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现代崇拜心理学
37441500000021

第21章 偶像崇拜心理(3)

这些调查结果可归因于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过渡性作用,即在青少年情感个体化中,需要将对父母的爱转向对他们更具感召力和浪漫的偶像人物身上;也可归因于青少年对偶像的过分理想化。此外,对理想—浪漫—绝对型名人的优先选择也可用社会认同理论来加以解释。该理论强调个人的需求,需得到社会的认同,而且不仅是个体的认同。由此,个体需要将他人作为偶像来认同自我,并为该偶像的社会团体所接受。联系到香港的青少年,有报告说,成为歌/影迷俱乐部的会员能增强会员的社会认同和自信心。

青少年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两种社会学习和依恋的比较

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共同处在于对偶像或榜样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其中包含了对崇拜对象的心理认同,行为模仿和情感依恋三个要素。所不同的是,这一社会学习和依恋可因青少年对其所崇拜对象之社会认知的取向不同,而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另一种是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下面分加叙述。

在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

青少年一般将其对偶像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定位在某个特殊人物身上(如某个著名歌星、影星和运动明星)。由此,青少年容易对其人采取一种颇为直觉的、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社会学习和依恋。这主要包括:

直接性模仿:是班图拉之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表现为个体对其认同人物之思想行为的直接模仿。在社会学习和依恋中,它可表现为青少年对其崇拜对象在人生观念、言行举止乃至服饰发型上的直接模仿。如歌迷对美著名猫王、杰克逊、麦当娜和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等人的服装、发型、化妆品及日常动作的迷恋和追逐。

全盘性接受:指青少年在偶像崇拜中,不加选择地认同其行为表现和价值观。即当一个人喜欢上某个偶像时,他会喜欢他(她)身上的所有品质。无论这些品质是否值得他喜欢,并甘心为他(她)而排斥对其他偶像的社会认同和依恋。如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追星族常会为维护自己的偶像而不惜对其对立的歌迷、影迷和球迷们出言不恭甚至动武。

沉湎式依恋:指当事人对他人的依恋建立在对自我的负面评估和无用感之上的。据研究表明,沉湎式依恋之人很容易对他人产生依赖、敬仰之情,并以此作为自信心的指标。在偶像崇拜中,许多人常会对其偶像产生一种自贬式依恋。它具体表现为一个人越是敬仰一个偶像,就越感到自己渺注和无能。如每当有传闻某个著名影星亡故或误传亡故时,就会使某些歌/影迷痛不欲生,甚至意欲自杀。

这种社会学习和依恋很容易使青少年对其崇拜对像加以偶像神化,并产生某种光环效应,其根源在于调查中所验证的偶像社会认知中的理想化,浪漫化和绝对化的综合作用。其结果,它可导致青少年对其崇拜对象产生偶像迷恋。这突出表现为:

浪漫式依恋指青少年对偶像的依恋是以浪漫情怀为基础的,它突出表现在崇拜对象的迷恋中充满了****甚至是性爱的幻想。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偶像调查表明,对异性名人的浪漫性依恋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且女性的浪漫式依恋一般高过男性,年龄越轻就越爱听情歌。

高明星消费是青少年崇拜的一个直接指标。青少年无论是直接地参与事关自己偶像的活动(如音乐会、演唱会、电影、体育比赛、演讲等活动),还是间接地消费事关自己偶像的物品(如唱片、录影带、图画、衣物、相册簿、歌/影迷会等),都需要大量的开销。有调查表明,有些香港青少年在自己偶像身上花费的开销可占他们零花钱的60%以上。

低自我信念与高偶像崇拜似紧密相联。过高地评估他人的价值,理想化其对个人的影响都势必会使当事人降低对自我的信念和信心。有研究表明,香港中学生中的追星族与非追星族比较起来,前者的自信心水准要低于后者。

浪漫幻想对自己喜欢的异性偶像产生浪漫幻想也是青少年偶像崇拜中的常见现象。从把异性偶像当作一般的梦中情人到久久地加以痴迷,浪漫情怀可以是偶像崇拜的巨大动力。有研究表明,浪漫幻想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要动机之一。

虚荣满足从偶像崇拜中获取自我虚荣心的满足也可以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动力。无论是想象自己能像崇拜对象那样富有和出名,还是梦幻自己可以成为偶像的密友,对偶像的虚荣心都可推动青少年从事其追星族活动。有研究表明,虚荣心得以满足可以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重要动力。

自我迷茫指对自我的认识含混不清。当一个青少年沉湎于对某(些)个偶像热烈的梦幻和追逐当中,很难想象他会积极追求自我的变化和成长。所以,自我迷茫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抬高别人,贬低自我有关。

总之,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可导致对偶像/榜样的一种直观的、非理性的、神秘化的和神圣的社会认知,它可致使青少年因过分依恋偶像的外表因素而对个人的自我成长带来某些消极的影响。

在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

青少年一般将其社会学习和依恋定位在某些成功人士的特质上面(如对成功人士之人格特点和自我励志精神的认同)。由此,青少年易于对其崇拜对象采取一种较为理性、实用和非情绪化的社会认同和依恋。

综合性模仿是班图拉之社会学习理论的另一重要概念。它表现为个体对其榜样之思想行为采取综合性模仿。在社会学习和依恋当中,它表现为对崇拜对象之内涵因素的综合性认同和模仿。如美国电脑大王盖茨和香港名商人李嘉诚对许多大陆和香港的青少年来讲,是事业成功和奋力拼搏的典范。他们对这类社会名人的认同和依恋主要体现在其人格因素上。

选择性接受指青少年在对其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上,有选择地认同其行为表现和价值观。由此,当青少年认同某个崇拜对象时,他不会盲目地喜欢他身上的所有品质,也不会将其作用凌驾在其他偶像之上。如香港有的青少年在欣赏四大天王的才艺时,会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分别欣赏其最突出的歌曲,而并非要认定某中其个人去排斥其他三人。

稳固式依恋指当事人对他的依恋是建立在对自我的正面评估和人际关系自如感。据研究表明,稳固式依恋之人虽愿意与他人交往,却不会因此降低对自我的信念。在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中,青少年不会因敬仰他人就贬低自我。相反,会推动当事人努力去向自己敬佩的人物看齐,把他(她)当作自我成长的一个永久性指标。

这种社会学习和依恋很容易使青少年对其崇拜对象加以榜样认同,并产生某种聚焦效应。这种榜样认同的根源在于调查中所确立的榜样社会认知中的现实化、理性化和相对化的综合作用。其结果,青少年可通过偶像/榜样认同而促进其自我成长。这突出表现为:认同式依恋指青少年对偶像的依恋是以思想认同为基础的,它突出表现为表少年对某个崇拜人物的依恋中充满了想获得类似成功的愿望。有调查表明,对社会名人的认同式依恋会推动青少年的自我确认和励志,在这当中,男性的认同式依恋一般高于女性。

低明星消费中青少年理性化看待崇拜对象的一个直接表现。由于青少年看重的是偶像的内涵的特质,面非其表现形象,所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消费事关自己崇拜对象的活动或物品并非重要。重要的是从其人的特质认同中吸取自我成长的养分。

高自我信念是偶像崇拜正面影响的表现,也是榜样特质认同的直接体现。青少年通过对杰出人士之成功因素的认同,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是偶像崇拜之理性化、成熟化之突出表现。

个人成长是榜样特质认同的另一直接体现。青少年可以从不同的偶像中吸取自我成长的养分,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有研究表明,追求自我成长是成熟的偶像崇拜的重要指标。

自我达成指完成了对自我的确认,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偶像崇拜中,完成上述之各项指标,可大力推动青少年对自我的确认,使不同偶像的出现成为青少年自我成长路途中的一个个路标。

总之,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可导致对崇拜对象的一种理性的、功利性的、实事求是的社会认知,它可使青少年积极认同崇拜对象的内涵因素,从而促进个人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