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就像玻璃珠
38168600000005

第5章 地理科学(4)

由于大气(主要是大气中的水汽)吸收并再辐射红外线,使大气对地球有保温、加热的效应。大气层包围着地球,就像一座温室。详细成因是:太阳辐射的短波能自由透过大气层而被地面吸收,地球也释放热量辐射出红外长波。它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同时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又向下射向地球表面成为反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使热量不易散失。目前,由于工业发展,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工业污染加重,云层加厚,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有所加强。

气象

大气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称“大气现象”,简称“气象”。气象包括大气的冷、热、干、湿、风、雨、雷、电、雪、霜、露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物候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活动规律与外界气候的关系。研究周期性的生物现象和气候关系,尤其是季节变化的科学称为物候学。掌握物候情况,研究其规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牧业活动。

地球上的水(水圈)

地球表面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地球上的水呈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形成了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大气水等多种形态,水圈的质量只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四,但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圈总体积约为14.5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占96.5%,陆地水占3.5%,大气水占0.001%,目前人类对水的利用主要限于地下淡水、湖泊沼泽、河流中的淡水。

暖流

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温度的洋流。暖流一般为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暖流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

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温度的洋流。寒流一般为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寒流对沿途气候有降温降湿作用。

河流水文

河流的流量、水位、水深、流速、含沙量、水温、冰况、冰凌、水量季节变化及水的成分等的总称。河流水文受流域内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影响很大。

水系

指河流所具有的特殊排水系统,显示河流间的空间联系。一条较大的河流与其大大小小的支流及相连通的湖泊共同构成一个水系,一般以干流的名称来命名水系名称,影响水系的因素以侵蚀不均形成高低不平的地表为主要因素。按照干支流平面形态的不同,可将水系分为以下10种类型:枝状水系、羽状水系、交织水系、平行水系、辐射水系、向心水系、环状水系、格状水系、断续水系和紊乱水系。一条河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水系类型组成。

分水岭

指河流的分水地带。一般为地势较高的山地或高地,将两条河或两个流域分开。

汛期

河流流量大,水位高的时期。按形成汛期的时间和作用不同,可分为春汛、夏汛、秋汛、凌汛、潮汛等。

冰川

指在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冰川移动速度很慢,多年只有几十米,快的可达几百米。冰川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沉积、粒雪化、成冰作用。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可形成不同冰川类型:大陆冰川、山岳冰川。目前全世界冰川总面积约1600万平方千米,冰川水的储量约2400万立方千米,约合地球淡水储量的68.7%,有“固体水库”之称。

雪线

指永久积雪区的下限。也即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与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雪线高度受温度影响,故温度越低雪线愈高,此外,雪线还受降水量、辐射及地形等影响。同一座山上的雪线,向阳坡高于背阳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在4900米,而北坡雪线在5600米处,高加索山南坡雪线2900米,北坡3000米。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在回归干燥带,而不在赤道雨林地带,就是因为赤道地带降水量多,云量较多,日照辐射较少,而回归干燥带降水少,日照强。雪线有永久雪线、冬天雪线、气候雪线和地形雪线等类型。

地下水

所有地表以下的水的通称。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上,通过渗透到地下土壤、岩石中,形成地下水。此外,冰雪融水、河湖水、水库水、原生水等也能渗透到地表以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包括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地下淡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在干旱地区是人们用水的主要来源。

温泉

泉水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的泉,称温泉。一般认为温度应超过40℃,在我国华北地区超过15℃,华南地区超过25℃的也称为温泉,在地下水源深处或火山地区常有温泉流出。其成因有两种:一是埋藏比较深的地下水,由于地热的影响,温度较高。二是在距火山较近的地下水,因岩浆活动水温增高。

内陆河

也称内流河,是指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如我国的塔里木河。

湖盆

陆地上的蓄水洼地,湖盆积水而成为湖泊。

湖泊

内陆水若不能直接和海洋相流通,则称为湖泊。湖泊广而不长,与内陆河道不同。具有调蓄水量、发展航运、养殖、灌溉等功效。

水库

人们利用河流通过的盆地或山间宽阔的谷地,在河谷狭窄处筑坝蓄水,建成水库,具有湖泊的特征,又称“人工湖”。可用于蓄水、发电、灌溉、养殖等。

水文

见“河流水文”条。

土壤

地球表面疏松的一层,由岩石风化而来,含有空气、水分及腐殖质,并且有微生物活跃于其中并能为植物生长供给其养分。自然土壤主要受生物、气候、地质、地形、土壤年龄等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农业土壤是在自然土壤上加上人为长期耕作进一步发育而形成。土壤是自然界中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是矿物质中分解完全的有机质部分,是一种黑色胶黏物质。原为动植物遗体,经土壤中细菌酵素分解而成,性质稳定,腐殖质本身含有多种养分,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性,并能缓解土壤的酸、碱度成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盐碱地

指盐土和碱土兼有的地区,盐土中含大量可溶性盐类,以氯化钠和硫酸钠为主,对农作物生长有极大害处。碱土含碳酸纳较多,呈强碱性反应。盐碱土一般分布在地势低洼、降水较少、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地,湖边或冲积扇下部边缘,以及沿海地带。这些地方一般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后,水分蒸发,盐分则留在土壤表层。因降水少,不能很好地稀释、冲刷地表而形成盐碱地。改良办法是通过排水冲洗,或施用有机肥,如石膏等。

冻土

温度在0℃或0℃以下的冰冻土。冻土按其存在时间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地壳上层、大气圈下部和整个水圈。生物圈的范围约从地面以上15千米的高空到大洋水面以下10千米深处。但生物密集的地带当属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这一薄层中,这是生物圈的核心圈层。生物圈由自然界中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因素及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生物圈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是地球所有圈层中最活跃的一个圈层。

地理环境

构成地表各种条件的地理要素的总称。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因素。人工环境指经过人工改造的,包括经济、交通、聚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光、热等自然地理因素的总和称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生物群落

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环境的有规律的组合。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物群落。细分可分为动物群落、植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各个群落中又可分出很小的群落,每个生物群落都有各自的特色,其中以植物群落特色尤为显著。

纬度地带性

在地球上沿纬线方向(东西),自然地理现象呈一定宽度延伸,并按南北方向更替,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因地球的球状而分布不均产生的。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不同,纬度高的,太阳辐射吸收少,纬度低的,对太阳辐射吸收多。热量条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从而导致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光、热等自然现象依纬度作有规律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变化以热量为基础。

经度地带性

在地球上沿经线方向(南北),自然地理现象呈东西更替分布,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由海陆分布造成的。近海陆地,气候温润,远离海洋的陆地,则气候干旱,此外,经度地带性还受洋流、地形等因素影响,经度地带性的形成是以降水为基础的。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而且,这种平衡还表现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的平衡。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将会给生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难以预计的破坏。

植被

是全球或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活的植物和植物群落的总称。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植被,植被的不同分布主要与气温、日照、风、湿度、土壤等有关。

草原

是在半干旱条件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根据水热组合的差异,可形成不同的草原类型: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甸草原。

自然带

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带是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由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热量、水分组合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土壤类型,这些类型的不同组合形态,在地球上呈一定宽度的带状分布。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通常存在一个过渡的地带。自然带的名称以气候、植被为标志,全球从低纬到高纬存在着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草原带、极地冰原带。

亚洲

全称亚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约有30多亿(不包括前苏联之亚洲部分),约占世界人口58%,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次之为白人,再次为黑色人。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全洲3/4,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有许多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平原则分布在大陆外围各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恒河、印度河平原等等。亚洲还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洲,它们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分流。向东流入太平洋的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澜沧江);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有萨尔温江(怒江)、恒河、印度河;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还有许多有名内陆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位于亚欧两洲之间的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2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由于亚洲地域广阔,跨纬度和经度都很大,又因各地地形及离海远近差异很大,所以气候复杂多样,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几乎具有世界上各种类型气候,全洲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的大陆性较强,亚洲东部南部以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矿物种类多,储量大,森林与水力资源亦很丰富,农产品包括稻米、小麦、棉花、大豆、茶叶、蚕丝、黄麻、天然橡胶、椰子、油棕、胡椒、金鸡纳树、椰枣等。日本海、黄海、东海还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东亚

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朝鲜、蒙古。

朝鲜半岛多山,北部东部地势高亢,向西向南低缓,平原占半岛土地1/5,北部山地以盖马高原为中心,东部的太白山脉贴日本海海岸蜿蜒,矗立的金刚山是朝鲜有名的风景区。

朝鲜气候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性质。北部大陆性明显,向南则海洋性显著。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集中于4—9月,北部水稻一年一熟,而南部可一年两熟。朝鲜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达国土的75%以上。朝鲜半岛矿物丰富,菱镁矿、钨矿、石墨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亦很充沛。

朝鲜的重工业比较发达,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平壤和南浦之间的大同江下游地区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平壤——南浦工业区北部是朝鲜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南面铁矿也很丰富,东北沿海工业区主要是由一些深水不冻港组成,清津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又是机械化工中心之一,金策以生产钢、钢材为主。农业已实现水利化、电气化、机械化和化学化,水稻是主要作物,朝鲜的苹果很有名。

韩国的农业较发达,耕地占全国面积1/4,主要种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