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做好一个“兵”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一句流传甚久的俗语,“秀才”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兵”指没念过书的人,大老粗。其实固执型人有时候就跟秀才一样,顽固不化,认死理儿,甚至婆婆妈妈。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你如果感觉到他们性格特征中的负面要素就要起作用了,就要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去应对这种负面影响,最好的就是做一个“兵”!秀才遇到兵,往往是“秀才”输给“兵”!
知识分子碰到大老粗,在沟通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两者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虽然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因为表达方式不同,结果“兵”听不懂“秀才”说的,“秀才”听不懂“兵”说的,“秀才”认为对,“兵”不一定认为对的,“秀才”认为错的,“兵”不一定认为错,而在沟通对错时,“秀才”的语言又不为“兵”所理解。另外秀才有包袱,“兵”没有包袱,也就是说,“秀才”因为受过礼教的熏陶,有些话不敢说,有些事不敢做,而“兵”因为没有礼教的束缚,反而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不管什么原因,秀才遇到兵的结果,往往是“秀才”弃甲,“兵”获得胜利,倒不是“秀才”无力取胜,而是“秀才”不胜其烦,心竭力疲,所以干脆放弃。另外,“秀才”有时也会有“不跟你一般见识”的高傲虚矫,所以自动弃甲,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对于类似于“秀才”的固执型人,当他们又开始婆婆妈妈,死钻牛角尖的时候,你可以故意使用他们所无法理解的语言,同时也故意装作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你也可以故意使双方的意见、话题没有交集,你可以装傻,“误解”他的意思,“扭曲”他的意思,他走他的阳关道,你过你的独木桥,这样来往几回合,他会认为你“不可理喻”而放弃固执地劝说。
你也可以故意“不讲理”,因为他是“秀才”,你是“兵”,身份不同,你的“不讲理”虽然没道理,可是却合乎你所设定的身份,而他们碍于包袱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只有接你招的份,而你,反正就是不“不讲理”的人!不过,“不讲理”要有限度,否则也会把“秀才”逼成“兵”的。
与固执型人交往需注意把握好分寸,你会从中领略到什么是生命的顽强和坚韧,那种美好是所有生命体所展现出来的韧性美,具有别的美所无法企及的内涵。
四、顺藤摸瓜——牛顿
15世纪,文艺复兴的大旗飘扬在欧洲大陆上,自然科学获得了新的生命,蓬勃成长,一场科学革命冲破了中世纪封建势力和经院哲学的层层罗网,不断取得胜利。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正是在这个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出现新变革的时代诞生的。他对科学的执著和坚持,他的顽强的性格,让他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成就。
1643年1月4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幼年的牛顿沉默寡言,性格固执,对于他好奇和有兴趣的事他总要弄个明白,这种性格为他后来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埋下了伏笔。
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极强的好奇心,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发明和小试验。牛顿对这些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坚持,从这些平凡的环境和活动中,就可以看出牛顿有一种执著的学习和研究性格。
1661年,18岁的牛顿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著名的剑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很多,而且什么样人都有,虽是英国的最高学府,但在科研方面十分落后。牛顿上三年级的时候,情况开始有了转机。一位叫亨利卢卡斯的人在剑桥大学创办了自然科学讲座,这在剑桥大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讲授的学科是地理、天文、物理和数学。
第一个任教的是巴罗教授,他是剑桥大学最有才华的学者之一。他把牛顿的注意力引向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光学和数学。一天,巴罗教授递给牛顿一本开普勒著的《屈光学》。从这以后,牛顿就和开普勒的光学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一开始,他童年那种固执的性格又表现出来了,他对由透镜引起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装配以及望远镜的原理等都很感兴趣,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这位性格固执和喜欢沉思默想的青年,夜以继日地思考着,吸吮着知识的乳汁,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1665年,一场毁灭性的瘟疫席卷剑桥等地。剑桥当局决定暂时停课。回到乡下的牛顿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因为他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段时间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那就是微积分、万有引力和光学,最终,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和微分方程。固执型的人有一种非常执著的研究精神,在每一项研究上,他们都有着不找出其中奥妙誓不罢休的态度,他们一般都能在科学领域发现常人难以观察得到的东西,牛顿正是这种人。
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的发明,在数学史和整个科学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对近代和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公认的极大作用。牛顿从1665年至1666年11月初步完成了微积分的发明。1669年和1670年冬,他系统阐述和总结了他的微积分原理。
与此同时,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发现,也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他矢志不移的思考钻研态度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万有引力是这样发现的——牛顿这天到后院散步,到太阳偏西时,空中没有一丝风,院子里格外宁静。正巧一个苹果悄悄地离开树枝,吧嗒一声落到地上。
“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呢?”牛顿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固执地认为这其中肯定有值得深思的东西。“还有,苹果怎么不往天上掉?”他又开始了下一轮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思苦索,牛顿找到了解决太阳、地球、月亮这些天体运动的问题的线索。
“苹果落到地上,那是因为地球在吸引它。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就是在高山上,也不减弱。由此看来,地球的引力并无达不到月球的道理。”
“当地球在吸引月球时,月球也在吸引地球。任何物体,甚至宇宙空间中一颗小小的流星也对每个物体有吸引力。因此,当地球在吸引苹果朝它落时,苹果也在吸引着地球。只是苹果的引力太小,没有人能觉察到它。于是,看上去只是苹果在掉落。月球比苹果大得多也远得多,在绕地球旋转,旋转运动必然要产生很大的离心力,这样月球就会处在引力和离心力相平衡的轨道上运转着。”
出于这种考虑,执著钻研的牛顿又进一步研究了离心力的作用规律,并且发现了离心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和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心力定律。
1685年年初,牛顿将万有引力定律完整地公之于世。有了这个万有引力定律,一切天体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都可以被较容易地算出来,他终于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这个定律使古往今来的自然哲学变成为科学。牛顿的这个重大贡献,使他逐渐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科学家。
在发现“万有引力”以后,牛顿又开始了在光学方面的探索。经过大量试验,牛顿发现了日光谱,并且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这在后来光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672年,牛顿把他在光学上的研究成果用书信形式送交皇家学会评审,不料竟引起一场尖锐的论战。当时坚持波动说的惠更斯反对他,但固执的牛顿则坚持自己的见解。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在当时是十分激烈的,双方争论持续多年。后来科学证明波动说和微粒说都是正确的。
可以说牛顿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展,功不可没,但是生活中的牛顿是个难打交道的人。在与其他朋友的交往中,牛顿的一些行为也体现出他的那种固执。他始终过分迷信于自我的独特性,他坚信在任何一个时期,世界上只有一个如基督般的诠释者能解读神意,而他就是那位中选者,他无法接受别人能独力做出同样突破的想法。豁达的哲学家洛克是牛顿的朋友,他在给表哥的信中表达了对于牛顿的尊敬和畏惧,“我有好几个理由把他当成我真正的朋友,但是他是一个不容易相处的、微妙的人,有时非常固执。因此,当你同他谈起我的论文和他对论文的意见时,请你说话尽量小心……你千万不要和他争执。”
牛顿的这种固执性格使得他对认为值得讨论的事总是寸步不让,对于值得研究的事,总是研究到底,就是没有结果也不肯回头。这种性格对于一个在正确的科学道路上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幸事,但要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则是一种灾难,牛顿也不例外。
在1667年春天的时候,牛顿就开始修习化学,并很快转入更刺激的炼金术领域。其后近30年的时间中,牛顿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炼金术研究与试验。去世的时候,他的收藏中有169册关于化学及炼金术的书籍,而他留下的有关炼金术的资料竟超过100万字。
作为一位固执的科学家,牛顿希冀发现宇宙的真理,并且他一直在这样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事业,在他看来,“为了获得宇宙的真理,没有一个研究途径不该去探索,没有哪一块石头是不重要而不该翻过来看看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帮助牛顿一手播下科学种子的固执性格最终彻底摧毁了他在科学研究上的灿烂前程,整日沉迷于炼金术中的牛顿成了炼金术的掘墓者——他最终在此领域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