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
38055400000007

第7章 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与艺术流派(6)

自赫斯顿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之后兴起的侦探片或推理片,在希区柯克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类影片较多地运用“悬念”,更多地依靠完整的情节和人物的表情动作与对话,因而戏剧化特征更为明显。希区柯克从《蝴蝶梦》起,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无论是他的代表作《深闺疑云》,还是他自己最喜欢的《疑影》,以及《爱德华大夫》、《美人计》、《电话谋杀案》、《后窗》、《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和《破幕》等,影片基本上以“悬念”

掌握节奏,环环紧扣,步步紧逼,扣人心弦。其影片情节曲折离奇而不落于俗套,结尾出人意外而又合乎情理,希区柯克本人因此以“悬念大师”闻名于世。

他在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后窗》是一部匠心独具的影片。片中描写:纽约的盛夏,暑气逼人,人们不得不打开自家的窗户。新闻摄影记者杰夫抢拍汽车大赛惊险场面时伤了左腿,现在只能整天坐在轮椅上。生性好动的杰夫在百无聊赖之中,开始透过别人家的窗户观察起人间万象,无意中发现并侦破了一桩杀妻毁尸的恶性案件。这部影片暗示出希区柯克对于电影本性和人类心理的思考。杰夫透过窗户偷看别人的家庭生活,是一种“窥视欲”——他为此被凶手摔伤了另一条腿,而观众在银幕上欣赏电影,其深层的心理机制中似乎也有“窥视欲”的成分。这就是希区柯克在影片中通过“窗户”的隐喻告诉人们的弦外之音。

威尔逊导演的《要钱还是要命》,以意大利黑手党的活动为背景,描写了警方在对付黑手党的恐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疾恶如仇的大无畏精神。评论界认为该片是好莱坞在20世纪60年代里较为出色的警匪片之一。

26.好莱坞的严肃影片

由于推行了影片审查制度,惟有娱乐片的生产受到统治阶级的鼓励。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电影语言的日益贫乏化,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浓。随着粉饰现实影片的大批量生产,观众对此日益感到厌倦,他们渴望看到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和社会问题的作品。这类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从而鼓舞了一些导演去拍摄严肃的影片。

他们突破了摄影棚狭小的空间,到自然实景中去拍摄某些富于动作性的“西部片”,通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来体现较为严肃的主题。《关山飞渡》和《正午》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关山飞渡》是福特1939年拍摄的一部优秀的西部片。片中,福特描写了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的命运。影片的视觉主题自始至终是一辆驿车,正因如此,作品才会显得那样的集中。

影片在摄影技术方面的难度较大,需要解决车内低光与车外高光的反差、与大景深之间的矛盾、短焦距与真实感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摄影师。该片的摄影就是著名的华裔大摄影师黄宗沾。

严肃影片中还包括了一些涉及政治制度和种族问题的影片。《民主万岁》是一部较为典型的政治片。《社会中坚》、《挣脱锁链》、《交叉火力》、《杀死一只知更鸟》和《猜一猜,谁来吃晚餐》等,均为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反映种族歧视影片的代表作。

这里,特别应当提到的影片是《公民凯恩》。它的导演是戏剧导演出身的威尔斯。威尔斯一方面积极探索纪实性美学的电影,一方面又深受戏剧舞台假定性的影响。他1941年拍摄的影片《公民凯恩》,在电影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人甚至把它视为美国电影的最佳代表作。影片以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报业大王赫斯特式的报界巨头的复杂形象,尖锐揭露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灵魂和历史。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好莱坞电影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其鲜明的戏剧化特征。影片主要靠演员的对话推进情节,形成了规范化的剧作形式。

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茶花女》)、查尔斯·劳顿(《吾士吾民》)、费雯丽(《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琼·芳登(《蝴蝶梦》、《春闺疑云》)、英格丽·褒曼(《卡萨布兰卡》、《煤气灯下》)等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的著名演员,在银幕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这个阶段好莱坞的电影更多地注重了剧作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忽视了蒙太奇的表现作用和对于电影特性的多方面探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戏剧化特征日益成为一种局限和束缚,而且戏剧美学的假定性往往会被当局者所利用,去粉饰生活、歪曲现实。这种消极作用,以好莱坞电影最为典型。好莱坞因此素有“梦幻工厂”之称。

27.风格独特的“新浪潮”电影

20世纪50年代末,在新现实主义电影趋于衰落时,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心理学、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等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并对电影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于是掀起了法国电影史上的“新浪潮”。所谓“新浪潮”,作为一个词原本是位新闻记者的发明,用来指称1958年的法国年轻人。后来逐渐专指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指导之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现代派影片。

《四百下》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是特吕弗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法国影坛刻板僵化、作品陈旧的状况而进行新尝试的创新性成果。特吕弗认为:一部好的影片应当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要能体现出创作者对世界、人生和社会等方面的见解和感受。可以说,《四百下》正是对上述观点的一次成功的艺术诠释。

“新浪潮”电影发展到后期(20世纪60年代初),通称为“左岸派”。它是由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七个标榜“作家电影”的艺术家形成的一个电影流派。

所谓“作家电影”是指:既有创作者的独特风格,又有十分浓烈的文学色彩的电影。他们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和存在主义为依据,热衷于自我内心和下意识活动中的各种心理实验。其核心人物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品。

《广岛之恋》一问世,褒贬不一。这固然与该片的表现手法有关,但也与该片主题的多义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人认为该片主题是“爱情”,也有人认为是“和平”和“反战”,还有人认为是“忘却”,有意思的是,各执一端的人们都能从影片中找到各自的根据。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片获得195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奖,1979年被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院评为“法国十佳大片”的第七名。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一部反传统的无典型人物、无情节、非理性、非结构的影片。影片中只有大量梦幻般的画外音、无休止运动的环境景物、无法分辨时间背景的人物交谈场面。该片的时空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观众可以从任意角度去理解影片的内容。正如雷乃本人所言:它只是一种解释,它像一面镜子,不同的人会照出不同的面孔,永远不会一致。片中不同于传统电影的闪回方法和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交织在一起的蒙太奇结构,对当代西方电影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浪潮”不仅对法国本土的电影、而且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是意大利“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法国“新浪潮”影响下拍摄出的《甜蜜的生活》、《奇遇》、《夜》、《蚀》及《红沙漠》等影片均为世界电影史上著名的现代派作品。瑞典影剧两栖的著名导演伯格曼,之所以会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内心的写实或半写实转向现代主义,与“新浪潮”亦不无关联。他善于通过意识流去体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其影片多运用人神并存、死人活人重逢等假定性较大的意识流手法。而且他的影片多以“漫游式”的结构将人物的回忆、联想和幻觉等潜意识心理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我国导演吴子牛在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大磨坊》,在许多拍摄手法上又都借鉴了《野草莓》,可见这一影片的影响之大、之深远。

28.《电影手册》派和“作家电影”论

新浪潮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一电影运动的骨于不是专业的电影创作人员,而是以安德烈·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为中心的一批影评家作为这一电影运动的先锋人物。克劳特·夏布罗尔、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里维特和艾利克·罗伯尔被并称为《电影手册》派的五位核心人物。他们都在巴赞手下工作过,特吕弗还是巴赞一手培养起来的影评家。这批青年人都是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电影不是一般的酷爱,而是要把电影改造成一种个人化的艺术,他们利用巴黎电影资料馆的开放政策,几乎整天泡在里面,他们还经常跑遍全市各电影俱乐部靠熟人和免费票进去看电影,因此接触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很多影片。在看片的空余时间,他们就聚集在他们的大本营——《电影手册》杂志的集体宿舍里进行讨论,逐渐形成了他们的理论和评论导演与影片的标准。这就是著名的“作家电影”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求每部影片都像一部小说、一幅画和一首乐曲那样,只是一个人的作品。

对影片创作怀有强烈个人化要求的法国影评家提出“作家电影”理论的动机,首先是对资本家控制电影这一现状感到愤怒。商业电影为了票房价值需要让艺术家跟着观众走。好莱:坞的制片制度就是湮没艺术家天才和个性的典型。当时法国的电影生产体制也是沿袭了好莱坞的方法,这种体制是以从戏剧继承下来的精雕细琢的剧本、卖座的明星、资深的导演和庞大的预算作为电影的支柱。

戈达尔、夏布罗尔、特吕弗、马勒、罗齐埃、卡缪等为代表的一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走上导演的位置,使法国电影又一次走人世界艺术浪潮的顶峰。

1959年是法国新浪潮大获全胜的一年。夏布罗尔的《表兄弟》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他的新浪潮首创影片《漂亮的塞尔基》获法国雨果奖。在这一年戛纳电影节上,马赛尔·卡缪的《黑人奥尔菲》获金棕榈奖,特吕弗的《四百下》获导演奖。但是新浪潮到1960年以后很快就走了下坡路,在影坛上销声匿迹了。

新浪潮作为一个运动退出影坛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青年导演一旦获得了执导影片的机会,一旦小有名气便立刻放弃了新浪潮的宗旨——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和完全蔑视传统的创作方法,很快就走上了商业电影的轨道。被称为新浪潮四大火枪手之一的夏布罗尔就是很典型的一位。他作为《电影手册》的青年评论家之一,为“作家电影”论做过重要贡献,他的《漂亮的赛尔基》打响了新浪潮的第一枪,并使夏布罗尔正式进入导演行列。但接下来他立刻投入了娱乐片的拍摄,完全背离了新浪潮的方向。他拍的《朗德鲁》(1962)、《老虎只喜欢吃鲜肉》(1964)、《老虎用炸药给自己洒香水》(1965)都是纯娱乐片。因此他本人在电影界的声望也开始下降。而更多的新浪潮导演则是像特吕弗一样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在“作家电影”理论方面继续探索,使他的自传式影片一直拍下去,另一方面也向娱乐式的轻松影片让步。所以1960年以后,新浪潮运动中,除了戈达尔这位至死不回头的导演外,其他青年导演都纷纷转向了商业影片的拍摄。新浪潮运动宣告结束。

29.战后三大电影运动的特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电影史中,声势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有三大流派,即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运动。这三大电影流派从总体上看代表了战后再现美学的电影潮流对战前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的表现美学电影潮流的反叛。他们从形式到内容都一改传统电影那种虚构生活、臆造理想、追求豪华、沉缅于蒙太奇魔法的拍片方式,以现实世界的外部真实和内心真实作为电影取材的基本依据,追求快捷、简便、纪实的拍片方式,探索电影剪辑方法的真实效果,完善以长镜头为核心的电影再现美学在表现人生、反映社会心理中的巨大作用。这三大流派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末和60年代相继在西方影坛掀起电影再现美学的高潮。然而,由于这三大流派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所以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这些特点也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再现美学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