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现代逆境心理学
37441900000010

第10章 逆境心理和心理反应(7)

痛苦

痛苦是指生理或心理创伤产生的非常难受的体验,是一种极不愉快的体验。痛苦是一种最杂的负性情绪之一,它可能由其他情绪转化而来,也可能由多种情绪组合。

痛苦产生的原因

生理的疼痛引起的痛苦。人生生病或受伤时,肉体上疼痛的感觉会引起心理上的痛苦体验,因为人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反应。生理与心理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从挫折的角度讲,人在重病(如癌症)或意外事故造成的重伤(如残疾)甚至面死神的挑战而使自己的理想和远大目标无法实现,于是产生极强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中就是以痛苦为主要体验的,那种疼痛的折磨使人难受到了级点,甚至使人痛不欲生。

分离是引起痛苦的普遍原因之一。分离导致人感情上的苦楚,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候都能发生。婴幼儿时期因与母亲分离而产生的痛苦是安全感的需要和适应性的反应。到成人时期,亲人间分离导致的痛苦,除了婴幼儿一样具有生物适应性的反应外,又增加了心量的、社会的成分。心理的成分是指亲人间情感融洽、相悦、喜爱、亲近,由于分离而产生思念和牵挂的痛苦。社会成分是指社会即亲人间的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情感关系。父母与子女、夫妻或恋人、亲密朋友等,由于与自己亲近喜欢、社会关系亲密的人分离必然引起痛苦。心理上的分离没于形体上的分离,它给人带来的痛苦更演重。在挫折中,以下几类挫折属于分离引起的痛苦:第一类,人际关系挫折导致分离的痛苦。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与人交往。但有些人因不懂交往技巧或因个人古怪而无法与别人沟通,使得他或她不能向人倾诉内心的苦闷或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同情,会产生孤独的痛苦,尤其是在感到被人抛弃、被亲人或群体拒绝时,人所感受的痛苦是沉重的。第二类,爱情挫折产生分离的痛苦。爱情挫折如果是恋爱双方情投意、情深似海,由于双方家庭的阻力或性格的偏见棒打鸳鸯,使有情人天各一方,活活被拆散,这种分离造成的爱情逆境的痛苦是双方共同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这种分离的痛苦包括思想与抛弃担扰等多种情感。如果爱情的逆境是由一方变心而造成的:一方引起的,被抛弃的一方还苦苦恋着对方,这种思想或痛苦只是被抛弃者自饮苦酒,单方的体验。这样单方痛苦除了思念、惦记、担忧外,还会夹杂着恨的情感。当然,旭果恨的情感占了主导方面,他或她也许不会有痛苦了,恨可以减轻痛苦。第三类,因犯罪服刑与亲人分离的挫折滋生的痛苦。这是一类特殊的分离,即因犯罪被判刑入狱不能与亲人团聚,或亲人在气愤之下与之断绝关系的分离痛苦。罪犯这类痛苦包括内疚的痛苦——因家人与自己断决关系而对家人既思念又抱怨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痛苦。

失败引起的痛苦。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事业上的失误或失败的挫折都会感到十分痛苦。例如,升学考试落榜,没有达到父母、老师、朋友的期望或要求,没有得到社会的在承认;管理上缺乏经验而使工厂倒闭;科学实验屡次失败等。由失败引起的痛苦包括:由于自己努力或固执已见而导致失败引的内疚或悔恨的痛苦;因外界或他人人为制造阻力破坏而导致的失败产生沮丧的痛苦;因错失良机造成失败而产生遗憾的痛苦;因自己能力不足而导致失败产生自卑和失望的痛苦。总之,失败的原因不同,导致痛苦的成分就不同。

不公正引起的痛苦。不公天上主要是社会评价、社会分配、社会地位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当一个人该得到的社会评价、社会分配、社会地位而未得到时或得到完全否定的评价或受到歧视时,就意味着对他不公正。个体面对不公正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进而产生挫折感。这种挫的主要成分是痛苦,尤其是忍受不公平所产生的痛苦更是难受。因为,忍受把痛苦、歧视、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由不公正引起的痛苦包含着委屈、失望、沮丧、绝望,这几种情感继续发展就会成为愤怒,当愤怒产生时痛苦就会减轻了。然而,愤怒之后又重新转为痛苦。

丧失引起的痛苦。暂时的或永久的,生理的或心理的丧失都会引起痛苦。比如,亲人死亡、失去自尊和自由、失去角色、失去贵重物品等导致的挫折都会使人痛苦。例如,因犯罪被判刑的罪犯因被判刑、强制劳动改造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失去了社会及他人的尊重,因而使他们感到痛苦,这些痛苦是消极的痛苦。然而,当他们在改造中良知被唤醒后,他们就会发觉自己失去了更珍贵的东西——人格,这会使他们更加痛苦,这种痛苦是积极的痛苦,包含着羞愧和自责、自恨。

另外,还有失去角色的痛苦。角色即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一个人在社会上可能有几种角色,比如,在家庭里是父亲或母亲、是丈夫或妻了、是子女等。失去角色的含义在于,失去角色就失了这一角色与其他人的感情联系和责任、权力、地位。比如,离婚是爱情挫折引起的丧失,失去了与原来配偶的感情联系和责任、权力。任何夫妻的离异,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惆怅和痛苦。常言道:“一日夫到百日恩”,更何况离婚者绝没有只做一日夫妻就离婚的,可想而知痛苦是自然的,这种痛苦多是因为对往日曾经有过一点甜蜜的回忆呀对对方某方面优点的留恋。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一旦有失去它的危险或真正失去它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值得珍惜的地方,这正是离婚者痛苦的原因所在。当然,既然决定离婚,就说明相互之间不能接受的情感占主导地位,那么离婚带来的痛苦会很快消失的。是双方没有任何珍惜、巴不得尽早分开者,也会为自己失败的婚姻而痛苦,因为失败的婚姻毕竟使自己失去了人生最珍贵的贞操、青春、时间和精力,不为失去这些而痛苦者是不正常的。再如,因工作失误或犯错误而被撤职的人,也是角色的丧失。失去了原有有的权力、地位及尊荣,因而挫折痛苦。因工厂裁员或倒闭而下岗的人,失去的不仅仅是工作中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失去生活上的保障和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经济收入,就没有生活的保障,承受着这种痛苦的不仅仅是下岗位者自己,还有他们的家庭成员,这种痛苦是以失落感占主导地位的。当然,下岗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去,从失去的痛苦中振作起来,又会在新的岗位上得到新的收获。

痛苦的作用

痛苦可以促使本人去设法改变引起痛苦的处境或解除引起痛的原因。因为痛苦是一种能使自身采取补救办法去消除痛苦来源的情绪。积极的痛苦会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消极的痛苦会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以此行为去改变引起痛苦的处境或解除引起痛苦的原因。例如,生理和疼痛带来的痛苦使人采取求医用药的行为消除痛苦;分离引起的痛苦会使人采取重逢团聚或寻求新的亲密者的行为减少痛苦;失败引起的痛苦会使人采取重新振作的行为,弥补失败的损失而抵消痛苦;不公正引起的痛苦会使人采取讨回公道的行为取代痛苦;丧失引起的痛苦使人以重新获得或转移到新目标的行为排除痛苦。

负疚感

负疚感是普遍存在于们心中的一种常见情感。感到严重负疚的人往往将某种不良后果归罪于自己,从此便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不断地心上谴责自己,最后竟致于愤恨、厌恶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使那块十字架越来越沉重。例如,一名贫困家庭父亲,为了送儿子上大学,长年累月地辛勤奔波过度劳累,生活上又过于清苦,所以不到50岁就去世了,读大学的儿子闻讯悲痛至极,并认为父亲是累死、苦死和愁死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从此他心中留下了一人驱不散的阴影,总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他无时无刻不在内心里责备自己,深深的负疚感压得他抬不起头来。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是一个制造悲剧,带来不幸的人。他再也无法接受自己,部是在内心里排斥、丑化自己。最后竟对自己产生了厌恶之情。他的自我厌恶、自我排斥使他完全变成了一个消极的人。他对什么事、什么人都不再感兴趣,对什么都无法倾注一份热枕。慢慢地,他的朋友少了,女友离他而去,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他没有通过毕业考试只揣着一张肄业证离开了校园,无奈地走入了他觉得陌生和冷漠的。

适度的负疚感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有益的。因为它是我们良心的体现,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过错与不妥,并督促我们进行改造与补偿。如果一个人从不感到内疚,他就不可能遵守社会公德,不可能克制自己、宽恕他人,也不会关心孩子、照顾老人,因而不可能与他人和谐地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负疚感是我们的调节器。

然而,过分的毫无道理的负疚感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它会驱散我们中的欢乐,破坏轻松的心情、和谐的气氛与平和的心态,给我们带来沉重,压抑和自我排斥,从我们身边带走一切美好的东西。

你应该远离负罪感。将负罪感从你心中彻底赶走,别让它成为你心灵的住户,不断与你进行消极的对话。

要知道,你的负罪感对谁都没有好处,它只能消独你自己,你不妨对人你负疚的东西换个角度想想,你也许会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你的错。假如你的父母在放学时来接你回家的路上遭到车祸,导致了终身残废。那并不是你的错,因为接孩子回家是父母的责任,其他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那悲剧不是你导演的,也是你无力改变的。要怪就怪那名肇事司机好了。也许你为自己常常****而深感负疚,那是因为曾经有位牧师告诉你,****是邪恶的****行为,是一种堕落;或许有位医生则告诉你,****会严重耗身体,甚至严重影响到将来的夫妻生活与生育能力。但是现代心理学、医学告诉我们,****是释放性压抑的一种正常途径,男男女女每个人都有,并非什么不光彩的堕落行为,而且对身体的损耗也是微乎其微的。了解了这一些,你觉的还有负疚的必要吗?

如果真的因为你的缘故造成了什么不幸的后果,那么与其心理感到内疚,还不如实际的行动做些补偿或补救更有用。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吃的,只有行动能改变一切。

驱散你的负疚感,丢掉沉重,带轻松上路吧。

战胜负疚感方案

如果你染上了负疚的温疫,请你做一个详细的内心自查:

你因为自己所做的或没能做的而紧张吗?你撒了谎、骗人了、违背了诺言、冒犯了禁忌、伤害的人吗?你在隐瞒秘密吗?你出卖了别人的信任吗?

如果上述问题有了答案,请仔细想想。

检查一下你的负疚感背后的原则,再看看那些原则是你自己的信,还是你父母、朋友或社会强加于你的。

评价自己时不要太狠,也不要对自己期待完美。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对自己适度的宽容也是必要的。

如果你确实做错了事,那就接受事实。假如你能够,那就道歉,并用各种可能的办法进行补偿。

告诉自己,你犯了错误,但那已成历史。如果你没法驱走阴影,可以寻求咨询专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