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纺织
37565100000007

第7章 麻葛织造生产历史(7)

中国一直是最主要的苎麻生产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对苎麻的用途扩大。它们利用苎麻纤维细长、坚韧、易于漂白、富于光泽以及在水中经久不腐等优点,用以织造帆布、帐蓬布、绳网,并与蚕丝混合,织造锦缎、天鹅绒和其他仿丝织物,广泛用于汗衫、衬衫、帽里、西服里等的制作。国外市场对苎麻的需求明显转旺。在国内,人们对细洋布(或细洋纱织制的土布)服饰的新奇感逐渐消失,穿着挺括、凉爽、吸,汗的夏布服饰,再次时兴。同时,夏布和用苎麻纤维制成的鱼网、蚊帐、绳线等,也都大量运销东南亚等地。这就促成了一些地区苎麻种植的扩大和商品化的发展。

近代时期,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多少不等地生产一些苎麻。但主要的苎麻产地是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省。长江以南、鄱阳湖以西、洞庭湖以东的这一地区,在20世纪初发展为中国最重要和集中的苎麻种植区。其次是广东、福建:此外,陕西南部,山东登州、莱州一带,辽宁辽河流域,也有相当出产。

据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统计,全国的苎麻种植面积为294万余亩,年产量达333万余担。另外,在华北、东北、华东和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等广大地区,普遍种植大麻、黄麻、亚麻等其他麻类作物。其中大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更大于苎麻。据农商部的统计,大麻的种植面积达370万余亩,年产量达1042万余担。当时有人指出,苎麻和大麻的上述统计数字偏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法得到更准确的全面统计数字。

苎麻按照纤维的颜色分为青麻、白麻两大类。这种不同颜色的形成和分类,在湖北是由于加工方法不同。用火力烘干者,纤维柔软而富于光泽,称为“白麻”,用日光曝晒干燥者,称为“青麻”。在四川,苎麻纤维的自然本色就有青、白之分。青麻接近于大麻,每年可收割4次,而白麻只能收割3次。按照刮制方法的不同,苎麻又分为片麻和丝麻两种。刮制成片状者叫“片麻”;成丝状者叫“丝麻”。

这些苎麻,一部分供生产者或当地居民绩线、搓绳、织网、织造蚊帐布或夏布;一部分运往城镇、非产麻区或某些夏布业集中地区,拈线、搓绳、供缝纫、衲鞋底和织造夏布之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国外。因此,20世纪初叶,苎麻出口贸易有相当大的发展。绝大多数年份的出口量都在30万担以上。1918年还达到40.6万担。汉口、九江、岳阳是全国三大苎麻出口港。同时,汉口也是国内最大的苎麻市场。

汉口位于长江中游、京汉粤汉两铁路交汇点,是鄂湘川赣4省的中心。当20世纪初麻业兴旺时,湖北、湖南、四川、江西以及陕西、河南的一部分苎麻都在汉口集散。除苎麻外,还有分别来自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黄麻、大麻、苘麻。20年代,每年在汉口集散的麻约在七八十万担上下。其中苎麻约占十分之九。

湖北的武穴,随着苎麻贸易的兴盛,也发展成为重要的苎麻集散市场。鄂东和江西的相当一部分苎麻都经武穴出口或转运外地。一战期间,经武穴运出的苎麻,有时一年高达30余万件,几乎与汉口不相上下。

安徽六安、霍山、潜山等地的苎麻和大麻,则以麻埠为集中地,在那里用竹筏运至正阳关再换船转运烟台。

随着苎麻、大麻等麻类作物种植的扩大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近代夏布业和麻织业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和变化。

近代夏布业和麻织业的发展变化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麻织厂的建立和近代化生产的出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张之洞筹建于武昌的湖北制麻局,是我国第一家机器麻纺织厂,它以生产夏布为主。制麻局的筹建标志着我国麻纺织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可惜这家新式麻纺织厂空前难产。动工兴建的次年,海关报告中就说“不日可成”,但此后却无进展,1903年的海关报告还说,“麻局尚未开通”。次年总算建成投产,但机器设备又不配套,只能绩麻为丝,而无法开机织布。又由张之洞指拨官款20万两,交由承租商置办织麻机。这样,直到1905年,制麻局才算完全建成投产,据说情况不错。1906年有报道说,鄂省机器制麻局,“开办有年,出货甚夥”。并经张之洞奏明,产品运销享受免纳厘金的优惠待遇。以后,制麻局又在武昌建成第二家工厂,生产规模很大,但创办时间不详。

在湖北制麻局全面投产的1905年,严信厚等在上海创办同利机器纺织麻袋公司,张广生在安徽芜湖创办裕源织麻公司。此后,广东江门,湖北汉口,天津,福建厦门、仙游等地都有麻布、麻袋机器织造厂的建立。到1925年,连同湖北制麻局的两家工厂内,本国资本的机器麻纺织厂,总共有9家。

20世纪初,外商也开始在麻纺织业投资设厂。先是英商怡和纱厂附设麻纺工场,织造麻布、麻袋。附设的起始时间和设备不详。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日华麻业株式会社曾拆用怡和织麻机器另建新厂。拆用的设备计有纺锭4420枚,麻布机114台,麻袋机25台。

1916年,日商日棉实业株式会社和日清纺织株式会社在天津创办东亚制麻株式会社,该厂资本日金250万元。除日棉、日清股分外,约有2%的华股。工厂有纱锭3040枚,线锭128枚,麻布织机63台,麻袋织机85台,专制麻袋,麻线和打包麻布,产品广销上海、东北和在华日商各棉纺织厂。该厂是国内唯一的黄麻纺织厂,原料一直从印度进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料来源中断,才改用杭州黄麻(近称“络麻”,俗名“市皮”)和天津麻。1945年春,该厂曾租地自行试种印度黄麻。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于1939年成立日华麻业株式会社,在南京、镇江、南通、杭州、蚌埠、芜湖、安庆等地遍设仓库,大量搜集各种原麻和麻织品,并拆用怡和纱厂麻纺机器,附设制麻厂,专制军用麻袋,以供战争之用。

此外,日本在华麻纺织企业还有:钟渊纺织公司所属的公大三厂(细纺麻布)、八厂(麻绳),沈阳亚麻公司,柳河亚麻制造:工厂,公大张北工厂;上海纺织公司所属的上海麻工业株式会社,上海:日华麻工业株式会社等。

这些日资麻纺织企业,基本上都是直接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服务的。

近代夏布和麻纺织业的第二个变化是工场手工业的某些发展和夏布产地的相对集中。

机器麻纺织业虽有所发展,但在整个麻纺织业中的比重很低。主要还是手工业生产。据1933年的统计十全国麻织业的总产值为371万元,其中手工业产值达315.2万元,占总产值的85%。

原来麻纺织业基本上是以农户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近代时期,尤其是到20世纪初,一些地区的麻织手工业工场有所发展。

光绪宣统之交,南方的一部分地方官绅,把倡导植麻,开办麻织手工场作为推行“新政”、解决贫民就业的手段之一。如江西丰城、进贤、奉新、武宁、义宁、临川、崇仁、宜黄等州县,1904-1906年间,相继购机开办麻织手工场,或搓制麻绳。有的还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宜黄县,所产夏布品种,除原有的“机上白”,得到进一步推广外,并讲求印花制法。各染坊在夏布方面,1905年后“均已花样翻新”,夏布产量也有提高。1906年前后,每年达十三四万匹。湖北也建立了一批机户或小型手工织麻厂。

近代麻纺织业更多的还是以家庭副业或家庭机户的形式存在。据北洋政府1914年的统计,全国有麻织户140270户,职工373237人,平均每户2.7人,年产值10552615元,平均每户75.2元。每户的职工人数和产值都很少,可见绝大部分属于家庭副业或家庭机户性质。

从地区看,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川、广西一带,麻纺织业尤其是夏布织造业比较发达和集中。江西宜黄,20世纪初每年产夏布10余万匹。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植麻和夏布业严重衰退后,江西尚可年收苎麻14万余担,除一部分以原麻外销外,大部分用以织造夏布,以万载、崇仁、宜黄等12县产量最多。广东夏布业以汕头最盛。潮汕、揭阳一带,不仅将本地和邻近地区所产苎麻,全部用来织造夏布,而且还从长江各省大量运入苎麻,作为织布原料。湖南的夏布业以浏阳等地最为发达。据统计,抗日战争前湖南年产夏布约15万匹。四川夏布业在同治光绪之际就十分发达。当时的荣昌县,“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当地所产夏布,其白细轻软,超过葛布。山西、陕西和直隶(今河北)等地的客商,每年都要到荣昌县采买夏布。江津、隆昌、永川等县的夏布业也十分发达。20世纪初,四川,夏布业进一步发展。20年代最盛时,隆昌、荣昌、江津、内江、中江等夏布集中产区,年产夏布达80万匹。广西的夏布产地主要是苍梧、临桂、阳朔等县。临桂六塘等地所产夏布最为有名,称“六塘麻布”。

20世纪初,夏布业地区分布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而且苎麻种植和夏布织造在地区上不完全一致,并有进一步分离的趋势。长江以南的鄱阳、洞庭两湖之间的丘陵地带,是全国苎麻种植最集中的地区,但并不是夏布业最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生产的苎麻,大部分以原麻的形式销往外地和国外,广东潮汕一带的夏布原料,相当一部分正是来自这一地区。四川的苎麻产地,青麻主要集中在渠县、大竹、蓬安、巴中等地;白麻主要集中在珙县、邻水、荣盛、綦江等县。而夏布集中产区隆昌、荣昌、内江、江津、中江等县,产苎麻不多。织布用麻,主要由邻县供应。

随着夏布业的发展和产地的相对集中,夏布的商品生产、市场交易和对外出口都有所扩大。四川的夏布生产和交易在20年代兴旺时,仅隆昌一县的夏布商就有40多家,川帮出口商有二三十家。全省销往外地的夏布由1918年的4000余担(约18万匹)增加到1927年的14700担(约66万余匹),直接或间接以夏布为生的不下20万人。广西临桂的夏布交易也很兴旺。从事夏布交易的商贩有麻布庄和麻布贩。麻布贩有长安、柳州、宜山、芦墟、平乐、阳朔等6大帮,人数可观。夏布出口在一二十年代也一度扩大。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全国的夏布出口量为15550担,1919年增加到26277担,增长了69%,此后到1928年的10年间,都维持在2万多担的水平,1922年更高达36585担。

自1931年长江特大水灾和“九·一八”事变后,夏布业明显衰落。过去四川等地的夏布除运销东南沿海一带外,东北、朝鲜等地,销数也相当可观。甲午战争前,销往朝鲜的夏布值有时达1000万元以上。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吞并,对夏布征收50%的进口税,我国对朝鲜的夏布出口额明显下降,但每年尚维持在五六百万元的水平。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关东市场丧失,通往朝鲜的通道也被阻隔,加之关税提高,夏布出口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夏布生产也每况愈下。四川隆昌,夏布兴旺时,年产50万匹以上,自东北、朝鲜等夏布市场丧失,生产萎缩,机户大多倒闭,到40年代,夏布产量只有20万匹左右,比20年代下降了60%。湖南浏阳、醴陵的夏布产量更只有兴盛时的十分之二三。

商人的残酷剥削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生产者不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甚至有意偷工减料,也是导致夏布业衰微的重要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机户所用的苎麻原料要向市场购买,产品要向市场出售,两头在外。但市场完全被商人控制,原料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完全被商人操纵。绝大部分利润落入麻商和夏布商的腰包,绩线妇女和织布机户所得无几,甚至不敷日常费用。尤其是绩麻,纯为手工,工效低而收入微薄,一天劳动所得甚至不到1角钱,而生活费用日益上涨,许多妇女被迫转谋其他生计。同时,商人还利用度量衡的不统一,大秤进,小秤出,进行额外盘剥。但是,机户也往往不注重质量和信誉,特别是在市场销路畅旺时,往往以次充好,减少“头份”(经纱)数量,降低规格,或以劣线织造稀疏布匹夹杂其中,以致损害了产品信誉,失去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