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服帝王的金口才
37440000000015

第15章 “真”服帝王(4)

刘邦听后连连称是,骂郦食其道:“这个书呆子,几乎坏了我的大事。”并立即命令把准备分封六国后裔的王印销毁掉了。

“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鉴古观今,是在说服中列举历史上曾发生的有影响的类似事件,使对方联系现实情况,借鉴参考,悟出道理,从而作出正确抉择。

相关对比——陈群谏帝

在说服他人的时候,除了旁征博引之外,还要利用相关对比来更好地体现说服的力量。

青龙年间(二三三~二三七年),明帝大兴土木,建造宫室,老百姓不能按照时令及时耕作。司空兼录尚书事陈群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因为天下尚未统一,加强武备与重视农业才是当务之急,便上书加以劝阻。

明帝答覆说:

“统一大业和营造宫殿,可以同时并举。消灭吴、蜀等敌人后,自当停止武事,哪会再兴建什么工程?”

陈群说:

“从前汉高祖只与项羽一人争夺天下,项羽被消灭后,因已有的宫室惨遭毁坏,所以萧何要兴建武库、太仓,这些都是当时急着要办的大事,但汉高祖还嫌修缮得过于奢华。现在吴、蜀两个敌人一个还没有消灭,实在不应该同古人进行类比。一个人想做点什么事,都能找出理由,更何况是天下最高的主人,谁都不敢违令。您以前想拆掉武库,就说不能不拆;后来您又想重建,又说不能不建。如果您一定要建筑宫室,这确实不是做臣子的劝言可以改变的;如果您稍加思索,回心转意,这也不是做臣子的力量所能促成。想当年汉明帝想建造德阳殿,钟离意加以劝谏,汉明帝当时就听从了他的话,后来又让人动工,德阳殿建成后,汉明帝对百官说:‘钟离意尚书如果还在,这个宫殿就建不成了。’做皇帝的难道害怕一个大臣?但心中总得考虑百姓啊。如今我尚且不能让陛下静下心来倾听我说上片刻,我比之钟离意真是相差一大截。”

魏明帝听了,对大兴土木不得不有所节制。

陈群是魏国一个忠直的诤臣。据裴松之引用的《魏书》介绍,陈群先后曾几次秘密上奏,指出朝廷治政的得失,每次上奏皇帝的草稿都予以撕毁,当时的朝臣和自己家属子弟都不知道。有些人就讥笑他官居高位却只是沉默不响白吃饭,后来朝廷编集群臣上书的奏章,朝臣终于见到他的劝谏奏章,都大为叹息钦佩。从本篇来看,陈群说服魏明帝停修宫殿是运用古今对比法论证分析,讲得透彻而又耿直,实在使皇帝敬畏。

田叔用事实说服文帝

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且事实来说话,往往是发有力的证据,在下面一则故事中,田叔正是远用事实一说服汉文帝而达到荐贤为国的目的的。

汉文帝登基做皇帝后,一次征召汉中郡守(地方长官)田叔询问道:

“你知道天下哪儿有贤德的长者吗?”

田叔答道:“我怎么会知道呢?”

汉文帝说:“你本人就是长者,应该知道的呀。”

于是,田叔向皇上磕头说:

“过去的云中郡守孟舒就是一位长者。”

当时,北方的强盗大举入侵抢劫,而云中地方遭到的财物损失更是严重,孟舒身为云中郡守不能制止,因为失职而被解免官职。

汉文帝说:

“先帝委任孟舒为云中郡守已有十多年了,强盗一入侵,孟舒就不能坚守,糊里糊涂让士卒战死了几百个。这不等于说长者原来是个杀人犯吗(长者固杀人乎)?你为什么还要说孟舒是长者呢?”

田叔再次磕头,对答道:

“这正是孟舒所以是长者的地方。当年赵国臣子贯高等人谋反,高祖皇帝曾下诏书,明白宣告:赵地凡有敢于追随赵王张敖的治罚三族。可是盂舒不管,自穿赭色衣服束发为家奴,跟随赵王张敖至长安,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尽忠,当时他怎会知道自己以后会被委任为云中郡守呢。后来,汉朝朝廷与楚地相抗,士兵们都疲惫不堪。匈奴首领冒顿便趁机先在北方征服其他部族,以强大自己的力量,再到我国北部边境为害。孟舒身为云中郡守,知道士兵疲惫有待休整,便不忍心下令叫他们出战,但士卒们却自发争着登上城头死战,儿子抢在父亲前头迎敌,弟弟抢在哥哥前头迎敌,以致死亡数百人。难道这是盂舒故意驱逼他们作战造成的结果吗?所以我说这正是孟舒所以为仁厚长者的地方。”

汉文帝听了,终于恍然大悟,赞扬道:

“孟舒真是个贤明的长者啊。”

于是,重新征召孟舒,让他再做云中郡守。

灯不拨则暗,事不明则惑。孟舒是不是贤明仁厚的长者,单凭表面现象:“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母故士卒斗战死者数百人。”是很难下断语的,相反,还要判定他是个不体恤士卒的昏官哩。亏得田叔拨开迷雾,将孟舒行迹的来龙去脉如实向汉文帝陈述,方得还孟舒以长者的本来面目,而使他重新恢复云中郡守的官职,可见,擅常口舌之才也只是个手段、技巧问题,关键还在于“舌战”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俗语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确为至理名言。

晏子针对问题逐一部析的说服齐景公

能够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通过逐一部析对方论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会有更好的效果。

有一年,齐国遇上了罕见的大旱,齐景公召来群臣,讨论抗旱的办法。

齐景公对大臣们说:“天很久未下雨了,现在百姓面带饥色,快要揭不开锅了。没有别的办法,我请算卦的人算了一卦,他说这是由于高山、大河的神灵作怪,因此,我想再多收些捐税,操办些祭品,用来祭祀山灵,你们看可以吗?”群臣不知如何是好,一个个默不做声。

晏子听了,便说:“不可以!祭祀大山毫无意义。您想想:大山是以岩石作为自己的身体,以草木作为自己的头发,天长久不下雨,它的头发就要被太阳晒焦,它的身体也热得要命,难道它就不盼着下雨吗?您祭祀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齐景公听了觉得有些道理,又说:“那样吧,我们祭祀河神,可以吗?”

晏子回答说:“也不可以!您想想,水好比是河神的国土,鱼鳖好比是河神的百姓,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干涸了,河水也要枯竭,这不等于国家将要灭亡,鱼呀、鳖呀等等老百姓将要渴死吗?它怎能不希望下雨呢?它要是有本事让老天爷下雨,不就早下了吗?现在您祈祷它又有什么用呢?”

齐景公皱着眉头说:“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晏子说:“您最好还是走出宫殿,到田间去,到山河去,看看老百姓是怎样抗旱的,给老百姓解决些实际困难吧!”

齐景公接受了晏子的意见,没过多久,老天下了一场大雨。

针对对方的论题,深刻阐释,戳穿假象,先破后立,使被说服的对象明白事理。

由解扬自救的典故说赌险易位

解扬自救的典故讲的是以“信”为核心的说服战术。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攻打宋国睢阳,宋急忙向晋国求救。晋派大夫解扬去宋国传达使命,说晋军已经开拔,要宋人坚守城池,以待援兵到来。结果,解扬在路上不幸被楚人抓获,楚王威逼解扬去对宋人诳说晋国根本不能救来,解扬因局势所迫,不得已假意答应了楚王。心里却暗下赌险之决定——要么死罪,要么捡条命——

解扬(对宋阵地):“我是晋大夫解扬,不幸为楚所俘,他们威逼我劝诱你们投降。我假意应承,好借机传达消息,我主公亲率大军来救,很快就会到了。”

楚王(大怒):“解扬不守信用,立即把他推出去斩首。”

解扬(面对死罪,心里反而更平静):我根本没有失信,作为晋臣的我,如果取信于你楚王,必然失信于晋君。假如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主子,取悦他人,你说这是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呢?好了,没什么可说了,为了真正的守信用,我愿意立刻就死,以此来说明楚国国君对外要讲信用,而对内则无信用可言。

楚王(怒气顿消,感慨万千):“解扬真是个忠臣烈士,还是赦免了他吧。”

解扬在死罪面前,采用的方法可谓是赌险型易位,即把自己与楚臣对换进行假设推理。就是说,如果楚国的大臣也像你(楚王)要求我(解扬)做的那样,背主而媚外,你认为这是讲信用呢,还是不讲信用呢?这样一易位,楚王反而由恼怒转变为敬佩了。正是由于他临死不惧的超群的胆略,“解扬脱险”才成了中国古代流传于今的一例典故。不过,需指出的是,尽管解扬对这种赌险型易位的成功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此时倘若冒险去赌一把,他的头颅还能保得住吗?

所谓易位,就是换个位置之意。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人们经常为了证明某一个事例而采取易位的方式进行反证。赌险型易位大都是在形势对己方极为不利,甚至严重到己方基本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被迫而采用的。这种易位很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俗话说,“赌一把,捡条命”,就出于易位的逻辑思维。历史上就不乏因善用易位的说服方法而从刑场上“爬”出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