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38055100000013

第13章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家、发明家(2)

地震能不能预报?这是地质力学理论面临的又一个严峻问题。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周总理多次召集科学家商讨对策。李四光认为地震和任何事物一样,不是偶然的,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是可以预报的。从此以后,他便投入了探索地震预测的工作。

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自然科学家,世界当代最杰出的地质学家之一。他打开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的大门,创立了地质力学。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

5.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生平简介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商人家中。小学毕业后,华罗庚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读初中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并展示出了数学才华。数学老师王维克早年留学法国,学识渊博,他发现华罗庚很有数学才能,于是对他格外精心培养,并经常鼓励他努力攀登数学的高峰。这对华罗庚后来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5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18岁那年秋天,华罗庚刚在金坛中学谋到一个事务员的职位,金坛瘟疫蔓延,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当他挣扎着爬起来时,发觉左腿大腿骨弯曲变形,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历史业绩

1930年,华罗庚从上海发行的《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数学文章,谈到五次代数方程的解法,作者是一位教授,名叫苏家驹。文章很长,但是华罗庚很快抓住了它的核心,经过独立运算,发现教授错了,于是,他写了一篇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寄给上海的《科学》杂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向鼎鼎大名的数学家挑战了。他那缜密、明快而别具一格的数学论文,第一次公诸于世了。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在《科学》杂志第二期上看到了华罗庚的文章,慧眼识英才,便向华罗庚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清华工作和深造。此时,25岁的华罗庚已经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他为助教、讲师,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1936年夏天,由该会资助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的沦文,已经超过了博士论文的水平。在剑桥大学他未正式攻读博士学位,因而没有得到博士学位。

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迁到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华罗庚由英国回国,任教于西南联大。在这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先后写了20多篇论文,并于1941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的手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华罗庚毅然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带领全家登上一艘邮船,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到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回国后30多年来,华罗庚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旧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国家建立科学奖励制度,1957年1月华罗庚获得一等奖,得奖的论文题目是:《多复变函数论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所用的方法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一王(元)方法”。

华罗庚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由于他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联邦德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名字已载人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

6.钱学森:中国运载火箭之父

生平简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父亲钱均夫是浙江杭州一个没落丝商的次子。钱学森3岁随父亲到了北京,先后就读于女师大附小,北师大附小,北师大附中。

1929年,钱学森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在上海交大,他学习刻苦,每学期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1935年,从上海交大毕业后,钱学森成为赴美公费留学生中的一员。他天资聪颖,勤奋过人,他在两所名牌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就读,并很顺利地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年仅36岁。在美国人眼里,名牌大学的教授是最崇高的职务。一个人能到这一步,就该心满意足,终生无憾了,但钱学森却另有追求。

1950年,新中国诞生不久,钱学森便毅然辞去教授职务,坚决要求返回祖国。他的行动使友人大惑不解。

美国政府顽固地阻挠钱学森回国。因为他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元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的火箭技术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写的关于核火箭技术方面的出色论文,至今还是这一领域的经典名著。他还是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的成员,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分敌视。让钱学森这样重要的科学家回到中国,他们不会甘心。外电曾报道,当时美国海军的一个负责人金布尔曾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也不愿放他回中国,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值5个师。”由周总理亲自点名,经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慑于全世界舆论的压力,美国政府只好让步。1955年秋,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1935年去美国,到1955年回国,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20年来,正如他自己所说:“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这是我当时的志向。”

历史业绩

1955年回国以后,钱学森立即投入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次,负责军事工程的陈赓大将专程从北京到哈尔滨接见钱学森,他问钱学森的第一句话是:“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说:“怎么不行!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这朴实却又掷地有声的话,反映了钱学森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960年,由钱学森组织研制的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从此,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导弹,实现了我国导弹零的突破。1964年,我国自行没计的中近程导弹又飞行试验成功。最让人难忘的是1970年4月24日,由钱学森等人负责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已届古稀之年的钱学森又创造性地把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86年起,钱学森开始领导“系统学讨论班活动”,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青年学者。

钱学森一生硕果累累,功勋卓著。他共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涉及航天航空、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他的成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充分肯定。1985年,钱学森因对我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4月11日,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同年6月27日钱学森被一致推选为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的成就不仅在国内获得赞誉,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首肯。1989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1989年国际技术与交流大会上他被授予“威拉德w·F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等称号。

钱学森在国外学习、工作长达20年,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他念念不忘报效祖国,建设祖国,毅然抛弃了优厚的待遇,坚决返回了祖国,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聪明才智,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7.邓稼先: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

生平简介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北京,父亲邓以蜇从事艺术美学研究,执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邓稼先儿童时期由于家与杨振宁家相邻,两人年龄相近,常在一起玩耍,情同手足。振宁早两年进入中学,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是个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机灵鬼”。稼先同样很聪明,但性格较为沉稳,待人忠实厚道,真诚可靠。这两个朋友在一起。互相珍视对方身上的优点,并看作自己性格的补充。

在课余时间,他们常常形影不离,或是趴在地上玩弹球,或是在墙边以手代拍,摹仿壁球游戏…或是在一起谈天说地。两个好友当时或许并没有想到,两个人一生研究的课题都是探索微观物理世界的奥秘,而且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杨振宁荣获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邓稼先成为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步入神圣的物理世界大门。毕业后,到北大当助教,1948年,考取了留美研究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核物理成了世界性的热门学科。邓稼先意识到,掌握好这个学科是到达科学前沿的必经之道,所以他选择了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作博士论文。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邓稼先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仅用两年时间便获取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29日,他毅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回国后,他参加了正在进行的创建中国近代物理所工作。他在祖国的怀抱里迅速成长,被聘为年轻的研究员,并在1956年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春季的一天,他意外地得到一张京剧戏票,送票的同志悄声告诉他钱三强所长要和他聊聊,邓稼先想不到这一聊,竟会决定他三分之二的生命路程,一副历史的重担压在他还显稚嫩的肩膀上,他被选为研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此后,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场合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法寻觅他的踪迹,甚至连他的妻子许鹿希也不清楚稼先的具体去向,只知他在执行着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历史业绩

1958年,上级从几所名牌大学里凋来20多个应届毕业生。从此这支中国科技最年轻的“球队”在他的教练下,艰难地在绘图板上,勇敢地与国际强队进行较量。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遍及全国,邓稼先他们也不例外,有时连饭也不能保证,夜晚加班加点工作,肚子饿了,他们就用酱油充饥。

生活上的苦还好克服,苦在科技攻关上因为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直接参加,也没有国外专家指点,有的只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执意追求。没有充足的资料,邓稼先费尽心机,搞到三本俄文原版书,柯朗特的《超音速与冲击波》,泽尔多维奇的《爆震物理》和戴维森的《中子输出原理》,然而“球队”中除邓稼先外都未学过核物理,幸好都有俄文基础,因此不得不采取边读边译边讨论的方式。

大家围着长桌,逐章逐节读,读一句,译一句,为译得精确,每人都可提出译文的句式,直到弄清原文意思。邓稼先除带领大家读书泽书外,还要讲课、备课,为同事们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他觉睡得很少,常常是讲完课,站在黑板前就打起瞌睡来。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吃过寒冬,到了春节,他们终于消化了这本书,他们心里也多出几双慧眼,隐约辨识出通往核武器库秘宫的通道了。

接下去的却是最为困难的数据计算,当时的计算机是每秒仅百次的乌拉尔,还得用手摇,算个除法,得分几步走,要是算个开方,还要查巴罗表。八个小时算,八个小时捉摸方案,一个月才算出一个结果。大冷天里,手冻肿了,击键不便,肚子饿了,难转摇把,不得不趁做工问操时,跑到附近的邮电所里抱煤炉取暖。由于只有一台手摇式计算机和一台电动计算机,他们得三班倒,上机轮空的,老邓就叫他们用计算尺和算盘辅助计算。可是,忙了大半年,九次运算得到的结果与顾问给出的数据大相径庭,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他苦苦思索,食不甘味,夜难成眠,像个疲惫至极的向导,明明把队伍带到了目的地,却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后来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周光召,历经数日,潜心验证,对他们九次计算的结果作出肯定的论证。邓稼先笑了,翌日,他郑重地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