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38055400000026

第26章 中国经典影视作品鉴赏(1)

1.《渔光曲》:鱼网悲情

黑白片《渔光曲》是中国联华影业公司1935年摄制的。编、导蔡楚生。主要演员有王人美(饰小猫)、韩兰根(饰小猴)、罗明(饰子英)等。

蔡楚生编导的这部名片,正诞生于中国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片过渡的转折期,主题歌《渔光曲》那朴素、口语化的歌词以及抒情、优美的曲调,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渔光曲》的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便是它的主题歌《渔光曲》贯串影片始终,于反复吟唱之中抒情传意。而这一点在中国电影歌曲的制作上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渔光曲》的歌曲与影片本身相得益彰,成为其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渔光曲》的吟唱,在影片中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表达人物心绪感受,抒发表达主题的多重作用,从而使影片显得深沉而动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而且编导者在运用主题曲上颇具匠心,“渔光曲”的每次出现,都是在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画龙点睛的必要时刻:在影片序幕里,它的吟唱点出了影片的主题内涵;在三个孩子的童年世界里,它的吟唱诉说着孩子们幸福而苦涩的童年记忆;在上海滩意外相逢时,它的吟唱聚拢了多年未见的童年伙伴,歌声里既含有以往的回忆,又流露出人世间的几多沧桑;最后在影片的结尾,小猫抱着自己惟一的亲人——奄奄一息的小猴,重新唱起了他最爱听的《渔光曲》,那一个萦绕着歌声的几分钟的长镜头,深刻而充分地揭示了她内心无尽的痛苦与哀怨,也表现了这对双胞胎兄妹相依为命、难舍难分的手足之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充满洋味和靡靡之音的歌曲大肆流行。具有独立艺术价值及革新、创造意义的《渔光曲》的出现,无论是内容还是曲调,都开创了一代新风。此后,电影歌曲创作逐渐受到电影工作者的重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重要的审美构成因素之一。

此外,《渔光曲》的取材和构思也颇具艺术匠心。影片关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反映的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小猴和小猫20年间的命运起伏和变化、悲苦与不幸。这已不仅仅是一种以人物命运为主的情节剧,编导者不再将主人公的情感、命运封闭于狭窄、单一的情节链中,而将视野扩展到了真实、开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南方的渔村风貌、贫富对立、经济衰败;大都市上海帝国主义势力的猖獗、肆虐都尽现其中,启发观众对中国社会变化趋势有所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渔光曲》上映时,上海为之轰动,连映达三个月之久。1935年,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故事片,称得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最早的里程碑。

2.《马路天使》:眼泪与欢乐的融合

本片是1937年由明星电影公司出品的。编、导袁牧之。摄影吴印咸。主要演员赵丹、周璇、魏鹤龄、赵慧深。

《马路天使》是著名艺术家袁牧之的重要作品,影片摄制的年代,中国的有声影片诞生才刚刚6年,这又是袁牧之导演的第二部有声片,因此难免有些不足。影片多处出现噱头,有些效果较好,有些则显得多余。如小陈到理发铺去吹打了半天,来看热闹的却全是光头和尚,显然是为引人发笑而设计的,这可能与袁牧之刚拍完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有关。尽管如此,该片仍然是代表20世纪30年代我国电影艺术最高水平的影片之一。

《马路天使》较熟练地运用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了电影视觉艺术的特性。全片对话不多,影片主要通过画面来表达意义。影片一开始,镜头从外滩华懋饭店的摩天大楼下降,推人“地下层”,接着出现了马路上迎亲的场面。这段长达几分钟的镜头有着多重意义。一方面,交待了小陈、老王、小红等人的性格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充满象征意义。迎亲队伍中洋鼓洋号与笛子唢呐等组成的中西合璧的乐队、西服洋装与瓜皮小帽组成的围观的人群,旧式的花轿与路旁的广告牌,都暗示了上海这个当时最繁华的都市里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受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影片力图在受限制的条件下揭示出某些社会本质,使影片的思想内容更为深广。

于是,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就成为影片的重要手段。几个好朋友讨论“有难同当”的“难”字怎么写,引出有关半个天津、半个上海、半个汉口的议论,最后在报纸上查出了“国难当头”的“难”字,意味深长地说明了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事实。人们走进“太平里”时,工人们正在粉刷“太平里”

几个字,也揭示了国民党********的谎言。小陈给小红变“白银出口”的戏法,小红叫不上名字,老王说报上有,引出“白银出口”的新闻。小陈交给房东一块银元,房东却说不好用。这些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暗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至于在小红唱《四季歌》时,画面中出现的炮火纷飞的场面,更是直指东北的沦陷。这些面画,也使《四季歌》本身所蕴含的家乡沦陷、流落他乡的痛苦更为深刻,使要求反抗的情绪更为强烈。

作为早期的有声片,《马路天使》在声音的运用上十分出色。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影片中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的两首插曲的运用。《四季歌》第一次出现时,既介绍了小红的身世,也可以看出她活泼稚气的性格。第一次唱《天涯歌》时,正是二人情投意合时,欢快的曲调加上喂鸟、做针线、扔抹布等一系列的动作,充满着幸福、明快的气势。该插曲第二次是出现在二人产生误会时,小陈出钱逼着她唱,歌曲的节奏明显地拖长,缓慢的节奏,加上小红凄婉的眼神,使歌曲变得哀怨感伤。同一首歌,在不同情境下演唱,产生了明显不同的效果。60多年前的《马路天使》,使我们看到当时中国电影的水准,也难免为以后其发展的坎坷而叹息。

3.《小城之春》:****的心理剧

本片由文华影业公司于1948年出品,编剧李天济,导演费穆,摄影李生伟。

主要演员:韦伟(饰周玉纹)、石羽(饰戴礼言)、李伟(饰章志忱)。

《小城之春》是一部精美的心理剧,开创了中国电影心理写实主义的先河。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影创作中淡化了故事情节,还很少有人进行心理表现的尝试。费穆大胆创新,注重调动电影手段进行心理描写,使整个影片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作者把影片当作一篇散文诗来写,追求一种细腻隽永,耐得住咀嚼的东方诗情。

《小城之春》是一部实践“新影戏美学”观念的创新性作品。表面上看,它回到了戏剧电影理论的传统套路,实际上它是作者在经过纪实性电影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后,对原有影戏理论盼否定之否定。作者力图通过这样一种试验,将传统的戏剧美学融人现代电影之中,将东方的韵味和写意传统与现代电影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电影诗画。

《小城之春》在镜头运用上煞费苦心。在它的镜头语言中对切镜头极少,主观镜头没有,未出现一次闪回,很少有单人的近景和特写景头,单镜头的意义相对独立的多,单镜头中,具有全、远、长特点者多,镜头连接依据逻辑关系,很少插入说明性镜头。

费穆在解释创作意图时说:“我为传达古老中国的灰色情绪,用‘长镜头’和‘慢动作’构造我的戏(无技巧的),做了一个狂妄而大胆的尝试。结果片子是过份的沉闷了。”这种静态和平面的长镜头,带有某种传统的舞台性,而且必然倾向于以演员和对白为中心,本来有很大的局限性。“费穆的天才之外,在于圆浑地结合旁白、溶接、光暗对比等手法,化局限为风格……将话剧艺术的精华熔铸成了纯粹的电影风格。”

《小城之春》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它表达了费穆深刻的文化忧虑。不管古老的城墙,戴家大院的残垣断壁,还是周玉纹的“闺怨”与绣花,甚至戴礼言的名字,似乎都有文化象征意味,影片在三角式的恋爱老套中,透露着对现实中国及其文化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注、忧患、困惑与怅惘,对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凋敝和残破的叹息,以及对沉闷、禁锢的时代氛围的曲折批判。

《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电影评论家对之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它“不但是20世纪40年代来中国电影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傲视国际影坛的杰作”。

4.《林家铺子》:渐渐污染的涟漪

本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摄制,由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水华执导。主要演员有谢添(饰林老板)、韩涛(饰余会长)、于蓝(饰张寡妇)、马薇(饰林明秀)。

本片曾获1983年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林家铺子》在中国的电影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得益于茅盾原著在现代文学史中的独特地位,更重要的在于影片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影片把更多的抒情散文的色彩引入了电影,并且将这种审美情趣通过视觉形象传达出来。它有意避开了那些外在的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代之以真切而又深情的细节积累,从而娓娓地讲述出一个凄楚的故事,并从中升华出一种诱人的美。

《林家铺子》并没有拘泥于原著白描式的、冷峻客观的叙事风格,而是运用种种电影手段,于平实的叙述之中,营造出一种带有浓郁主观色彩的意境来。影片开始就从一支在水中轻摇的船橹缓缓摇出,长长的横移镜头随着小船在平静的河水中穿过古镇的一座座石桥,在小船驶过的平静的水面上,一盆污水突然从岸边泼入水中。在渐渐被染得污浊的涟漪中叠出了“1931年”的字样。影片正是以这样的含蓄的艺术手法,巧妙地隐喻了战争和****的浊流对人们平静生活的破坏的社会现实。

影片叙事中的视觉形象也极具艺术表现力。在年关逼债那场戏中,被债主困扰的林老板半夜在两堵阴森的高墙夹着的小胡同里走着,画面构图给人以强烈的挤压感。林老板走到小桥边,画面的一角便叠化出逼债人的一张张扭曲的脸。当他坐在桥栏上无望地看着水面时,欠他债的王老板正巧路过,林老板的眼里立即闪出了光,凶狠地逼起债来。在这个短短的段落中,环境、人物动作的拍摄、调度与剪辑等电影的技法的运用协调一致,不仅完成了叙事,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为了增强影片的意境美,导演从不为了表面的戏剧性效果而拼命地进行渲染,而是避开正面冲突,以细腻的手法揭示出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和微妙的人际关系,并通过著名演员谢添的出色表演,塑造了林老板“见豺狼,他是绵羊;见绵羊,他是野狗”的复杂性格。’

影片通过真实的艺术描写,以独特的方式,把林家铺子的兴衰与整个时代联系在一起,从平凡的事件中反映出了复杂的时代和社会。编导者把平易的叙述风格、优美的视觉形象和顺畅的蒙太奇相结合,使整部影片如行云流水,意韵深远。这部影片继承了《神女》、《小城之春》的传统,在运用电影手段创造富于中国民族特色银幕形象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林家铺子》体现了中国电影地道的艺术传统。自中国有电影以来到20世纪60年代的所有优秀影片的基本经验,几乎都可以由它体现出来。

5.《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处不平静

本片由中国昆仑电影公司于1947年摄制。编导:蔡楚生、郑君里,摄影:朱今明,主演: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

《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一部具有大起大落和强烈的史诗性风格样式的影片,在思想和艺术的成功结合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抗战时期的悲欢离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在民族危亡之时,处于纷繁****中的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面貌,概括了极为丰富深厚的生活内涵,塑造了众多富有时代特征、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本片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追求,一扫战后中国影坛浓重的阴霾,被当时之进步舆论推崇为“插在战后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上的一支指路标”。

我们在欣赏该片时主要应抓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民族风格两大特征。首先,影片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生活本质的逼真勾勒,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展现,充分体现了蔡楚生对于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使之成为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道路上的一块丰碑。其次,对电影艺术民族化的执着探索,使其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一点无论是影片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还是影片的叙事结构都有着鲜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