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从奥斯特的实验感悟一下。奥斯特在导线两极接通电源,在开的一瞬间,导线近处的一个磁针动了一下,偏转了方向;在关的一瞬间,磁针又动了一下,回到了开始的状态。我们把开作为一个(支)点,把关作为另一个(支)点,于是两个点在电流从导线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交变。开点运动使磁针产生了偏转效应,关点运动又使磁针产生回复偏转效应,这就是发现点运动的支点交变效应起源。由于这样的点能反映某种运动变化规律,我们发现了这个点运动的交变效应,就是发现了该运动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尤里卡”发现!这个点就是支点,相应的这个点运动的交变就叫做支点交变效应。
让我们再从支点的定义来理解一下什么叫支点交变效应。
支点是自然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转变为另一种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的启、承、转、合的变点、拐点、转折点。这一变点能反映支点相应运动的客观规律。发现支点,就是发现了规律。这就是支点在支点认识论的定义。
从奥斯特装置看,开是一种电流通过的现象,关是一种电流停止通过的现象。两种现象变化交变运动,使附近磁针发生交变运动,磁针是受地磁现象运动规律制约的,于是开与关的点就与地磁现象产生了交变运动。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支点规律的是阿基米德。让我们看一看阿基米德“尤里卡”产生的过程。阿基米德在寻找测定金皇冠真假的方法中,苦于不能破坏精美的金皇冠。在苦思冥想、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天热难耐,便无意中去洗澡。当阿基米德跳进洗澡盆(木桶)时,水把他全身浮了起来,使阿基米德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就在自己浮起的这一刻,他发现澡盆里的水增多了,水面高出了比他没有进入前很多。阿基米德瞬间从物体(自己的身体)进入水中,水把自己身体浮起的同时,水的体积增多的自然现象中顿悟出:A与B:
A、水浮物体(沉也是浮)。
B、物体使(固定容器中)水体积增加。A点自然现象运动,使B点自然现象相关运动发生变化。A与B运动变化的变点、拐点、转折点使阿基米德顿悟,便高兴地惊呼:“尤里卡”——我发现了……
支点让阿基米德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物理学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定律。利用浮力定律,阿基米德成功地解决了测定金皇冠真假的难题;同时开创了支点、发现、“尤里卡”——原创成功的模式与支点=辉煌的规律。
支点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反映相应事物与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而且这是一个普遍可以应用的原创“发现”。支点交变效应来源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客观存在。
我们从麦克斯韦方程和麦克斯韦对电磁场理论的描述中,可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麦克斯韦以一个科学巨人的睿智,从法拉第线的发现,看到了更深远的内在的某种必然联系。在《论物理学的力线》中,麦克斯韦对这个原理表述得十分深刻。他说:“交变的电场会产生交变的磁场,而交变的磁场又会激起交变的电场。因此,只要在空间某处存在着一个交变的电场。则这个交变电场就会在其周围的空间产生新的交变磁场.又会在更远的地方产生激起交变的电场……如此没完没了的电场生磁场,磁场生电场,变化的电磁场就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了。”
这个原理提出来只有到了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才广为人们所接受。
波粒二重性,让我们能深入到电磁场的点性,、于是开点与关点的交变效应就成为场中普遍存在的粒子(点)交变,这就是支点交变效应的场物理学原理。
法拉第在1816年有一段引人注目的论述。他说:“重力的吸引作用、电的吸引作用和磁的吸引作用……
看来……足以解释我们所熟悉的所有自发的趋近和附着现象……化学基于物质的内聚力和物体的亲和力,而无论是内聚力还是亲和力都是吸引作用……聚集体的吸引与化学吸引作用实际上与重力的吸引作用和电的吸引作用相同,我虽然不能断然地确定,但我相信它们是这样的。”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引力场统一的难题。但从支点交变效应的普遍应用中,我们能看到来自“所有自发的趋近和附着现象”。即自然现象与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普遍存在与联系。
支点为什么能从一个支点切人到另一个支点,产生支点延伸,从支点延伸中突破,发现一个全新的科学门类呢?原因就在于存在普遍的支点交变效应和发现了支点,就发现了原创!比如:克鲁克斯管→阴极射线→黑体辐射→伦琴射线→柏克瑞射线→镭放射线元素→天然放射性原子核裂变→αβγ粒子→中子→核聚变→热核反应→原子弹→原子能反应堆→核电技术……
我们从核电站回溯到柏克瑞射线。柏克瑞射线是1895年伦琴射线在当时的科学技术前沿的突破口上,研究黑体辐射支点跃迁的发现。100年里,这一支点延伸产生了多少热点,延伸出多少研究方向,出现了多少次重大突破,历史发展的无数事实足以证明。
同样,以卡迪文许实验室为例,其研究领域在短短的时间内竟囊括了固体、光导体、超导体、胶体和固一液相凝聚态物理的不同方向,并迅速向高分子聚合物、光电子领域深入,其原因完全是支点交变效应所引发的,进行支点延伸,再延伸的结果!所以弗伦德才能在高分子聚合物半导体及光电子新领域突破后,研究出光电塑料、电激光二极管与三极管。
事实上,当1929年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互补原理——波尔认为波和粒子的概念在描述微观物质的运动上是互相补充的,在一些场合下,它表现为粒子,就用粒子的概念解释;在另一些场合下,它表现为波,就用波的概念解释。无论如何也没有人想到:波尔提出的互补原理却从物理学跃迁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在波尔同一时期查伽夫提出了互补原理——全部的嘌呤(A、G)总和与全部嘧啶(C、T)总和的比,或者A或T、G或C的比总是1:1的互补含义。并且继续延伸,使互补成为基因扩增仪的原理。1985年美国的穆利斯首先将其应用于PCR扩增,为人类基因图谱测序做出巨大贡献。互补原理至今仍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在分子生物学中不断地实现着支点延伸。
也许有读者会说互补原理最早是物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是波与粒子;分子生物学互补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基因,这又如何理解呢?基因的本质是遗传因子,同样是一种波、粒两重性的表达。这就是科学进入量子力学统领时代,有机物与无机物构成上的本体特征必然出现的属性。所以从点去认识物质构成的本体原子、分子、粒子……并把它们揉入康托尔集合论原理,就能很好地理解支点交变效应是量子力学在创造力学中的辐射与应用。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美国吉尔福特开拓的《论创造力学》理论学说发展到今天,必然随量子力学统治诸多科学而深入发展。这就必须把(支)点论引入创造力学说之中,这种理论的延伸和阿基米德支点发现(尤里卡)的实践相结合,就必然产生支点论、支点、支点切人、支点延伸、支点交变效应理论的创造力学新理论,也必然揭示支点=辉煌法则。这是人类认识领域变革的必然大趋势!
今天,知识经济浪潮已经把知识,特别是有关知识的知识重新分配提到日程,21世纪权利与金钱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有关知识的知识的竞争上。支点交变效应与支点=辉煌法则正是原创知识发现与重新分配“点石成金”的法宝。它能大大提高原创理论、原创技术发明的速率,省时省力,大大缩短人才的产出时间,改变历史形成的“大器晚成”的历史沉疴,开辟“大气早成”的人才观念。所以研究支点交变效应理论与支点=辉煌法则,并且广泛普及应用,对有效跨越西方专利壁垒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支点扫荡“空心化”
支点是最宝贵的资源,支点是最宝贵的财富;支点是一种能力,支点是一种成功的发现,支点是人类未来最具有无限开发潜力的创造力!
支点在今天21世纪创新的历史大趋势中,在知识特别是有关知识的知识再分配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对创造财富有着举足轻重的创造力——它不仅仅能发现规律、发明新装置、新产品,还将是扫荡科技产业中所有一切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魔力与法宝!
什么是科技产业“空心化”呢?
“空心化”是第三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产业普遍存在的最大弊端。
据有关权威媒体报道,中国民航现有的1000架飞机,全部是从国外进口的。不仅如此,在医疗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光纤设备等产品领域,我国基本上要靠全盘进口。我国每年制造200万辆小轿车,但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非常少。在引进技术较早的家电行业,彩电、手机的关键技术,我们只掌握60%和50%,而DVD等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的阴影至今尚未消除。在计算机行业,35%的利润要交给跨国公司,因为中国生产的计算机使用的是他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1.5美元。空调、彩电……这些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虽然许多是国内品牌,但核心器件却大多数来自国外。汽车、电脑等被人们普遍认为是高利润的产品,几乎全都面临血淋淋的国外技术剥削。中国企业以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承受着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人,只需签署一纸技术合同,就可以抽走中国企业一大半的血汗钱。
一组组的数据,说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多数行业的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由于长期满足于“拿来主义”、“跟踪路线”,致使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很多企业只能被迫把一大块利润交给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自己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我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还只是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面对重重专利壁垒,这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企业做强做大。进入21世纪,全球性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一些战略性高新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末端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加入’WTO后,我国遇到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苛刻的国际技术壁垒的挑战——这就是科技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挑战。
我国科技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主要症结在于没有自主创新,特别是没有原创创新的知识产权,没有广泛占有世界市场的技术专利,没有自己自主创新的原创基础理论并跃迁形成技术原理,转化成能形成自己专利“壁垒”的技术原型。和西方对比,我们首先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其次我们的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很少。西方企业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10%,可我们的企业只投入1%用以科学研究,有的企业基本没有科研经费或依赖政府。他们不知道掌握原创核心技术会使自己的企业一步登天,只满足于用劳动力价值占80%左右,仅仅含有10%—20%技术价值的劳务勉强生存下去。支点意识和支点就是让我们的企业一步登天的理论。因为支点=辉煌!只有支点才能扫荡企业核心技术“空心化”。
事实上,大自然给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平等的创造机会;大自然给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同样赋予了相同的自然现象;世界上每一个发明家,每一个科学家,都面对完全相同的自然现象。这就使我们每一个人机会均等地有机会发现自然现象与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启、承、转、合、支点……发现支点、发现规律——发现了支点,就发现了原创,发现了原创,就走向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支点是价值连城的无穷无尽的财富;
支点是对每一个人现实能力的真实放大;
支点是对每一个人深层次心理能力的引爆:
支点会把隐藏极深的原创知识挖掘出来。
支点啊!支点!我们开发一处,我们就辉煌一片……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必须具备支点意识。这种创新思维意识的建立,最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美国在20世纪30—50年代产生了西蒙、吉尔福特的创造力学说,并十分普及.深人人心,使70—80年代的比尔·盖茨一代从小就受到了创新意识的熏陶,树立了做大榕树不做小草的理想、理念……我们中国必须把科技意识根植在每一个青少年的心里。这是当务之急。要让我们的青少年现在就认识到:科技是为经济腾飞服务的,基础理论是为科技腾飞服务的。只有从小培养和树立科技意识,才能为中国明天的核心技术产生强大的支(撑)点!
我们只有适时调整技术发展战略,用支点发现原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用支点论指导我们的原创创新,原创理论创新,原创技术发明,拿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的过硬的新东西、新产品、新装置,才能彻底消除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瓶颈制约,彻底消除西方的专利壁垒,重塑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