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年鉴(2014)
38432200000086

第86章 社会民生(1)

经济社会调查

【概况】 1.常规调查。完成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畜禽监测、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规模以下工业、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中间消耗等调查任务。2.改革任务。强化住户调查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启动调查方法制度改革。一是稳固记账队伍,采集数据求真实。全面分析新一轮样本点、户情况,做好调查点、户的评估工作,加强与镇乡村队的联系沟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记账户和基层辅调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确保记账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培训指导,严格执行季度下点入户检查制度。针对城镇居民工作日比较忙的特点,采取“五加二”“白加黑”错时入户的方式进行入户访问。强化培训指导,对重点户、问题户通过谈心辅导、电话回访和跟踪指导等方式,逐步提高记账质量;建立辅调员考核机制,及时反馈点、户记账情况,提出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辅调员在住户调查中的纽带、管理作用。三是强化分析评估,数据衔接求协调。严格住户调查“三审”制度,注重奇异数据的核审,分析点、户收支规律,点面结合,研判数据趋势,认真做好新旧样本对比和历史数据的评估、衔接工作。(张文瑾)

【提高数据质量】 1.强化部门合作,科学评估数据。注重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吸纳意见、研判形势,确保调查数据更加客观、真实、可信。加强与市统计局、市农机中心、市畜牧中心、气象部门和市农牧局的联系。针对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猪鸡牛羊季度产量等指标,积极联系沟通,了解全市的生产情况,并随时召开座谈会议,搜集各类新情况,保证抽样数据走势和整体生产形势不反向。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了解气候、温度、雨量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充分听取农业部门对生产形势的看法,共同分析增减趋势及其原因。2.扎实开展培训,完善调查网络建设。召开住户、规模以下工业、服务业、农产量调查等各专业培训会,培训基层统计人员、调查对象和辅助调查员500余人次,保证了国家调查制度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大与相关部门、镇街及调查户的联系和协调,形成调查工作合力,促进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张文瑾)

【统计调查服务】 坚持把信息分析作为优化调查服务、扩大调查影响的重要抓手,实行“全员参与、内外兼修、数质并重、目标管理”的办法。全年共撰写工作动态40篇,调查信息97篇,调查分析26篇,重大信息46篇。牢固树立“为国调查、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密切关注民情、民意,积极开展民生调查,先后完成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农民工就业、支农惠农政策、小微企业、房地产市场、畜禽生产无害化处理情况等40多项专题调研。客观分析形势,全面了解情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张文瑾)

【统计调查环境】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结合“《统计法》颁布30周年宣传纪念实施方案”“中国统计开放日”和“12·4”法制宣传日,通过悬挂横幅、发放《统计法》宣传彩页和手机短信群发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调查法律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下点入户调查、进企业入社区及开展各类培训会议的机会,向社会大众和调查对象宣传统计法和统计调查工作,促进社会各界对统计法和调查数据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提高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度。2.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对3家工业、3家规模以下工业、6家服务业小微企业进行了集中统计执法检查,对其中6家报表质量较差、统计基础工作薄弱、配合程度不高的企业进行重点执法检查。并对执法检查结果进行发文通报,对5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家责令改正企业整改态度诚恳,都按时上报整改报告。

(张文瑾)

【城镇居民收支】 2013年,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9.7元,同比增长10.9%。1.工资性收入增速平稳。年内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316元,同比增长8.3%,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达70.7%。由于多项政策增资因素先后实施,带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家庭总收入58.1%的增长量也均来自于工资性收入。2.经营净收入增长迅速。年内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635.2元,同比增长31%,就增速和对收入的拉动作用来说,影响程度均高于往年。主要是由于中卫市实施一系列积极政策措施,全市经济企稳向好,多种个体经营效益平稳回升,形势逐渐趋好,带动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3.财产性收入持续“回落”。年内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56.8元,同比下降6.4%。随着“国五条”政策的实施,市场出租房供应量减少,同时由于保障房的入市,较大程度缓解了房屋租赁市场的供需关系,由此影响出租房屋收入一改往年快速增长势头,转而走“下坡路”,从而拉动财产性收入人均减少10.7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仅为0.7%。4.转移性收入增长平缓。年内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558.9元,同比增长7.1%,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1.7%,持续拉动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386.5元,同比增长5.2%。1.居民对奢侈品消费表现出积极态度。年内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消费865.3元,同比增长18.4%。其中,金银珠宝饰品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表现出积极活跃的一面。虽然,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消费在消费性支出的占比最小,但其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却不可小视,体现了新时期城镇居民热衷奢侈品的消费倾向。2.居民对交通和娱乐消费崇尚高品质。年内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两大类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1%、47.2%,是中卫市城镇居民消费的两个“重头戏”。以家用汽车、计算机、旅游为首的交通工具、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3.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长影响突出。年内中卫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248.4元。其中,人均药品费581元,同比增长26.5%;人均医疗费772.6元,同比增长1.6倍。由医疗保健支出的快速增长拉动消费性支出增长近六成。

(徐丽娟)

【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3年中卫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77.1元,比上年增加649.7元,增长11.0%,增速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从一区两县来看,沙坡头区7755.6元,增加 755.2元,增长 10.8%;中宁县7732.3元,增加775.6元,增长11.1%;海原县4838.1元,增加612.7元,增长14.5%。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强力支撑。2013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 2897 元,比上年增加 447 元,增长18.2%,占农民纯收入比重为44.1%,对全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8%,拉动纯收入增长6.8个百分点。农民打工收入的增长成为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转移步伐加快,外出从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强力支撑。2.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是拉动农民增收的新型力量。2013年中卫市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纯收入达747.6元,比上年增加203.6元,增长37.4%,增速比上年加快了23.5个百分点,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1.3%。3.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2013年中卫市农民人均来自转移性收入610.4元,比上年增加232.2元,增长61.4%。4.财产性收入转负为正,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2013年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62.5元,同比增加16.7元,增长36.5%。主要是来自存款利息、各类租金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5.第一产业纯收入大幅下滑,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一是农业纯收入大幅下滑,致使农民纯收入增速减缓6.3个百分点。农业纯收入人均1659.9元,同比减少372.1元,降幅为18.3%。农业纯收入大幅下滑,主要受特色种植产业减产减收幅度较大影响。开春受气候影响,各类果树坐果率低、严重减产;硒砂瓜减产,价格下降;枸杞价格稳中有升、产量减少;蔬菜价格上涨,总体产量也减少,导致农业收入降幅较大。二是牧业纯收入平稳增长,减缓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纯收入下滑速度。全年农民牧业纯收入597.8元,增加119.1元,增长18.3%。农民来自牧业收入增长得较快,主要是各类牧业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出栏增多。来自养殖猪、牛、羊等方面的收入呈不同程度上涨,鸡产业经历上年的疫情后,2013年开始补栏,恢复速度快,成为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张 玲)

【居民消费价格】 2013年,中卫市居民消费价格在食品类价格和翘尾因素影响下温和上涨,同比涨幅为3.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非食品价格上涨2.3%,工业品价格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7%。1.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七涨一降”运行态势。其中: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 5.6%、3.5%、1.9%、2.2%、1.1%、2.9%、2.7%;烟酒类价格下降0.4%。食品价格仍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其对总指数影响程度为55.9%。2.环比涨多跌少,同比先扬后抑。从环比来看,1、2月份受元旦、春节因素影响,环比分别上涨1.1%和0.8%;3月份节日因素隐退,环比下降1.1%;4月份受鲜菜青黄不接价格普遍上涨影响,环比上涨0.3%;5月份温棚蔬菜和大地蔬菜陆续上市,鲜菜价格下降24.6%,影响CPI环比下降1.0%;6月份受猪、牛、羊肉价格普遍上涨影响,CPI环比上涨0.2%;7、8月份受衣着类打折影响,CPI环比分别下降0.1%和0.2%,9耀11月份大地蔬菜下市,鲜菜价格分别上涨9.2%、11.2%、10.2%,CPI环比分别上涨0.8%、0.1%、0.7%;12月份受气温高于往常,适宜蔬菜生长和运输,鲜菜价格下降1.2%,CPI环比微涨0.1%。(孙晓玲)