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荣与辱不是一成不变的,进退间,可能就是其分水岭。所以,在荣与辱面前,我们需要认真权衡。
1.权衡荣与辱,作出人生明智选择
荣与辱的权衡。所谓“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新时代的我们要学会权衡荣与辱,作出人生明智选择。
荣辱观古已有之,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伟大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都以勤劳、节俭、敬业、孝顺、报国为荣,以懒惰、奢侈、游手好闲、忤逆、卖国为耻;以“仁义理智信”和“温良恭俭让”为荣,以弱肉强食、鸡鸣狗盗、蝇营狗苟为耻……
打开厚重的历史画卷,我们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岳飞以“精忠报国”为荣,秦桧以残害爱国名将岳飞至今为人们所耻;于谦以“留得清白在人间”为荣,赵高以杀死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为人们所耻;施琅以“维护祖国统一”为荣,和珅以天下第一贪为耻;文天祥以“留取丹心照汗青”为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荣……正确的荣辱观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使他们的美名得以千古传颂。同时也让一些大奸臣遗臭万年!
那么,新时期的我们应该怎样权衡荣与辱呢?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2006年3月4日,****中央总书记胡****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八荣八耻”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自身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效益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八荣八耻”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八荣八耻”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八荣八耻”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八荣八耻”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胡****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2.小节彰显荣与辱
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节也能彰显荣与辱。
《人民日报》曾报道一个城市的公交总公司仅一个月就“攒下”1.1吨假(残)硬币,平均每天收假(残)币300元!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假1元硬币,大部分是各种游戏机币、圆铁币等。试想,一个人连1元车票钱都想方设法蒙混,其品行能好吗?
小节因其“小”,往往被人忽视。然而,很多时候小节很可能决定事情的成败,能彰显荣与辱。清朝学者唐甄说得好:“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肉,能败十世之德。”
我们曾听说过这样的事:一厂长领外商参观医药器材厂房时,厂长随意吐了一口痰,结果外商扭头就走,一笔差不多已谈妥的生意就这么告吹了。这又为何呢?
外商的解释是:“作为厂长,在自己的厂房竟公然吐痰,那这家工厂所生产的医药器材肯定就达不到卫生标准。”
的确如此,厂长不经意的一口痰,给外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使得这次合同签约就取消了。
一个世界级运动会在日本举行。当闭幕式结束时,令人惊讶的是,一个近十万人的体育场,不管是运动场还是观众席,竟连一片小小的废纸都找不到。这件事,世界各大媒体均有报道,对日本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就是因为大家都注意到了小节,都明白小节能彰显荣与辱。所以,一个近十万人的体育场,不管是运动场还是观众席,都没有碎纸片。
“勿以恶小而为之”,多有深度的一句话。每天踩一脚草坪,每天摘一朵红红的花,每天拔一根小草,十几年后,这块草坪还会像以前一样绿草如茵吗?
大家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吧,一个儿子从小失去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非常宠惯她的骄子。忽略了对儿子的正常培养教育,孩子最初看见街上卖的小玩具很好,就顺手偷拿回家,母亲觉得问题不大,只是拿了一个玩具,所以没有责怪孩子,他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勇敢”地去抢劫银行而被叛处死刑,执行前和母亲见面时,请求母亲要吃“奶”,结果把母亲的****一口咬掉。恨母亲为什么不从小教育他,纵容他而丢了性命。
如果孩子从小喜欢别人的笔、本等,家里不能满足的,就偷别人,或是直接霸占为己有,家长很少过问东西的来源,胆子能不大吗?大年级的学生拦路劫小同学的零花钱从几毛钱,到几元,甚至是几十元,最终而走向犯罪,从青少年犯罪来看,大多数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都是从恶小而酿成大错的。
因此,恶事再小也是缺少道德的事,也是耻辱的事,绝不能以小作为你行恶的理由。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节也能彰显荣与辱。
3.以讲诚信为荣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做人基本准则。道理很简单: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做人做事,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方可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我们要树立以讲诚信为荣的道德准则。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道理很简单: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做人做事,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方可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我们要树立以讲诚信为荣的道德准则。
魏晋时有个叫卓恕的人,为人笃信,言不食诺。他曾从建业回上虞老家,临行与太傅诸葛恪有约,某日再来拜会。到了那天,诸葛设宴专等。赴宴的人都认为从会稽到建业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能如期。可是,“须臾恕至,一座皆惊”。由此看来,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正是说明了诚的重要性。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人们对他的信任。
所以,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内心诚而无欺的人才是能自信、信人并取信于人的人。
中国人特别崇尚忠诚和信义,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三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合体。《说文解字》把信和诚互为解释,信即诚,诚即信。
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这是中国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的立身处世之本。靠这样一个道德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和西方的契约精神有所区别。
中国是靠礼义行事的德治国家,言行靠自律与自省。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法和刑是同义的,因此遇到问题不是靠打官司去解决,而是靠协商解决,在相互谦让的基础上通过调解达到一致,不希望闹到“扯破脸皮”、“对簿公堂”的状态。
有些上当受骗的人往往在事后采取忍让和不再交往的办法,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并未改变,依然坚持用诚信的态度处世为人,靠道德的约束而忽视法制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然而,“诚信”在法律化的前提下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被推进,而在人们相互的交往和所发生的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穷人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孔子的弟子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个有德行而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是做人的美德。与朋友交往要有诚信,“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为官从政要“谨而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
所以,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离不开诚的,诚是信的基础和保证,诚挚待人,就能严守信义。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约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实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真理、正义和公平亦是诚信的原则和标准。朱熹说,人与人要约“合议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义,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矣!”这就是说“轻诺寡信则殆”。在动荡的社会中,人心叵测,因而背信弃义的事也是经常发生。食言而肥的人,所在多有,又如张仪苏秦的故事。又如春秋战国的“盟誓”之风,其无信义可说是朝令夕改,一日三变。因此,“求事”、“要约”、“做人”,信与不信,当看合不合理、合不合义;不合理、义,就如孔子所说:“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轻言寡信,如苍梧浇娶妻而美,让于其兄;尾生笃信,水至不去而死。这种不合理义的迂腐诚信,只能是有害无益,连古人也已有非义,今人又何足取?
周公恪守臣道,匡扶幼主,忠诚不渝,虽有流言,诚信不惧;齐桓公夹谷之会,许返鲁地,信及诸侯,因而成就霸业;晋文公楚地得信,遵守诺言,退避三舍,成为千古美谈;邓训、钟世衡以诚信抚慰诸羌,诸葛武侯鞠躬尽瘁,并七擒孟获安抚南方,边疆的稳定和民族的安居乐业均是由诚信取得的;陆抗、羊祜,互为敌国,而能以诚相待,各自保境安民;朱晖、范式、卓恕一诺必践,不让季布。至于曾子杀猪取信于6岁儿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些是人人传颂的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东西,并在自己的前进之路上运用起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相信这样的人定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4.培养社会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一个人对社会的存亡、盛衰,从内心感到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思考和探索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并调整自己的追求、行动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
社会责任感作为人的情感,一方面受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影响,同时它又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既具有张力,也具有斥力。对于符合社会利益的事情,它会持支持、参与、促成的积极态度;对于损害社会利益的事情,便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排斥态度。社会责任感形成或激发后,就会成为其人生价值观的重心,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一个人行为的取舍,并通过经常地取舍表现出这个人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