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中国西南精华游
38175400000031

第31章 雪域西藏(2)

宁玛派即旧教派。它的名称含有“古”、“旧”两种意思。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它们的教法是由莲花生所传,11世纪形成,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就旧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不同于佛教后弘期的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派密教经典。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某些地方对僧侣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娶妻生子。如今,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尼泊尔、不丹、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有分布。

宁玛派最重视“伏藏”(被埋藏的经典称为“伏藏”,专门发掘“伏藏”的称为“掘藏师”)。由12世纪中叶起。陆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掘藏人,其中又有南藏、北藏之分。由此形成卫藏地区宁玛派的两个支派。宁玛派的教义最突出的东西是“大圆满法”。该法主张“体性本净,自性顿成,大悲周遍”。这和内地佛教禅宗主张的“心静则佛”有点相似。

噶举派(白教)

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分为香巴噶举和塔布噶举两个系统。香巴噶举在14、15世纪衰落。现在谈到噶举派,—般是指塔布噶举。塔布噶举实力雄厚,支系最多,影响极大,很多派系都是独占一方的封建势力甚至曾直接控制过西藏地方政权。

格鲁派(黄教)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宗喀巴先后在萨迦、噶举、夏鲁和噶当派学经修法,对佛学的显密两教都有高深造诣。宗喀巴生在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之时。上层僧人不仅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角逐。而且生活腐朽堕落,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民心。有感于此,宗喀巴以重视戒律为号召,到处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抨击僧人的腐败,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1409年藏历正月,他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传召大****。****后,宗喀巴建起著名的甘丹寺,创建起严守戒律的格鲁派。其后又相继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

此教派有三大特点:第一。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第三,每年定期举行传如召****,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召期问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佛教术语】

****、****的名谓****和****是格鲁派宗喀巴的众多弟子转世系统中最主要的两大活佛系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是无量光佛的化身。

****是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是“上师”的意思。****全称是“圣识一切瓦齐尔****喇嘛”,此称谓是在1578年,蒙古俺答赠与哲蚌寺寺主索南嘉措的尊号。这是****喇嘛最早接受政府的正式封号。1653年清顺治皇帝正式册封,****喇嘛这一封号就成为****系统的专用称谓。

****,“班”是梵文“班智达”(学者)的简称;“禅”是藏语,意为“大”,合起来就是“大师”的意思。****这个称谓始于1645年,由蒙古固始汗赠给扎什伦布寺罗桑曲结“****博克多”的尊号。清康熙皇帝于1713年正式册封为“****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自此,****这一封号就成为****系统的专用称谓。

六字真言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源于梵文om ma ni pad me hum,现由六个藏文字母唵、嘛、呢、叭、咪、哞组成,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咒语,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发声法。比较正确、通用的汉语音译为:唵(weng),嘛(ma),呢(ni),叭(bei), 咪(mi),哞(hong)。

磕长头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教徒们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修习“三密加持”的方法之一。藏传佛教认为,对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行动)语(咒语)意(意念)三种方式缺一不可。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

磕长头分三种:长途(行数千公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水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几个小时或十天半月);原地磕头。

短途磕长头,一般是围绕寺院、神山、圣湖、圣迹依顺时针方向磕头一圈,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天半月。

辩经辩经是佛学用语,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们的学术讨论。它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种方式。色拉寺、甘丹寺和哲蚌寺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基本相同,先显后密,显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经典(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俱舍)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如此大量深奥的佛学典籍仅靠自己修习恐怕很难将它们完全记住,所以辩经这种相互问答促进的方法非常有利于修习,同时也是除转世灵童之外,学经僧依次升级为高僧的途径。按格鲁派的规定,“格西”是最高学位,相当于博士学位。是经由一年一度的传召大****上通过公开答辩确定的。

活佛转世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

活佛又称为“转世尊者”,在藏区中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

活佛的转世制度,始于12世纪末。公元1193年,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为将本教派既得利益保持下来,圆寂前口嘱其弟子他将转世,后人遵循大师遗言寻找并认定转世灵童,从而揭开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首页。如今。这一活佛转世系统仍在传承,噶玛巴活佛是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

刚开始,转世灵童的确认。是根据前世活佛圆寂时的各种示意,及护法神所指找寻灵童的出生方向,并观察神母圣湖所示的迹象,派高僧前去查访及让其辨认生前遗物,初步认定转世灵童。后来当活佛转世的方法成为西藏权力阶层争夺利益的手段时,为杜绝大活佛转世中的族属传袭的漏弊,1793年清朝创建金瓶掣签制度,规定今后遇到寻找活佛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牙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正式抽签认定。

金瓶掣签制度,完善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金瓶掣签后,要将掣签所得灵童的情况报告中央政府,经中央政府批准后,才能举行坐床典礼,到现今仍然如此。

转经转经就是围绕寺院、佛塔、佛殿或神山等,从左向右转一圈或几圈。甚至上百上千圈,是进行祈祷的一种形式,是藏传佛教中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

转经的方向一般要依据所信仰宗派的经典著作,在诸多典籍中认为右转为大手印之道。左转为大圆满之道。苯教徒就是从右向左转经的,其他教派一般是从左向右转。

藏传佛教的每座寺院都有特定的转经路,一般在转经路上都配备经轮,广大信徒边走边用手转动经轮,由于每个经轮内都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而经咒大都以六字真言为主要内容。信徒们每转动一次经轮就等于念诵了数百遍经轮内的经咒,其功德就在于此。

转经信徒,以早晚最多,每遇藏传佛教的大小宗教节日,人数会猛增数十倍。

玛尼堆与五色风马玛尼堆藏语称“多崩”,意为“十万经石”。起源于苯教,属于原始宗教的大自然崇拜,是藏传佛教中崇拜祭祀山神的主要仪式,是原始苯教山神崇拜的具体表现。石堆主要堆积在山顶或转山必经的山口和路段。有刻满经文的石头或随意一颗石子。信徒们每逢玛尼堆便丢一颗石子。一颗石子代表念了一遍经文;玛尼堆上悬挂着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串成的布条,上面常印有经文,即汉人空中的经幡,藏人语中的“隆达”(风马)。经幡随风摆动,每摆动一次就是向上天传送一遍经文。

风马旗以五色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循环往复表示生命的经久不衰。风马旗与玛尼堆一样,为藏地真正的大地艺术,随处可见。

煨桑

“煨桑”是土族和藏族地区常见的一种祭拜形式,依照祭祀对象不同,煨桑有红桑和白桑之分。前者顾名思义可使用血肉,多在特殊大祭祀时采用。白桑的材料一般有黑、白、花三种松枝、糌粑、冬青枝和鞭麻等。信徒们在不同规格的煨桑炉内放置松柏枝,有些是磨成粉末状的,然后点燃煨桑献祭。随后把带去的酥油、糌粑投入火中,念诵桑词,并向空中抛撒印有狮、虎、大鹏和苍龙图形的禄马。

藏语叫“隆达”,并一边吼叫“格”。一时桑烟滚滚。硝烟四散。那种松柏枝燃烧的特殊香味扑鼻而来。

煨桑也是藏族人告知天地诸神的仪式,据说其烟雾能把天与地连在一起。

【佛教艺术】

唐卡唐卡是公元9世纪前后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唐卡”系藏语,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

西藏唐卡绝大部分是在画幅中心位置画一尊大主尊佛像,把一段故事,从唐卡的左上角开始围绕主尊像。顺时针布满一圈,每轴画一般都是一个较完整的故事。画师们使用的颜料。多是矿物或植物茎等加工而成,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矿物质颜料有朱砂、石黄、石青、石绿、赭石等。这些颜料经多次研磨,调胶时还加入少量胆汁防腐,因此色彩鲜艳而历久不变。

西藏原始宗教——苯教

苯教,是西藏本地土生土长的古老宗教。“苯”是藏文的译音。为“念诵”之意。苯教起源已难考证,有说法它最早出现在阿里及其以西的地区,后来才传入雅隆地区的。总之.它是当时普遍流行于青藏高原的一种原始自然宗教。苯教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灵性而加以崇拜。

苯教认为宇宙分三层:最高层是天神居住的地方,住着天神六兄弟和他们的眷属,最大的天神是“什巴”,是创世主:中层是人居住的地方;下层是妖魔鬼怪凶煞居住的区域。而世界是由许多相联系的方格组合而成,天神、人、魔鬼各有特定的方格。这种方格观念其实就是各个原始部落之间的独立平等关系朴实的反映;然而天神、人、魔鬼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能通“神鬼之路”的巫师就应运而生。

这种巫师被称为“苯波”,苯波又分为天苯波(神苯波)、地苯波、苯钦(大苯波),最大的苯波称为“贤若普”。他们既能通神,经常以神的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同时又有奴役精灵魔怪的本领。

苯教创始人是辛饶米沃,他在苯教中的地位与释迦牟尼在佛教中的地位等同。

西藏苯教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即:笃苯、伽苯、局苯。笃苯即是西藏古代所传承的原始苯教教法。伽苯吸收了西藏以外,克什米尔等外地的一些巫术而成。局苯,是改变了的派别,早期以挖掘伏藏为主,后期将大量佛经改为苯经,并立各种不同的名相及注释.以标其与佛教不同。黄教为六字真言,苯教为八字真经,而且“雍仲”符号旋转方向不同,黄教的“万”字形符号向左旋。而苯教却是向右旋“疏?”。因此苯教在转经时,也是向右旋转。

苯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十分兴盛,从西藏本地到青海、四川、甘肃的藏区广为信奉,寺庙也星罗棋布。佛教传入后,使苯教势力逐渐衰落,但至今信徒和寺院依然不少。由江衮·达瓦坚于1994年在南木林县参与创建的热拉雍中林寺。则是一所很有名望的苯教主寺。

西藏服饰

藏式的服装丰富多彩,色彩夸张艳丽,尤其是女式服装,如高原炽热的阳光闪耀着你的眼睛。藏式的服装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斜襟、衣身肥大,男女几乎都穿藏袍。

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面料和制作上有所分别。

农区的服装有藏袍、藏衣、衬衫等。

藏袍以氆氇为主要的原料。所谓氆氇,就是用羊毛织的毛织品。男女藏袍都是大襟,男式以黑白为料,领口、袖口衣襟的底边镶上色彩艳丽的布条或绸缎。穿袍子的时候,里面一般都会先穿一件衬衫,女式多是红、绿、大花底色的为主。藏袍一般比人的身高要长。穿时把腰部提起,腰间系上红或蓝色的腰带。劳动和天气热的时候就只穿一个袖子或两个袖子都不穿,将其束在腰间。夏秋季,女子也穿不带袖子的藏袍,腰间围上一块五颜六色的邦典(一种彩色的氆氇,类似我们内地的围裙),邦典是藏族妇女服饰的标志。

牧区的服装体现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