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月光下的灯影
38175000000015

第15章 成功的法则(1)

(钟梅音)

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看看这个世界上那些最快乐、最成功的人士:几乎无一例外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创作一些自己笃信的东西,生活中目标坚定与充满激情。

逼你成功

一个人不被逼,不被环境逼、理想逼,怎么可能冲得久,又怎么可能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

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

“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

“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

“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

“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我就是一个会逼学生的老师。

学生找我学画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买最好的工具,因为我发现当他花了一大笔令他心疼的钱之后,他们就不会轻易放弃。

然后,他们愈画愈好了,得到我的夸奖,盼下次还能受赞美,于是加倍努力。除了我逼,他们也自己逼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班上许多在美展入选和得奖的学生,都是这样在“内外交逼”的情况下成功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为了让学生每个礼拜都能见到老师的新作品,为了以身作则,我也不得不画,而有了更多的成绩。“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写文章也是如此。不信,你去问问,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他被两种人逼,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如果你问金庸:“你这些武侠巨著是怎么写成的啊?”

他很可能答:“报社连载逼出来的。”

你再问:“如果没有报社逼,你写得出来吗?”他很可能答:“写得出,但写不了这么多。”

你或许要想,一个人没有灵魂,逼也没用。这么说,你就又错了。

你看过传统诗社的“击鼓催诗”吗?一群诗人聚会,有人出题:几言诗,什么韵,咏什么题材。

题目才喊出来,就开始击鼓,起初慢慢地一声一声击,愈击愈快,心愈急,愈写不出,鼓声愈连成一气。只见一个个平常潇洒风流的诗人,急得抓耳挠腮、满脸通红,一个月也写不出来,鼓声中居然写出了,这不是逼的吗?好,或许你没见过击鼓催诗,但你总读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一群文人在兰亭“流觞曲水”,那是一条弯弯的水流,大家沿着水边坐下,从上游送下一盏盏盛着酒的小杯子,流到谁前面,谁就得饮酒作诗。你说,那不也是一种逼吗?《兰亭集序》就是在这种“逼”

之下诞生的。

想想,烂亭集序》是多么有名的文学作品,那书法作品又被后代多么推崇。

再想想,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怎么写成的?

当时骚客群集,各逞文才,王勃写一句,仆人通报给主人一句。换是你,你紧张不紧张?

问题是,《滕王阁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王勃那天若是不去,去了若是没有人逼他写,你今天能知道谁是王勃吗?

让我作一个“文字新解”吧——“逼”,是长了脚的“一口田”。

“一口田”旁边有神的保佑,是“福”。

“一口田”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有田,是“富”。

上班的人,,星期一早上不想去,还得去,因为生活逼。

念书的学生,每天放学不想做功课,还得做,因为师长逼。一个在家从来不入厨房的人,留学在外,居然烧得一手好菜,因为环境逼。一个登山者,跳过一条他平时绝不敢跳的深沟,因为有只野兽逼。

所幸世界上有“逼”这件事,我们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于是,你该了解《孟子》那段话的道理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说的不是只有4个字吗?逼你成功。

(刘墉)

可持续的快乐

他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仍拥有人类最高级的快乐。

如果一个年轻女性来问我,青春不能错过什么,要我举出十件必须做的事,我大约会这样列举:

一、至少恋爱一次,最多两次。一次也没有,未免辜负了青春。但真爱不易,超过两次,就有赝品之嫌。

二、交若干好朋友,可以是闺中密友,也可以是异性知音。

三、学会烹调,能烧几样好菜。重要的不是手艺本身,而是从中体会日常生活的情趣。

四、每年小旅行一次,隔几年大旅行一次,增长见识,拓宽胸怀。

五、锻炼身体,最好有一种自己喜欢、能够持之以恒的体育项目。

六、争取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掌握足以维持生存的看家本领。尽量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如果做不到,就以敬业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同时在业余发展自己的兴趣。

七、养成高品位的读书爱好,读一批好书,找到属于自己的书中知己。

八、喜欢至少一种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都行,可以自己创作和参与,也可以只是欣赏。

九、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与自己谈心。

十、经历一次较大的挫折而不被打败。只要不被打败,你就会变得比过去强大许多倍。不经历这么一回,你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多么有力量。

开完这个单子,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指导思想。

我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青春是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的。我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而苦苦奋斗。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

人只有一个青春,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时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譬如说,人到中老年仍然可以恋爱,但终归减少了新鲜感和激情。同样是旅行,以青春期的好奇、敏感和精力充沛,也能取得中老年不易有的收获。

依我看,“少壮不享乐,老大徒懊丧”至少也是成立的。倘若一个人在年轻时只知吃苦,拒绝享受,到年老力衰时即使成了人上人,却丧失了享受的能力,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尤其是女性,我衷心希望她们有一个快乐的青春,否则这个世界也不会快乐。

但是,快乐不应该是单一的,短暂的,完全依赖外部条件的,而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够靠自己创造的,否则结果仍是不快乐。所以,我的第二条指导思想是可持续的快乐。这是套用可持续的发展一语,用在这里正合适。

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伤悲”了。为今后考虑,一方面是实际的考虑,例如要有真本事,要有健康的身体,等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具有生长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我所列举的多数事情都属于此类,它们实际上是一些精神性质的快乐。

青春是心智最活泼的时期,也是心智趋于定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读书、思考、艺术、写作等等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这个源泉将泽被整个人生,他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仍拥有人类最高级的快乐。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可能在青春期获得的最重大成就了。

(佚名)

这就叫公德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他刚到汉堡时,跟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个急刹车,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在欧洲国家的快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吸管扔进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为的是使别人舒适,不妨碍影响别人,这叫公德。在美国碰到过两件小事,我印象非常深。

一次是在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前的开阔地上,一个穿大衣的男人猫腰在地上拾废纸:当风吹起一张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抓住后放在垃圾筒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这人是谁?不知道。

另一次在芝加哥的音乐厅,休息室的一角是可以抽烟的,摆着几个脸盆大小的落地式烟缸,里面全是银色的细砂,为了不叫里边的烟灰显出来难看但大烟缸里没有一个烟蒂——柔和的银砂很柔美,我用手一拂,几个烟蒂被指尖勾起来,原来人们都把烟蒂埋在下面,为了怕看上去杂乱。值得深思的是,没有一个人不这样做。

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教育很好。我十分赞同这见解。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人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教育中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

美好的环境培养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粘痰吐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的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佚名)

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

做“有准备的头脑”,厚积薄发,其生命力才会长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才行。养成勤奋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在任何领域要想取得真正突出的成就都必须具备的精神。

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一定……

人无完人,我把自己的缺点、失误总结出来,以自己之“堑”,长年轻人之“智”,已成为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我愿意总结自己一生的得失,特别是不足之处,写一本小册子给青年朋友们,名字叫((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

我在大学三年级前一直不是个好学生。贪玩、不刻苦,一切都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其中有学习方法问题,不愿意“死读书”,但过分强调这一点,走极端,就变成不刻苦学习、不勤奋,总想小聪明、走捷径。而且由于顽童心理,有时自己懒惰、不努力,也用“不愿意死读书”来当借口。

在读协和前自不必说了,凡是喜欢的课程是可以学好的,不喜欢的课程就得过且过,六十分大吉。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进了协和,在极其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居然还是照旧。这固然有课程设置、老师讲课是否得法等诸多客观原因,可自己主观上不努力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事实。

那时常常觉得学习很没意思,再加上大一的课程都是死记硬背,念起书来味同嚼蜡,有时自己不愿学,还去和别的用功读书的同学瞎搅和,搞恶作剧。

当时同寝室有一个同学,一到考试就把铺盖卷起,拆掉床,不睡觉。

我当时对他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个典型的书呆子。一次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寝室里看书,我去问他:“你念得怎么样?”“哎呀,不行不行。”

“我来考考你,维他命A结构式是什么?”其实谁都知道维他命A的结构式是不需要考的。“这还要背呀?”

“你拿纸来。”我把结构式分毫不差地写下来。这是我刚背完而来捉弄人的。

这位同学大吃一惊,果然在临考的前一天晚上猛背各式各样的结构式。

我在心中甚是得意,觉得这种死读书的人真没用,捉弄你都不知道。

可以说当时一方面也感到学业的压力得重,另一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刻苦努力,一切以考试过关大吉,学业对我来说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罢了。

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我十分后悔,因为那时不愿意下功夫去学的是很多死记硬背的东西,可这些课程也都是后来做一个好医生必须打下的基础。“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醒过来已经晚了,不得不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回来,而有的已经很难补救了,吃了没有好好读书的苦头。

所以我很想告诫青年朋友,“学习、思考、实践”三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早结合,不可偏废。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死读书”而不重视实践和思考,是不对的,但并不是说就可以不努力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才行。

这是我对自己的第一点反思,也是最急于要告诉年轻人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要大量实用型的人才,但“急需”、“实用”并不等于人人都去速成、取巧。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做“有准备的头脑”,厚积薄发,其生命力才会长久。

反思自己的人生,我还认为,童年时代不努力造成的知识上的欠缺还只是一部分的遗憾,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小养成勤奋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作为一名科学家必备,而是在任何领域要想取是真正突出的成就都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

在大家眼里,我在医学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医学科学院士。我自己也认为,在1950—1960年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的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其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一般人都怕吃苦,其实苦与不苦,是在比较之下才会产生的感受。就好像好吃与不好吃,是在吃过之后才能加以定论,如果一向都是吃好的。

在没有比较之下,就不觉得好;同样的,如果一向都是吃不好的,久而久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懂得了这层道理后,就不会觉得吃苦是一件可怕的事了。

我出生在新店直潭。由于身为长子,格外担待了许多粗重的家务,挑水就是其中一项辛苦的差使。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扛着扁担,担着两头晃荡不已的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后两百多步高的小山坡,再走到山下汲水,尔后循原路挑水回家。这样往返约五六趟,连挑了十数桶水,才算完成挑水的任务。然后再帮忙其他家务,工作都做完了,便匆匆赶六里山路上学去。

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即是如此,在心理上认为这些苦役都是份内之事,并不以为苦,仿佛困苦一旦成了习惯,反能安之若素。

小学毕业后,我离乡背井,到嘉义一家米店当学徒。一年后,家父肯定我有独立创业的潜能,便告贷了两百元,供我开米店,卖米的时候,我用心盘算每家客户的消耗量,如果一家十口人,每个月约需二十公斤米,五口之家就是十公斤,我按照这个数字设定标准,如果十口的人家一次买了二十公斤米,我就等约摸一个月后,估计他们差不多缺米了,便主动地将米送到顾客府上。我这样“服务到家”的计划,一方面确保顾客家中不致断米,一方面带给顾客莫大的惊喜。顾客欣赏我的设想周到,绝不会转向别家米店买米。

米卖出去以后,接着就是收款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吃工薪的人而言,则非发薪之日莫属:于是我牢记每个在不同机构服务的顾客,是每月的哪一天领薪,我再去收米钱,十之八九都非常顺利。

然而,单只经营米店,并不能让我满足。第二年,我增添了碾米设备。

当时,隔壁也有一家日本人经营的碾米厂。他下午五点就停工休息,我则忙着仔细挑去掺在米中的小石,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他洗热水澡,我在屋外的水龙头旁冲冷水澡,冬天也不例外。如此我每天可省下三分钱,相当贩卖三斗米的利润。如此吃苦耐劳,我终于克服条件上的差异,业绩远胜过隔壁的日本人。

此种用心经营的粗浅经验逐渐累积,后来在台塑的营业管理制度都用上了。成功虽然也需要风云际会,更重要的是,机会来临时,本身早已做好准备。能够成就事业的人,并不见得特别聪颖、能干,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分决心,即知即行。

年轻人何必怕吃苦?任何成就莫不由辛苦奋斗而来。

没吃过苦,就会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久而久之,变得好逸恶劳,人生也很难获得成就。对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失犯错了,必须运用理性,冷静分析,以作为下次处事的参考与借鉴。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不能忍的挫折,并从中获益,挫折的杀伤力就等于锐减太半。

因此,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