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38055400000029

第29章 中国经典影视作品鉴赏(4)

15.《流年》:民间艺术史诗

《流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一部民间艺术史诗。它的题材不同凡响,小中见大,其独到之处何在?

《流年》是一部记录农民剪纸艺术家的电视作品,曾获1998年法国蒙特卡罗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第四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

纪录片要求拍摄的对象绝对真实,不能有任何表演痕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发现的目光与等待的耐心。因此,没有敏锐的感觉能力与坚韧的耐心不可能拍出好的纪录片。《流年》不仅拥有丰厚的文化内涵、高度的美学价值,也显示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它画面优美,声音真实,结构完整,细节丰富,节奏感突出,具有蕴藉内敛、淳朴厚重的艺术风格。

《流年》纪录的四位农民剪纸艺术家都是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于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强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白凤莲曾于1994年、1995年应邀到法国、美国表演剪纸,白凤兰于1985年赴中央美术学院讲学,高凤莲于1995年和库淑兰、郭佩珍一起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剪纸展。

她们的剪纸作品富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库淑兰更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话系统:剪花娘子。这是一个艺术大师的标志。纪录片不仅展示他们的作品,也纪录她们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

电视剧《流年》片头为陕北民歌,片尾是陕北道情,以黄河壶口瀑布开始,又以壶口瀑布结束,结构完整,隐喻了黄河与这些农民艺术家生命相连:黄河养育了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延续了黄河文明的光辉。

16.《红高粱》:生命的礼赞

《红高粱》“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红黄粱》一片显示出哪些礼赞生命的艺术风格?

《红高梁》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正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

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在于那具有“太阳崇拜”的神话中。

《红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农民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红高粱》虽然也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黄土地》等探索影片那样淡化情节,靠纯粹的电影视像语言的震撼力来直接表达导演的意念。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是从实处人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在此,导演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达到这两者的完美结合的呢?

首先,影片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执行。

其次,当我们面以《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

第三,影片的空间环境与造型处理,都在努力寻求一种色彩的单纯化和空间的神秘与阔大。

当然,《红高粱》在思想内涵和意蕴指向上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作为我国电影的一部力作而载入史册,却是无疑的。

17.《鸦片战争》:国际性的历史巨片

几十年来谢晋实现了一个个梦想,又生出一个个新的梦想。1996年,七十多岁的谢晋提出要拍一部《鸦片战争》,迎接香港澳门回归。这是谢晋心中挥之不去的巨片意识向他发出的呼唤,他要“用最普及、最现代的电影艺术形式,去深刻地揭示150年前那一幕,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来进一步激励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以一个落后民族悲痛的历史事实来告诫世界各国人民必须自强自立,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后的一件大事,一种长久的民族感情变成了一笔沉重的艺术宿债。我不相信中国人民经历了那么大的苦难,那么多的事实,就拍不出一部国际性的历史巨片!”为了这个梦想谢晋向新的高度发起了又一轮冲击。《鸦片战争》不仅对谢晋,对整个中国电影界都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历时两载,不仅耗资近一亿人民币,而且集中了来自北影、上影、峨影、长影、珠影等十多家电影制片厂,以及香港、台湾的众多电影创作人员,动用了5万多名群众演员,3000多人次外籍演员;先后转战广州、北京、浙江东阳、舟山、英国伦敦等地,搭建了200多处工艺精湛的场景;营建、改造了大小47艘船,制作了2万多套服装,两万多件各式道具;耗用了16万尺胶片,最后完成的影片长达两个半小时……所以有人称“对于目前并不令人乐观的电影市场来说,《鸦片战争》从投资到拍摄都是一次令人胆颤的行动”,也有人称这场世纪末的大会战为“迎接香港回归的巨大艺术工程”。《谢晋传》一书的作者代口、生辛先生饱含深情地赞美谢晋背水一战的悲壮情怀,“吾人不妨举目四望,环视中国电影界,除谢晋外,谁人有如此大的胆识,谁人有如此大的勇气和自信,敢于赤手空拳作此大投资、大制作,高品位巨构的尝试?谁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成立单片制作公司向市场经济探径问路?又有谁年过古稀仍怀有如此饱满的报国情澡,为洗刷百年屈辱历史、欢庆香港回归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鸦片战争》为中国影坛铸造了辉煌,这是谢晋满怀赤子之情为祖国人民献上的一份珍贵的厚礼。

18.《庄稼汉》:黄土歌魂

《庄稼汉》是一部MTV作品,歌唱黄土地上那些英雄的男人和女人。你喜欢它吗?

《庄稼汉》的制片人是李亚熔,一位北京记者,酷爱陕北民歌。为了寻找《泪蛋蛋》这首歌,她深人陕北采风。经过坚韧的努力拍出MTV《庄嫁汉》,为我国MTV贡献了一首杰作。

《庄稼汉》的主体形象是一群庄稼汉抬着祭神的草垛,上面站着童男童女和祭羊,缓缓地行驶在黄河滩。全片一共84个镜头,这一镜头出现14次,占镜头总数的六分之一。片中从各个角度拍摄草垛:正面、侧面、特写、后面,使得这一意象寓意丰富,象征了黄河文明的后代所承受的历史重负与文化使命,当然也负载了传统的压力与束缚。黄土地上的汉子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粗糙有力的手,饱经风霜的脸,正如罗中立油画上的《父亲》——将这幅油画引进画面是这部作品的突出成功之处,因为《父亲》是黄土地上庄稼汉的典型形象。片中五次将油画作为背景,并以此贯穿作品的首尾,起到结构作用,使作品显得完整、严谨。

莽莽的黄土一望无际,浩瀚的黄河悠悠东流,布满沟壑的面孔讲述着岁月的刻痕。片中连续用了12个庄稼汉脸部特写,或高兴,或漠然,或疑惑,或沉思,都带有中国农民所特有的苦涩与沉重。另外,片中还用了民工潮镜头,以增加作品的时代感,暗示新一代庄稼汉也许将改变古老的生活模式。

与MTV形式美学要求相适应,片中大量运用叠画和运动镜头,切换较快。4分40秒的作品用了84个镜头,这在MTV里属于镜头数量较少的。因为《庄稼汉》采用陕北民歌的曲调,内容朴实,镜头运动也以横移为主,舒缓、平实,形成一种宽厚素朴的艺术风格。

《庄稼汉》从画面、演唱、音响、歌词到节奏上都贴近黄土高原与农民的气质,塑造了那些苦难而坚韧的庄透汉形象,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中国近年来不可多得的MTV杰作。

19.《天云山传奇》:中国人民崇高的心灵美

《天云山传奇》是在人心惶惶中起步的,整个拍摄过程中都有外界的干扰,也有来自创作人员的种种阻力。

影片直至上映仍然“空穴来风”,时常冒出要受到批判的谣传,而且这种流言一直扩散到美国华侨知识界。

在那混乱、动荡的日子里,谢晋作为一个导演,一个摄制组的艺术领导,他满怀激情而又信心百倍地全力以赴面对现实,排除干扰,沉着应付。谢晋坚定地说:“如果一受到干扰,一听到不同意见就人心涣散,那是肯定拍不好这个戏的。

做导演要有毅力、信念,对作品的判断,要不受来自‘左’的或‘右’的思潮的干扰!”

那时,还出现一个小小的插曲:1982年春,《文艺报》开展对《天云山传奇》的争鸣。其中忽然出现一篇出自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的《也评(天云山传奇)》。文章中深刻的分析,精辟的论点,富有理论色彩的阐述,使谢晋渎后深受感动,精神为之一振。

《天云山传奇》公映后,谢晋在答记者问时说:“影片出来了,我收到了几万封观众来信。几万封热情洋溢的信呀!”

影片引起观众如此强烈的共鸣,真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这几万封信不仅仅赞扬了影片艺术上的成就,其中更多的内容是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把自己的命运和影片联系起来,把自己也摆进影片中,与剧中人共诉共泣。夫妻抱头痛哭;全家抱头痛哭;有人从冯晴岚身上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有人因有宋薇类似的经历而深深内疚自责,痛不欲生……当然也有吴遥式的人物,看后不舒服,大发牢骚……谢晋读了那么多信,感动得泣不成声。

评论界对影片中宋薇这一人物的塑造尤其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在典型的环境下极具典型意义的角色,有极强的说服力。对于冯晴岚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等。在影片上映后的一段时间内,反映的强烈达到沸腾的程度,几乎形成众人齐说《天云山传奇》的热潮。导演的创作意图毕竟通过他的作品被观众接受了,被人们理解了。随后,中国电影首届“金鸡奖”评委会,把《天云山传奇》评为最佳故事片。评委会的评语是:“《天云山传奇》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二十余年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充满激情地创造了动人的银幕形象,发挥了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丰富表现力。”

谢晋由于在《天云山传奇》中“富有创造性地体现了剧作的风格和特色,充满激情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感人的银幕形象,显示了导演的功力”

(评委会评语),而被授予最佳导演奖。

20.《高山下的花环》:崇高悲壮的颂歌

《高山下的花环》荣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故事片一等奖;第五届“金鸡奖”

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第八届“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

影片摄制组阵容颇强。除曾几度合作过的摄影师卢俊福、朱永德外,还有空中摄影专家沈杰。拍影老山前线的战斗场面时,沈杰从飞机上往下拍摄,其中好些镜头是他绑在机翼下凌空操作的。对演员的挑选,谢晋着重以演员本人的气质与角色接近为原则,而不纯取外貌。谢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笑话:选演员是不能“开后门”的,因为在镜头上他们是要跟观众见面的,容不得半点“掺假”。

《高山下的花环》公映以后,受到全国广大观众极其热烈的欢迎和上上下下的赞扬。在军营中,当一支部队上前线时,战士们要求看《高山下的花环》。有一位战士,因为看了影片,上前线英勇战斗而立了功,获得一枚军功章。他把这枚军功章寄给了谢晋,如今这枚军功章还珍藏在谢晋家中的玻璃橱内。中国女排在看了《高山下的花环》后,情绪十分激动。郎平看了影片把眼睛都哭肿了。

她说:“我们得了‘三连冠’时,我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哭过。”

1985年11月,影片《高山下的花环》易名《卫国军魂》在香港十四家影院联袂上映两周。有人评说,易名《卫国军魂》好,点明了主题;有人则说,不若原名《高山下的花环》含蓄而富有诗意。但这无关宏旨。影片上映后,连日满座,盛况空前。影片雄浑悲壮的气氛和细腻感人的情节,震撼了香港观众的心。观众誉之为“大导演、大制作、大突破”,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饱含英雄血泪”的巨作。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晶报》、《新晚报》、英文《虎报》等23家报纸,刊登了150多篇文章和40多幅照片,一片喝彩声。有记者形容说,当电影演到哭坟一场时,整个影院的观众与玉秀一起抽泣起来。整场电影演完,还有许多人在擦眼泪。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说:“我是铁石心肠,不容易哭,但看这部电影时,还是流了几次泪。”在《卫国军魂》公映前,还发生过一件趣事。香港记者某君与谢晋闲聊时,和他打赌。说当记者的人见多识广,看电影绝不会流泪。结果,这位记者在影片试映时被影片中悲壮的气氛和感人的情节打动,噙着眼泪向谢晋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