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和古代麻纺织业
现在一提起麻,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麻绳和装粮食用的麻袋。但是,在古代很长一个时期中,麻是人们最主要的衣着原料。古代把平民百姓称作“布衣”。这里所说的布,不是今天的棉布,而是麻布。奴隶主和封建贵族可以冬穿皮裘毛绒、夏着丝绸,而平民百姓只能用麻布遮体御寒,所以“布衣”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我国是麻的故乡,外国把大麻叫做“汉麻”,苎麻叫做“中国草”。麻纺织的发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枚骨针说到纺织的起源
1933-1934年,在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遗址时,在遗址的顶部山顶洞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针孔已残缺,但针身完好。残针长82毫米,粗3.1-3.3毫米,长短粗细同圆珠笔芯差不多。针身微弯,刮磨得相当光滑,针孔是用小而锐利的尖状器挖成的。这是距今18000年的“山顶洞人”所使用的缝纫针。
骨针虽小,但意义巨大,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开始。我们的祖先在2万年前已初步掌握了缝纫技术,能用兽皮、树皮:或树叶等缝制衣服,搭盖住所,不再赤身露体,不再露宿,能够抵御风寒雨雪的侵袭了。
利用兽皮、树皮和树叶等现成片状物缝制衣服,不用纺织,简便易行。但这些材料本身有很大的缺陷,树皮和树叶的韧性差,尤其是树叶,干燥后很快脆碎,寿命极短。兽皮虽然韧性好,柔软,保暖,但只适于冬天穿用。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狩猎活动的大规模进行,可供猎取的野兽数量不断减少。怎样才能得到又多又好的衣着材料,是摆在古人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现实的人们提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蕴藏着解决的方法。原来,古人在学会缝纫的同时,在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也逐渐懂得用荆条编结篮筐,用树皮、草茎等植物纤维搓制绳索,制作渔网。他们用石块不断敲打,使麻类和草茎植物变软,然后撕裂成缕,再搓成绳和编结成网。这就是古书上说的,“结绳以为网罟,捕鱼捕兽的网),以畋以渔(捕鱼)”。不知过了多少年,古人从编篮和结网的实践中,慢慢认识到有些植物的皮,首先是葛藤和野麻的皮,纤维细,韧性特别好,可以编结成薄而紧的网。用这种网,不仅捕鱼多,而且可以代替兽皮,穿在身上。作为衣着材料最原始的织物,就这样产生了。
这种“网衣”,同缝缀的兽皮、树皮或树叶相比,前进了一大步。但它还只是编织品,而不是纺织品。
缝缀兽皮、树皮,编结“网衣”,都发生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社会生产在不断发展,古人的智慧在不断提高,历史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懂得把粗糙的葛藤皮或野麻皮撕得更细,使编结的织物更细密,穿起来更舒适和暖和。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些植物皮撕得愈细,强度愈低,愈不耐穿,而且编织愈困难。经过长期反复的摸索,古人发现,可以用搓拈的方法,将撕细的葛或麻纤维搓拈成线。这样既增加了纤维的长度,又提高了它的强度,一举两得。这种用搓拈成的葛线或麻线编成的织物,就是最原始的纺织品了。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判断,这种原始的纺织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在大约距今6000年前,出现了麻纺织品。最近几十年来,在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和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等地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石、陶纺轮以及骨梭、骨针、骨锥等原始纺织工具和缝纫工具出土。
纺轮是原始纺纱工具纺专的主要部件,据考古研究报告;在全国30个省市较早和规模较大的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轮的踪迹。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纺轮,距今已有70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纺轮。距今约7400~6400年的鲁中、南和苏北青莲岗文化遗址和距今约7200~68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都有纺轮出土。陕西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纺轮也有5000余年的历史。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纺轮,不仅时间早,而且数量多。1974年发掘的青海乐都柳湾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一次就出土纺轮100多枚。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种类更多,不仅有供拈线抽纱用的木、石、陶质纺轮,而且还有可能属于原始腰机部件的木质打纬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和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
在一些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还不断发现原始纺织品和纺织原料的痕迹乃至实物。例如,在某些出土陶器上留有布纹痕迹和画有布纹的彩绘。仰韶文化陶器的底部常发现布纹,有人考证很可能是大麻布。青海乐都县柳湾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墓葬的人骨附近有布纹痕迹,可能是麻布一类的衣着。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用于敛尸的麻织物。甘肃、青海境内的齐家文化遗址的墓葬人骨架和陶罐上也都发现有布纹痕迹。其中甘肃永靖县大何庄遗址的一件陶罐上的布纹保存较好,布是麻织物,有粗细两种,粗的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1根,细的经纬线更为细密。在距今4000多年前,那里人们穿的衣服大概就是用这种麻布做的。
作为黄河流域主要纺织原料的大麻实物也有发现。1984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即有大麻实物出土。经科学鉴定,这种大麻已与现代栽培的大麻相似。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大麻标本。
早期的葛织品实物则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1972-1973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距今6000多年前的3块残布片。这些布片是用野生葛织成的,属于纬线起花的罗纹织物。密度为每平方厘米经线10根,纬线罗纹部分26-28根,地部13-14根。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纺织品实物。
20世纪50年代,在浙江吴兴钱山漾的良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前的麻布片,经鉴定为苎麻织品。布片采用平纹织法,每平方厘米经纬线一般各有24根,有的细麻布经线31根,纬线20根,其细密度与现在的细麻布相近。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
这些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都出现了原始纺织业。
麻葛的人工栽培历史
最初用于纺织的大麻、苎麻和葛麻都是野生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原始纺织业的发展,纺织材料的消费量扩大,单靠野生麻、葛已不能满足需要,我们的祖先于是开始对麻、葛进行人工栽培。上述甘肃东乡出土的大麻实物表明,我国的大麻栽培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商周时期,大麻、苎麻已普遍由野生利用变为人工栽培了。河北藁城商代遗址有大麻实物出土。葛也有人工栽培的。
大麻,又称火麻、汉麻,是一种一年生草木植物,高可达2米左右。雌雄异株,雄株茎杆细长,韧皮纤维产量高,质量好,早熟;雌株茎杆粗壮,韧皮纤维产量和质量较低,但种子可以榨油,晚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大麻这种雌雄异株的特性,把雄麻叫“桌”或夏麻、牡麻,剥取纤维用来纺织;雌麻叫“苴”或秋麻、子麻,除将纤维用于纺织外,还采取种子以供食用,是古代“五谷”或“九谷”之一。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华北是大麻的原产地之一,仰韶时期的纤维作物只能是大麻。但是,大麻的适应性很强,无论炎热或高寒地区都能生长。早在三四千年前,大麻不仅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普遍种植,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也有栽培。古代文献中所说的麻,通常都是指大麻。《诗经》中有不少是描写大麻栽培的。“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这里的“艺”就是“种”,“衡从”同“横纵”,“亩”是播种的垄畦。意思是说,麻要怎么种呢?要纵横成行。掇拾西周以来文教制度编纂成书的《周礼》中,载有专门管理大麻生产的“典秉”一职。
古代人民对大麻的种植、管理以及雌雄的鉴别、利用,很早就摸索出了一套规律。《吕氏春秋·审时》强调,种大麻要掌握季节,“得时之麻,厚臬以均”,是说种植及时的大麻,皮厚实,上下均匀,纤维质量好。西汉《汜胜之书》进一步总结了大麻栽培的经验,认为种得太早,植株坚挺,皮厚实,缺点是节太多,影响纤维质量;但种得太晚,则皮不坚韧。权衡利弊得失,还是宁可早种,不可晚种。至于大麻雌雄株的鉴别,人们则试图从麻籽斑纹的深浅进行探索,发现黑斑的麻籽多为雌麻,并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管理和确定收割时间。雄株的收割通常在七月初,即在扬花授粉后进行,而种子用麻则在九月收割。如果只收获纤维,则拔去雌株,只留雄株。这一套遗传和选种的规律,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二千年前就完全掌握了,而欧洲人直到17世纪尚不知植物的雌雄是怎么一回事。
苎麻是中国特产,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同株,一年可收割3次。苎麻纤维坚韧、柔和而有光泽;用它织成的布,穿起来挺括、凉爽,特别适合南方地区夏天穿着。因此,苎麻布又叫“夏布”。
苎麻喜温好湿,是短日性植物,适宜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古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应是苎麻的原生地。首先把苎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加以利用并进行栽培的,是古代南方的土着兄弟民族。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实物表明,早在距今的5000年前,先越族人就已经利用苎麻纤维,并可能开始栽培苎麻了。以后,浙江一带一直以盛产苎麻而着称,不少地方还以“苎”、“麻”作为地名。如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越绝书》中有“苎萝山”。那是西施的生长地,以苎为名,当盛产苎麻。湖州长兴县还有“苎溪”。据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载,苎溪是山墟名,以贡苎着称。
长江上游流域地区,苎麻的利用和栽培也很早。据成书于东晋中期的《华阳国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巴国的贡品中就有苎和麻,蜀国也富“麻、苎之饶”。西南苗族把种苎织布追溯到其祖先“盘古”时代,苗族的《盘古书》中说:“记起盘古先记起,盘王记起种苎麻;种得苎麻儿孙织,儿孙世代织罗花,”在南方地区,盘古被许多民族奉为始祖。这个传说虽然不是信史,但也反映出苗族同胞利用和栽培苎麻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春秋战国后,长江中游流域和岭南一些地区,都已普遍栽培苎麻。西晋初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苎麻“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割,割便生”。在这里,陆玑简要说明了苎麻的特性,荆、扬两州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都有苎麻种植。在岭南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海南岛在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儋耳、珠崖郡前,当地居民已经种植苎麻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上古中原地区是否有苎麻栽培的问题,从古代到今天,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在四五千年以前,黄淮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暖和湿润,中原地区既有野苎麻,人工栽培也十分普遍。《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伫”的诗句。这里的“伫”指的就是苎麻。只是到东汉后,由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原因,苎麻种植才逐渐南移并局限于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也有人认为,上述“可以沤伫”一句中的伫,是被称为“荣”的大麻,而非苎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子产献伫衣”的记载中,伫衣也是大麻织物,而非苎麻织物。上古时期,苎麻只产于南方地区,而不产于中原。
这两种观点分歧的一个关键所在,实际上是对“伫”为何物的不同解释。在古代的许多文献中,“伫”和“麻”往往同时并提。上述《诗经·陈风》中,不仅说“东门之池,可以沤伫”,还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之句。在其他一些文献中也有同样情况。如《后汉书·卫飒传》有“教民种植桑、柘、麻、伫之属”;南朝《宋书·文帝本纪》有“劝导播殖蚕桑、麻伫”;《宋书·周朗传》有“地堪滋养,悉艺种植伫、麻”。在古代文献中,“麻”一般专指大麻,含义明确。“伫”的含义则不一定。有时指白而稀疏的大麻布或大麻作物,有时也指苎麻。在《诗经》和上述其他文献中,如果“伫”指的是大麻,则同“麻”并提,显然是一种没有意义的重复。因此,“伫”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哪些文献中指大麻,在哪些文献中指苎麻,古代中原地区到底有没有苎麻分布和种植,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
除大麻和苎麻外,我国古代栽培的麻类作物还有苘麻、亚麻和黄麻。
苘麻又叫林,茼的异体字麻、白麻,一些古籍记载也称之为“顷茼的异体字”、“襞”、“颖”等。苘麻茎皮纤维呈白色,有光泽,可以用来织布、搓绳。我国对茼麻纤维的利用和苘麻栽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研究报告说,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代遗址中,即有茼麻纤维织物出土。古代关于苘麻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其《卫风·硕人》和《郑风·丰》中分别有“硕人其颀,衣锦襞衣”、“衣锦襞衣,裳锦襞裳”的诗句。这里的“襞衣”、“襞裳”,就是用苘麻织品缝制的衣服。
西周利用的苘麻纤维,既有野生的,也有栽培的,而且栽培面积很大。后来更有连顷种植的。有人说“苘”的由来,就是因为“种必连顷”。从《诗经》的记载看,当时主要的种植地区可能在北方。据《周礼》,当时的典臬官所掌管的纤维作物中,也包括苘麻。典臬所掌管的“伫之麻、草之物”中,“草”就是指的茴。因为当时把茴划为草属植物。《管子·地员》中所说的“五麻”,也包括了苘麻。这说明当时苘麻是一种很重要的纤维作物。
亚麻,古代又称鸸麻、壁虱胡麻。其纤维可用来纺织,子实可榨油食用,能适应高寒气候生长。人们一般通过亚麻的不同播种密度以达到油用或纤维用的目的。即通过密植抑制分枝以提高纤维产量;通过稀植促进分枝以提高籽粒产量。我国种植亚麻的起始时间不详,传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将亚麻籽放在弧(古代竹弓)中,带入中原,所以晋陕一带称之为“胡(弧)麻”。也有人认为中国也是亚麻的原产地之一。我国的原产亚麻种,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
黄麻,又叫络麻或绿麻,它的纤维可以织布和搓制绳索。多栽培于南方。关于黄麻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图经本草》,开始栽培的时期可能在宋代前后。至于栽培技术的最早资料,则是明代的《便民图纂》。黄麻也是纤维和种子两用。播种时,用纤维则密播,用种子则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