸦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在演讲中创设的这类比喻很多,它深入而浅出,掷地有声且令人终生难忘。鲁迅先生的演讲还带有他的杂文风格,特别是设喻上,可以说是尽情发挥,维妙维肖,鞭辟入理。如他在《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中,针对香港青年正在被西方同化的现状,用“软刀子”的比喻,把中国封建旧文化这一“老调子”的腐朽性揭露无遗。请看其中对这一比喻的发挥:
“……然而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能警戒了,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
中国人倘被别人用钢刀来割,是觉得痛的,还有法子想;倘是软刀子,那可真是‘割头不觉死’,一定要死。
我们中国被别人用兵器来打,早有过好多次了。例如,蒙古人满洲人用弓箭,还有别国人用枪。现在也的确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好得很,应该保存。那证据,是外国人也常在赞美。这就是软刀子。是钢刀,我们也许还会觉得的,于是就改用软刀子。我想:叫我们用自己的老调子唱完我们自己的时候,是已经要到了。
作者分三层发挥:①“软刀子(古老的东西)的要害在于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②比较说明“软刀子”的危害;③举例比较说明“软刀子”的危害,进一步从反面强调“老调子”不能再唱。有层次的说理得力于对比喻的发挥。
(5)逆转式发挥
这可分整体逆转和局部逆转两种。如有一篇(遇不怀才的时候)的演讲,演讲者在摆了一些“怀才不遇”的青年人的碌碌无为表现后,多次逆转发挥:
怀才不遇是时代的不幸,遇不怀才是个人的悲哀。〔以下又一逆转:由遇而不遇〕然而,孔子不遇,一代宗师的名位无人敢替;屈原不遇……
〔以下再一逆转:由不遇而遇,回归正题,发挥至末〕遇不怀才的时候,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是怀才不遇,而是遇不怀才……
在一次升旗讲话中,列举大量前辈壮烈功业之后,来了一个局部逆转,联系在场学习实际而谈:“有部台湾电视剧叫《如果有来生》,其实,来生是没有的,重要的是今生,把握现在,从眼前做起……”
逆转,可使听讲者有峰回路转之感,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始而愕然,终而恍然,这不也能激起场内的波澜吗?事实正如此。
此外,还有运用相关概念发挥、联系自身发挥、联系现场发挥、联系社会热点发挥、道理自明,不再举例。灵活用之,演讲思路自然会如春涛排壑,岂可遏抑?
演讲中新的主题
这里所说的“新”,就是演讲的主题、材料乃至表达要有新意、有创新,正如邵守义教授之所说:演讲者“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以其先进、新颖的思想去启迪听众、武装听众、引导听众登新思想、新文化、新技艺的高峰”。那么,演讲如何才能“新”,“新”又在那里呢?
即在前面某演讲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当然,他要同前人的说话方向一致),加以进一步开掘、发展和完善,从思维的深刻中求得一“新”。换句话说,就是去讲别人没有讲透的话。
前几年,我国青少年中爱国主义的演讲颇为普遍。但相当多的演讲者曾不厌其烦地去颂扬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并且在祖先的荣耀上大呼号子:“爱我们的祖国吧!”如此等等,令人“倒酸”。而有一篇《再谈“四大发明”》的演讲,味道就好多了:
过去我也经常讲,我国有“四大发明”,并且以此自豪。然而今天,当我再讲“四大发明”的时候,我的心跳了,我的脸发红了。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以其超人的智慧搞了“四大发明”,为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他们的贡献。我有时问自己,几千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子孙们又搞了几次大发明呢?难道我们成天在祖先“四大发明”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地炫耀一番就是爱国了吗?不,这不能证明是爱国。真正的爱国者。80年代的青年们应当学习祖先们的发明创造精神,我们要搞出“十大发明”、“百大发明”,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你看,前后都是同一主题,但后者论述得多么深刻、新鲜!
“继续深掘”求新,不仅仅要求演讲者不能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而应想到它深含的本质。更重要是,要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透过事物的外象,抓住本质,使自己演讲中的思想、观点、见解比前人更深一步,以此创“新”。
即不蹈前人“旧辙”,虽然主题并没有两样,但是别具匠心,另辟蹊径,在独特的思维中求得一“新”。换句话说,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道理,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前些时期,谈教师清寒,为教师呼吁“粮草”的演讲很多。但是不少同志,不是家居“八平米”,就是“每月65块”;不是“挪用教育经费大吃大喝”,就是“体弱多病无人管”……尽是人们耳朵听起茧子的话了。
可有一位演讲者却开了个“生面”,从另一个没有人注意和探过的角度立足放眼:
有一天,我要到自由市场去买东西,刚要去,一位同事说:“你快把校徽戴上。”我莫名其妙地问:“戴它干什么?”他说:“戴上校徽小偷都不偷你。”
这位演讲者话语刚落,全场掌握雷动,喝彩声四起。他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更生动、更传神地刻画了“臭老九”的形象,更准确、更有力地说明了老师生活的“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