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37461700000030

第30章 佛与做人(2)

对于一切成功,我们应该淡泊处之,不必刻意锐求。对已经取得的成功要珍惜,不要让自己的心念去攀缘无穷的欲望,追求无限的成功。恬淡寡欲,知足常乐,就能够使自己内心清清静静,安闲自在,真正从成功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真正的成功是自己因已尽心尽力而为之产生的心安理得,不必去考虑在人家眼中,你是不是成功。没有人可以强迫我们往一个遥远的目标走去,一定要等我们达到这个目标,才算成功。就像一个旅行者那样,我们往往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可是,我们只要走下去,总可以在路上看到一些美丽的景色,有趣的事物,这就是我们一天辛劳的报酬,这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功。最愉快的旅程决不是低着头走过去。把走路当作惟一目的,这样,除了看见自己又脏又累的脚之外,更是一无所有。人生应该是向上向前瞻望,尽情欣赏可以见到的万象,这才是成功的人生。

1.成功历程

我们常羡慕功成名就的人。很少有人去探索他们成功的背后,蕴藏了多少血汗和眼泪。

数学家欧几里得,曾受聘到托勒密王朝,负责教国王几何学。国王对复杂难懂的几何学,感到非常厌烦。于是他问欧几里得:“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学会?”欧几里得回答说:“几何之内无君王之路(亦即没有什么捷径)。”这句话如今己成为千古名言。

在人生的道路中,成功没有什么捷径。被认为是天才的人,也绝非垂手可得。爱迪生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前苏联作家契可夫也说:“天才即是勤勉。”

2.平常心

人常常处在竞争中,我们从小就和别人竞争:在学校拼成绩、各种竞赛、入学考试、求职考试等等,并且不断地被灌输必胜的观念。

既然是竞争,当然胜利会比失败快乐。但是,有些失败者承受不了这种打击,甚至嫉妒胜利的对方,并且绝望得想自杀。

胜败是相对的,当然有一方是胜利者,另一方是失败者。正因为有一方失败,所以才有人得胜,因此胜利者不能轻视失败者,反应感谢他。胜利者若有骄傲心,自鸣得意,失败者可能会产生报复心,报复心若极强烈后果就不堪想像了。

所以胜利者必须经常提高警觉,失败者亦切莫怨恨,二者最好保持平常心,不要拘泥于胜败的结果。

如此,即是所谓的“道”了。

3.毋满足现状

每当有人问我:“何者是你最快乐的事?何者是你最伤心的事?”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必然如此作答:“我尚未有‘最’快乐的事,亦无‘最’伤心的事,那是因为也许在未来,我会有比现在更快乐的事或更伤心的事。”就我的感受而言,就算当时以为是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时,时间一过,即不再认为那是“最”怎样的事,相反地反而会有某种预感,预料将来会发生“更”快乐、“更”悲伤的事。

卓别林是外国蓍名的喜剧演员,曾经有位记者访问他:“你认为你在那一部戏表现最好?”卓别林立即回答说:“下一档戏。”他的回答令这位记者十分佩服。

后来有人问这记者说:“什么是你最满意的作品?”记者亦坦然答道:“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答案要由后人来决定。假如我现在贸然说出自以为满意的作品,而别人却不如此认为,那不是很好笑吗?”

故而我们切毋满足于现状,毋忘时时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4.面对赞美

当一个人处于顺境时,更要有谦虚之心,对自己的言行也要谨慎小心。假若你因太过志得意满,而得罪了人,会使自己十分不利。

法国有一则蓍名的寓言故事,即“乌鸦和狐狸”,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乌鸦嘴里衔着一块乳酪,飞在树梢上休憩。狐狸闻到了乳酪的香味,就走到这棵树下。狐狸夸奖树上的乌鸦说:

“你长得真帅,假如,你的歌声,也像你的羽毛那样漂亮的话,你可称作森林里的鸟王了。”

乌鸦听狐狸的话,便得意忘形起来,张嘴就唱,于是口里的乳酪便掉到树下。狐狸拾起乳酪,欢喜的对着乌鸦说:

“鸟王,你应该记住,当有人赞美你时,千万不要太得意。你用一块乳酪便能得到这个教训,实在非常便宜。”

狐狸说完咬着乳酪就走了,乌鸦悔恨得无地自容,发誓再也不听信别人赞美之辞了。这则故事说明了得意毕竟是不智之举。

四、平常心是道

人,以及一群人组成的公司等组织,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根本威胁,不是自身能力或机遇上的不足,而是因无法抵御各种刺激(特别是诱惑)而导致的情绪失控,以至于他(它)不顾自然之道,采取了非理性的行为。为什么我们在心境上,会反复震荡于浮躁、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呢?恐怕是因为当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时,就被灌输了过于狭隘的价值观,树立了急功近利的成就倾向。

我们一般人都活在“二元”对立的矛盾世界里,于是就有得失,环境好,我快乐;环境不好,我失望。其实眼前的坏事,并非就一定是坏事。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相对的好坏、有无、利害、人我等等,都是分别心。所谓:“动念即乖”才一起见便违背本心,落入两边。我们从小到大,都把种种分别、执着、欲求习以为常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蕅益大师在《净社铭》中说:“观心为安。”日常生活中的喜与忧,愁与乐,都在当下的一念之间。把握好当下的一念,就可以与快乐同行;把握好当下的这一念,就是在修行。所以我们必须训练我们的心,超越一切善恶,卸下所有的包袱。

怀雄心壮志,当然能做事;但怀平常心,有时能把事做得更多更好。因为你“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入那样思考”,“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自然能发挥出全部潜力。

“平常心”一词,常出人口,并与佛教划上等号。但是,佛教的“平常心”,是否与我们世俗的“平常心”一样呢?其实不然。因为佛教的平常心是超出世俗的心态,但又融应于世俗;而一般世俗的平常心,它往往只是顺着一般的生理、心理需求,本能与习气而走,这是无明、庸俗的。佛教的平常心,简单的说是没有一般感性的痴迷,却受用感情、融化感性;是不住见闻觉知,却受用见闻觉知;是没有分别智,而是大圆镜智。所以,此平常心是无所住,但时时刻刻都当下自在解脱,无挂碍;虽然成就自在解脱,却又如无所得,心无萦陷,确实成就其自在解脱。而其自在解脱非世俗而立,却是平常应世,而有其自在、真解脱。其平常心没有变化颠倒,与一般人之平常心随时变化颠倒、心随境转等等,是有很大差异。所以佛教的平常心是指永远没有变异的心持,这个心持融应于世俗,却非一般世俗的平常境界,更非一般世俗的平常心态;它是经过转凡入圣,又由圣回凡,是一种见道、证道之后的风光,又是一种“中道”的境界。诚如《金刚经》所云:“慈悲布施欲无我、人、众生、寿者相。”这种不执着,无所住而圆融的心,正与其平常心一体无二。所以佛教的平常心,一方面是般若,一方面是慈悲,而于二者自然结合,以为无挂碍与方便,成其悲智双圆的平常心。

禅宗有一句话“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心指的不是我们一般的识心作用。所谓“法尔本如是”,此心是未假任何造作,本然、如如的心,也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如实的本性。此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六祖弘扬的禅门宗风,无不从平常心中来。所以,大师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不离世间的佛法就是不离平常心,与平常心是一非二的世间生活,如果离开世间生活,离开平常心,去别求佛道,那就好像寻找兔子有没有角一样,毫无可能。

一天,重显问:“心中不起一念,为什么也有过错?”智门光祚并不答话,只是示意重显走近些。重显刚走上前,智门光祚就用拂子打他的嘴巴。重显被打得莫名其妙,刚想开口,智门光祚又用拂子打过来。重显突然觉悟了。智门光祚用拂子打重显的嘴巴,实际上是在提示重显,禅法是无法用概念和语言来表达的,所以“不起一念”问话的本身,就是念。参者不应该执着于“不起一念”有没有错。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但是,不要以为无心是无所用心,要有个“无心”在作用,那才是真用心。常言道,心不随念转,眼不被境迁,一念常寂,这样可以“三际杳忘”。其实,心的解脱,也许是无世以出,无世以入的。

一般人的烦恼心不断在波动,岂会承认无心呢?人除非睡熟了或失去知觉,否则是不会无心的;粗心也是有心。“觅心了不可得”是相当不错的功夫,只要看过禅宗公案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慧可去见达摩之前已经修行很久,只因心不安所以去问达摩祖师。二祖慧可禅师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