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位著名画家,家道殷富,倦于俗事,便学习前辈陶渊明做起隐士来。
钟隐隐居山林修身养性。他最爱做的一桩事就是画画,画花竹禽鸟、山水人物,倒也自娱自乐。
不过,画了一段时间,钟隐就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
钟隐经过冷静反思认识到,毛病就在于自己画技贫乏。于是他决定下山求师学艺。下山后他一打听才知道,当时画花鸟的高手叫郭干晖,此公笔墨天成,尤其擅长画鸷鹞。钟隐大喜,立即前往郭府拜师。
不料,郭干晖并非世中俗人,虽然身怀绝技,却不肯轻易授人,老先生作画时总吩咐下人把门关上,唯恐路上过往行人或是私闯进来的宾客,窥见一招一式。因此,钟隐兴冲冲来到郭府,连大门也没跨进,就让门房给轰了出来。
钟隐倒是很知趣,一拍脑袋把自己大骂一通:真是该死呀,该死!上山隐居后竟然把世俗的规矩都忘光啦,想当年孔夫子收学生,还要拎腊肉来,我怎么空着手就跑来了呢?
于是,钟隐回到家,叫人准备一车银子,风风光光地再次登门求见。谁知门房仍挡住不让进,还冷嘲热讽道:“你认为我们家老爷缺银子花吗?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用笔画个圈,就够你小子吃个一年半载的。还想到这儿摆谱了,也不看清楚门牌号码!”
没办法,钟隐只好拉着一车银子灰溜溜打道回府。
投师不成,钟隐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终于,钟隐想出一条妙计,于是,他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毛遂自荐地跑到郭府要当奴仆,且一再强调只混口饭吃,不要工钱。他毕竟是个画家,化妆后连门房都没认出他来。由于他要求不高,郭府又正缺人手,于是就被收留。
钟隐一进郭府,就把上上下下哄得团团转,把那位郭老先生都给唬住了,老先生撤除了对他的所有防线,作画时竟然点名要他站在一旁研墨,根本没料到他是个“间谍”。
此时,钟隐可是称心如意啦,他可以尽情地观看郭老先生作画时的笔法用彩,没过多久,就把老先生那套密不示人的技艺烂熟于心了。
谁知,画技学得越多,越是技痒难熬。有一天,钟隐实在忍耐不住,乘兴在墙上偷偷画一只鸽子,神形俱佳。有人将此事向郭老先生报告,老先生闻讯去观看,一看就吓了一大跳,知道这绝非外行所能画出来的,于是,召来钟隐盘问。
钟隐见纸包不住火,只好和盘托出,郭老先生听罢并没生气,反而大受感动:“相公为了学画,竟然不惜为奴,这叫老夫如何敢当?如此求学,真乃天下少见,老夫就破例把你收在门下吧。”
从此,郭干晖老先生与钟隐以师徒相称,一个纵论画道,密授绝技;一个潜心苦学,仔细揣摩,果然,钟隐深得其旨,技艺猛进,画有《鹰鸽杂禽图》《周处斩蛟图》等传于后世。
5.谎言也善良
当我们得到亲戚病重,获悉朋友遭难的不幸消息,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假话。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因此说谎言也美丽!
假话,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布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当我们得到亲戚病重,获悉朋友遭难的不幸消息,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假话。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假话就开始发挥作用。
英国男士劳比一生耿直,憎恶在人际交往中有任何作假。为此,他在50年生命旅途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终于有所醒悟。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人,连妻子和儿女也已离他远去。劳比只能把自己的新想法写在日记上,讲给自己听。劳比这样说:“我到现在才相信,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候,假话和假象更能促进友情和爱情。”
劳比的经历是人类多少年来困惑的缩影。我们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但发现坦诚在许多时候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是为了维护我们心目中一种虚幻的纯洁和躲避政治上的禁忌,我们才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劳比不是政治家,也不再需要自幻,所以他把人类长期以来羞于启齿的隐秘说了出来:很多时候,交际并不需要真实。
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给我来信,倾诉和劳比一样的苦衷。他从小受到诚实的熏陶,可是走上社会不久,已经因为几句真话屡遭白眼了。他希望我能替他找出原因。因为这样的问题绝不是一封信所能说清楚的,劳比为之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我考虑再三,干脆只给了他两句话,话是这样写的:“当我的父亲与我探讨家庭大计时,我绝不会说假话,而当我的母亲因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时,我会对她说:‘没关系,医生说你马上就会好的。”’这就是说真话和说假话的区别。
真正能说好假话并不比说真话容易,首先我们应消除对假话的偏见和犯罪感。这样,我们才能把假话说好。说假话有三条规则。
其一,真实。假话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就可以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当一位女友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开始模糊作假,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其二,合情合理。是假话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假话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感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生命的最后时期尽可能快活。当一位丈夫忍受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在这假话里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其三,必须。是指许多假话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仪。例如,当我们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带着笑意投入欢乐的场合。这种掩盖是为了礼仪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我们说假话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例如,美国曾经就一项新法案征求意见,有关人员质问罗斯:“你赞成那条新法案吗?”罗斯说:“我的朋友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工作人员追问罗斯:“我问的是你。”罗斯说:“我赞成我的朋友们。”
当我们按照上述三条规则去说假话,我敢肯定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魅力。只要我们心存真实,把假话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这是善意的假话。它是在善意基础上交际的必要策略。这同丑恶的假话,同以不可告人的目的编造的假话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那种心术不正、诈骗、奸佞、诬陷的人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得意之事不示人
当你有了得意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一定要切记不要向人展示,如果是失意的人就更不要开口。
当你有了得意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切忌在正失意的人面前谈论,如果不知道某人正在失意也就算了,如果知道,绝对不要开口。
——这会对你的人际关系造成伤害。
有一次,我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识的。我把他们聚拢来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在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这位朋友不久前才因经营不善,结束一家公司,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加,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因为目前大发,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我看了都有些不舒眼。我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下子去上厕所,一下子去洗脸,后来他提早离开了。
我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愤愤地说:“老吴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说嘛!”
我了解他的心情,因为在以前我也碰过低潮,正风光的亲戚在我面前炫耀他的薪水、年终奖金,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根根插在心上一般,别提有多难过!
因此我要提醒你,与人相处,切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如果你正得意,要你不谈论不太容易,哪一个意气风发的人不是如此?所以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但是谈论你的得意时要看场合和对象,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对你的员工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钦羡眼光,更可以对路边的陌生人谈,让人把你当成神经病,就是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弄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这种滋味也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
因此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一方面是道德上的考虑。当然,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正当失意则另当别论。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上的考虑。
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攻击性,郁郁寡欢是最普通的形态。但别以为他们只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怀恨!这是一种转进到心底深处的对你不满的反击!你说得口沫横飞,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多划不来啊!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为他无力显现,但他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主要目的则是——看你得意到几时!而最明显的则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听到你的得意事,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不管失意者所采取的泄恨手段对你造成多大的损失,至少这是你人际关系上的危机,对你绝不会有好处的。
像前述我那位失意的朋友后来一谈起那位曾在他面前谈论得意事的朋友就闷声不语,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再也没有往来过!
不过有一点你必须注意一一就算在座没有正失意的人,但总也有景况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还是有可能让他们起反感;人总是有嫉妒心的,这一点你必须承认!
所以,得意时就少说话,而且态度要更加地谦卑!
7.高明的补漏剂
敢于道歉是一种勇气,也是教养高的表现,道歉能使友人和好,仇人变友人;能使恋爱顺利,婚姻幸福;能使家庭和睦,邻里愉快;能使工作顺利,同事融洽相处……总之,它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可以增进感情。当别人用信件或亲自当面向你诚挚地道歉时,谁能不感动呢?原谅别人的错误能清除掉心中的怨恨情感。宽恕是一种对健康、对情绪大有好处的事。你如有怨恨别人之处,试着宽容一下,看效果如何。
真正道歉不只是认错,也是表示承认自己的言行破坏了彼此关系,而这关系对彼此都很重要,所以希望能重归于好。
罗斯福总统相当善于处理同新闻记者的关系。有“入主白宫最好报人的美誉”。《纽约时报》贝莱尔被派驻白宫,按照惯例,白宫新闻秘书引他来谒见总统:“总统先生,你是否认识《纽约时报》的费利克斯·贝莱尔?”一个浑厚有力、充满自信的嗓音传了过来。“不认识,我想我还没得到那份快乐。不过,我读过他的东西。”这说句话不是说得太棒了吗?连措辞都是行话,都是记者间谈论工作的用语,“我读过他的东西”,完全是他中的一员,又与其身份相称。初次见面就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罗斯福有些时候显得不近情面。一次,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作长篇演讲,措辞激烈,而贝莱尔在下面却睡意朦胧。总统突然大声喊道:“贝莱尔,我不在乎你代表的哪家报纸!是我容忍你待在这儿的。既然在这儿,你就得做笔记!”对贝莱尔来说,美国总统对他大喊大叫,使他难受得简直想找个地洞钻下去,或冲上讲台把罗斯福掀下来……冲突归冲突,罗斯福下来仍同记者一起谈笑,简短交换意见,相互之间毫无拘束地鼓掌,气氛也极为融洽。他甚至给记者取绰号。贝莱尔的绰号口叫“鲁汉”,因为罗斯福认为像《纽约时报》那样严肃的报纸应该有一个叫“鲁汉”的人……双方的关系在关心的玩笑中又重新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