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者的品格与修养(珍藏版)
37985600000027

第27章 戒除导致失败的品质(4)

如某单位局长在和下属谈话时,总是一开口就说:“本局长……”,“身为局长……”,“在局长这个位子上……”等等。结果这样的话一出口,很多下属听后心里却不以为然,甚至有的还会想:“成天把局长二字挂在嘴边,好像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局长似的,局长有什么了不起的!”当下属心里有诸如此类的想法时,不管局长的话如何重要,他都有可能听不进去,即使表面在认真地听,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这样,局长的工作指令就有可能不被下属执行。

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想自己的讲话更具亲和力,能被听者接受。首先态度要和蔼,不能对别人流露出轻蔑、傲慢的态度。其次,说话的语气要温和。如果语气冰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听者也很难以接受。

别耍小聪明,认真才是正道

耍小聪明换来的暂时成功是靠不住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成就你的事业。

喜欢耍小聪明,是人性的弱点,这种人无论做什么,都会耍些心计来表现自己,但最终大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他们不明白,做什么事都必须踏踏实实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有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只有遵循大体,按其规律,才能一步步到达成功。抄近路,耍小聪明,虽然也能成就一时,但从整个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成就只是一时的,并不是真正的成功。

小黄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一次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小黄身体似乎有些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小黄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小黄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从此,大家再看小黄时,就觉他很虚伪,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说来也巧,在参加会议的众多职员中,有一个刚好是总经理的亲戚。结果不用说了,小黄以后再也没被重用过。

小黄因为耍“小聪明”而被上司“冷冻”了起来,他为他的“聪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小黄式的人,他们养成了在工作中投机取巧的心态,认为只要上司在身边的时候表现出色就可以了,上司不在,又何必认真工作呢?像这种“聪明人”只能一时得利,他们的“聪明”迟早会害了他们自己。

小童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同学们十分看好。可是让同学们吃惊的是,毕业好几年了,小童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同学们不解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小铭,此时已经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们就能够找到答案。

离开学校后,小童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就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辞掉了他。

之后,小童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小童不能“忍受”的。

小童后来又在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的公司工作过。这几年,小童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了,可小童却还是在职场游荡。

小铭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日化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认真、踏实地工作,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但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喜欢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蒙混过关。时间一长,大家发现了,就给人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坏印象却在一瞬间形成。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犹如一张白纸,整张白纸的白不如上面一个墨点的黑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即使上司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上司因为开始怀疑你的人品,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所以,你的职业生涯就会受到影响。

可见,耍小聪明换来的暂时成功是靠不住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成就你的事业。

我行我素要不得,要学会尊重别人

我行我素是虽然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个性和自我,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分寸,就会使人离成功越来越远,离失败越来越近。

做人要有个性,但是,如果个性太强,凡事自我,轻视别人,不能与他人平等相处,则是负面的性格特征,这种人由于不懂得反省自己,其人生结局往往并不如意。

西汉人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非常有才干,喜欢结交儒生与豪杰,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名望,汉宣帝任他为郎官。大司马霍禹谋反,杨恽事先得到消息,上报皇帝。因这件事皇帝加封他为平通侯,升中郎将,再升光禄勋。

杨恽这个人什么都好,只有一样不好,就是我行我素。比如,宫中有尧、舜、桀、纣的画像,杨恽指着桀、纣的像对人说:“当今天子经过此地时,要是能对他们的过错一一指明,就知道怎样做天子了。”

说这些话是大逆不道的,但是杨恽却不在乎。廷尉于定国查明属实后,便奏请皇帝逮捕杨恽治罪。汉宣帝认为杨恽对自己有功,不忍心杀了他,就下诏把他贬为庶人。

杨恽不吸取教训,失去官职、爵位后,便借招朋聚友、狂饮浪醉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他又添置产业,经商逐利,西汉大臣讲究身份,杨恽这种与民争利的行为也是离经叛道的,一时人们议论纷纷。杨恽的朋友孙会宗当时是西河太守,得知这个情况后,就写信劝杨恽要谨慎自守,闭门思过,以便再被起用。杨恽自认为没有过错,于是模仿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笔调,写了一封《报孙会宗书》。其实,杨恽所受委屈与他外祖父当年所受的委屈根本没法相比,但杨恽却在诗中大发牢骚。他对孙会宗的好心一点不理会,反而不断申明自己已是庶人,甚至骂孙会宗以士大夫的身份媚俗为贪鄙。后被人告发,汉宣帝大怒,下令把杨恽腰斩了。

事实上,杨恽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干才。但是我行我素,容不得他人,且心高气傲,居功自傲,最终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所以,现实生活中做人不可表现得太自视清高,太傲慢。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有怎样不可埋没的功劳,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而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多为别人考虑,多体谅别人的难处,才不至于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我行我素虽然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个性和自我,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会使人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离成功越来越远,离失败越来越近。所以,做人要学会谦虚,应尽量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学会理解别人,体贴别人,这样就会少一份盲目和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