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泰戈尔诗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380800000019

第19章 诗意人生——泰戈尔小传 (2)

由于路途遥远,泰戈尔未能亲自出席颁奖典礼。他回电说:“我恳切地向瑞典文学院表示对那宽大的了解的感谢与领受;这了解将远的拉近了,也使陌生人成为兄弟。”1921年,他亲访瑞典,被当作“东方圣人”受到极其热情的欢迎。国王古斯塔夫亲聆他的演讲。

你是我的“一束荷花”

1883年,泰戈尔家庭的经济出现了危机。父亲希望泰戈尔能经营家族产业,担起振兴家业的重担。泰戈尔怯怯地表示恐怕不能胜任。他父亲沉思片刻,说道:“能力和经验都是在工作里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有没有责任心。”父亲很喜欢这个小儿子,他认为管理家业和文学创作并不矛盾,现在的关键是要收住泰戈尔的心。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给他成亲。

于是他的二嫂和五嫂,泰戈尔家庭最有文化教养的两个女性,去附近镇上挑选婆罗门种姓里和泰戈尔家庭种姓相当的人家,最后选中了一个10岁的小姑娘。他的父亲在泰戈尔家庭的公司里任职。她长得不漂亮,只读过一年书,和大她12岁的英俊潇洒的诗人相比,似乎不大般配。

两位嫂嫂先征求泰戈尔的意见,泰戈尔一向敬重父亲,请老人家决定。经过父亲的首肯,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新婚时,泰戈尔问妻子:“你的名字是谁给起的?”“我父亲。”“我给你取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穆里纳莉妮’好吗?”“好听。”“穆里纳莉妮”孟加拉语的意思是“一束荷花”。泰戈尔从心里接纳了他的妻子。

在以后的生活里,泰戈尔的婚姻非常幸福美满。他们是按传统习俗结合的,他又希望隆重而热情地接待自己的客人和来访者。幸好,在那种场合下,他的妻子精通烹调艺术的才干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他们去旅行时,诗人强调只带些必不可少的东西就行了,特别是见了那些瓶瓶罐罐的炊具,就直皱眉头。她一声不吭,把这些东西悄悄地藏在篮子里,笑着说:“你是多么奇怪的人!到了那儿,朋友来了,我到哪儿去搞一块块美味的馅饼?”目不识丁的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她不仅掌握了孟加拉语,同时学会了英语和梵语。在丈夫的严格要求下,她用孟加拉语改写了梵语的简易读本《罗摩衍那》。不仅如此,她还登台演出了泰戈尔的戏剧《国王和王后》。她对角色的刻画堪称入木三分。所以毫不奇怪,最后,她在丈夫心里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上帝似乎为了考验信徒的虔诚和力量,又把巨大的痛苦降临在泰戈尔的头上。在共同生活将近20年之后,妻子穆里纳莉妮患了重病。泰戈尔在她患病时,为自己的忠诚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整整两个月,他昼夜看护她,拒绝雇佣职业看护。当时还没有电扇,有人在描绘亲眼目睹的情景时说,泰戈尔一直坐在自己年轻妻子的床边,缓缓地摇着扇子。

在回忆那个悲痛的事件时,他的长子罗梯德拉纳特写道:“我们来到妈妈房间的阳台,一片不祥的寂静笼罩着整个家庭,好像在深夜,死亡的阴影已经蹑手蹑脚地潜入家里。傍晚,为了保存温馨的缅怀,父亲给我妈妈穿上一双拖鞋。”

穆里纳莉妮于1902年11月23日辞世。她死后,泰戈尔通宵达旦地在阳台上踱来踱去,严禁家人去打扰他。

像往常一样,泰戈尔悲痛的感情也反映在诗歌里。这些诗歌一共有27首,以小诗集《追忆》的形式出版。在这些诗里,泰戈尔的真挚感情强烈地表现在那种痛彻感上——一种无法补偿而又每天感受到的损失,吞噬着他整个身心:

“今天光明在宁静的床榻上,变幻成巨大悲哀的黑暗,我通宵醒着,坐在痛苦的床边,长夜逝去,晨曦莅临。”

“我祈愿上帝在我家驻足,我失却了再也无法复得的地盘,我试图在天涯海角再次把它寻觅。你世界广阔无比的主人,我今天在无限的虚空,为寻找它而来到你的门槛。”

他在妻子的遗物中,发现了他给她的一叠信札。她把这看作一笔巨大的财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他见了它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乞求,对她的回忆有条不紊地织入他的生活,正如她使他的家庭生活有条不紊一样……

为了印度的明天

童年的学校在泰戈尔心中留下了痛苦的回忆。随着五个孩子渐渐长大,他越来越为找不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苦恼。泰戈尔认为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获得智能、体能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也为了解决儿女的教育问题,泰戈尔在他父亲那清静美丽的隐修之地圣蒂尼克坦创办了学校。

在那里,他让孩子们在树荫下上课;自己打扫房间,整理床铺;亲自参与学校管理。如果哪个孩子犯了过失,由孩子们自己组成的法庭来处理。整所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自治社会团体。

学校逐渐壮大,泰戈尔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一所大学。他认为:未来的大学,应该是从印度文化中生长出的一棵常青树,是各国文化思想交流的中心。在这个著名的教育中心,他制定有教无类的制度,从印度和世界各地聘请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任教,渐渐使他的学校有东方“国际大学”之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泰戈尔被公认为印度现代文化史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喜欢回到圣蒂尼克坦,回到可爱的学生中去。他把自己获得的全部诺贝尔奖金及讲学、戏剧演出的收入都倾注于学校的建设。由于西方的宣传和人们的误解,泰戈尔在不少人心目中成了一位神秘的诗哲:住在世外桃源般的林中茅庵里,用诗歌为神编织美丽的花环,独善其身。事实上,他总是一再中断自己平静的生活,用他强有力的声音支持一切正义事业。泰戈尔是最早领会圣雄甘地非暴力主义主张的意义并予以支持的人。

1913年,甘地尚未广为人知,泰戈尔就向他发出贺电,对他在南非进行的反种族主义斗争表示敬意。两年后甘地派弟子到圣蒂尼克坦学习,接着又亲自造访。为纪念这次访问,每年3月10日在圣蒂尼克坦都要举行“甘地日”庆祝活动。1920年以后,甘地在印度政治舞台上占据支配地位,在若干问题上,甘地与泰戈尔意见相左,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泰戈尔对英国越来越丧失信心,他声明放弃英国政府授予他的爵士称号,以抗议其“分治”和屠杀政策。他在各种场合力陈加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团结的极端必要性。1919年,应罗曼·罗兰之邀,他在《人类精神独立宣言》上签名,号召人们为消除偏见而斗争。泰戈尔曾一度受墨索里尼的欺骗,但认清其面目后旋即支持受迫害者而抨击法西斯。在逝世前数月,他写下论文《文明的危机》,控诉“西方文明”:“我放眼四望,看见灿烂文化的一个支离破碎的遗迹……但我不会因此而去犯对人类失去信心的严重错误。正相反,我要向前看,在这场大乱之后去揭开历史新的一页。”

尽管对国际、国内事务密切关注,泰戈尔的主要兴趣仍在文化领域。诗集《颂歌》《边缘集》,中长篇小说《家庭与世界》《两姐妹》,剧本《红夹竹桃》《纸牌王国》,大量歌曲、绘画等等,都是他晚年的作品。他的创作精力不减当年,并继续对新鲜事物热情追求。度过78个寒暑后,泰戈尔的身体状况每下愈况,战争和悲剧、社会的动荡不安,给他敏感的精神带来莫大的痛苦。1940年2月,圣雄甘地夫妇访问圣蒂尼克坦,与泰戈尔最后一次会晤。

1941年4月,这位旷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写下最后的遗言《文明的危机》。1941年5月,全世界都向他祝贺80大寿,而这位伟大的歌手与哲人已被病痛折磨得无法工作。1941年7月23日早晨,他在走上手术台前,口授了最后一首诗。

1941年8月7日午后,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宅里平静地离开人世。送葬队伍迤逦而行,成千上万的人加入送葬的行列。当火焰升腾时,无边无际的人海突然被一种奇迹般的肃穆气氛所笼罩。

如星光般璀璨的诗篇

泰戈尔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的天才的多样性是令人无比钦佩的。

在谈到泰戈尔文学上的成就时,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诗歌。他的诗歌作品在技巧和主题上展现出令人眩目的才华,其中最著名的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等。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戈尔在世时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戈尔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语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也使他成为英语诗歌的大师。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园丁集》《吉檀枷利》《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等。他英文译作的诗歌中表现出的完美性、和谐性、古典性等都使他的诗显得异彩闪耀、博大精深。他的孟加拉文诗集有近50部之多,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例如《飞鸟集》就大部分选自孟加拉语诗集Kanika。据说,泰戈尔的诗用孟加拉文来念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很可惜,这在中译文中是难以领悟了。

在早年的诗作《野花》《诗人的故事》里,泰戈尔的才华初见端倪。这些用“夸张的感情写成的”诗歌显示出雪莱和迦梨陀娑的影响。泰戈尔正式的诗歌创作始于1883年出版的《晨歌》,在《晨歌》这部诗集中,诗人的才华迅速成熟,歌颂着他重新发现了的世界。从《心中的向往》《金帆船》到《微思集》《奉献集》,泰戈尔的才华纵横飞扬,创造了许多闪光的诗章。而另一方面,诗中的哲理意味和宗教虔敬情绪也越来越浓厚,例如《渡船》中的句子:

想回家的人们踏上了归途;

想渡河的人们到达了彼岸;

但是还有一些人却呆在中流;

既没有到家也没有到达目的地。

呵!白昼正在消逝,

谁将会召唤他们?

诗中已经表现出了对彼岸、对“神”的向往。

《吉檀迦利》这部作品把泰戈尔推向了世界文化的舞台。它的英译本中也选入了《奉献集》《渡船》等诗集中的佳作。西方读者看到了这样一位诗人——他既具有儿童的纯真,又具有圣徒的高洁。读到了这样一种诗集,“就像饮了一口清澈凉爽的泉水”。泰戈尔和他的诗作因此受到热烈的欢迎。

《吉檀迦利》对“神”的虔敬,对人类的祝福,俯拾可见:

这是我对你的祈求,我的主——请你根除,根除我心里贫穷的根基。

请赐我力量,使我能轻易地承受欢喜哀愁。

请赐我力量,使我的爱在服侍中硕果累累。

当喧嚣四起,繁杂的工作让我与世隔绝,我宁静的主啊,请带着你的和平与安宁降临。

当欲念以诱惑与尘埃蒙住了我的心,啊,圣者,你是清醒的,请带着你的雷电降临。

《飞鸟集》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的基本题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品读这些小诗让人觉得,仿佛是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开卧房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亮的早晨。平时潺弱的小溪无端地雄壮起来,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哼唱着嘹亮的歌;阳光撒落在挂着水珠的树叶上,那水珠显得特别的明亮,这明亮把树叶衬托成一种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像是吸足了油彩,当心那跳跃着的小松鼠是否也会染上这亮绿的油彩;天边有几朵白云在徜徉,似乎在回味昨夜的狂欢。一切都是那样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用轻松的语句道出深沉的哲理,这正是《飞鸟集》迷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