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38009800000030

第30章 品格修养篇(7)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这个坏蛋!”牧羊人一手提着裤子,一手去拿皮鞭,准备把狼打死。

狼显然明白牧羊人的动机,便瞄准机会,猛地向牧羊人扑去,一下就咬断了牧羊人的喉管。

“你……你为什么……要……害我?”牧羊人断气之前断断续续地问狼。

“不是我害死了你,是你自己的恶念害了你自己!”狼说完,转身走了。

人一旦在心中种下了恶的种子,那么这颗种子在欲念的“滋润”下,很快便会生根发芽,不断长大。如果此时你不加以遏制,它就会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最终伤害到你自己。

什么都想要的狐狸——对遥远的东西不要抱幻想

有一只狐狸从农夫家里偷了一只鸡。它得意洋洋地叼着鸡,准备逃到河对岸去美餐一顿。

当它走到桥上时,却突然看见桥下的河水里也有一只狐狸,狐狸嘴里同样叼着一只鸡,可那只鸡比自己刚偷的那只要肥大很多。

于是,桥上的狐狸毫不犹豫地扔掉自己嘴里叼着的那只鸡,向河里那只狐狸猛扑下去,想把那只肥大的鸡据为己有。

结果,狐狸在河水里折腾了好一阵子,却怎么也找不到水里的那只鸡。待它醒悟过来,再去找自己原先的那只鸡时,却早被河水冲走了。

水中的狐狸,放大的鸡,这些水中倒影如同贪欲膨胀时产生的种种幻想。这些幻想蒙蔽了一些人最真实的心理,于是在虚虚实实中,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贪欲最直接的危害。拒绝这种诱惑的最佳方法就是记住先人的一句话:吃到嘴里的肉才是自己的、才是现实的,对遥远的东西永远也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失去正义的武士——无私者才能无畏

武士曾在一个夜晚,因醉酒误撞了一个魔鬼。结果,魔鬼把他毒打一顿后,扔进了一口枯井里。

武士从枯井里爬了出来。他养好伤后,决心找到这个魔鬼,并想亲手杀掉它,以免别人也遭到与自己相同的命运。

一天,武士与魔鬼打了起来,并最终战胜了魔鬼。就在他举起剑准备砍下魔鬼的头时,魔鬼开口求饶道:“请你慢些下手,听我说一句话后,再杀我,行吗?”

“说吧。”但武士仍举着剑。

“你杀了我,没有任何好处,但如果你放了我,我会报答你的。”魔鬼说。

“那你拿什么报答我?”武士的眼睛亮了,并放下了剑。

“只要你放了我,我会每天在你窗台前放10枚金币。”

武士听后,心想:“杀死它对我的确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放了他,我每天就有10枚金币。这样下去,我就可以富甲一方了。”于是,他扔掉手中的剑,放走了魔鬼。

此后一连七天,武士都在自家的窗台前收到了10枚金币。

第八天,武士在窗台上没有发现金币。第九天,也是如此。武士虽然有些气恼,但他想:“魔鬼可能是临时有事来不了,不然,它肯定会遵守诺言的。因为它害怕我以后还会杀了它。”

武士又等了五天,可依旧不见魔鬼送钱来。武士再也坐不住了,他提着宝剑,怒气冲冲地找到了魔鬼。

“你这个魔鬼,竟敢欺骗我,如果你还不给我送上金币,小心我一剑杀了你。”武士挥舞着宝剑,朝魔鬼叫骂道。

“从今以后,我不会再给你半个子儿的。”魔鬼说完,打了一个酒嗝,转身欲走。

“不给钱我就杀了你。”武士说完,挥剑朝魔鬼砍去。

魔鬼忙捡起一根树枝抵挡。厮打了一阵后,武士竟败下阵来。魔鬼夺过武士手中的宝剑,并把它架在了武士的脖子上。

“我想提一个问题,你回答后再杀死我,可以吗?”武士哀求道。

魔鬼点了点头。

“以前我战胜了你,可现在情况没有丝毫改变,你却战胜了我,你能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吗?”武士不甘心地问。

“第一次你战胜了我,因为你代表的是正义;而这一次,你杀我是为了钱,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所以我能轻易地战胜你。”魔鬼说完,一挥剑,武士的人头也随之落了地。

正义的力量,无坚不摧;但若掺杂了私念,则成了一堵空心的墙,看似坚固,实则一推则倒。

无私者才能无畏,无畏才能勇,才会有力量战胜一切。

善嫉的石头——做人要心胸开阔

在一个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山坡下,有一条欢乐地歌唱着流向远方的小河;山坡上,有一块凸凹不平的石头在花草中悲叹着。

“唉!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你瞧那小河,它凭什么就可以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它饱览了世上的风光,逛遍了天下美景,它,哼!你瞧它得意的,不停地唱着欢歌,它凭什么?凭什么?论性格,它柔弱无比,哪里比得上我的刚强?论品质,它曲迎善变,哪里比得上我的刚正不阿?它嘻嘻哈哈,浅薄明白,哪里有我沉默寡言内涵深刻?”

“可是,可是,我又得到了什么?我被整日固定在这山坡上,享受不到周游世界的乐趣,也无人听到我心中的悲歌……唉!唉!太不公平了!太不公平了!”

这块石头被心中的妒忌之火燃烧着,它从来没有感受过生活中的快乐。它身边的花草劝它:

“算了吧,石头大哥。在这个世界上,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各人有各人的乐趣,你何必因为别人的快乐而痛苦呢?在我们看来,您也挺不错嘛。您瞧,每天,您的身边环绕着鲜花绿草,温暖的阳光从早到晚照耀着您,时而还有牧羊人到这儿与您聊天。您不必为生计发愁,不必去逢迎什么,难道这不是您逍遥自在的生活?”

但是石头听不进劝告。它决心豁出命去,阻止小河的欢乐。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一个牧羊人来到这儿,他坐在石头旁边休息。

“牧羊老哥,求求你,求求您了!请赶快把我抱起来,放进那条小河里去。我要阻止它随心所欲的生活,我不能让它这么快乐!哼!最起码的,它也得带上我,一同去过周游世界的生活。”石头请求着。

“可是……”牧羊人想说什么,但是这块妒火中烧的石头根本不允许他说,再三恳求着。

牧羊人无奈,只好把它放在了小河里。

小河想带上它去周游世界,然而它太重了,石头只随着小河走了几步,便一头跌进一个深坑里,出不来了。

这块妒忌的石头在坑里漫骂着。现在,它既无法阻止小河的欢乐和奔跑,也无法从深坑里出来,每时每刻还要看着快乐的小河从它身边流过,它的痛苦更深了。

罗素曾说:“在普通的人性特点中,妒忌是最为可叹可悲的。妒忌者不仅希望别人遭受不幸,而且他自己也因为妒忌而受到不幸。他不是从自己拥有的一切里汲取快乐,而是从他人拥有的东西中汲取痛苦。”问问自己,你是不是也经常像这块石头一样,不去尽心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反而总是去嫉妒身边那些快乐的人?如果你想获得快乐,就必须剔除掉自己的嫉妒之心。当你以宽容、大度的心胸去面对周围的人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和他们一样快乐。

野狗之死——过度贪婪,注定自食恶果

一头死去的大象静静地躺在幽僻的恒河边,正巧被一只出来寻觅食物的野狗看见了。野狗高兴地想:“呵呵,我今天运气真好,可以饱餐一顿了。”

它快步来到大象身边,并用力朝着象鼻咬了一口,但是象鼻硬得就像根木头,野狗生气地破口大骂:“这是什么鬼玩意儿,居然咬不动。”

于是,它回头去咬象耳,没想到还是咬不动,转到象的腹部仍然咬不动,它东咬一口、西咬一口,大象的全身几乎都咬遍了,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被咬下一口的部位。

它哀怨地说:“怎么办,我快饿死了,怎么没有一个地方咬得动呢?这个怪物太讨厌了!”

最后,它找到了大象的屁股,再次用力一咬,这回居然咬动了,而且咀嚼起来就像刚刚活捉的小羊的肉,既松软又可口。

这会儿野狗开心地自言自语说:“这才像样,看来大象身上最柔软可口的地方,只有这里了。”

这只贪吃的野狗,从大象的屁股开始,不断地往里头钻食。

它从屁股吃到了象肚,当它吃完象的内脏,喝了几口象血之后,便舒服地躺在象肚里睡觉。它醒来时,想了想:照理说,该出去了。可是这么大的一头象我怎么能放弃呢?不如就待在里面吧!这样整头大象就都是我的了。

就这样,野狗在象肚里舒舒服服地住了下来。

可是它没料到,在烈日的照射下,大象的尸体开始紧缩,特别是送进空气的****处,已经越缩越小。

终于有一天,当野狗醒来时,象肚里居然一片漆黑。其实在这之前象肚里的肉质早就变硬,象血也早已经枯竭了,但是已经安逸于象肚里的野狗,一点也不介意,直到伸手不见五指时,它才警觉到大事不妙了。

野狗发现出口不见了,它感到万分惊恐,不停地在象肚里****西窜,又撞又踢,只是不管它怎么撞,就是撞不出一个逃生的小门。最后,它无力地倒下了。

若干年后,有人发现了一副大象的骨骼,并在其腹部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动物的骨骼。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只动物的骨骼是被大象的骨骼包围的。难道这只大象变成了食肉动物?它怎么又能够完整地吞进一只动物呢?……

就在人们对此作种种猜测时,一个路过的智者给了人们讲述了上面这个故事。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故事里的野狗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念,最后落入了陷阱。很多人都因为贪得无厌的习惯而堕落,他们为了满足贪欲铤而走险,最终做出了让自己后悔不已的事。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人生在世,总会有面临多种诱惑之时,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要学会有选择的舍弃。如果过于贪心,梦想着鱼和熊掌可以兼得,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不堪重负,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失去现有的一切。

掉进米缸的老鼠——警惕生活中真正的陷阱

有一天夜晚,一只母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横福”它自然不会放过。当然,保持必要的警惕还是十分重要的。它还痛苦地记得,上一回自己的三个孩子因为贪吃涵洞里的玉米棒而全部毙命。刚从悲哀里缓过来神的它这回多了一个心眼,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中毒迹象,反倒暗自嘲笑自己有点儿多虑了。接下来这只母老鼠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这么多的好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现在米缸的高度是自己难以企及的了,心里不由得发了慌。因为它真正地意识到:这样下去的结果自然只有两个,不是被米的主人打死,就是慢慢地饿死缸中。

可以这样认为,对于这只老鼠而言,这大半缸米是老天在它生命的路途中放置的一块试金石。如果老鼠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是付出它的生命。而这只老鼠能逃出缸外的高度可以称之为“生命的高度”,而且这个高度就掌握在老鼠的手中。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启示:人类也会犯与这只老鼠同样的错误,往往只注意有明显标牌的陷阱,殊不知没有标牌的陷阱才是致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