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在智慧的星空下
38184000000020

第20章 一生的温暖(4)

手术之后的那个夜晚,我被告知没有申请过麻药,心里有些惶恐。朋友在电话里问:“想吃什么?”我刁难似的说:“罐头,好多好多的罐头。”我想那是午夜12点,没有罐头可以卖了吧。可当我听到粗糙的玻璃瓶子间快乐的碰撞声时,我幸福得不敢睁开眼。他说:“看在你没有打麻药的份上,我跑了4条街。”我立刻就满足了,觉得幸福莫过于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刻出现!

躺在床上的日子,除了接受探视,我无事可干。直到一个远方的编辑说:“请你给我写文章,一定要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需要你的文章。”

对我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再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让人喜悦的了。一个人,她还被别人需要着,她该有多幸福啊!而曾经,这种需要被我看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日子就是这样,当你心里暗示它是灰暗的,它也就灰暗了。可是你这样想:什么事只要努力地解决了,明天,你就仍可以幸福地喝茶,听音乐,写喜欢的文字……这样,你在解决的那一刻就幸福了起来。

这世上只有巨大的痛苦,没有巨大的幸福。但痛苦是可以拆解的,幸福不是。如果把巨大的痛苦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幸福就大于痛苦。

而幸福,就在承受并解决的过程中。

(佚名)

哭泣的鞋子

他的双唇开始轻微地抖动起来,破碎的句子从他的口中无意识地滑落,他似乎是在祷告,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一天,富家子弟杰克和德高望重的教授一块儿到郊外去散步,不知不觉间他们来到了一块人迹罕至的平原上。突然,小径旁的一双皮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是双再普通不过的鞋子,甚至可以算得上丑陋。鞋子的鞋面和鞋底,都已被磨损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鞋子前端的皮革滑稽地隐隐呈现出鞋主人脚趾的廓——大概是因为穿的时间太长,鞋面已经显得凹凸不平了。

显然,这是一双穷人的鞋子,但却又不像是被人丢弃的,只是暂且寄存在路边而已。因为鞋子虽破,但仍看得出它经过了主人的一番悉心打理——失去光泽的鞋面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它就那样静静地卧在旷野里,似乎在为自己的命运哭泣,又似乎在忠诚地等待主人的归来。

杰克对散步有点心不在焉了,此时看见这双鞋子,一个恶作剧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他不禁微微兴奋起来。他扭头对教授说,我们把这双鞋拿走,然后躲到旁边的树丛里,当鞋主人回来,发现鞋子不翼而飞,他一定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时一定有趣极了。

看着学生满脸的笑容,教授默不作声。片刻之后,他对他的学生说,我的朋友,既然你想开个小玩笑,那么我们试一下另一种方式,我敢保证你一定会从这个玩笑里得到更多。我的朋友,你很富裕对吧,那么,往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藏起来,看看会发生什么。虽然杰克满腹狐疑,但既然教授这么说,那这件事一定会很有趣的。于是他顺从地在鞋里放上硬币,然后和教授躲到了不远处的树丛里。

不久,鞋子的主人回来了,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看样子他刚耕完地回来,因为他的脚上沾满了泥土,肩上还扛着一件很大的农具。那农具似乎很沉压弯了他的背,呈现出下滑的弧形。杰克开始激动起来,在他看来,好戏似乎马上就要上演了。

老人走到放鞋子的地方,细细地擦掉脚上的泥土,然后轻轻地拿起一只鞋往脚上套,接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老人从鞋里掏出那枚硬币,然后立马起身,焦急地往四周望了望,似乎是想寻找在鞋里放上了或是丢失了这枚宝贵的硬币的人。可是这片荒芜之地哪有什么人影。老人再次坐下了,他忐忑不安地将硬币放进了口袋。当他穿上另一只鞋,并发现了另~枚硬币时,他似乎被某种奇异的情感击中了。

他双膝跪倒在潮湿的土地上,双手合十,抬头定定地仰望着天空,似乎那里有什么人在向他诉说。他脸部生硬的线条瞬间变得柔和生动起来,一串晶亮的液体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庞千回百转地流下。在茫茫的荒野里,他显得那样的渺小,可又是那样的和谐与虔诚,似乎天堂之光正照耀着他。他就像是一棵在广袤平原上屹立多年的孤寂老树,偶然被雷电击中,瞬间焕发了生机。老人静静地跪在那里,似乎凝固成了一尊石像。许久之后,他的双唇开始轻微地抖动起来,破碎的句子从他的口中无意识地滑落,他似乎是在祷告,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他提到了他那因贫穷折磨而生命垂危的妻子,他提到了他刚遇上的这份恩赐,他提到了那双不知名的仁爱之手,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向了他。杰克惊呆了,为老人的举动,也为他心底那份莫名流淌的情感。教授没有欺骗他,他真的从这个玩笑里得到了很多很多。

(佚名)

瓷杯,也是慈悲

这两只瓷杯,在经过同一个师傅的制坯,经过同一个窑洞上千度高温的淬煅,已然充满了灵性,并诠释着生灵们对爱情的相诺,相许,同生共死,生死相随。

一日,友人在饭桌上,与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出差景德镇,想寻觅一个小礼物送给家中的妻子,以表在旅途中惦念之情,于是在镇上的店铺之间徘徊。

不料每个店铺卖的瓷器都大同小异,正当他犹豫不决,一个摊主指着一个不起眼处的瓷杯,说买这对瓷杯的客人很多。他顺势望去,瓷是很普通的那种,没有高昂的价格,却也色泽光润明亮,白如凝脂,粉如胭脂,煞是可人。

老板又说,这是一种对杯,如果你是送给妻子,那是非常合适的。他问老板,怎么看出来它们是对杯,两个杯子除了颜色有些差异外,大小形状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老板笑着说,因为它们是同一个师傅拉坯,同一个窑洞烧制而成,寓意生死相随。朋友笑道,同一次出窑的瓷器不知有上千几百个呢。可是突然他想到,妻子是个浪漫的人,只要告诉她老板的这句话,就足以表达自己的一片深情。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买下了它们。

果然,妻子十分喜爱这对杯子。一会儿把它们陈列在玻璃柜里珍藏,一会儿又觉得如此远观实在是太冷落它们而爱不释手。却恰恰证实了太过宠爱物极必反的道理。在某一个清晨,那个白色的瓷杯伴随着妻子的一声尖叫,跌落在了大理石上,一地的碎片。他安慰妻子,还好,还剩一个呢。

第二天,他刚下班回到家中,妻子忙不迭地推着他来到玻璃柜前:“我都没有碰它,居然自己就裂开了。”胭脂色的杯身莫名“长”出一条荆棘状的裂痕,裂着深深黄土色的口子,一副一碰就要碎的架势。妻子情不自禁地念叨,莫非它们真的有心灵感应,是一对生死相随的情侣杯?

世上总有这么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是否真的都需要用科学去解释去证实?我却宁可如他妻子一样幻想一样相信,这两只瓷杯,在经过同一个师傅的制坯,经过同一个窑洞上千度高温的淬煅,已然充满了灵性,并诠释着生灵们对爱情的相诺,相许,同生共死,生死相随。瓷杯,冥冥之中亦是成全着一种对爱情的慈悲吧。

(佚名)

最没有教养的孩子

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分到了礼物,詹姆斯只得看着他们快乐。,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教训,终于改掉了粗鲁无礼的陋习。

詹姆斯·塞尔顿被认为是村上最没有教养的孩子,因为他说话很粗鲁,因而,他在路上经常被人指责。

如果碰到衣着讲究的人,他就会说人家是花花公子;如果碰到穿着破烂的人,他就说人家是叫花子。

一天下午,他和同伴放学回家,刚好碰到一个陌生人从村子里经过。那人衣着朴素,但却非常整洁。他手里拿着一根细木棍,棍的另一端还有一些行李,头上戴着一顶大遮阳的帽子。

很快,詹姆斯打上了这个陌生人的主意。他向同伴挤了一下眼睛,说:“看我怎么戏弄他。”他偷偷地走到那人背后,打掉他的大帽子就跑掉了。

那人转过身看了一下,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詹姆斯就已经跑远了。那人捡起帽子戴上,继续赶路。詹姆斯用和上次一样的方法想耍那个人,可是这次他被逮住了。

陌生人怔怔地看着詹姆斯的脸,詹姆斯却趁机挣脱了。一会儿他发现自己又安全了,就开始用石块砸那个陌生人。

当詹姆斯用石块把那人的头砸破后,他感到害怕了,便偷偷摸摸绕过田野,跑回了家。

当他快到家时,妹妹卡罗琳刚好出来碰到他。卡罗琳的手里拿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还拿着一些新书。

卡罗琳激动地告诉詹姆斯,几年前离开他们的叔叔回来了,现在就住在他们家里,叔叔还给家里人买了许多漂亮的礼物。为了给哥哥和父亲一个惊喜,他把他的车停在了一里外的一家客栈。

卡罗琳还说,叔叔经过村庄时被几个坏孩子用石块砸伤了眼睛,不过母亲已经给他包扎上了。“你的脸看起来怎么这么苍白?”卡罗琳改变语气问詹姆斯。

詹姆斯告诉她没有什么事,就赶快跑回家,爬到自己楼上的房间,不一会儿,父亲叫他下来见叔叔。詹姆斯站在客厅门口,不敢进来。

母亲问:“詹姆斯,你为什么不进来呢?你平常可没有这么害羞呀!看看这块表多漂亮,是你叔叔给你买的。”

詹姆斯羞愧极了,卡罗琳抓住他的手,把他拉到客厅。詹姆斯低着头,用双手捂着脸。

叔叔来到詹姆斯的身旁,亲切地把他的手拿开,说:“詹姆斯,你不欢迎叔叔吗?”可是叔叔很快退了回来,说:“哥哥,他是你的儿子吗?!他就是在街上砸我的那个坏小孩。”

善良的父亲和母亲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既惊讶又难过。虽然叔叔的伤口慢慢地好了,可是父亲却怎么也不让詹姆斯要那块金表,也不给他那些好看的书,虽然那些都是叔叔买给他的。

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分到了礼物,詹姆斯只得看着他们快乐。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教训,终于改掉了粗鲁无礼的陋习。

(佚名)

换一种思维方式

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换一种思维方式,另寻出路。发现这种虫子后,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在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接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七天之后,法伯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其实,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生存的不仅仅是虫子,还有比它们高级得多的人类。

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丰厚的薪水和各项福利待遇吸引了数百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经过一番初试和复试,剩下了10名求职者。

主考官对这10名求职者说:“你们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一个星期之后,本公司的总裁将亲自面试你们。”一个星期之后,10名做了准备的求职者如约而至。结果,一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被留用下来,总裁问这名求职者:“知道你为什么会被留用吗?”这名求职者老实地回答:“不清楚。”总裁说:“其实,你不是这10名求职者中最优秀的。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时髦的服装、娴熟的面试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准备这样务实。你用了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对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及别家公司同类产品的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提交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你没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谁呢?”

那种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虫子为什么就不能动动脑筋,对自己固有的习性进行一下创新——不跟在别人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而像那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呢?当然,让虫子摈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虫子毕竟是虫子。但是,人呢?

(佚名)

北坡树

人生如同山中的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可谓顺境;生于北坡,风雪交加,土壤贫瘠,可称逆境。幸与不幸,虽有天壤之别,但材与不材,取或舍,用与弃,全在各自的生存选择。

那年的七月对我来说及其黯然,我的心在沮丧中浸泡了很长一段日子。

幸运的是母亲没有露出一点伤感的情绪,父亲也没有流露一个责备的眼神。

夏收不久,有一天父亲突然说,要把咱家那几间茅草屋翻盖成黑瓦屋。

茅草掀下来后,才发觉有好几根檩子已经朽烂,不中用了。于是父亲连续几天早出晚归,终于跑来了几根林木指标,但要到五里外的林场去砍伐。

砍树的那天,我和父亲起了一个大早,走了好一阵,才到林场。办完了有关手续后,就开始爬山,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我随父亲终于登上了峰顶。看着南坡上那一片片高高耸立的杉木林,我不知道父亲为何一定要舍近求远,那笔直的杉树难道不是最好的檩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