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说会道最讨人喜欢
37995800000006

第6章 良言一句三冬暖:这样赞美最能打动人心(2)

曾国藩问:“他是哪里的人?”

有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中过秀才,但家里很穷,不过办事非常谨慎。”

曾国藩听完后就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年轻人去扬州任盐运使。

在这个故事里,曾国藩的幕僚们很想赞美曾国藩,但苦于“威猛”、“精敏”之语都已让别人先说了,因而想不出恭维他的词句。而管抄写的年轻人从曾国藩说过的“生平不好谀耳”中推断出他特别看重自己“仁德”的性格特征,于是投其所好,在这一点上加以赞美,果然让曾国藩感到舒服、满意,并由此得到了他的赏识。由此可见,只要赞美得恰到好处,其效果往往是超乎意料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没有人不喜欢听赞美的话,对他人发自内心的赞美,既能使对方感到愉快,自己也会感到心境开朗。掌握了恰到好处地赞美他人的技巧,是一个人交际能力趋于成熟的标志。

谈话结束时的赞誉更能打动人心

分手时的印象足以左右整个会面的结果,是成是败,最后一刻的表现最为重要。

有人说:“对人表示赞许,是撒向心灵的阳光雨露。”的确,真诚的赞美往往能使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但是,如果我们能在最恰当的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赞誉之词,那么收到的效果将会更好。

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人的记忆和印象,都是受到“记忆的系列位置”的深刻影响,换句话说,在一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开头和结尾给人的印象最深,往往具有左右整个记忆的作用。

一天,老王的同事到他家来做客,老王与同事谈得非常投机。可是当同事告辞出去,刚跨出老王家的大门,老王便“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同事的心理顿时升起一股凉意,从那以后,他见了老王便绕着走。其实,相信不管谁遇到这种情形,心里都会凉上半截。也许老王是无意的,可是对同事来说,心中总会有所猜疑,原来畅谈甚欢的兴致,也就被那“砰”地一声一笔勾销。这就足以说明:分手时的印象足以左右整个会面的结果,是成是败,最后一刻的表现最为重要。

有位女记者曾记述了她与一位艺术家会见的场面:

这位艺术家很风趣,在会谈过程中气氛非常融洽。这还没有什么值得特别一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当这位记者起身告辞时,艺术家面容诚恳地对她说:“今天听到你的一席话,使我受益不少,这些意见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真是太谢谢你了!”这番话使这位记者如沐春风,永生难忘,后来她虽然没有再和艺术家见过面,但是,他对这位艺术家的消息却一直很关心。这就是那番加强印象告别语所产生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分手前一刻说出你对当天会面的感想,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措词一定要恰当,如果说得不好,反而会抹煞了原来的效果。俗话说,“扎筐编篓,全在收口。”、“好头不如好尾”,所以,在会面的过程中,如果你常夸奖对方,可能会被人认为过于阿谀,因而反感你。但是最后分手时赞美几句,却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因此,在和别人谈话结束时,你不妨对对方说几句得体的赞美话,并使用诸如“绝对”、“非常”等一类有强调意义的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那么,对方就会因感觉到他自己的重要性而对你心生好感,并且乐意继续同你保持联系。

认真倾听是另类赞美

倾听是一门艺术,当别人滔滔不绝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并通过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者手势、体态等做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谈话对方的尊重。

有位哲人曾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是让我们少说多听。”的确,听有时比说更为重要,更能体现出你对他人的尊重。然而遗憾的是,在与人说话时,很少有人让自己的耳朵充分发挥功能——倾听。其实,倾听是一门艺术,当别人滔滔不绝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并通过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者手势、体态等做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谈话对方的尊重。所以,学会了倾听,就是对他人无声的赞美。

乔治·吉拉德是美国的汽车推销大王,在他一生的推销生涯中,总共卖出了一万多辆汽车,其中有一年卖出汽车一千四百二十五辆,这一记录被载入吉尼斯世纪大全中。在他的推销生涯中,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有一天,一位先生来向他买车,吉拉德展开如簧之舌向他介绍,眼看那位先生就要签单了,结果却放弃了购买,走了出去。

到了深夜十一点钟,吉拉德仍在沉思为何失败,不知道错在哪里。平时这时候,他是在回味这一天的成功呢!

吉拉德再也忍不住了,拿起电话打了过去,问那位先生为什么不买他的车。“现在是晚上十一点钟。”对方不耐烦地说。

“我知道,很抱歉。但是我要做个比今天更好的推销员,你愿意告诉我究竟我哪儿错了吗?”“真的?”“绝对!”“好,你在听吗?”“非常专心!”

“但是今天下午你并不专心听话。”那位先生告诉吉拉德,他本来下定决心买车,可是在签字前最后一分钟犹豫了。因为当他提到自己的儿子杰克要进密执安州大学,准备当医生,杰克很有运动能力等时,吉拉德满不在乎,一点兴趣也没有。当时吉拉德一边准备收钱,一边听办公室门外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

从这件事情中,吉拉德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赞美不一定是有声的,倾听也是一种赞美。如果用心聆听他人的讲话,就是对他人最大的赞美和尊重。

事实上,在和别人谈话的过程中,有时倾听比滔滔不绝更有效。做一个安静的听众,能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人,肯定是一个富于思想,具有谦虚品质的人。这种人往往也是最受欢迎的人。那么怎样做一个好听众呢?

第一,别人讲话时要专心听。当有人在和我们讲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手里不能做其他事情,否则会被人认为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即使说话的一方地位比你低,年龄比你小,你也应该专心听他讲话。

第二,偶尔插上一、两句话。如果从头到尾什么也不说,气氛肯定也不好。假如在适当的时候插上一句话也很好,表示你在认真地听;没有听清楚时可以问一下,不要以为这样做对方不高兴,事实上这正好表明了你关心他的话题。

第三,不要抢话。不要在提问时乘机抢过对方的话题,滔滔不绝地说,除非对方的话已说完。

第四,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讲话。在听对方说话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的话中出现了错误,不要立即打断他的话,去纠正他的错误,更不能因此而在脸上流露出轻蔑的神气,否则,就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第五,如果对对方的话不感兴趣,也不能立马打断对方的话。你可以巧妙地引出另外一个话题,而这个话题是你感兴趣、对方也很熟悉的。

从细小的地方赞美他人

抓住别人一个细小的地方来真诚地赞美,同样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一个口才高手,也往往是一个善于发现他人细小的优点而加以赞扬并获得他人认同的人。

假如一个人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在和他谈话的过程中,当然就不缺乏赞美的素材了。但是,生活中平凡的人毕竟占大多数,如果你一味注意去找别人的“大事”来赞扬,恐怕就没有多少机会了。事实上,抓住别人一个细小的地方来真诚地赞美,同样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一个口才高手,也往往是一个善于发现他人细小的优点而加以赞扬、并获得他人认同的人。

多那·M·麦克马洪是一位设计师。一次,他受聘到一位鼎鼎有名的大律师家里设计庭园。这位律师公事很忙,但偶尔还抽空来看一下工作情形。

有一次,这位大律师告诉麦克马洪该在哪儿种石榴花和菊花时,麦克马洪便随口说道:“大律师,听说你养了许多名种的狗,还在马得逊·斯奎亚的赛狗大会上囊括了不少奖品。”

没有想到这小小的赞美,竟产生了无比的威力。大律师听后,高兴地说:“是啊!谈起这件事,我就非常高兴。我现在很乐意带你参观一下我养狗的地方,你愿意去吗?”

“当然,我感到非常荣幸!”

麦克马洪跟着律师去看狗,只见每一只狗都非常精神、健康、可爱。当他们看完狗回到庭园时,律师兴犹未尽,进屋取出奖品和狗的血统证书给麦克马洪看,并告诉他如何判别狗的血统的贵贱的知识。

最后,大律师问麦克马洪:“你家有小男孩吗?”

“有。”麦克马洪说。

“他喜欢狗吗?”大律师又继续问道。

“是的,我家那几个男孩都喜欢狗。”麦克马洪回答说。

“那么,我送你一只狗怎样?”麦克马洪高兴得连连称谢。

接着律师又告诉麦克马洪许多养小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话还未说完,他就停下来,自言自语地说:“这么说你一定会忘记,还是写在纸上好。”说着,他径自进屋里去了。

十分钟后,他一手抱着一只一价值200美金的小狗,另一只手拿着血统证书和一张打满了字的纸,朝麦克马洪走来,麦克马洪真不知道该如何谢他才好。一句称赞的话,不但使大律师拿出一个半小时和麦克马洪聊天,又送他昂贵的礼物,更赢得了律师珍贵的友谊。

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当你真心实意地赞美一个人时,他会因得到这份荣誉而感激你,甚至会视你为人生的知己。因此,在一些必要的场合下,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更不要遗漏对别人细微处的赞美。

不过,在赞美对方时,还应注意以下细节:

第一,在还没有确认对方的喜爱时,你千万不要急于夸奖对方,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第二,假如对方对你的赞美有良好反应时,不要就此结束,而必须要改变表现方式,一再地赞美对方同一点,因为你只夸上一两句,对方可能以为这是奉承,如果再夸上几句,可信度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你所要赞美的人和事,使自己的赞美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因为在生活中,“话音未落”式的尴尬并不少见,你刚夸他勇敢,他就在某一件事上表现得“惊人的怯懦”。因此,在事情还没有结果时,一定不要抢先去赞美,因为事情都是千变万化的,在最后关头失败了的事情不在少数。

用心选择对方爱听的话

赞美的话虽然人人爱听,但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打动人心。只有抓住对方最在乎的一面去赞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命中目标,也才能为自己被他人接受打下基础。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有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都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他人是人际关系必备的技巧,赞美的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迷人,更受人欢迎。

美国一家专门制造高级椅子的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阿特牟逊,得知建筑商伊斯曼决定建一所音乐学院和一座剧场,他非常希望能得到这两栋大建筑的座椅订单,但他也知道单凭竞标,他不一定有把握战胜对手,便决定前去拜访建筑商,希望能直接获得他的认同。

当阿特牟逊准备去拜访伊斯曼时,一位朋友好意地提醒他:“如果你想争取到那笔订单,我劝你最好只和伊斯曼会面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恐怕就没希望了。伊斯曼是个一板一眼的人,整天忙碌不堪,所以你和他说话,别忘了简明、扼要四个字。”

阿特牟逊道了谢,并准备按照他的话去做。

当阿特牟逊走进伊斯曼的办公室时,他正在翻阅一大堆公文。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摘下了眼镜,走到阿特牟逊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