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中国做生意必读的18条理念书和123个案例
38241500000075

第75章 理念艰苦创业,百折不挠(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技术创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挑战。任何企业从创业之初开始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或挫折,弱者会陷入痛苦的泥潭中自怨自艾,这样的企业最终避免不了倒闭的命运;而强者则用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最终使企业走向成功。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具备“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将挫折作为激励企业奋进的动力,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影响深远而广泛。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赋予了中华文化蓬勃朝气与旺盛生命力,成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儒家学派的创始入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仁”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新观念,指一种美好的品德。孔子将坚毅包括在“仁”之中,提倡人应该具备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的品德。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即强调有志者要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儒家的代表作《周易》认为“乾阳”为宇宙的开始,代表着生命、创造与活力。而“乾,健也”,即万物又具有刚健的品性。因此《周易》进一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张铁勇(1999)解释说:“自然界的四时运行、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的,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君子当效法天体的精神,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奋斗进取,永不停止,永不停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构建了一种人生哲学,它告知世人既不能听天由命,而应自立自强;也不要知难而退,而应拼搏向上。“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民族品格,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古至今的中国商入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儒家文化、儒家伦理观念的熏染浸润,使他们在具体的商业经营活动中表现出特异的风采。他们继承了儒家倡导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思想,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取得成功。以“左儒右贾”为特色的徽州商人纵横驰骋中国商界50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徽不成商”便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徽商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徽商精神”,胡适先生又将称之为“徽骆驼精神”。骆驼有三个突出的本领:一是能耐苦,二是能耐磨,三是能涉远,而徽州商人正具有这些品质。在明朝中叶以后大批徽商南下湖广、北上京城、西出塞外、东达海滨,甚至漂洋过海捕捉商机,出门经商失败是常有的事。可他们不怕挫折,“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大有“驴上徽州、不死不休”的执著。正是这种如骆驼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促使徽商不断将商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仅靠引进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企业精神。当发展处于低谷时,企业不应因一时的挫折动摇自己的信念,而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输的精神,发愤图强向着最终目标前进。当企业处于顶峰时,也不应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市场经济是竞争很激烈的经济,如果我们对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动态没有预见性,将可能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因此,就必须始终保持自强不息,不断的开拓,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周易》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事物发展到了顶点的时候,必然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是波浪式的前进过程,总是要经过创业、第一个高峰、低谷这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在企业的发展顺利时,不要盲目乐观,要有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在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时,不要丧失信心,要有奋进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商场变化无常,昨天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今天可能就成为商界的一颗巨星,如微软;而看似雄伟的商业帝国也可能顷刻间倒塌,如巨人集团。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顺境和逆境。顺境,人之所求,却无法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畏,却往往不期而遇。顺境固然能为企业的成功提供良好的保障,但是逆境对于企业来说也不应是洪水猛兽。儒学名家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一千多年后,明朝人洪应明在所作《菜根谈》又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在困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炼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而处在优越的环境内,就好比被各种利器所围困,不知不觉中就掏空了身体、消磨掉了锐气。这本书后来传到了日本,并在明治维新时期流行开来,至今盛传不衰,许多日本企业家都把《菜根谈》奉为圭臬。日本的不少公司,特别注意招聘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为员工,认为这种人能将挫折化为动力,使企业走出低谷。同时对于刚招聘来的新职员,往往都先让他们担任推销员,让他们在推销场这副“炉锤”中经受锻炼,经受住商业竞争的考验。所以,日本的手表敢于和瑞士名表在竞争中决一雌雄,日本的汽车能打入欧美市场,这跟他们的推销员在竞争的逆境中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努力推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

北宋哲学家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古代中国一直以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战国时期著名法家代表商鞅,最早把农业定为“本业”,而其他行业都称之为“末业”,他宣扬“事本”而“禁末”(《商君书》)。从此“重农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渲染轻商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加重商人的赋税负担,实行由官府垄断厚利行业“禁榷制度”,甚至出“告络令”直接没收商人财产。明洪武年间还有这样的诏令:“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布。”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夹缝之中,中国商业仍然呈现出野草般的生命力,出现了白圭、胡雪岩、张骞等商界大家。时至今日,中国商人以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独特气质成为商业世界引入注目的一群。回顾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们大多不是命运的宠儿,都经历过艰苦的阶段。晋商的代表人物、中国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日升昌的创始人雷履泰,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的一个农家子弟。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天寒地瘠,地物鲜少,人稠地狭,岁之年入,不过秫谷豆。”生于艰苦却不满于穷困,成为雷履泰创业的原动力。他弃学经商,历经磨难,最后成为山西省票号的创始人。所以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就如同是锻造金玉的熔炉,能否成为真正的金玉之器,完全在于自己。如果迷失在艰难困苦中,那么最终只是一粒灰尘;而要是能够不畏艰难,才是真正的人中金玉。史玉柱复出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人倒下去之后,这个人的价值应该是增值的,因为教训能够使一个人成熟,成功能够使一个人头脑发昏,失败能使一个人更有价值。”经营企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没有经历困难的成功,是不存在的。任何成功都是战胜困难而取得的。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一帆风顺得到成功,是痴人做梦。

清朝王永彬说:“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围炉夜话》)兴盛或是衰败虽然有时和运气有关,但是有心人一定要求在人事上做得完善。所谓运气,无非是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的变数是固定的,而人的努力程度却可以由零到无限大。天下事本难逆料,有些事看似顺利,做时却困难重重;有些事看似不可能成功,但只要人们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凭着坚强的意志未必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中国很多的神话、寓言正是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精神的形象注释。檐上水滴之力微不足道,它却能穿透石块;兔子跳跃迅捷,乌龟爬行缓慢,龟兔赛跑乌龟折桂;愚公年老体衰,但敢于向巍峨的太行、王屋两山开战,挖山不止。“顺境的美德在于节制,逆境的美德在于坚韧。就伦理层次上言,坚韧是更伟大的美德。”因此,战胜困难靠的就是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回顾这些成功的商入,多不是命运的宠儿,多不是春风得意的幸运儿,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成功、能建树丰功伟业,在于他们克服了一般人面对逆境时的哀怨之声和软弱怯懦的表现,逆境并不能使他们屈服,他们理智而又冷静地面对逆境,在逆境中进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气概与力量。坎坷促使他们变得更顽强、更刚毅,既坚定了自己的凌云之志,又具体付诸踏实的行动中。因此,他们得以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战胜了自己,也就征服了世界,这也正是强者得以成功的诀窍。中国商祖白圭提出了商人素质的四个要求“智、勇、仁、强”。其中“强”就是能有所守,要求商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近代中国恶劣的社会条件和经营环境,迫使中国民族资本家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他们含辛茹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此作为同困难和环境作斗争并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力武器。“状元资本家”张謇便是典型的代表。他在创办大生纱厂时受到来自封建营垒和社会各层的重重刁难,并且随时有被外国资本吞噬的危险。但他投资近代工业、走资本主义之路的决心始终未变。为了筹借资金,他在“留沪两月,百计俱穷”之后,“以卖字给旅费”,险恶莫测的环境令他“徘徊于大马路泥城桥电光之下,仰天俯地,一筹莫展”,但他仍然“忍气待时,坚志赴事”。“人患无志,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耳,成就之大小,虽亦视乎才能境遇及其他种种关系,然果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无论成就大小,断不至毫无所成”,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中的成功者们正是以自强不患、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荆棘丛生的困境中顽强地奋起力争,从而参与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向前发展。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在当今社会被更为推崇。美国硅谷文化的重要特色就在于它具有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念。创业者有百折不挠的品质,他们都不在乎创业为他们带来的得失,失败了就再找一份工作。在硅谷,一个创业者的几次失败不仅不是污点,反而是一个奖章,它会被当成创业者的可贵经验而导致各企业争相雇用。正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使得大量高技术产品创意在硅谷不断出现并不断转化为产业,确立了其世界上最大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近来在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了个新名词:AQ(AdversityQuotient),明确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AQ(逆境商数)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根据AQ专家保罗·史托兹博士的研究,一个人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而终究表现卓越。相反的,AQ低的人,则会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逃避挑战,缺乏创意,而往往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

曾几何时,当中华民族在面临外族侵略和欺辱的威胁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民族的英雄儿女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苦斗争中,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富强。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商场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在激烈的商品竞争时代,一个企业家必须要迎接这种挑战,而且还要善于应付这种挑战,善于参与这种挑战。一方面企业家不应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必须充分发挥在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另一方面企业家又要居安思危,胜不骄,败不馁,锐意进取,永不满足,永不停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